中国古代文学史心得体会(专业20篇)

时间:2023-11-22 04:53:16 作者:纸韵 中国古代文学史心得体会(专业20篇)

心得体会是一种对过去经验的思考,对未来发展的规划和指导。小编为大家收集了一些关于心得体会的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学习。

对中国古代文学史心得体会

中国古代文学造诣深厚,传承了几千年,其内容宏大而丰富,体现出中国文化的优美内涵,我曾深入研究了中国古代文学的演变历程,从中体会到了许多思想上的启示和精神上的滋养。下面,我将阐述我对中国古代文学史的心得体会。

第一段:从《诗经》到《楚辞》。

中国古代文学史可追溯到早期的殷商时期,然而《诗经》和《楚辞》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具代表性的两部诗歌集。《诗经》是一部诗歌婉约而优美、充满生机的作品,展现了中国古代人民的生活及其精神情感;《楚辞》则是一部具有悲壮英雄色彩、热情豪放的诗集,反映了楚国人民的心理特征和历史事件。从这两部经典中,我深刻领悟到,中国文学具有深厚的民族特色和独到的文化内涵,是中华民族的精神瑰宝,值得我们每一位文化人士去细细品味。

第二段:从唐诗宋词到元曲明传奇。

唐诗和宋词分别代表了唐代和宋代文学的巅峰,其文学成就在当时在世界上都享有较高的声誉。唐诗以其优美的语言、精练的词藻、丰富的内涵以及高超的艺术技巧,为后世诗人提供了宝贵的艺术典范;宋词则更加注重意境和境界的表达,它的音乐特点则体现在押韵上。元曲和明清传奇则是中国戏曲史上的杰出代表,具有优美的词藻、鲜明的人物刻画和生动的情节,其以戏剧表现形式富有文学性和艺术性。这部分让我深深感受到文学的内涵深度、多样性和博大精深。

第三段:对文言文的认识。

文言文是中华民族特有的形式语言,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都被视为中国文学的标志和传统典范。与现代白话相比,文言文更加贴近中国古代文化,是历史资料和文化遗产的载体。阅读文言文可以加深对历史文化的理解、严谨性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

第四段:情感与哲学。

中国古代文学精湛的文学之美不仅体现在艺术美学上,更具有深邃的哲学思想和情感力量。历代文学巨匠在刻画人物形象和情感世界的时候,鲜明地表现了儒家、道家和佛教思想的文学化,展现出华夏文化的伦理内涵和自然浪漫主义。读中国古代文学有助于中外人士了解中国思想、文化底色和社会风貌。

第五段:对我们的启示。

中国古代文学成就来自于民间,其创作和流行都咋与社会文化背景的渗透与促进密不可分。中国文学反映了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道德观念和审美情趣,是我国传统文化和精神文化的体现。因此,我们应该珍视和传承好这些中华民族的宝贵文化遗产,积极保护它们的源泉和中心内容,不断吸取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滋养和启示,传承好这一文化基因。同时,积极融入到世界文化的大潮中,加深不同国家和民族之间的相互理解和文化交流,促进文化多样性的发展。

在这篇文章中,我介绍了中国古代文学史的不同阶段和代表作品,并总结出多层次的精华与特色,这些都对我有着很大的启示,也让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华文化的精髓。在未来,我将持续关注中国文化的现代化和跨文化交流,致力于推动文化多样性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

对中国古代文学史心得体会

中国古代文学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诗歌、散文、小说、戏曲等形式,记录了历史、传承了文化、传达了思想。在阅读中国古代文学史的过程中,我深深地感受到了文学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重要意义和价值。下面我将针对几个方面,谈一谈我的心得体会。

一、文学与历史。

中国古代文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上古时代,古人们通过口头传承的方式将历史事件、神话传说转化为诗歌,形成了最早的诗歌,也为后来的文学奠定了基础。在阅读《诗经》时,我不仅能够看到祖先们的生活、思想和价值观,更能够体会到文学与历史的密切联系,文学所记录的历史事件是我们学史的重要资料,而历史也为文学提供了灵感和素材。

二、文学与关怀。

除了记录历史,中国古代文学中还充满了文人们的思想和情感。在唐代,为了表达对青春年华的留恋和社会现实的批判,出现了以诗歌形式为主的“长安新乐府”,其中最为著名的便是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等。这些作品中,充满着关怀、思索和情感,让我们感受到文学的力量和温度。

三、文学与美学。

中国古代文学的美学价值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传承。唐代的诗词和宋代的词曲尤其具有代表性。韩愈在文学上追求的是“文章合为时而著,语义通顺而辞达”的“文”学,而李白则在文学上突出了“道”这一思想,可以说是文章中的“理”,更注重思想和意境。至于宋代的词和曲,《红楼梦》、《水浒传》、《西游记》等都是中国文学史上不可替代的经典之作,具有强烈的审美价值。

四、文学与文化。

文学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古代文学更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一部分。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仁义礼智信”在诸多作品中得以充分体现。阅读《孟子》可知,孟子一贯主张“仁爱万物”,积极倡导仁爱之道,反对战争和压迫,终以其精神影响了中国后世。《红楼梦》则是中国小说史上的绝世之作,其对封建社会的描绘、对人性的剖析可以说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也为后来的文学和文化传承提供了重要的素材。

五、文学与精神。

中国古代文学,不仅是一种文艺形式,更是一种精神的体现。在书法、诗歌和绘画中体现的真、善、美思想受到了中国古代文人的高度重视。比如,唐代杜甫,其“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的诗歌风格,既坚持了真实,也彰显了人性的善良。张九龄更是在他的诗中表现了人性和善良,他的诗歌中充满了深刻的思想和高妙的艺术性,让人们产生浓厚的阅读兴趣。

综上所述,中国古代文学史中涵盖着历史、思想、美学、文化和精神等多个领域,其中文学与历史、文学与文化、还有文学与精神的联系最为紧密。只有通过不断地阅读和理解,才能真正豁然开朗,让我们在文学中领略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在未来的学习过程中,我将继续深入了解中国古代文学,坚持在思想和艺术上的探索与创新。

中国古代商业心得体会

中国古代商业是丰富多样的,商人们不断积累经验和智慧,形成了许多与商业相关的心得体会。这些经验不仅指导了古代商人的经营,也对后人有着深远的启示。本文将从商人精神、商业信誉、合作与竞争、资源整合以及市场拓展等方面,探讨中国古代商业的心得体会。

首先,商人精神在中国古代商业中起到了关键作用。古代商人非常重视“诚信”和“奉公守法”。他们追求以诚相待,坚持自己的承诺,并信守商业道德。这种诚信的商人精神不仅确保了商业交易的顺利进行,还为商人们积累了良好的声誉。同时,商人们也注重自我修养,提倡自律和节俭。他们通过节约开支,积攒资本,并将其重新投资于扩大业务规模。这种商人精神的核心是勤奋、努力和诚信,这些品质至今仍然具有重要的价值和参考意义。

其次,在商业信誉方面,中国古代商人注重建立和维护良好的信誉。他们深知商业信誉是推动商业发展和自身利益的重要因素。商人们通过诚实守信、信守承诺和信用合同等方式,建立了自己的信誉。在商业交往中,他们不随意更改交易条款,始终遵守约定,赢得了商业伙伴和顾客的信任。这种信誉对商人们具有巨大的影响力,能够为他们带来更广阔的市场和更有利可图的商业机会。

再次,合作与竞争在中国古代商业中相辅相成。商人们既需要合作来共同应对外部风险和挑战,也需要竞争来促进自身的成长和进步。古代商人注重团队合作和信息共享,通过合作来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同时,商人们也清楚竞争的必要性,通过竞争来提高产品质量和降低成本。中国古代商人们的合作与竞争观念,对商业发展的持续推动起到了重要作用。

另外,资源整合是中国古代商人的一项重要策略。古代商人们通过整合社会资源,包括人力资源、物力资源和财力资源等,实现商业利益的最大化。他们善于利用自己所掌握的资源,通过合理分配和整合,使商业活动更加高效和有序。这种资源整合的策略不仅在古代商业中非常成功,也对如今的商业运营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最后,市场拓展是中国古代商人的一项重要经营策略。古代商人善于发掘和创造新的商机,通过开拓新市场来扩大自己的影响力和利润。他们善于利用社会关系和市场信息,进入新的地区和领域,使自己的商业活动得以蓬勃发展。市场拓展的重要性在古代的商业运作中已被广泛验证,并延续至今。

综上所述,中国古代商业心得体会包括商人精神、商业信誉、合作与竞争、资源整合以及市场拓展等方面。这些经验和智慧不仅指导了古代商人的经营,也对后人有着深远的启示。通过了解和学习这些古代商业心得,我们可以更好地把握商业运营的要领,取得更大的商业成功。

中国古代史感想心得体会

中国古代文明源远流长,它源于约五千年前的史前文明,从磨制石器到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再到秦朝的统一帝国以及汉朝的隆盛,中华民族在漫漫历史长河中走过了一条自强不息的道路。我对中国古代史有着深厚的兴趣,因此我整理出了一些感想和心得,分享给各位。

中国古代文化源远流长,具有独特的内涵和魅力。从钦定孔子为庙堂之上最高的圣贤到茶道、武术、中国画、太极等文化形式的流传,中国文化中的核心思想和价值体系给予我们深刻启示。例如,中国古代经典《孟子》,在书中孟子的言行,充满智慧与人性的关注,这对我们现代人的个人发展,社会发展都具有深刻的借鉴意义。

中国古代科技史中,太素几何学、五行学、《周髀算经》、雨量器、座钟、浑天仪等伟大科学原发性发明,表现了我国古代科技的高度成就。例如,《墨子》中就有很多关于科技的叙述,这些科技虽然在现代来看可能显得十分古老,但是它们中的基础性思想和技法仍然影响了后来的科学技术研究。

第三段:中国古代文学对世界文学的影响。

中国文学历经长河漫漫,留下大量经典作品,如《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等。这些作品通过影响和启发了世界文学,例如在美国,美国现代诗人的许多作品中都包含有中国文学的影子,这至少表明了中国文学对世界文学的影响与启迪。

中国古代政治体制的演变是中国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小国互相争斗到大一统的形态,从王朝更迭到中国最后建立了共和制国家,政治体制的演变是经历了漫长的过程才得以实现的。例如,中央集权的体制在中国历史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特别是唐朝盛世的历史,展现了当时中央集权对于政治建设所起到的巨大作用。

中国古代的经济社会状态也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从自给自足到出现货币和市场经济,从零散的商业活动到长达千年的丝绸之路,这些历史都展现了一个高度发达的社会过程,表明了我国经济非常发达的一面。这些经济和社会的变化与其他国家的历史有许多相似之处,从文化相似之处到社会建设的相似之处,中国古代的历史在很多地方与世界其他国家的历史有着紧密的联系。

总结:中国古代的历史是一个精彩的过程,它包含了许多精彩的故事和具有深远影响的事件。我们应当珍惜这一历史,传承其文化遗产,并在今后的发展中更好地发扬光大。了解中国古代史文化的魅力和发展历程,对我们理解现代社会发展也有着重要意义。

中国古代史感想心得体会

中国古代史是世界上最为悠久、最为丰富的历史文化之一,是中国优秀的文化遗产,也是世界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发展脉络,也是中华文明的源头。通过读史,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和认识我们的民族、文化与历史。下面是我对中国古代史的一些感想心得体会。

一、深深的敬畏与自豪感。

中国古代史是中国优秀的文化遗产,也是中国人民的文化根基。历史上我国在许多领域都曾领先于世界,如中医、农业、造纸术等等,让人赞叹不已。在阅读中国古代史的过程中,我不仅获得了知识,更有一种深深的敬畏和自豪感。我们是拥有丰富历史文化的民族,更要以古为鉴,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不断发掘和传承中华民族瑰宝,让它们在新的时代里发扬光大。

二、不断探索与思考。

中国古代史是一个极为广阔的历史体系,充满着无数的变革和发展。在阅读的过程中,我大量的阅读了关于中国古代历史的书籍,并通过学习中华文化遗产找寻和探索自己的价值和位置。同时,我也不断思考这段历史对中国人民的启示和影响。深入研究,虚心探讨,可以不断丰富我们的思想,开阔我们的视野。

三、明晰国家的发展历程。

通过深入研究中国古代史,我们可以了解一个强大的国家是如何从最初的渔村到站在世界人民的前列。我们不断扫清各种障碍,不断实现新的发展,并将回报给人民,不管发展中遇到了什么样的困难和挑战,中国人民总是勇于拼搏,攻坚克难。中国政府所采取的开放和改革政策,不仅促进了国家经济增长,也赢得了世界的赞誉。明晰国家的发展历程,可以让我们更好地理解现代中国社会的现状和未来的方向。

四、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中国传统文化是人类历史文化的瑰宝,经历了3000年的纷繁历史发展,形成了独特而深远的传统文化。在中国古代史的开端,我们可以感受到很多历史文化传承的痕迹,如:《易经》、《论语》、《大学》等等,这些传统文化代表着中国古代的最高智慧,具有极其深邃的内涵和独特的魅力。在现代社会,我们也需要传承发扬这些传统文化,让逐步走向更加和谐的文明社会。

五、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中国古代史长达4000年的历程中,几经兴衰、更新换代,但是,它始终是中国人民的历史。我们要感谢古老的先辈们为中华民族的繁荣而奋斗过的时代,我们要以中国古代史为更好地认识、了解中华民族的耐力与勇气,学习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民族精神,加强自己的自学、自觉。我们要通过学习中古乃至现代的历史及各个时期所发生的事件,来认识到我们是一个伟大而古老的文化瑰宝,更要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将道德规范视为生命和生活的常识。

总之,中国古代史是中国的宝藏,我们需要不断地学习和钻研,让我们更好地认识和掌握中华文明的独特之处,保护我们的文化遗产,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融入世界,共建人类文明的未来。

中国古代法律史心得体会

中国古代法律史可以追溯到五千年前的夏朝,经历了各个朝代的演进和变革。通过研究这段悠久的历史,我深刻认识到古代法律对于社会稳定和人民安宁的重要性。本文将从古代法律的起源开始,阐述古代法律的发展与变革,探讨古代法律所带来的启示和反思。

古代法律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的部落社会。在那个时候,社会规则主要依靠习俗和原始法来维持。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们逐渐了解到需要一种更具规范性和稳定性的制度来管理社会秩序。因此,封建王朝逐渐出现,为了维护统治,国家开始建立起一套完整的法律制度。早期的中国古代法律主要体现在《尚书》、《礼记》和《周礼》等经典文献中,这些文献对于社会秩序和人际关系有着重要的规范作用。

古代法律的发展与变革是一个逐步推动的过程。随着社会的不断变迁和国家的更替,法律制度也在不断完善和更新。一个重要的转折点是秦朝的法家思想的兴起。法家主张一切以法律为准绳,以法治国。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通过颁布法令制定了一系列法律,这些法律在中国古代法律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尽管法家在秦朝和汉朝时期的统治中受到了批评和限制,但法律治理的理念却深深植根于中国古代法律制度中。

宋代是中国古代法律史上的又一个重要阶段。在宋朝时期,法律的编纂和实践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律历志补遗》、《宋刑统》等法律文献的出现,不仅丰富了法律的内容,也系统化了法律的体系。与此同时,司法制度也得到了进一步完善,赋予了刑部、刑狱等机构更多的权力。宋代的法律制度非常注重程序正义和保护人权,这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具有重要意义。

古代法律的发展历程给我们带来了许多启示和反思。首先,我们可以看到法律对于社会秩序和稳定的重要性。法律的出现和实施,使得社会不再依赖于人们的个人意愿和自发行为,而有了一套稳定的规则和制度。其次,法律的发展也反映了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变迁。法律制度的更新和完善,往往伴随着国家的兴衰和社会制度的变革。最后,古代法律的经验可以为现代法律的发展提供参考。虽然社会发展和变革已经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但古代法律所积累的智慧和经验仍然对我们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总而言之,中国古代法律史是一段悠久而精彩的历史。通过对古代法律的研究和反思,我们可以深刻认识到法律对于社会秩序和人民安宁的重要性。古代法律的起源、发展与变革和其对现代社会的启示和反思,都在提醒着我们应该珍惜和完善现代法治制度,为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做出更大的贡献。

中国古代文学心得体会

或许,人生是如诗一般的美好;或许,人生是跌宕起伏一般的有悲有喜;或许,人生如戏剧一般精彩;如曹雪芹笔下《红楼梦》一般,演绎着人生的起起落落,悲欢离合,让人荡气回肠。

对于人生的理解,《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借贾府往事一一列举在读者眼前。曹雪芹,名沾,字梦阮,号雪芹,一生历尽沧桑,就因如此,才写出了传唱千古,震慑人心的《红楼梦》。以《红楼梦》把中国古典小说推上了顶峰,给我们讲述了贾府从繁荣昌盛到抄家破亡的故事,从而又写出贾宝玉与林黛玉的凄婉爱恋,把人生旅途中酸甜苦辣,变幻万千都跃然纸上。

正是因为《红楼梦》这般精彩,所以让我们对人生有更多了体会,对中国古典文学有更深的了解。

我们的人生,正是如诗如歌般的岁月,有过开心的笑容,有过伤心地泪水,有过真心的悔责…谁都有过失败,曹雪芹笔下的宁国公也如同所说。我们的人生何尝不是一部多姿多彩的小说,有各种各样的故事情节,只不过作者是我们自己罢了。人生如戏,没有人知道自己的未来会怎样。人生像一场旅途,正如我国伟大的思想家鲁迅说过:“上人生的旅途吧,前途很远,也很暗。然而不要怕,不怕的人前面才有路。”对啊,虽然有难关,但不怕的人才能挺过去。《红楼梦》中,钟鸣鼎食的宁荣府,最终也一蹶不振。人生几何,何必留恋人世繁华,不如努力拼一生,潇洒走一回。以免来去匆匆,白白流逝人生时光!想必这正是《红楼梦》想告诉我们的道理。

读完《红楼梦》这部历史名著,我对人生的感悟有了更多,正因为有了这些让人震撼内心的经典名著,才会让这华彩美文滋养着我们的生命。在我们成长的道路上,想必经典诵读已成为了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咱们国家这些古典文学,也让人为之赞叹,耳熟能样的四大名著,四书五经…都在人生长河里,如宝石般栩栩生辉,陪伴着我们一路远行,远行在如戏般的道路上。

就让我们在如戏般的人生中,尽情感受中国古典文学的熏陶!

提到《西游记》大家肯定能将其中的一些片段记得滚瓜烂熟,我也一样,拿着爸爸给我买的《西游记》,没翻开几页,随着吴承恩爷爷的精彩描绘,就被其中的情节给吸引住了。

孙悟空是《西游记》中第一主人公,是个非常了不起的英雄。他有无穷的本领,天不怕地不怕,具有不屈的反抗精神。他有着大英雄的不凡气度,也有爱听恭维话的缺点。他机智勇敢又诙谐好闹。而他最大的特点就是敢斗。与至高至尊的玉皇大帝敢斗,楞是叫响了“齐天大圣”的美名;与妖魔鬼怪敢斗,火眼金睛决不放过一个妖魔,如意金箍棒下决不对妖魔留情;与一切困难敢斗,决不退却低头。这就是孙悟空,一个光彩夺目的神话英雄。孙悟空那种正义大胆、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本领高超是妖怪们的克星,他代表了一种正义的力量,表现出人们战胜一切困难的必胜信念。

猪八戒,他的.本事比孙悟空可差远了,猪八戒是一个喜剧形象,他憨厚老实,有力气,也敢与妖魔作斗争,但他又满身毛病,如好吃,好占小便宜,怕困难,常常要打退堂鼓,他有时爱撒个谎,可笨嘴拙腮的又说不圆;他还时不时地挑拨唐僧念紧箍咒,让孙悟空吃点苦头;他甚至还藏了点私房钱,塞在耳朵里。他的毛病实在多,他并不是一个被否定的人物,因此人们并不厌恶猪八戒,相反却感到十分真实可爱。

师傅唐僧,虽说没有孙悟空的本领、猪八戒的活络、沙僧的勤快、白龙马的脚力,但他品行端正,会念真经,不怕“千刀万剐”,有坚定的信念;沙僧和白龙马虽说没有什么大本事,但都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甘心当好后勤,不好出风头。

这四个人物形象各有特点,性格各不相同,恰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其中我最喜欢的便是孙悟空,因为他神通广大、技艺高超,一路保护唐僧成功地取得了真经,他就成了我心目中的英雄。唐僧师徒经历的八十一个磨难让我想到了他们的执着、不畏艰险、锲而不舍的精神。这着实是一种值得我们学习的精神。再想想自己经常半途而废、虎头蛇尾,我不禁惭愧自己为何不能像他们一样坚持到底呢?也许这就是我所缺少的,以后我一定把一件事情从头做到尾,不管我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只要我尽力去做了,这对我来说也是一种成功啊!

一个偶然的机会下,看到了这本《绝对小孩》。朱德庸,几年前,一本《涩女郎》红遍了海峡两岸,由此翻拍的电视剧《粉红女郎》更一时成为年轻人追逐的新宠。这次,其一反之前《双响炮》等作品的取材,将视角从婚姻、家庭,转变为身边可爱的孩子们,实在是令人眼前一亮,向我们展现了一个奇异多彩的儿童世界。

这个世界不是绝对的,有这些小孩是绝对的。”这是《绝对小孩》的主要中心。读过这本书的人都知道,《绝对小孩》是由著名的漫画家朱德庸先生创作的一部漫画作品,它用生动、天真的漫画把所有小孩在生活中的七情六欲表现得淋漓尽致,使所有大人明白“每个小孩都是智者,他们洞穿生活的本质,那就是‘快乐’。”瞧,六个古灵精怪的“绝对小孩”正向我们走来,他们就是不“正常”的小男孩“披头”、不想乖但总爱装乖的“五毛”、觉得自己并不讨厌的“讨厌”、满脑稀奇古怪念头的小女生“宝儿”、每天靠比赛生活的“比赛小子”和充满贵族品味的“贵族妞”。

美好的童真似乎与现实的社会显得那么格格不入,于是,我们失去了自我,失去了未来的方向,也再找不到回到童年的路。看着这些“绝对”的小孩,我总会想到生活中的我们,我觉得我很像故事中“五毛”、“宝儿”、“比赛小子”、“贵族妞”的综合体:在生活中,我很想好好地疯一次,但又希望像个小淑女;我喜欢像宝儿一样瞎想,“如果我多一条腿,将会是怎样?”;我虽然没有“比赛小子”一样逼他玩命比赛的父母,却还是有蛮大的学习压力;我在家里也喜欢当一回贵族妞,感受一下贵族的生活……有时我也会想,果世界上没有了小孩,那将是一幅多么死气沉沉的景象!

只有小孩有免于现实的权利、只有小孩的世界充满想象、因为他们用心看,而大人用眼睛不会用心却感觉。

我在假期中已经看了好几遍《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部小说,它是我最喜欢的课外读物之一,其中有关人生意义的段落,我还能把它给背诵出来呢!

人应该怎样地活着才有意义呢?保尔?柯察金用行动回答了这一问题。保尔?柯察金残废后,自己毫不灰心,还坚持顽强地学习,努力工作,并且开始了文学创造。后来双目又失明了,这对于已经瘫痪的人来说,更是一场多么沉重的打击呀!可是他没有灰心,毅然拿起笔来,摸索着,坚持写作,每写一个字,他都需要付出极其艰苦的劳动,经过顽强的努力,他终于成功的写出了小说《在暴风雨里诞生》的前几章。读着、读着,我禁不住热泪盈眶,心潮澎湃。保尔?柯察金那坚毅的脸庞,仿佛就在我的眼前。像他这样一个普通的战士,竟有比钢铁还要坚强的意志,这是什么力量在鼓舞着他呢?我读完这本书,才在书中找到了最佳的答案,这是那最伟大、最壮丽的共产主义事业在召呼着他创造奇迹,这就是他顽强地与疾病作斗争的源源动力。

保尔·柯察金,一位可敬可佩的共产主义战士,他为我们树立身残志不残的伟大榜样。我原来也有一个同学是残疾人,他的名字叫张伟。从他生下的那一天起,就得了先天性心脏病,十几年来,病魔缠着他、折着他,使他不能像其他同学们那样活泼在操场上、球台前,参加集体活动,因为他稍微活动一下,就会脸色苍白,嘴唇发紫,上学全靠他爸爸用自行车来回接送。在学校里,他将张伟从一楼背到四楼,放学后再由四楼背到一楼,中饭由同学们送到教室吃。自从张伟读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他也就坚强地站了起来。

对我来说,我是一个完完整整的人,智力并不差,也能够学好学校的各科文化课。我相信长大后,我一定比张伟强。虽然,我不能背起钢枪保卫祖国,也不能战斗在烈火熊熊的战场上,但我可以把我所学的知识,贡献给学生和人民,为祖国的建设做出一份力量,有了奋斗的目标,有了学习的榜样,我相信我的梦想就一定会实现的。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书可真好!我还要不断的学习,从这本书中吸取更多更大的精神力量。

家长应做一个明智的学习者!这是我最近在《父母课堂》杂志上看到的,能引发我在对待教育孩子的问题上深入思考的句子。

有人说,好父母不是靠学出来的,而是靠悟出来的。把总是用眼睛盯着孩子变为不断反思和改变自己的教育行为,注重通过学习提升自己,才是解决孩子问题的关键要素。作者在文章中提出了这样鲜明的观点。是的,做好家长的关键就是要自觉地在教育孩子的实践中去感悟,伴随着孩子的成长历程,父母必然也要有个不断进步不断学习的过程。

把眼睛盯着孩子变为注重提升自己。如何教育好孩子是不少父母平常需要绞尽脑汁的事情。平日里,大多数父母都有一个共通的地方:从孩子的饮食、言行、礼貌等都是用一副挑剔的眼神去审视孩子,总想把他们规范到自己的理想状态中。可很多的事实又不争地告诉人们,孩子在家庭中普遍存在一个共同点:得到的批评多、收到的表扬少。一味地盯着孩子的缺点、总是依赖与外力矫治孩子的言行和品德修养是很难见效的。家长应做一个明智的学习者!目的是告诉我们父母要不断地去反思和改变自己的教育行为,更多的是要通过学习提升自己,找到解决孩子学习和成长问题的钥匙。

现实生活中,孩子的问题大多都是因父母缺乏对孩子的了解造成的。孩子在不同的年龄段,会表现出不同的生理特征和心理变化,孩子依赖父母的程度、看待父母的教育方式也会有很大的差异。向孩子学习、读懂孩子这本书。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学会站在孩子的立场思考问题,向孩子学习,了解孩子的特点和真正需要,才能与孩子产生心灵的共鸣,成为孩子成长路上的贴心人和助推者。

最后作者还提出了这样的观点:在家庭中建立学习团队,与孩子共同学习。常言道: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可以说是人的一生中最初的学习场所,也是渗透力最强的学习环境。为孩子营造家庭良好的学习氛围,譬如:对知识的追求,对科学的崇尚,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尊重,家庭中的民主空气,生活中的沟通,知识的分享等,这种氛围的营造是每一个家庭成员的共同责任。

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愿我们每一个家长都做一个明智的学习者。

中国古代法律史心得体会

中国古代法律历史源远流长,横跨两千多年的时间,留下了丰富而庞大的法律文献。通过学习古代法律史,我深刻认识到了古代法律对于社会秩序的重要性,也对古代法律的发展与演变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在这个过程中,我从古代的法律制度、法律思想、法律实践以及法律对社会的影响等方面,获得了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古代的法律制度在巩固社会秩序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古代中国的法律制度包括刑律、诉讼程序、家族私法等多个方面,旨在通过法律的规范和制度的明确,确保社会秩序和人们的权益得到维护。作为社会的基石,法律制度在古代的中国南北朝时期达到了高峰。当时,《南齐书》和《北齐书》等历史文献中收录了大量的法律制度,对于研究古代法律变迁和发展具有重要价值。通过对这些法律制度的学习和分析,我认识到古代法律制度对于社会秩序的巩固和维护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其次,古代的法律思想在法律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古代中国的法律思想以“仁爱”为核心价值观,主张以仁道来治理国家和平分教,强调尊重和保护个体权益。这一思想贯穿于古代的法律体系中,为古代法律的制定和执行提供了理论支持。古代中国法律思想的代表人物孔子提出的“仁者爱人,爱人者恶人”的理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古代法律的实施。通过学习古代法律思想,我深刻体会到法律制度的建立必须紧密结合社会价值观念,只有基于仁爱和公正的法律才能为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做出贡献。

再次,古代法律实践的研究使我认识到法律的现实意义和有效性。古代中国的法律是通过实践不断发展和完善的。在具体的案例和诉讼程序中,法律得以真正的实施,对社会影响的观察和研究对今天的产生启迪。例如,唐代的法官通过积极调解和公正审判,努力实现法律的正义。这种法律实践使我明白,法律不仅仅是一纸文件,更是为了社会公正和解决纷争而存在的具体行动。

最后,古代法律对社会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古代中国的法律体系,无论是它们的规范行为还是对社会结构的影响,都在中国社会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春秋战国时期,古代法律与邦国间的学说和信仰不断相互影响,对中国传统文化和社会结构的塑造起到了重要作用。通过研究古代法律的影响,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法律对于一个社会的文化、道德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

总之,通过学习中国古代法律史,我从古代的法律制度、法律思想、法律实践以及法律对社会的影响等方面,获得了很多心得体会。我深刻认识到,古代法律对于社会秩序的巩固和人们权益的保护至关重要,法律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是法律制度良性发展的保证,法律实践是法律得以有效执行的前提条件,而古代法律对社会的影响是深远而重要的。这些心得体会不仅对我个人的法律素养提高有帮助,也对今天的法治建设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中国古代预言心得体会

中国古代预言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反映了古代人民对未来发展的探索和期盼。这些预言以其准确度和深刻意义而闻名于世。在探究古代预言的过程中,我们能够领悟到其中体现出的智慧和价值观念,并从中汲取经验和启示。本文将探索中国古代预言的五个方面来梳理心得体会。首先,预言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在面对未来的时候,我们应该保持一颗谦卑的心态;其次,预言的背后蕴涵着思考未来发展的智慧,提醒我们要从历史和现实中汲取教训;第三,预言对于人们的意志和信念的塑造起到了重要作用;第四,预言既有独立判断的力量,也能够借鉴先贤的智慧;最后,预言与人民的命运和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让我们对未来有更大的期待。

首先,预言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在面对未来的时候,我们应该保持一颗谦卑的心态。中国古代的预言并非凭空而来,它们是古代先贤们对历史现象和社会发展的理性思考和观察总结。通过研究古代预言,我们可以看到,先贤们对历史的认知是谦逊和尊重的,他们深知历史的发展是多方面因素的综合结果。因此,在面对未来的时候,我们应该保持谦逊的心态,摒弃盲目自信和妄自尊大的态度,以此来更好地应对未来的挑战和机遇。

其次,预言的背后蕴涵着思考未来发展的智慧,提醒我们要从历史和现实中汲取教训。中国古代的预言中常常带有对历史事件和现实状况的深入思考和洞察。比如“兴亡细瞠,转败为成”、“独破离合,不离南北”等预言,都蕴含着历史的变动和未来的发展趋势。通过研究这些预言,我们可以从历史中汲取教训,通过对过去的经验和教训的总结,来更好地应对未来的挑战。

第三,预言对于人们的意志和信念的塑造起到了重要作用。预言常常给人以希望和信心,启迪人们的智慧和勇气。当人们面临困境和挑战时,预言可以成为他们坚持下去的动力和信仰。中国古代的预言中有很多关于国家兴亡、民族命运的预言,它们成为了人们追求繁荣和幸福的信仰和动力。通过研究和理解古代预言,我们能够更好地使我们的意志更加坚定,使我们的信念更加深刻和持久。

第四,预言既有独立判断的力量,也能够借鉴先贤的智慧。古代预言往往是先贤们独立思考和判断的结果,它们是先贤们对历史和现实的独立思考和预测。同时,古代预言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对先贤智慧的借鉴和延续,它们是先贤们对历史和现实的综合和深入研究的结果。通过研究古代预言,我们既能学习到先贤的独立判断和思考的力量,也能够借鉴其中蕴涵的智慧,从而更好地适应未来的变化和发展。

最后,预言与人民的命运和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让我们对未来有更大的期待。中国古代的预言反映了古代人民对未来的期盼和期待,它们揭示了人民的命运和社会的发展趋势。通过研究古代预言,我们能够更加深入地认识人民群众的期待和需求,对社会的发展有更为准确的判断和预测。古代预言给我们展示了一个充满希望和活力的未来,让我们对未来有更大的期待和信心。

总之,中国古代预言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通过研究和理解古代预言,我们能够领悟到其中体现出的智慧和价值观念,从中汲取经验和启示。古代预言提醒我们保持谦卑的心态,从历史和现实中汲取教训,塑造人们的意志和信仰,借鉴先贤的智慧,对未来有更大的期待。通过对中国古代预言的研究和理解,我们能够更好地应对未来的挑战和机遇,为人类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中国古代文学史

1、在我国的诗文里,对于故乡、故国的思念是一个永恒的主题。

2、与乡土相联的,是对于国家的思念。君与国家,在古代文人那里,是一致的;至近代,此种精神由忠君报国而转向追求国家的自立自强。

3、乡国的情怀的泛化,是对于山川之美的描写与赞颂。

1、爱情。可分为来自民间和受民间作品影响的一系和文人作品的一系。

性色彩。

董解元《西厢记》、王实甫《西厢记》、《长生殿》、《牡丹亭》、《红楼梦》)。

2、友情。视朋友如兄弟,这是我国思想传统里的一种认识。交友不因贵贱而阻隔,不以利而以义,守之以信,忠之以言。

三.我国文学中的人生感悟主题。

为突出。

重与外物的描写。从古诗十九首开始的内心世界的展示,深远地影响了我国诗歌的发展。

2、我国各体文学虽式样各异,但有一点相通,那就是重视意境的创造。《牡丹亭•惊梦》:“原来姹紫嫣红开篇,似这般都付予断井颓垣。

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心境与物镜融合无间。

第一章上古歌谣和神话传说。

神话的基本特征:

一.神话都是想象或幻想的;。

三.神话反映着远古人类解释自然(或社会)并征服自然(或社会)的愿望;。

四.神话只能产生在史前的远古时代,它是人类还没有能力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作出符合实际的解释时代的产物。

简述我国古代神话神话与传说的区别:

一.神话的产生要比传说早;。

二.神话是传说的故事原型,传说是神话的社会历史化;。

三.神话具有明显的非理性的神异色彩,而传说则内含着人间的行为原则。

象、富于想象的特征,也极大地影响着后世文学的发展。

记》《封神演义》等。

第二章诗经。

《诗经》分为风、雅、颂三类的依据及其各自的含义是什么?

一.是依据音乐的不同来分类。

祭祀用的舞曲。

简述《七月》的内容梗概。

一.《七月》这首诗叙说农夫一年四季无休无止的辛苦劳作。

反映了农夫在衣、食、住等方面的情况,有较大的史料价值。

试述《诗经》最具影响的两类作品——情爱诗和社会政治诗的内容。

社会政治诗的内容:

a.下层人民抨击政治的诗:

一.表达下层人民对统治者的讽刺和对治国政策的批评,形象生动,情感浓郁。

1、揭露宫闱丑行,如《邶风•新台》。

2、对于贵族统治者的荒淫无耻,人民极度愤慨,予以严厉批评,如《墉风•相鼠》。

三.对剥削现象表示不满。如《魏风•伐檀》《魏风•硕鼠》。

b.官吏对政治表达不满的诗如《邶风•北门》。

c.抒发生活郁懑和人生忧伤的诗。如《王风•黍离》。

d.称颂执政者的诗。

情爱诗的内容:

a.歌咏美丽的爱情,反映出周人生活的一个侧面。如《郑风•溱洧》写男女自由表达爱情;《邶风•静女》诗风温文典雅。

b.《诗经》中还有许多抒写婚姻生活的诗。如《周南•桃夭》。

分析《诗经》史诗重要篇章的艺术特色。(即《大雅》五篇史诗的主要内容)。

《大雅》五篇史诗包括:《生民》、《公刘》、《绵》、《皇矣》、《大明》。

一.叙述了周人之始祖后稷出世直到武王灭商的一些史迹和传说。

二.有选择地描绘具体的事件,从而歌颂先祖的功勋,抒发了周民对先王的崇敬和爱戴之情。

三.周人史诗还有先祖神话的记述,如《生民》写始祖后稷的出生。

四.总结历史教训,提出了治国思想,也是周人史诗的主要内容。

论述《诗经》的主要文学成就。

中国古代预言心得体会

中国古代文化源远流长,其中包含了丰富多彩的预言文化。这些预言准确地揭示了历史的进程和某些事件的发展。通过研究中国古代预言,我深深体会到预言的智慧和深度。预言不仅帮助人们了解历史的演变,还提供了一种洞见未来的方式。在本文中,我将分享我对中国古代预言的心得体会。

首先,中国古代预言揭示出了人性的智慧和贪婪。预言往往包含着人们对未来的期望和想象,因此它们反映了人性对于权力、财富和地位的追求。例如,《周易》中的“彖曰:允升,大吉,无有不利”表达了人们对各种升迁、财富等等美好事物的向往。然而,古代预言也揭示了人类的贪婪和追逐权利的一面,如《易经》中描述的“夬:将破车获,有功也,不言而喻。”这些预言唤起了人们对自己内在的欲望的思考和审视。

其次,中国古代预言强调了冥冥之中自有天意。预言常常通过象征和暗示的方式,展示出宇宙规律和人类处境之间的联系,这种联系超越了个体的悲欢离合。古代预言深信宇宙的自然规律冥冥之中自有天意,人类必须顺应宇宙的意愿才能得到神的庇佑。例如,《庄子》中的一则寓言述说了一位与神交往的人认识到人类的一切悲喜疾苦只是命运的起承转合。因此,古代预言唤醒了人们对于宇宙内在规律和人类处境的思考。

再次,中国古代预言强调了人类的自主性和努力。尽管预言强调了宇宙规律和天意,但它并没有否定人类的自主权。相反,预言指出人类必须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智慧去实现预言中所提到的美好未来。例如,《周易》中的“用九:见群龙,无首,吉。”这个预言在强调人们必须通过协同努力来实现集体利益。这种观点体现了中国古代文化中的人文主义思想,即人类是自己命运的主宰。

最后,中国古代预言提供了一种反思现实和展望未来的工具。预言的智慧和洞见启示我们对于现实世界的认识。通过对过去和现在的观察和总结,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未来的走势。例如,《易经》中的“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告诫人们不能改变过去的事实和命运,但我们仍然可以通过积极的行动去创造更好的未来。预言的力量激发了我们对未知的好奇心和对改变的动力,有助于我们更具有远见和智慧地面对未来。

综上所述,中国古代预言揭示了人性的智慧和贪婪,强调了冥冥之中自有天意,强调了人类的自主性和努力,提供了一种反思现实和展望未来的工具。通过研究古代预言,我深刻地认识到了预言的智慧和深度,它们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洞见未来的方式。通过对预言的思考和领悟,我们可以更好地面对未来的挑战并把握每个当下的机遇。

心得体会写中国古代故事

中国古代故事,源远流长,包含丰富的道德观念和哲学思想,给人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启示。我从最近的一次写作中,深深地感受到了这些古代故事的魅力。下面是我对此的心得体会。

第一段,感受到中国古代故事的魅力和力量。在我写作的过程中,接触了许多古代故事,如《孟子》、《左传》等。这些故事虽然内容各不相同,但都能够打动人心,启迪智慧。比如,在《孟子》中,孟子讲述了一个“不求杀身成仁,但求不辱”的故事,告诫我们要珍惜生命,但也要忠于自己的信仰。这个故事的意义深远,不仅给我们提供了行为准则,而且鼓舞了我们的精神。

第二段,认识到中国古代故事的渊源和背景。这些古代故事并非孤立存在,而是与中国文化的深厚底蕴相联系。通过阅读这些故事,我学习了古代中国的哲学思想,如儒家、墨家、道家等。这些思想不仅影响了整个中国文化,而且深刻地影响了人们的思维模式和价值观念。

第三段,思考了中国古代故事对现代社会的启示和作用。尽管这些故事流传了几千年,但它们的精髓至今仍然有着独特而深远的意义。这些故事用简洁而精辟的语言,表达了人类生活中的困惑和问题,教导我们如何面对人生的挫折和困境。它们有助于培养人们的美德和智慧,增强人们的道德与精神力量。

第四段,体会到“传统与现代”的互动意义。传统是文化和历史的积淀,而现代则代表着新的文化、新的思想和新的价值观念。传统和现代之间是应该相互尊重、相互融合、相互理解的。在今天的世界里,我们更应该汲取古代中国文化的精华,探索其深层次的哲学思想,以拓展我们的心智,增进我们与人类文化共同体的联系。

第五段,总结了关于中国古代故事的感悟和启示。古代中国故事富含生命的力量和智慧的火花,为我们提供了广阔的想象空间和思维空间。通过这些故事,我们可以看到人性的张扬和光辉,可以读懂历史文化的血脉和底蕴。因此,我们应该珍惜和传承中国古代文化的精神财富,发挥它在当代社会的积极作用,为我们的文化构建更加美好的未来。

中国古代货币的心得体会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货币流通发达的国家,在品种、铸造技术以及使用方式上都具有独特的特点。学习中国古代货币不仅可以了解我国历史文化,也可以从中体会到古人智慧和经济思维的差异。以下是我对中国古代货币的心得体会。

中国古代货币的演变可以追溯到商周时期的贝类货币,随后历经多个朝代,演化为铜钱、钞票、金银币等多种形式。在东汉时期,出现了铁质的半两铸币,随后的唐代又出现了大理石钱,证明古代中国在货币发展方面一直具有巨大的创新能力。

中国古代货币一直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和历史价值。其中,元朝时期的银铸物十分稀有,是不少珍品收藏家极力追捧的宝藏。同时,古代货币也是我们了解历史的一种途径。从古代货币中我们可以看到古代的物资交换方式、政治经济情况、文化水平以及经济技术的演化。

古代货币的制作工艺精湛,造型多样,刻有汉字和图案等,非常的艺术化和有韵味。因此,懂得鉴别和鉴赏古代货币是重要的技能。对于一枚古代货币,我们可以从它的平面图案、形制、钱文、纹饰等不同方面来鉴别它的真伪,同时在欣赏它的同时,也能够发现它的制作工艺、历史年代和文化背景等信息。

中国古代货币的使用方式和现代货币也有很大的差异,如借钱、而后庸钱等。而在古代,货币的发行、收缩、购买力等也是由政府机构来掌控的。古人对钱的认识和运用中,也体现了他们深远的经济思维,比如钱本位制度以及货币流通的影响等。

在现代社会,保护古代货币也成为了一项重要的工作。各大博物馆、拍卖行等机构都在致力于古代货币的保护和鉴定,以避免虚假货币的流传,同时也方便后来者了解历史。而它们的传承更是我们的重要任务,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方面,我们应该加强对于古代货币制作技艺、历史文化背景、经济思维等知识的学习,以更好地将它们传承下去。

总之,中国古代货币是我们了解我国历史文化和经济思维的一个重要途径,同时也可以通过其中的工艺与艺术,让我们感受到古代智慧和追求美的精神。因此,更需要加强古代货币知识和文化的学习,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中华文化,同时也为后代留下一份文化遗产。

元明清古代文学史心得体会

作为一名文学爱好者,我在研究古代文学史时,深刻认识到元明清三朝文学的特点和价值。这些文学作品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政治、文化宗教和人们的思想感情,给人们留下了无数的经典佳作,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传承。下面,我将从五个方面对元明清古代文学史做出一些心得体会。

第一段:元朝文学的特点和价值。

元朝文学的特点在于开创性十分明显。在诗歌和散文学上,元代文学家在契合汉文化的基础上、融合蒙古族文化和西域文化的创建、真正开创了新的文学门类,如骈文、班子文、贴字等。在散文方面,元朝的散曲文体流派纷呈,左边文、右边文、杂迹等等,文学成果丰硕、闪耀多姿。元代四大才子之一的郑光祖的《绿野仙踪》、元徽宗的《大观园词》等作品,至今仍为文学爱好者所传颂,其中真情流露,语言优美,词艺精湛,体现出了元代文学的特色和成就。

第二段:明代文学的特点和价值。

明代文学在吸收汉西文化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特点。从格式上来说,明代文学主要是诗歌、戏曲、小说,其中明代的诗歌风格简洁明快,虽然有涉及严肃思想的近体诗,但较之唐代、宋代,则更倾向于抒发感性、如画般的自然景象,故有“江南风骚”之称。至于明代的戏曲和小说则更为丰富多彩,流传最广的戏曲剧种是元曲与南戏。其中《西厢记》、《长生殿》、《汉宫秋》等流传至今的作品是明朝文学的闪亮明证。

第三段:清代文学的特点和价值。

清朝文学的特点创作于明清之交,在继承明朝文学的基础上,又吸收了江南文化的影响,文学创作变得更多元化。诗歌、戏曲、小说、杂文等文体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乾隆年间的《红楼梦》便成为了清代文学的巅峰之作,它的创作理念与技艺,无不折射出清代文学的特点,以及与汉族文学的不同。同时,清代文学还借助了“新文学”思潮,萌发出一些较为新颖的文体和题材,如钱谦益的《易安居笔记》是清代文学中的一枚瑰宝。

元明清古代文学在创作过程中,反映了同样的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背景,具有相同的文化价值。在文学题材和形式上,元明清三朝都有很多共同点。比如,在人物描写上,尤其是女性描写上,它们都擅长画出深情的人物,赋予人物丰富的感情和活力。另外,在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上,元明清的文学作品也都有着独特的风格,关注自然风光,为后世留下了许多风景如画、意境优美的佳作。

元明清时期的文学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学习,因为它们是历史和文化的印证,是表达人类内心情感和思想的媒介。这些文学作品不仅是文化遗产,也是我们青年学子开拓思路、树立道德修养的良师益友。学习古人的作品,不仅可以增长知识、丰富文化底蕴,更重要的是可以提高我们的人生境界、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在深入研究元明清古代文学的过程中,我们应该从中汲取精华,结合当代的生活实际,创造出更多的文化精品,推动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

中国古代辽金元文学史

1、了解辽代诗歌(耶律倍、辽圣宗、萧观音)等,基本不可能会考到。

2、名词解释:借代异才。p417。

3、了解宇文虚中、吴激、蔡松年等诗人。

4、名词解释:国朝文派。p419。

5、名词解释:诸宫调。p420。

6、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

一是结构宏伟、情节曲折、唱词优美。

二是对西厢故事的情节内容作了创造性的改造。

三是唱白结合,故事抒情相融。

7、金代文章:了解一下赵秉文、王若虚两人。

8、金代文坛巨擘元好问。

一是最杰出的大家,一代人杰。其论诗诗、丧乱诗及清雄顿挫的词作,标志着金代文学的最高成就与独特价值。

二是有着明确的创作追求与理论主张。《论诗三十首》。

三是“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丧乱诗情调悲凉、骨力苍劲。豪放词风,也含有深婉之致。

9、元杂剧。

a、名词解释:元杂剧p428。

b、名词解释:《录鬼簿》p476。

名词解释:元曲四大家(考的可能性不大,因为具有争议)。

c、白朴。

《梧桐雨》《墙头马上》均取材于白居易的诗歌,而命意、风格不同。

《梧桐雨》把李杨故事放在历史背景上来表现,并不为了歌颂两人情爱。

《墙头马上》带有喜剧色彩的爱情剧。争取婚姻自由,讽刺封建家长。活泼轻松。

d、马致远(名词解释:曲状元p432)。

历史剧《汉宫秋》与历史出入较大,经改编而显示出个人的、民族的悲剧性。王昭君悲剧形象;汉元帝美化处理;声情并茂等。

e、王实甫《西厢记》。

一是本于《董西厢》,而进行匠心独运的改编。

二是主线是自由恋爱与封建礼教之间的矛盾;副线是人物之间的性格冲突。

三是人物性格、情节发展巧妙合理。塑造心理丰富的人物形象。

四是突破元杂剧一本四折的体制,打破一人独唱的通例等。

五是关目设置、语言运用上达到较高水平。抒情诗、潜台词丰富。

六是情采并茂的诗剧,“北曲故当以《西厢》压卷”。

f、了解纪君祥《赵氏孤儿》、尚仲贤《柳毅传书》、李好古《张生煮海》、高文秀《双献功》、康进之《李逵负荆》、石君宝《秋胡戏妻》等元杂剧作品。

g、关汉卿。

一是元杂剧最优秀的代表作家。编剧、演员。王国维《宋元戏曲考》“关汉卿一空依傍,自铸伟辞,而其言曲尽人情,字字本色,故当为元人第一。”

二是存目六十多种,现存十八种。可分为历史剧、爱情风月剧、社会公案剧。

三是《窦娥冤》好人蒙冤受难的苦情戏。“孝女”“节妇”原型。

了解戏剧中心的南移,杂剧成为全国流行的戏曲样式。

h、郑光祖:善写思想内容不出正统,表现才子佳人的旦角戏。《倩女离魂》《王粲登楼》(下层知识分子的困苦与孤傲)。

宫天挺《范张鸡黍》《七里滩》。

乔吉《两世姻缘》《扬州梦》《金钱记》。

秦简夫《东堂老》《赵礼让肥》。

了解一下南方土生土长的杂剧创作。

i、名词解释:周德清《中原音韵》(古代曲学的开山之作,p474)。

10、元散曲。

a、名词解释:散曲(p480,文而不文,俗而不俗的音乐文学)。

b、前期代表作家马致远。

一是带有恋世与愤世的旷放意气。

二是善于将超旷情怀、人生感悟与苍凉意境融为一体。

三是少了市井气息。文采。提高境界,扩大了表现领域。

四是《天净沙·秋思》景中含情,蕴藉隽永,“秋思之祖”

c、了解刘秉忠、卢挚、姚燧的散曲创作。

d、元后期散曲作家(乔、张可久成就最高,清丽见长)。

张养浩(元曲豪放派大家):山水佳作、咏史怀古、反映现实。抒情言志;以诗入曲,具有奔放浩荡的气势,如《潼关怀古》;注重立意与构思,于格调不甚重视。

贯云石:隐逸山水与声色恋情两类。却写得慷慨豪放,也质朴自然。

乔吉(元散曲清丽派宗师)主要表现淡泊名利、不同流合污的情怀。

诗词。

用典;意境近于诗;炼字讲究音律。是清丽派散曲的特点。

睢景臣:散曲套数《高祖还乡》以古讽今。

刘时中:《上高监司》元代散曲中少见的长套,针砭时弊,口语入曲,较为罕见。

11、元代诗文。

a、元初。

耶律楚才:中国诗史上正面表现西域生活。元初一枝独秀的诗人,

刘因:程朱理学北方传人。推崇元好问。

姚燧、虞集:元文两大家。姚文继承韩愈碑文墓志传统,简约严谨、刚劲古奥。

由宋入元的有。

方回《瀛奎律髓》(诗话兼诗论),倡导“一祖三宗”,格高等。

戴表元:主张宗唐得古,多佳句少佳篇。

赵孟頫:清邃奇逸。

b、名词解释:元诗四家p494:提倡诗学汉魏、盛唐,而不同于宋诗。

虞集:正统儒家文学思想的鼓吹者.文道并重,理论实践。

杨载:重视诗法,学李白。

范偁:好长篇歌行,《木天禁语》《诗法禁脔》。

揭傒斯:诗歌内容最为丰富,题材、风格、体裁多样,但难脱于模仿。

c、后期诗人。

萨都剌:南北交融,清新俊逸;还写了艳体诗;“元代诗人之冠”

杨维桢:铁崖体(名词解释p500),。

12、宋元话本小说(名词解释p504)说话四家(名词解释p504)。

一是一般反映市民生活意识和审美情趣的市民文学。

二是其体制形式迎合了听众需要。(名词解释:得胜头回p506)三是叙述方式符合大众口味,连贯性、故事性强、情节曲折生动,悬念、巧合。

四是话本小说是语体文。是小说文体上的重大发展。

五是宋元讲史话本。《五代史平话》《宣和遗事》《三国志平话》等,后世长篇白话章回小说的滥觞。

13、名词解释:南戏(p510)。

a、简答:南戏杂剧之不同:

一是形成时间早于杂剧。

二是声腔不同。南曲出自里巷歌谣、村坊之音;杂剧杀伐之音,壮伟雄豪。

三是体制差异:南戏灵活,杂剧“四折一楔子”

b、现存早期南戏《张协状元》(今存南戏最早剧本)《宦门子弟错立身》《小孙屠》。

14、名词解释:传奇p512。

15、名词解释:“四大传奇”(“荆刘拜杀”)p513。多以爱情婚姻与家庭伦理为题材,有宣扬道德教化的倾向。曲文通俗、口语为主;具有生活气息。

16、高明《琵琶记》(神品、绝唱)。

一是标志着南戏的成熟,对南戏诸腔发展有深远影响,“南曲之祖”(名词解释)。

二是内容上提倡风化、宣扬贤孝。

三是结构上“三不从”的情节。

四是人物形象上的矛盾,蔡伯喈双重性格,反映时代士人的复杂心态。

五是曲辞出色,纯是本色语。

1、《录鬼簿》名词解释20xx、20xx、20xx、20xx,重复率非常高。

2、名词解释:科介(对戏剧动作、表情作得简要说明)9。

3、名词解释:套数(跟戏剧有关的名词解释,希望加以整理,联系记忆)。

4、南开简答:马致远散曲的特色。

一是内容上对现实黑暗的认识、人生的幻灭感与历史的虚无感。

二是套数善于将哲理、意境、情感、胸怀融为一体。语言放逸宏丽而不离本色,对仗妥帖工稳,元散曲豪放派代表作家。

三是小令俊逸疏宕,别具情致。《天净沙·秋思》“秋思之祖”

5、南开简答:元诗四家的创作情况64。

6、北大:关汉卿的喜剧创作。64。

7、简述散曲的体制。

8、南开20xx:元杂剧体制特点82。

9、南戏与传奇、元杂剧与明杂剧、宋元话本与明代拟话本的异同区别。

10、《西厢记》的语言特征88。

11、南开:马致远神仙道话剧的思想倾向101。

12、《琵琶记》的悲剧意蕴。

13、《窦娥冤》三桩誓愿,有何作用。

14、元杂剧繁荣的原因:经济发展、针砭时弊、科举中断。

15、南开大学:元代神仙道话剧与全真教的关系144。

16、分析窦娥、《西厢记》人物形象;崔莺莺杜丽娘人物比较等170。

17、南开:元代公案剧中的清官形象172。

18、《西厢记》题材的流变。

元明清古代文学史心得体会

作为中国古代文学史中的三个重要时期,元明清三个朝代给中国的文学史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和进步。其中,元代文学以其独具特色的文化传承和创新,在古代文学史上拥有较高的地位;明代文学则在民间文学和商业文学方面极为丰富并有着较高的文化产出,成为中国文学发展的又一重要时期;而清代文学则更加注重文化的传承和挖掘,更为注重个人与社会的联系,注重文化和民族的自信和自重。这三个时期皆为我国文学史上重要的组成部分,本文将从三个时期的文学特点、作品风格和时代背景三个方面,谈谈自己的心得体会。

元代的文学风格多为具有庄重之风、雄浑之气、深奥之学。虚构小说方面,元曲《西厢记》是最为出名的。这个故事让人在悲欢离合之中体味人生的真谛,让人感受到了人生百态之美。其次,元代诗词也有非常高产之处,其中苏轼、辛弃疾等文学巨匠的作品不可不提。苏轼则是元代文学的瑰宝,其诗词中具有多种文体,被人称为“诗魔”;而辛弃疾的词则是第一人,其所作的《青玉案·元夕》被誉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绝唱。

明代文学以其文化的自信和平民化的特点,使得文学形式更加丰富多样。其中民间小说尤为显著,特别是以《水浒传》和《西游记》两部著作最具代表性。《水浒传》中的三十六大侠和《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唐僧都成为了民间文化中最受欢迎的题材之一。同时,明代诗坛上的文学作品也非常出色,其代表人物为杨维桢、于谦、于光等文学家,其作品更为注重社会现实。

清代文学是文化的传承和扩张的时期,散文、诗歌成为时代特点区域藏文学的代表。《南华经》成为著名的文化瑰宝,其以文化自信和热爱生命的态度,成为中国古代文学史的重要篇章之一,为中国近代文化产业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此外,新诗派的出现,代表人物为林纾、龚自珍等等,以情感表达为主要内容,是清代文学中十分受欢迎的一类风格。

总之,元明清三个古代文学史分别在不同的方面、不同的时代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这些成就使得中国文学文化更加丰富多彩。其间,文学家们用他们的才华和毅力使得传统的文化在新的时代点亮,让这个国家的文化和历史能够舒展在全世界人民的面前。在今天,我们依然要热爱我们的文化,传承我们的传统,承担我们的责任,坚定文化自信,为中国文化的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元明清古代文学史心得体会

元明清古代文学史是中国文学史中非常重要的一段历史。在这个时期,我国文学艺术经历了贯穿整个时期的变革和进步。在我的学习中,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元明清古代文学史的深刻内涵和特点。以下是我的心得体会。

第一段:元代文学的变革与创新。

元代文学以“舞文弄墨”而出名,这是因为元代文学被视为世界文学的一匹黑马,其文学风格和题材非常独特而创新。元代文学的变化最主要的是它融合了汉、蒙、西三种民族的文化,汉民族的诗歌赋和散文,蒙古民族的叙事骈文,以及西北少数民族的歌谣。这样的文化多元性给元代文学注入了新的魅力,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在元朝时期诞生,如马致远的《南柯太守传》,白朴的《长生殿》等。

第二段:明代文学的盛世兴起。

明朝是中国文学的一个盛世,其中最富盛名的是明初的四大家,也就是辛弃疾、陆游、杨万里和文天祥。明代文学的特点在于注重人情和民俗,重视现实生活和具体的情感描写。明朝的文学受到了科举制度的影响,文坛上意气风发的文人们争先恐后地用笔刻划着自己内心的情感和社会的变化。这段历史同时也见证了中国文学的繁荣发展,无论是诗歌、散文还是小说,明代的文学都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风格。

第三段:清代文学的风格特点。

相比于元代和明代,清代的文学呈现出强烈的实用性和理性思辨,文学的主题更加高峻,思想更加深邃。清代文学对中国文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使中国文学的内在精神更加有力地表达出来。在这一时期,文学的风格多样化和文体修辞的变化也很显著,如《红楼梦》中运用了高妙而丰富的语言和技巧,使得小说在现实生活中具有了更多的感人情感和深刻的内涵。

元明清三朝的文学融合了汉、蒙、西等民族文化的特点,其间形成了独特的文学语境。在这样的文学环境下,文学作品的互文性和交流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这直接影响了古代文学风格和思想的传承和发展。例如,在元代,诗歌和曲艺的结合、戏剧和史传的结合,这些文学的互文性,虽然并不完美,但它们之间的音乐、整饬和冲突描绘仍然使古代文学发展得更加丰富多彩。

元、明、清三朝的文学,记录下了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发展历程,也展现了中国文化和中国思想的多维度。古代文学的内在魅力,不仅在于题材的广泛性和作者的才华,更在于它带给读者的时代感觉和情感体验。在众多的文学作品中,它们或表达深刻、高峰的思想,或反映现实生活中的烦恼挣扎和人性的罪恶问题。在中国文学史上,元明清古代文学史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们反映了中国古代的文化及价值观,传递了中国古代的思想和艺术魅力,对现代文学的发展也具有深远影响。

总之,元明清古代文学史为丰富的中国文学史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其重大的意义在于它是古代文学深刻的呈现和现实与思想的有益交流,它是对古代文学及人文精神的闪光铭记,也是中国文化行为体系的重要组成。我想,正是这样的文化氛围和传承,让中国文学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和深远的意义。

中国古代货币的心得体会

中国古代货币是中国文化宝库中极为重要的一环,它不仅是经济交流和商品交换的工具,更是中国历史和文化的重要载体。在长期的漫长岁月中,中国古代货币经历了曲折变化,也记录了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方面的发展变革。本文就是要通过对中国古代货币的探究和研究,提炼出属于个人对于这一主题的心得体会,从中感悟中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

在中国古代的货币体系中,主要包括铜钱、金银质币和纸币。其中,铜钱被普遍使用,被誉为“古代的硬币”。铜钱的形状以圆形为主,也有方形、六角形等形状,其中顺治年间流通的光绪重宝便是方形铜钱。金银质币在古代被称为宝贝,流通范围比较小,主要是因为它们的原材料非常珍贵。纸币则在元代出现,成为中国古代货币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古代货币的历史变迁可以大致分为三个时期,即封建社会、元明清时期和民国时期。在封建社会阶段,铜钱成为主要货币手段,且仅限于地区内流通。元明清时期,铜钱加上金银质币成为流通货币,同时还出现了银元等流通币种。在民国时期,由于历史的原因和种种原因,在中国出现了大量虚假货币,甚至连银行券都被人伪造。这一时期的货币混乱给整个中国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动荡。

第三段:货币体系变革的意义。

货币体系的变革既是经济发展的结果,也是面对问题时发展的需要。中国古代货币在不断的发展与变革中,承载了更多的是对于封建社会、农业文明和自然经济的挑战。货币的变革,带来了人类某些领域的发展,同时也带来沉重的历史负担。在当今社会中,有效、规范、可持续、公平的货币体系是保证经济交流合法性和有效性的基础条件。

第四段:文化背景下的货币解读。

货币体系反映了一个国家的经济、文化和政治等多个方面的现状和发展历程,同时也反映了这个国家所处的社会阶段。中国古代货币,如今已经成为中国文化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不仅仅是保存了历史资料,也保存了中国历史的重要文化价值。从货币体系变迁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历史在多个方面的僵化与发展,也可以说贯穿了中国文化的精神演变。

通过对中国古代货币的研究探究,我们不仅可以认识到货币体系变迁的重要性,也可以看到中国历史文化的跨越和发展。如今随着时代的变化,中国经济已经进入到新的高速发展时期,同时也带来了全新的机遇和挑战。其中,货币体系的健康与创新研究是中国科技人员、从业人员和研究人员所共同关注的问题,这是一个伟大时代留下的发展课题。期望有更多的研究能够深入到中国古代货币和货币体系的研究过程中,持续地推动中国文化与学术的发展。

中国古代文学史

试论李商隐诗歌的艺术特色。

李商隐是唐诗发展到晚期最有成就的诗人,以其独具特色的美仑美奂诗歌登上了整个晚唐诗创作的艺术最高峰。

一、他对于爱情的执着,开创了诗歌上新风格、新境界。他的诗成就最高的是近体诗,尤其是七律、七绝。如果说杜甫是唐代七言律发展史上的第一座里程碑,那么,李商隐则为第二座里程碑。他继承了杜甫的沉郁顿挫,有融合了齐梁诗的浓艳色彩、李贺的幻想象征手法,形成了深情绵邈、绮丽精工的独特风格。

1.写景中融合比兴象征,寄寓困顿失意的身世之感。

2.爱用冷僻的典故,故诗中的意象特别美丽,而整体意旨往往隐晦。

3.语言绮丽而对仗工整,音律圆美婉转。

4.“近而不浮,远而不尽”之趣,富于象征暗示色彩,有朦胧之美。

二、他的绝句写得深情绵邈,沉博绝丽,有的比较隐晦,但可以在精工富丽的辞章中体会到他的婉转情思,而且很伤感。如《夜雨寄北》感情细腻,意境婉约,在艺术上的明显特色便是细美幽约、朦胧含蓄,为伤感唯美文学的典型。

试论杜牧诗歌创作的艺术成就。

一、晚唐诗人中,他第一个大量用七绝写咏史诗,用史论笔法,寓褒贬议论于含蓄诗味中,极大地发挥了绝句体的妙用,创作了许多有“二十八字史论”之誉的咏史作品。如《泊秦淮》通过对历史曾有过的繁盛转瞬即逝的伤悼,以及揭露统治者的荒淫误国,抒发自己的政治感慨和见识,其中深寓对现实的不满和讽刺,立意高绝的议论,表现出横溢的才气。

二、忧国忧民的壮怀与伤悼之情交织成一种俊爽的风格。

三、还写过一些出色的伤别诗,纪行、写景诗也颇多佳作。善于选择清新明朗、能给人以快感的景物来抒写他的情怀,用色彩鲜明的语言,创造出情景交融的优美诗境,如《山行》“远上寒山石经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富于诗情画意,意境优美,以畅达的语言传达出自然景物的清新气息,明丽而有立体感的画面给人美妙的艺术感受。

名词解释:苦吟诗。

1.晚唐时期,苦吟诗的早期代表是孟郊,后来有贾岛、姚合。他们的诗风相近,都以苦吟著称所以称苦吟诗。

2.他们的诗风又各有特色特色:

孟郊诗中颇多患难感、忧郁感、以及人生悲剧与绝望心理交织成的幻灭感。

贾岛诗多是寄赠酬唱之作,极少反映但是生活,局度也显得比较狭窄。

姚合与贾岛是诗风相近的诗友。

试叙贾岛和姚合的“苦吟”与孟郊有何不同。

相同:

1.他们都以苦吟著称,因此历来有“郊寒岛瘦”之说。

2.孟郊、贾岛都写贫病饥寒、穷困潦倒。

不同:

内容:他们都写贫病饥寒、穷困潦倒。

孟郊:写“士不遇”,想用世而最终赉志以殁的悲剧性的一面。

贾岛:彻底放弃雄心、醉心于琢磨词句的循世的一面,他的诗也有激烈奋发的一面,如《剑客》。但更多的如其《送别》。他的诗多是寄赠酬唱之作,极少反映但是生活,局度也显得比较狭窄。反应生活的深广度不如孟郊。

艺术上:

孟郊成就最高。

贾岛:不如孟郊,他的五言律写得很精深,能于细小处见精神,造清奇幽微之境,推敲字句。如《题李凝幽居》“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姚合:作诗的才华和“苦吟”工夫都不及贾岛,他的大多数诗都显得平淡无奇,境界与格调也并不很高。

唐代散文。

试叙韩柳古文理论对散“”新运动的推动作用。(即韩柳古文理论有哪些观点)。

唐代古文运动之所以至韩、柳始成,主要是因为韩、柳在批判继承古文运动先驱之文论的基础上对儒道进行全面的清理,提出了许多反传统观念的新解,以文章内容的变革带动形式的变革,使“文以载道”说产生了实践意义,并在理论上趋于完善。

一、韩愈第一次提出“文以明道”的观念,在总结前人关于文章作为表现儒家思想体系的“道”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了“道”与“文”的关系。

1.从“明道”的要求出发,韩愈特别强调作家思想修养的重要性。

2.在具体的实践中,韩愈提出了“不平则鸣”的口号。

二、提出“唯陈言之务去”和“词必己出”的主张。

三、提出“文从字顺”要求文字的表达要流利。

四、“气盛则言”把文气与文章的语言表现联系起来,认为文章气势就是从语言的短长和声的高下而来。

柳宗元对于文体、文学语言的改革,他的意见也大体与韩愈相似。

试论韩愈古文成就的表现。

“古文”概念的提出始于韩愈,他把自己的奇句单行、上继先秦两汉文体的散文称为古文。古文成就主要表现以下几个方面:

一、韩愈的古文在各类文体的上都有创新。

1.碑志。他的碑志虽然也有溢美隐恶的“谀墓”之作,但有不少作品巧于摹写,注意剪裁,把精辟的议论,真挚的感情运用于其中,加之善于刻画人物,突出中心,使其成为“一人一样”的生动传记文。如《柳子厚墓志铭》形象鲜明,感慨深长,很有感染力。

2.赠序。融抒情、记事和议论为一体的杂文问题。如《送孟东野序》。

3.杂文中的“杂说”,短小精悍而内容丰富,行文尤为不拘一格。如《杂说四》。

二、创作了一种简洁精辟,清晰流畅,富于美感的新型散文。

四、语言接近口语化,通俗明白,能把口语推敲成新的词语。提炼出一些生动的语言,如一些成语:“不平则鸣”、“落井下石”、“坐井观天”等。句式的结构也灵活多变,文从字顺,也杂以骈俪句法。

韩愈古文总的风格是雄深雅健、猖狂恣睢。

简述柳宗元人物传记的特点。

一、突出的特点:主人公多是社会上地位不高或被压迫的人物,如不愿承担赋税的捕蛇者,种树的老人。

简述元山水游记的艺术特色。

山水游记是柳宗元散文中最具艺术特色的作品,多写于他流放永洲的十年中。主要艺术特色有:

一、寓情于景,在景物描写之外单独的发议论和抒情,大量的情况是把自己的思想感情融会在山水之美的艺术境界中。以山川之美来反映自己的见弃,发抒他的愤怒,悲哀抑郁的情绪。如《始得西山宴游记》自然美与他的精神切合,而与痛苦的人生和鄙俗的现实相对立。

二、把自己的感情移入自然之中,描绘出反映着自己审美理想的自然,表现出了一种诗情画意的自然美。如《永洲八记》荒郊野外的平凡山水被写得千娇百媚,经过艺术的升华,显得单纯、宁静、清新呈现出一种幽丽之美。

三、捕捉自然事物最独特最精微的变化情态,予以生动的再现。如《小石潭记》。

四、峭拔的骨力和清冷的色调相糅合,构成其山水散文乃至其他众多作品的典型风格。确立了这种体裁在文学史上的独立地位。

简述柳宗元寓言散文的特色。

一、强烈的现实性和高度的概括性。如《黔之驴》叙述一个无能无德又无自知之明的驴被老虎吃掉的故事,在当时具有讽刺作用,对后人也有教育意义。

二、善于绘声绘影,因物肖形,创造了比较完整的、个性化的寓言形象。既集中动物本身的特征,形象鲜明生动,有揭示了现实生活中某些人的嘴脸,寓意深刻,如《蝜蝂传》集中了许多善执物、好上高的小虫的特点,塑造了一个贪婪,愚顽的蝜蝂小虫形象,嘲讽追求名位、贪得无厌的丑行的意义。

确立了寓言在文学史上的独立地位。

唐传奇与变文、俗讲。

名词解释:

唐传奇。

一、唐传奇指唐代流行的文言短篇小说,在六朝志怪小说的基础上,融合历史传记小说、辞赋、诗歌和民间说唱艺术而形成的新的小说文体。

二、在唐代,传奇只是某些单篇作品或小说集的专称,至宋代才开始将传奇用作唐代新体小说的统称,以区别于旧有的志怪小说。

变文。

一、“变文”是唐代明间创作的一种新文体,其体裁是有说有唱的,为佛教俗讲所借用。所谓“变文”之“变”,当时指变更了佛经的本文而成为“俗讲”之意。

二、变文的体制是散文与韵文相结合而成。散文为讲述之用,韵文用来歌唱。

三、变文分为三类:一是演说佛经故事的宗教性作品;二是演说历史故事讲史作品;三是演说明间传说题材的作品。

简述唐传奇与志怪小说的区别。

1.唐传奇反映现实生活,志怪小说反映的是超现实的神灵鬼怪。

2.唐传奇是作者的虚构,志怪小说收集奇记。

3.唐传奇情节曲折离奇,篇幅加长,志怪小说粗陈梗概。

简述唐传奇的艺术成就。

唐传奇指唐代流行的文言短篇小说,在六朝志怪小说的基础上,融合历史传记小说、辞赋、诗歌和明间说唱艺术而形成的新的小说文体。主要艺术成就有:

一、唐传奇的艺术成就相当高,情节的传奇性与现实性兼容,情节的虚构、想象与作品的艺术性融合一体,起虚构和想象已标志着文言短篇小说创作的成就。如《柳毅传奇》写充满神话色彩的书生与龙女相恋故事,情节离奇,但人情味很重。

二、体裁丰富。有描写爱情的,如元稹的《莺莺传》、蒋防的《霍小玉传》;寓言讽刺题材有沈既济的《枕中记》“黄粱梦”;历史题材陈鸿的《长恨歌传》《东城父老传》;游侠题材杜光庭的《虬髯客传》;神怪题材裴鉶的《传奇》。

三、所写故事情节化、细节化,注重写人物的生活琐事,尤其注重写他们的情感生活或性情偏嗜之类的细节。

四、叙事模式由故事中心向情节中心、人物中心演进。

五、叙述语言雅俗兼采时庄时谐,用文言描写物态人情以至琐事,简洁、准确、丰富、优美,将古代散文的巨大表现力发挥到很高水平。

唐五代词。

名词解释:花间词派。

1.花间词派是晚唐五代奉温庭筠为鼻祖而进行词的创作的一个文人词派。

2.得名于赵崇祚编辑的《花间集》,共十八家词共五百首。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文人词总集。

3.产生与西蜀,多用华丽的字面和婉约的表达手法,写女性的美貌和服饰以及他们的离愁别恨。

简述冯延巳的婉约词风和优美意境。

冯延巳是南唐词人中的佼佼者。

一、冯延巳作词不追求人物描述的具体真切,而是重在抒发触景所生之情,情思千回百转,若有寄托,深婉而缠绵悱恻,将晚唐以来的婉约词风又推进了一步。

二、写思念、离愁,把男女之情作为抒写的主要内容,这是冯延巳和“花间”词人共同之点。但较少对女人的容貌和体态进行刻画,他写的是一种感情的境界。如《鹊踏枝》。有的词较多身世的凄怆感慨的抒发,如《采桑子》。冯延巳词中着力表现的,不是情事的直接描述,而是雅致优美的意境,〈如谒金门〉以风吹皱水面起兴,写思春闲情,完全是一种优美意境感发的心绪,开阖荡漾,情调极为雅致。

试论温庭筠《菩萨蛮》二首的艺术风格。

一、温庭筠是“词为艳科”的始作俑者,领导了五代词的发展趋向。他的两首有名的〈菩萨蛮〉词,写美女的体态装饰及其闺阁情思。

二、不作明白的叙述,而以物象的错综排比和音声的抑扬长短,增加直觉印象的美感,引人产生一种深美的联想,成功地把形象鲜明的物语、景语与难以琢磨的情语融合在一起,使所要表现的难以言状的心绪,转化成可感的优美物象。“懒起画娥眉,弄妆梳洗迟”通过将美女起床、梳洗的懒散的动作,把一种本来难以琢磨的闺阁情思,表现的可感知。

三、温庭筠的词常以静态的描绘代替抒情,尤着力于细部的重彩描绘,富有装饰性,而且善于用暗示的手法,造成了含蓄的效果。如“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美人的情思是希望和他心爱的人成双成对,作者用一种含蓄的手法表现出来。

试论李煜前期词与后期词的不同。

李煜是南唐的最后一个皇帝,世称李后主。

一、他的早期作品以反映沉溺声色、纵情逸乐的宫中生活为主要内容。描写精细、生动、且富有情趣。如专咏美人口的〈一斛珠〉。他的艳情词并未脱“花间”旧格,但写得较为真切率真,如相传写与小周后偷情的〈菩萨蛮〉,用直白浅露的叙说,把热恋女子约会的情态和放纵心理写得淋漓尽致。

二、李煜后期词的主要内容是写亡国之痛,故国之思。纯以白描的手法直抒内心极度悲痛,词中时空跨度很大,加大了感情容量,抒发的感情以哀伤真实为主,能引起历代读者的共鸣。如〈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用白描的手法抒发了对江山、故国的怀恋,充满了悔恨、悲愤和哀愁等复杂的情感,感慨极深,词境也极为阔大。

试分析温庭筠与韦庄词的异同。

相同:

一、都以词名世,所以并称“温韦”。

二、两人词的内容都是以男女情爱离别相思为主要内容。如温庭筠的〈菩萨蛮〉、韦庄的〈思帝乡〉。

三、都开辟了一种新的词风。反映了词由仅供歌儿舞女演唱的伶工之词,到抒情写怀的士大夫之词的渐变过程。如温庭筠为了适应舞艳歌席场合的实用要求,他的词中都是精丽字面和绮丽意象的组合,适于花间酒下歌咏的香软词境,具有娱乐价值,这对于词在晚唐五代迅速兴起有决定性的意义。而韦庄相对淡漠词体佐欢酬宾的实用功能,开启了文人词自抒情怀的传统。这不仅是韦庄词的一大特色,也是词的风格内容一大转变。

相异:

一、温庭筠多“伶工之词”。大胆的写侧艳之词,是“词为艳科”的始作俑者,领导了五代词的发展趋势。而韦庄多“士大夫之词”。

二、艺术表现手法不同。

温庭筠:以排比和音声的抑扬长短,增加直觉印象的美感,引人产生一种深美的联想,成功地把形象鲜明的物语、景语与难以琢磨的情语融合在一起,使所要表现的难以言状的心绪,转化成可感的优美物象。如〈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常以静态的描绘代替抒情,尤着力于细部的重彩描绘,富有装饰性,而且善于用暗示的手法,造成了含蓄的效果,如“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美人的情思是希望和他心爱的人成双成对,作者用一种含蓄的手法表现出来。

注重文辞声律的华美精工,艳丽如晚唐诗风,炫人眼目。少藻饰、多白描的语句写离情别恨,如〈更漏子〉〈梦江南〉。词境缠绵悱恻,凄丽而有情致,颇有民间曲子词的风味。

韦庄:以疏淡之美,写词抒情为主,直述胸臆,风格趋向清丽,如〈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自然清新的风格,江南的景美、人美、生活美,写得疏朗、显直。他是一个大力用白描手法作词的作家,对情事多作直接而且分明之叙述。如〈思帝乡〉写的是常见的情爱题材,但长于勾勒,直接描述人物的心理感受,笔调疏放秀美。

三、风格不同。

温庭筠:开创词为艳科的传统,领导了五代词的发展趋向。注重藻饰以艳丽见长,具有密丽的风格。

韦庄:对民间抒情词给以艺术的加工,以疏淡为美。

中国古代文学史

孔尚任(1648-1718),字聘之,又字季重,号东塘,别号岸堂,自称云亭山人,山东曲阜人。他早年受封建家庭的传统教育,并曾应科举试。他学习的范围很广,既爱好诗文,又精通乐律。他幼年曾访过他父亲的好友通俗词曲家贾凫西,这位木皮散客临别时为他“讲《论语》数则,皆翻案语”(《木皮散客传》)。后来孔尚任《桃花扇》中柳敬亭讲《论语》,即借用贾凫西的《太师挚适齐》的鼓儿词,可知他所受的影响。康熙二十四年(1685),康熙皇帝南巡北归时到曲阜祭孔,孔尚任因御前讲《讲语》受到褒奖,被任命为国子监博士。于是他便抱着儒家的政治理想,开始了仕宦生活,还写了一篇《出山异数记》,表示他对清朝的感激涕零。但仅仅过了一年,他便在出差淮阳疏浚黄河海口时,接触到黑暗的社会现实,逐渐认识到吏治的腐败。回京后,他虽继任国子监博士等官,却主要以读书和搜藏古物来填补闲散的生活;以戏曲、诗歌的创作来抒发抑郁的胸怀。《桃花扇》也就是在这个时期最后脱稿的。《桃花扇》贯注了孔尚任毕生的精力,他说:“予未仕时,每拟作此传奇,恐闻见未广,有乖信史;寤歌之馀,仅画其轮廓,实未饰其藻采也。然独好夸于密友曰:‘吾有《桃花扇》传奇,尚秘之枕中。’及索米长安,与僚辈饮宴,亦往往及之。”(《桃花扇本末》)治河期间,他住在泰州,也曾从事剧本的创作。《小说枝谈·桃花扇》引《脞语》说:“孔东塘尚任随孙司空在丰勘里下河浚河工程,住先映碧枣园中,时谱桃花扇未毕,更阑按拍,歌声呜呜,每一出成,辄邀映碧共赏。”他自己和朋友也有同样的记载(注:孔尚任康熙二十六年(1687)所写《元夕前一日,……署中踏月观剧,即席。

口号。

》:“箫管吹开月倍明,灯桥踏遍漏三更。今宵又见桃花扇,引起杨扬州杜牧情。”)。同时,他结识了冒辟疆、邓孝威、杜浚、僧石涛等遗民,得到了不少遗闻和史料,为《桃花扇》的最后定稿做了充分的准备。回京以后,又经过十年惨淡经营和三次易稿,才在康熙三十八年成书,次年因文字祸罢官(注:他在《放歌赠刘雨峰》中曾说:“命薄忽遭文字憎,缄口金人受谤诽。”可见他的罢官是由文字肇祸的。)。二年后,他怀着依恋和激愤的心情离京回乡。“挥泪酬知己,歌骚问上天。真嫌芳草秽,未信美人妍”(《留别王阮亭先生》);“诗人不是无情客,恋阙怀乡一例心”(《出彰义门》):便是他当时心情的自白。晚年曾几次出游,景况颇为萧条。

孔尚任的戏剧作品除《桃花扇》外,还家和顾彩合撰的《小忽雷》传奇。小忽雷是唐代宫中的乐器,段安节《乐府杂录》载有善弹小忽雷的唐宫女郑中丞因忤旨“赐”死,为宰相权德舆的旧吏梁厚本所救结为夫妇的传说。《小忽雷》传奇即以此为蓝本,并牵入当时著名文人白居易、刘禹锡等人的生活,描写了文士和宦官的斗争,主题结构都和《桃花扇》类似,但它的现实意义和艺术成就都远不及《桃花扇》。

《桃花扇》是写南明王朝兴亡的历史剧。作品以侯方域、李香群的爱情故事为线索,集中地反映了明末腐朽、动荡的社会现实及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和斗争,即作者所说的“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这是全剧的主题思想,同时也体现了作者的艺术构思。作者说:“桃花扇一剧,皆南朝新事,父老犹有存者。场上歌舞,局外指点,知三百年之基业,隳于何人?败于何事?消于何年?歇于何地?不独令观者感慨涕零,亦可惩创人心,为末世之一救矣。”(《桃花扇小引》)这就说明作者所说的兴亡不仅是南明王朝的短促命运,同时还企图指出明朝三百年基业为什么会覆亡的历史经验教训,作为后人的借鉴。

那么从《桃花扇》所展现的故事情节里,我们是怎样看到明代三百年基业的覆亡的呢?当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军攻下北京,清兵乘机入关的时候,马士英、阮大铖等阉党馀孽勾结四镇迎立福王。他们忘记了中原未原,大敌当前,买妾的买妾,选优的选优,完全是一派腐化堕落的现象。为了私人派系的利益,他们不仅丝毫没有想到上下一心,团结对敌,反而假公济私,自相残杀,最后甚至调黄、刘三镇的兵去截防左良玉,致清兵得以乘虚南下,成立刚刚一年的南明王朝就跟着覆亡。马士英、阮大铖对于调黄、刘三镇截防左兵的后果不是没有想到的。由于他们“宁可叩北兵之马,不可试南贼之刀”(《拜坛》),认定了向北兵投降比向统治集团内部的反对派让步好,就悍然采取了这一着。作品中关于这方面的大量描绘,鲜明地揭示了南明王朝覆亡的历史教训,确是有它深刻的现实意义的。它使我们从一连串舞台艺术形象里清楚地看到当时南明统治集团里那些最腐朽黑暗的势力怎样由生活上的苟且偷安、腐化堕落,一步步把国家民族推向覆亡的道路;又怎样由政治上的把持权位、排挤异己,一步步走向了投降敌人的道路。

其次作品还通过侯方域的活动表现当时统治阶级里另一部分文人的生活态度和政治面貌。侯方域是著名的复社文人领袖之一,在继承东林党人的事业,反对阉党余孽的斗争中,表现他政治上进步的一面。然而正当国家内外危机深重的时候,他却沉醉在歌楼酒馆之中,这就决定他在政治上的动摇态度,不可能担当起挽救南明危亡的历史任务。“暗思想,那些莺颠燕狂,关甚兴亡。”作者在侯方域第一出上场时唱的[恋芳春]里就语含讽刺。后来又写他沉迷声色,几乎为阮大铖所收买,到最后更通过张道士的当头棒喝,指明他的迷误:

你看国的那里,家在那里,君在那里,父在那里,偏是这点花月情根,割他不断么?

“白骨青灰长艾萧,桃花扇底送南朝;不因重做兴亡梦,儿女浓情何处消。”(《入道》出下场诗)作者正是以兴亡之恨批判儿女之情。

最后作者还为我们描绘另外两类人的精神面貌。一类是以史可法为代表的爱国将领。作者以极大同情,写史可法怎样激励将士,死守扬州,并终于沉江殉国:

走江边,满腔愤恨向谁言。老泪风吹面,孤城一片,望救目穿。使尽残兵血战,跳出重围,故国苦恋,谁知歌罢剩空筵。长江一线,吴头楚尾路三千,尽归别姓,雨翻云变,寒涛东卷。万事付空烟。精魂显,大招声逐海天远。

——[古轮台]。

然而在那样腐朽的南明王朝里,史可法是完全孤立的。他名为阁部、统帅,实际只有三千残兵,一座孤城。结果也只有留下一个悲壮的民族英雄的形象。另一类是李香君、柳敬亭、苏昆生等下层人物。李香君原是秦淮歌妓,她的受压迫受侮辰的地位,使她对统治阶级里的黑暗势力保持警惕,当她知道阮大铖出资收买侯方域的阴谋活动时,义正词严地责备了侯方域的动摇:

并坚决辞却陵大铖暗中为她置办的妆奁,以自己鲜明的政治态度影响了侯方域:

官人之意,不过因他助俺妆奁,便要徇私废公;那知道这几年钗钏衣裙,原放不到我香君眼里!脱裙衫,穷不妨;布荆人,名自香。

这是多么坚贞的性格。如果说却奁以前,她还只有比较清醒的政治头脑,那么从却奁开始她已被卷入南明王朝政治斗争的漩涡中,并成为矛盾尖端的人物。尖锐的斗争锻炼了她,促使她的性格进一步发展。她坚决拒绝再嫁,不管是利诱,还是威胁,她毫不动摇,公开声称“奴是薄福人,不愿入朱门”。在斗争中她性格的光辉一面又有所发展,终至“碎首淋漓不肯辱于权奸”。并进一步认识了马、阮治疗集团的狰狞面目和丑恶的本质,以及他们给国家带来的严重灾难。以《骂筵》一出里,她更冒着生命的危险痛骂马士英、阮大铖:

堂堂列公,半边南朝,望你峥嵘。出身杀贵宠,创业选声容,后庭花又添几种。把俺胡撮弄,对寒风雪海冰山,苦陪觞咏。

——[五供养]。

东林伯仲,俺青楼皆知敬重。干儿义子从新用,绝不了魏家种。冰肌雪肠原自同,铁心石腹何愁冻。吐不尽鹃血满胸,吐不尽鹃血满胸。

——[玉交枝]。

这些描绘使李香君成为我国戏曲舞台上最光辉的妇女形象之一。柳敬亭、苏昆生原来都是阮大铖的门客,当他们看到了复社文人的《留都防乱揭》,知道阮大铖是魏阉的党羽,就拂衣而去。后来左良玉不顾大局,要领兵东下,柳敬亭就不辞辛苦去劝阻。阮大铖逮捕复社文人下犹,苏昆生又主动去向左良玉求救。到明亡之后,他们宁愿归隐渔樵,不愿做清朝的顺民,他们的坚强性格和阮大铖之流形成鲜明的对照。特别是柳敬亭,他的豪爽、侠义性格和一个民间艺人所具有的幽默、诙谐相结合,表现了高度乐观主义精神。然而这些人物的社会地位和生活道路,使他们只能把国家民族的希望寄托在爱国将领和复社文人身上。当复社文人失败了,爱国将领牺牲了,他们的希望也跟着落空,结果就入道的入道,归隐的归隐,一个走向消极避世的道路。

从《桃花扇》里这一系列的描绘看,它确是通过了侯方域、李香君的儿女之情,表现了南明王朝的兴亡之恨,使读者或观众痛恨权奸的误国,叛将的投降,惋惜复社文人的沉迷,同情城市下层人民的反权奸斗争和爱国将领的宁死不屈。作者在作品里从爱国思想出发所表现的爱憎也基本是分明的。然而决定于作者的封建正统观念,他对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始终抱着敌视的态度,剧中骂起义军是流贼,还把以镇压农民起义起家的左良玉当作像史可法一样的爱国将士来歌颂。左良玉哭祭崇祯时说:“养文臣帷幄无谋,豢武夫疆场不猛”,就是骂那班文臣武将镇压农民起义无能。同时作者虽然怀着对明朝兴亡的遗恨,表现了一定的爱国思想,但由于本身是清朝的官吏,又加上清朝统治的严酷,作者对当时的民族矛盾就只能采取回避的态度。他不仅称赞清兵“杀退流贼,安了百姓,替明朝报了大仇”(《闲话》),还讴歌康熙圣朝的祥瑞;不仅回避了清兵血洗扬州的惨剧,在结局里还掩盖了侯方域的变节,这就不能不在一定程度上局限了作品的思想成就。

文学史上原有不少传奇通过男女主角的离合悲欢,串演一代兴亡的历史故事,但《桃花扇》的出现,却使这类创作达到新的艺术高度,它把侯、李的离合之情与南明的兴亡之感结合得更紧密。与它同时的《长生殿》比之以前的作品如《浣纱记》、《秣陵春》等算是结合得较好的。然而《长生殿》是通过兴亡之感来突出李杨的爱情,而不是“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这样,《长生殿》在下本里就有部分情节离开了现实形势来颂扬李、杨生死不渝的爱情,而《桃花扇》写侯、李的爱情是始终紧密结合明清之际的历史形势展开的。由于侯方域本身是参加过复社文人反阉党的斗争和史可法幕府的人物,通过他的一连串舞台活动就有可能比较集中地反映南明王朝内部的各种矛盾。李香君是秦淮名妓,通过她,又正好从侧面反映出南明王朝的苟且偷安、腐化堕落。传奇《媚座》出总批(注:《荀学斋。

日记。

》说《桃花扇》。

评语。

是孔尚任自己的手笔。《桃花扇本末》则说,“皆借读者信笔书之”。然而批语中有些完全是作者的语气,在《桃花扇本末》中,作者也认为这些批语“忖度予心,百不失一”,至少他是完全同意这些看法的。)说:“上半之末,皆写草创争斗之状,下半之首,皆写偷安宴乐之情。争斗则朝宗分其忧,宴游则香君罹其苦。一生一旦,为全本纲领,而南朝之治乱系焉。”清楚地说明了作者的艺术构思。

孔尚任在《桃花扇凡例》里说:“朝政得失,文人聚散,皆确考时地,全无假借。至于儿女钟情,宾客解嘲,虽稍有点染,亦非乌有子虚之比。”原书有《考据》一篇,列举传奇中许多重要历史事实所根据的文献资料。这种忠于客观史实的精神,在明清传奇中,除《清忠谱》外,是没有可以和它比拟的。然而作者又说:“剧名《桃花扇》,则《桃花扇》譬如珠也,作《桃花扇》之笔譬则龙也。穿云入雾,或正或侧,而龙睛龙爪,总不离乎珠。”这就说明作者不仅忠于历史事实,同时是通过精心的艺术创造,如排场的起伏转折,情节的前后照应,角色的分配,曲白的分工等等,使它成为一部优秀的传奇作品,达到了历史真实和艺术真实较好的结合。《桃花扇》的艺术成就主要表现在这两方面,从作品的凡例、批语看,它是作者创造性地总结明清传奇作家创作经验的成果。

此外如人物的描绘、语言的运用,也有它独到的地方。如《侦戏》中[双劝酒]:“前局尽翻,旧人皆散,飘零鬓斑,牢骚歌懒,又遭时流欺谩,怎能得高卧加餐。”以独唱抒发阮大铖的牢骚,表现了他一副可怜相。“可恨身家念重,势利情多;偶投客魏之门,便入儿孙之列”一段白,似乎也不无反悔之意。但接着悄语:“若是天道好还,死灰有复燃之日。我阮胡子啊!也顾不得名节,索性要倒行逆施了。”终于露出其奸邪、阴险的豺狼本相。这样唱词和宾白的配合,惟妙惟肖地刻划了阮大铖的形象。《馀韵》中[哀江南]套曲更是传诵的名篇:

俺曾见金陵玉殿莺啼晓,秦淮水榭花开早,谁知道容易冰消。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榻了。这青苔碧瓦堆,俺曾睡风流觉,将五十年兴亡看跑。那乌衣巷不姓王,莫愁湖鬼夜哭,凤凰台栖枭鸟。残山梦最真,旧境丢难掉,不信这舆图换稿。诌一套哀江南,放悲声唱到老。

——[离亭宴带歇指煞]。

然而,作者在语言的运用上主张“宁不通俗,不肯伤雅”。所以给人的印象是典雅有馀,当行不足;谨严有馀,生动不足。这实际是许多文人传奇戏在语言上的共同特征。

昆曲从晚明开始就经常在封建贵族及宫廷中演出,日益脱离人民,脱离现实,形式主义的倾向日趋严重,到清代中叶便转入衰落时期。许多原来的优点到一定阶段,便转化而成为缺点。昆曲的曲词以典雅美丽见长,但“到了乾嘉之世,昆典里面,早就给贵族绅士的文人,填塞了一大堆一大堆牛屎似的‘饾饤’进去”(瞿秋白《乱弹代序》),大多数人不能理解。昆曲的唱腔以悠扬宛转见长,在它新起的时候,听者感觉回肠荡气,到后来节奏愈趋缓慢低沉,行腔转调过于细密,大多数人不能欣赏。由于偏重曲词的欣赏,忽视作品的社会内容,不能通过戏曲冲突反映现实斗争,题材范围也日益狭小。这些都限制了它的发展和改进。在昆曲日益衰落的同时,被称为“花部”的地方戏大大地兴盛了。

随着昆曲的衰落,文人传奇的创作也趋向低潮。这时他们的传奇绝大多数是宣扬封建伦理道德的作品,或用以娱宾遣兴的风情喜剧。这些作品语言典雅、结构冗长,专讲格律、填词,无视戏曲的舞台艺术特点。就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各方面考查,已是传奇创作的尾声。

这时期比较值得注意的传奇作家有唐英、蒋士铨等。唐英(1682-1755),字隽公,号蜗寄居士,官九江关监督。著有《古柏堂曲》十七种。他的大部分剧目是依照民间戏曲改编的,个别的保留了民间戏曲的优点,如《十字坡》、《面缸笑》等。但作为封建官僚,他更多地选择了地方戏中落后反动的东西来改编,又创作了一些宣扬忠孝节义和因果报应思想的作品。如《三元报》、《佣中人》等。

蒋士铨(1725-1784),字心馀,号藏园,江西铅山人。善诗文,所作戏曲有《红雪楼十二种曲》等。《冬青树》叙述了南宋灭亡的历史故事,歌颂了文天祥忠贞不屈的民族气节,表彰了谢枋得、唐珏等忠义之士,痛击了卖国投敌的汉奸留梦炎之流,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临川梦》演汤显祖故事,并以“四梦”中主要人物和为《还魂记》而死的娄江俞二娘为剧中人,是有意把这位戏曲家的生平搬上舞台的戏。蒋士铨创作的题材是多方面的,在结构和人物形象的塑造方面有其一定的成就,而在语言风格上继承汤显祖的成就,并有所创造,在当时是个较有影响的作家。

此外,张坚的《玉燕堂四种曲》是庸俗的风情喜剧,夏纶的《新曲六种》是“褒忠、阐孝、表节、劝义、式好、补恨”的作品,或为统治者帮闲,或直接宣扬封建道德。董榕的《芝龛记》写明末历史,以考实称著,实际上是一部充满迷信思想、敌视农民起义的歪曲历史的作品。

有关白蛇与雷峰塔的传说,早见于南宋的《西湖三塔记》,到明末的《白娘子永镇雷峰塔》话本(见《警世通言》),白蛇与许仙恋爱的故事情节已大致具备。但白娘子还是一个可怕的蛇精,动辄威胁许仙,“若生外心,教你满城皆为血水。”此后,在民间说唱与戏曲的流传过程中,人民根据自己的理想与愿望,不断加以丰富与提高,使故事内容越来越丰富,白娘子的形象越来越光辉。乾隆年间的戏曲艺人陈加言父女的《雷峰塔传奇》,就是这个在民间长期流传的白娘子故事的舞台深出本。

《雷峰塔传奇》是有深刻现实内容的浪漫主义作品,剧本写白蛇青蛇化为美女,在杭州西湖遇见青年商人许仙。白娘子爱许仙的诚实勤劳,与他结为夫妇。后因法海和尚的阻挠,他们的爱情遇到种种挫折。白娘子为挽救许仙,争取自己爱情的幸福,和法海和尚展开了一连串的斗争,虽然最后失败了,白娘子被镇压在雷峰塔下,但通过水漫金山、断桥相会等场,集中表现了白娘子对敌狠对己和的优秀品质,在人民群众中留下了深刻的影响,二百多年来,在舞台上一直演出不衰。

清中叶杂剧作家,以杨潮观(1712-1791)为最有名。杨潮观,字宏度,号笠湖,江苏金匮(今江苏无锡)人。著杂剧三十二种,皆一折短剧,以其在邛州任所所建读书室《吟风阁》为总名。他很注意戏曲的讽谕劝惩作用,在自著《题词》中说:“百年事,千秋笔,儿女泪,英雄血。数苍茫世代,断残碑碣。今古难磨真面目,江山不尽闲风月。有晨钟暮鼓送君边,听清切。”并仿照《诗经》和白居易《新乐府》的作法在每剧前作一小序,说明创作的目的。他年少即以文名,后来又长期担任知县、知州一类的地方官,所以作品内容多数是写文人遭遇和前人政绩的。其中部分创作有一定的揭露现实的意义。如《汲长孺矫诏发仓》写灾区人民的苦痛和官差的凶狠很真切,同时表彰了汲长孺为了救民所作的权变。小序中说:“发仓,思可权也。为国家者,患莫甚乎弃民;大荒召乱,方其在难,君子饥不及餐,而日待救西江,不索我于枯鱼之肆乎?诗曰:‘载驰载驱,周爰咨度。’汲长孺有焉。”《穷阮稽醉骂财神》通过阮稽的口,表现了作者内心的愤慨。《寇莱公思亲罢宴》则表现了戒奢崇俭的思想,是影响最大的一个作品。他对于一些下层人物的描写如《发仓》中的贾天香、《罢宴》中的刘婆等也很成功。但杨潮观是个封建文人,又信佛教,这些思想局限影响了他创作上的成就。

此外,还有桂馥(1736-1805)的《后四声猿》,包括《放杨枝》、《题园壁》、《谒帅府》、《投圂中》四种。舒位(1755-1815)的《瓶笙馆修箫谱》,包括《卓女当炉》、《博望访星》、《樊姬拥髻》、《酉阳修月》四种,是当时较有影响的作品,但所写皆文人轶事,借以抒发作者胸怀,缺乏现实意义,表现了杂剧创作也已走到它的尽头。

相关范文推荐
  • 11-22 一年级考试心得体会学生范文(14篇)
    心得体会是一种对学习和工作中的经验进行提炼、归纳和总结的方法。在下面的范文中,我们可以看到不同人在总结自己的经验和教训时的不同角度和思考方法。数学作为一门重要的
  • 11-22 施工人员的年终总结大全(13篇)
    在即将迈入新的一年之际,我们不妨花些时间来写一份年终总结,对过去的努力和收获进行回顾。下面是一些成功企业的年终总结样例,希望可以让大家了解到一些优秀的写作技巧和
  • 11-22 学生宴家长致辞精辟(优秀18篇)
    优秀学生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能够与同学们积极合作完成集体任务。这是一份优秀学生总结的典范,从中我们可以学到很多有益的经验和方法。各位来宾、朋友们:大家好!在
  • 11-22 地球的故事心得(优秀21篇)
    心得体会是对学习和工作过程中的得失、成败的反思和总结,有助于我们的提高和进步。这些心得体会范文包含了学习、工作、生活等方面的体验和感悟,非常有参考价值。
  • 11-22 我的爸爸三年级(热门19篇)
    优秀作文是一种文学形式,能够展现出作者的思想深度和语言表达能力。接下来是一些与时代和社会紧密相连的优秀作文,希望能够引发大家对当下问题的思考和反思。
  • 11-22 教师个人承诺书汇编大全(16篇)
    范文范本是我们写作的参照和借鉴,可以帮助我们避免一些常见的写作错误。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的范文,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写作上的帮助。为切实履行安全环保主体责任,提
  • 11-22 成绩进步发言大全(21篇)
    发言稿的撰写需要注意用词准确、结构清晰,同时要符合演讲的目的和情境要求。无论是在会议上还是在演讲比赛中,发言稿都是演讲者必备的利器,希望这些范文能给你提供一些灵
  • 11-22 送祝福活动总结大全(23篇)
    活动总结是对活动中的亮点和难点进行梳理,能够有效提高活动的质量和效果。小编为大家搜集了一些富有创意的活动总结范文,欢迎大家参考和借鉴。1、感谢您的关怀,感谢您的
  • 11-22 夏令营计划书摘要(优秀24篇)
    通过编写计划书,我们可以更好地组织时间,合理安排各项工作和任务,提高工作效率和成果质量。在这里,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成功人士的计划书经验分享,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 11-22 婚后协议书正规(专业19篇)
    合同协议是商务合作的基础,通过明确双方的权益和义务,保证双方的合作顺利进行。合同协议的撰写不容忽视,可通过参考范文来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以下是小编为您准备的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