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式与政策结课论文(通用15篇)

时间:2023-12-04 06:18:49 作者:GZ才子

掌握一些范文的写作技巧,可以让我们轻松应对各类写作任务。接下来是一些精选的范文范本,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有深度和思考价值的写作素材。

大学生就业形式分析形式与政策

在全球化的今天,各国之间的竞争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包含经济贸易、教育科技、国防军事、宗教等等,但更深层次的竞争是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竞争,则国家安全很大程度体现在制度安全上。

对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简单来说,国家政治制度和政策方针便是国家治理体系,能否做到政策的自上而下的贯彻执行则是治理能力的强弱主要表现。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高度重视制度建设问题,视制度建设为最大的政治。我们在邓小平的领导下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实施改革开放政策,使中国人民解决了温饱问题,那么我们进一步面临的问题就是如何使人民更加富裕,生活更加幸福?这就有赖于中国政治制度和政策的进一步的细微调整使得其指导原则和方针政策符合当今现代化的整体大环境,事实求是的推进和加强中国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我们现在国家所面临的问题主要是如何保证治理能力的现代化问题。因为由于中国的人治背景,导致很多非常好的正确的政策不能贯彻实施,领导者本身因为缺乏法律和人民的监督贪污腐败等,这些因素都导致我们的治理能力落后于国际治理体系,远远没有达到现代化的标准。所以要想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就必须提高人民群众依法管理国家事务,经济社会文化事务,自身事务的能力。

那么如何提高人民群众依法管理国家事务,经济社会文化事务,自身事务的能力呢?我的看法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在管理国家事务的层面上,人民群众不能进行直接管理,国家治理毕竟是少数。

人管理多数人的体制。中国是中国共产党代表人民管理国家。人民群众对党和。

政府进行监督。在这一过程中,人民群众虽然弱小,但是一定要注意到自己所。

起的作用。要关心国家大事,参政议政。主要途径有,第一向地方或者中央人。

要即使向上级反映,争取把错误扼杀在摇篮之中。第三,有能力的人民群众,可以通过知识改变自己的身份,进入政治圈,代表国家管理国家和地方事务。

第二,中国社会由于文化和制度原因,虽然根据西方的模式创造了法律,但是整体来。

说,中国还是人治社会,但是人治社会有一定的弊端,人难免会因私情做出不。

公正的判决和判断。所以为了避免这个问题,就要真正的从人治社会转变为法。

经济社会文化生活相关的法律武装自己,以备不时之需。

第三,对于依法处理自身事务,就需要我们在提高法律意识的基础上,知法,守法。

一个人只有在管理好自身事务的时候,才能够有时间去管理除自身以外的事务。

古语讲,修身,治国,齐天下。修身是要放在第一位的,只有基础打好了,才。

能够继续下一步的宏图伟业。但是在这里的修身,适应当代现代化的大背景就。

需要我们依照法律来处理管好自己的事务。明知犯法的事情坚决不做,严格依。

照法律程序办理自己的事务,绝不能循私情。要心中有法,以法为准则。

社会主义建设正在一步一步的走向光明,走向共产主义的美好时代,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的政策制定和执行就是这一印证典型之体现。相信以后也会随着中国不断发展变化的国情进行微调,一步一步的引领我们走向共产主义。但是在实现这一宏伟蓝图除了党正确的带领之外,还需要民众积极的拥护,紧跟党的步调大步向前迈。相信共产主义的美好时代一定在不久的将来等着我们!

形式与政策结课论文年范文

、咨询文件,最后形成法案或法律。在这一过程中,各影响因素相互制约、各利益群体相互博弈,从而形成了颇具特色的教育宏观决策模式。借鉴这种决策模式的经验,有助于提高我国高等教育政策制定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关键词:英国;高等教育政策;决策过程;影响因素。

二战后英国高等教育政策在变革中走过了数十年历程,其主要目标是探索建立全新的高等教育框架,以确保义务教育后所有年轻人都能接受高等教育政策的连续性。战后影响英国高等教育政策的重要文件包括“报告书”、“绿皮书”、“白皮书”和“法案或法律”等。分析战后英国高等教育政策的决策过程、影响因素及主要特点,有助于我们更深刻地认识英国高等教育政策的特质,并总结其经验教训,为我国政府改进教育决策过程和提高教育政策效能提供参考。

一般说来,战后英国高等教育政策的决策过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一)政策问题的产生。

教育政策问题是教育决策部门认为有责任、有必要加以解决的一种教育问题。由教育问题上升为教育政策问题并非易事,它需要政府机构认可。“政治议程产生于一个政府内部或外部的各种压力,也可能受到更大的国家或国际层面上更广泛的思想背景的影响。这些不同层面上的关系也会相互影响,诸如对政治利益的感知可能会影响其他部门提出问题的类型。”[1](p70)如20世纪**十年代减少公共开支是英国政府最关心的事情,因此当时很多教育政策几乎都与控制成本和提高效率有关。美国学者赫伯特・布鲁默把政策问题形成分为五个阶段,即社会问题的出现、社会问题取得合法性、通过各种活动研讨该问题、形成官方行动、将官方计划付诸实施。教育政策问题的产生从宏观上分为被动式和主动式两种,前者是指某一教育问题由利益相关者提出后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要求政府作出相应的政策调整以重新平衡各方利益;后者是指政策制定者从国家需要或自身代表的利益群体角度出发,制定政策以改善教育现状和适应未来发展。在英国高等教育政策制定过程中,以上两种情况同时存在,即政策问题的确立兼有社会压力和政府动力。

(二)成立专门委员会。

在英国高等教育政策形成过程中,各种专门的咨询委员会和调查委员会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些委员会分为两类:一是隶属于中央教育行政部门的各种委员会,如中央教育咨询委员会、全国艺术教育咨询委员会等;二是由政府内阁、枢密院及中央教育行政机构设立的专门调查委员会,如高等技术教育专门委员会、高等教育调查委员会、大学学费调查委员会等。各专门委员会由政府部门任命,都有明确的职责,其人员构成体现权威性、广泛性和专业性特点。委员会由政府任命一名教育领域的专家或由教育大臣负责,成员大多数是各领域的专家,能反映专家们的个人背景和所代表的利益群体,不同专家的建议能确保教育政策的全面性。有的委员会还下设若干分支机构从事各种具体工作,其成员多由专业人士担任。英国布鲁纳尔大学政治学教授莫里斯・柯根指出:“即使英国高等教育越来越注重国家的准则,却仍有为人熟悉的吸收学者参与决策的象征。英国高等教育也是学术精英在起作用的典范。”[2]。

(三)发表。

专门委员会组建后围绕确定的教育政策问题进行详细调研,调研时间长短不一,调研对象也不局限于本国。在正式出台政策前组织专家进行调研是英国教育政策的一大特色,调研的最终形式是向有关部门提交研究报告。例如,为制定面向21世纪的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战略,英国政府于1996年成立了以迪尔英爵士为**的高等教育调查委员会。该委员会经过14个月的详细调研,全面考察了英国和欧洲、澳洲的高等教育状况,于1997年发表了《学习社会中的高等教育》报告。在战后英国高等教育发展史上,一系列具有重要影响的教育政策都是以专家报告书形式出现的,如《罗宾斯报告》(1963)、《雷弗休姆报告》(1983)、《贾拉特报告》(1985)、《克罗哈姆报告》(1987)等。一般说来,报告书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提出解决某个问题的原则,如罗宾斯报告为扩大高等教育规模提出了“高等教育课程应向所有能力和成绩合格并希望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开放”原则;二是提出解决问题的具体建议,如迪尔英报告就英国高等教育目的、模式、结构、规模、拨款及未来20年发展等问题提出了93项改革建议。

(四)咨询文件。

政府有可能根据具体情况对专家报告书进行适当修改后形成书面文件,这种书面文件大多以绿皮书形式。绿皮书往往包括几种不同的政策选项,公众可以对这些选项进行辩论。绿皮书向社会公布后,反对党、相关利益群体、社会公众可以通过各种媒介展开辩论,从教育政策的提出、采纳到最后实施,辩论过程无时不在。英国主要报纸也会发表广泛和相当深入的教育问题评论。加拿大学者本杰明・莱文指出:“一般而言,改革者多强调卓越,而反对派多强调平等。政府的改革原则倾向于强调经济需求以及提高对学校成就的要求标准;反对者强调的是改革的成本和改革可能隐藏着扩大不平等的危险。政府倾向于从外部增加对教育的控制――无论是通过家长择校,还是通过引入测验;而反对派则强调增加对专业人员管理学校的信任。”[1](p137)反对派组织的工作方式与政府基本相似,从正式发表声明、召开记者招待会,到做广告和民意调查,再到引述权威观点等。他们还可通过游行或利用媒体对冲突事件的兴趣宣传自己的主张。在公众辩论中,英国政府会做出自己的回应。这种回应通常是政策咨询专家组提供政策建议的依据,政府官员也会向公众说明某项政策建议是如何形成的。

(五)形成法案或法律。

经过广泛的社会辩论后,英国政府会根据各方面的意见对原有绿皮书内容进行完善,然后形成正式的政策文本,这种政策文本通常以白皮书形式出现。白皮书是由政府部门的包含详细立法建议的文件,它既可作为最后的政策文本,也可作为议案提交议会讨论最后形成法案。法案形成后就会以立法草案形式发表,草案经教育大臣同意并公开咨询各方意见后便可送交议会审查。议会审查是整个教育决策过程中程序最复杂、矛盾最集中的阶段。“在每一背景下,教育改革都有严重的分歧。政治辩论的组织方式取决于很多因素。每个政府对削弱反对派都有自己的策略,而策略方式又与每个背景下的政治文化及改革本身有关。一些情形下,比如在英格兰,所采取的策略有很强的冲突性……”[1](p136)。议会审查过程包括下院的一读、二读、常务委员会审查、常务委员会报告、三读及随后的上院审议等阶段。下院的立法程序结束后,议案会提交上院讨论,上院可对议案进行修改并把修改意见返回下院。下院一般不会否决上院的修改,因为这些修改没有太大分歧。最后,议案将提交英国国王,经国王签署和批准正式成为法律。

由上可知,英国高等教育政策是不同阶段不断让步的产物,在决策过程的每一阶段都将面对政策的不同解释。“因此,政策是各种影响力和议程重新‘装配’的产物。在政府内部,在政策制订过程中充满了临时性、偶然性和讨价还价。”[3](p31)任何政策文本的形成都不是空穴来风,它有一个很长的解释和再表述过程。

战后影响英国高等教育政策制定的主要因素包括政党政治、经济环境、利益群体及文化传统等。

(一)政党政治。

教育政策的制定首先是一种政治行为,在政策制定过程中政治环境的影响无处不在。政治既影响教育政策目标确定,也影响教育政策方案选择。“执政党和政府所代表的阶级利益、他们所确定的总的政治路线与政策、政治体制、政府对于教育事业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政局和社会秩序的稳定情况等都对教育政策制定有非常大的影响。”[4]政治影响教育政策制定主要反映在政治信仰、政治价值观和意识形态等方面。二战后英国保守党和工党轮流执政,由于两个执政党更替频繁,反映其基本利益和价值观的教育政策也随之发生重大转变。事实上,保守党和工党的教育政策几乎一直处于激烈冲突甚至对立状态,英国在战后不同时期出台的教育政策实际上是政党政治参与教育及其斗争的结果。英国学者马斯格雷夫认为,“政治争端中反复涉及到两个主题,一个是谁有权作出重大决策,另一个是如何把资源分配到公民中间去。第一个问题与英才的性质有关,第二个问题与机会均等的程度有关。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这两个主题在英国的政治争端中都是突出的问题,因此也对教育政策发生过重大影响。”[5]也有学者指出:“高等教育的政治形象强化了这样一种观念:高等教育现在是政府考虑的重要部门,在议会工作(特别是选举委员会)中更加明显,它在政党形成政策优先权中占据核心地位,并且在智囊团的发行物中更容易看得见。这不仅表明了政策领域的扩充,也是高等教育原先作为被动者的主动介入。尤其是在政府的指导下,教育和科学部开始发挥它的影响力,财政部也提出了大学使用纳税人资金的效率问题,因而产生了有选择性地分配科研经费的动力。”[6]。

(二)经济环境。

经济实力是教育政策制定和实施的基本物质条件,它直接影响政府教育经费的支出和投入,进而影响教育政策问题的提出及方案选择。例如,战后英国经济迅速增长,并于1948年建立“福利国家”,形成了从“从摇篮到坟墓”的社会保障体系,其中对大学生资助是福利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从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末,英国政府实施“免费加助学金”的高等教育财政政策。1973年爆发的石油危机使英国经济受到强烈冲击,英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经济环境由此发生了急剧变化。经济危机使得英国政府不得不放弃“免费加助学金”这样慷慨的财政政策,转而实行高等教育成本分担政策。从1980~1981学年起,英国大学开始向非欧盟国家的留学生收取全额成本学费;从1990年开始,政府将全日制大学生的生活费补助金减半,制定学生贷款方案以帮助他们支付生活费用。1997年出台的《迪尔英报告》认为高校学生必须为他们的将来支付更多的投资,建议政府、高校、学生和雇主之间形成一个新的契约共同分担高等教育成本。自1998~1999学年起,英国高校开始收取生均1000英镑/年的学费,并取消所有生活费补助金,代之以政府贴息和按收入比例还款的生活费贷款。《2004年高等教育法》规定从2006~2007学年起实施新的高等教育成本分担政策,大幅提高学费标准,允许不同高校收取0~3000英镑/年的差别学费,并向所有全日制大学生提供学费和生活费贷款。2008年金融危机引发的长时间经济衰退,使得英国高等教育财政再次陷入严重危机。随着政府拨款和经费来源渠道减少,许多高校的学费不断飙升,最高将近9000英镑/年。可见,高等教育作为社会子系统与经济发展相互制约和相互促进,经济形势的跌宕起伏必然影响高等教育政策的制定。

(三)利益群体。

在高等教育政策制定过程中隐藏着尖锐的利益冲突,正是这种冲突影响了高等教育政策内容和价值取向。英国学者西蒙指出:“对教育变革的任何一种解释,都必须考虑到不同的社会阶级和社会集团制定和阐明各自政策这样的事实。实际上,这就是反映这些阶级和集团的各自需求与愿望的总观点。当然,先进的工业社会中充满对立的社会势力之间的矛盾和分裂,这种分裂和冲突必然会直接地反映到教育界中来”[7]。尽管教育政策的利益可能被广泛地分配,但不同利益群体在影响政府行为的能力上差异甚大。在英国高等教育政策制定过程中,教育大臣的意见很重要,但须经议会最高权力批准。同时,地方教育当局和教师组织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地方教育当局的法定责任是:在它们职权范围内,保证进行有效的教育以满足本地区人们的需要,促进全体公民的精神、道德、智力和体力发展。教师组织通常利用结成联盟、集体谈判、政治活动(如游说、政治伙伴关系)、罢教等方式影响教育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其他相关利益群体有教师工会、工人教育协会、费边社、全国学生联合会、家长协会等。各利益群体之间相互博弈、相互制约,从而形成了以中央政府为主导的团体决策模式。一般说来,当教育政策成为政治优先目标时,介入的游说团体往往不计其数,公共政策就是各利益团体之间在目标和利益冲突中达到的一种平衡。“教育决策过程也是这样,在其制定过程中,教育利益团体(如工会、教师联合会、促进教育及文化事业的团体、人权保护组织等)的竞争对政府形成压力,使政府不断作出反应,这种反应的结果就是通过协商、妥协等而形成的一系列教育政策。”[8](p289)。

(四)文化传统。

英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传统十分深厚的国家。在英国文化中,宗教主义、人文主义、贵族主义、经验主义、科学主义、自由主义、保守主义等观念,经过一段比较长的历史时期逐渐沉淀在英国人的深层心理结构中,代表了英国文化传统的基本特性。这种在历史长河中积淀而成的文化传统,对英国教育政策产生了深刻影响。如经验主义思维方式是英国文化的独特之处,这种思维方式崇尚经验和注重实证,它使英国在高等教育政策制定过程中形成了一个颇具章法的步骤:问题委员会报告书绿皮书白皮书议案法律。英国大多数高等教育政策的出台都经历了这个过程,它充分体现了英国人崇尚实证的文化价值观。保守主义也是英国保守党制定公共政策的理论依据。保守主义认为,一个国家的政治体制是由该国特定的自然条件、历史传统、民族性格、宗教信仰、伦理道德和社会习俗等因素所决定,经过若干世纪、若干代人慎重选择的结果,是约定俗成的产物,因此不能轻易变更。保守主义并不反对变革,而是主张变革能小就不要大,宁慢而勿快,任何变革只能审慎而渐进,必须顾及其长远后果,而不能只考虑民众的眼前利益。审视英国高等教育政策的出台,我们发现其政策制定始终遵循“稳妥可靠、渐进发展”的原则。这种渐进模式的特点为,“政策目标是逐渐明确的,在尚未明确目标前,先制定和实施一个大致的方案,在探索前进中明确目标,政策方案的分析活动比较简化,评价的方案数量少而且范围小,政策制定过程中注意协调和平衡各方利益以达成大多数人能共同接受的方案”[8](p286)。

此外,人口状况、教育传统与现状、决策者、智囊团和社会结构等也是影响英国高等教育政策的因素。

从战后几十年英国高等教育政策变迁中,我们可以归纳其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一)重视高等教育立法和规划工作。

教育立法是国家教育宏观决策的具体体现,英国政府特别注重通过立法及各种政策文件确保各层次类型高等教育的正常运行,并适时调整高等教育结构以满足不同背景的群体的受教育需求。“无论是《罗宾斯报告》、1988年的《教育改革法》,还是《迪尔英报告》,都以其项目之全、分类之细、涉及面之广、调查之深入、前瞻性之强成为贯穿英国20世纪60至90年代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思路和指导以后高等教育发展的战略框架。”[9]英国政府战后颁布的一系列政策文件,都体现了通过立法和规划工作加强对高等教育发展进程的调控。同时,高等教育立法兼顾公众愿望与国家发展战略,平衡和满足个人需要与社会需要,扩大高等教育入学途径和参与面,确保高等教育入学的公平性。

(二)高等教育政策制定注重调研和社会辩论。

由上可知,在每项教育政策或立法出台之前,英国政府一般都会成立调查委员会对教育现状进行长时间的调研,如1945年《珀西报告》和1946年《巴洛报告》问世前都分别经历了长达一年的调查研究,1963年《罗宾斯报告》出台之前的调查时间长达两年。“事实上,我们甚至可以说,这些调查的主要价值就在于建立常规性的政策研究,在此基础上就可以对政策效果加以检验。”[10]在充分调研基础上形成政策建议,再征求社会各界的意见,经广泛讨论和反复商讨后形成法律。公共讨论或辩论是面对复杂问题时促进理解的方式,即通过辩论达成共识,这种达成共识的过程也是一种民主化过程,各方利益诉求得到表达有助于避免引发激烈的阶级对抗与社会动荡。社会辩论已成为英国高等教育决策过程的重要环节。

(三)高等教育政策制定具有严格的立法程序。

英国议会拥有至高无上的立法权,它有权制定、修改或废止法律。议会立法决定国家的教育政策并指导如何建立、控制和管理法定教育制度。“英国任何执政党政府要进行教育改革或出台新的教育政策,都必须经过议会的立法程序,而不能以行政命令作为强制执行的依据。”[11]当政策文本以议案形式提交议会后,先由下院进行“三读”(“一读”介绍法案起草情况,并就议案的名称或内容、目的进行说明;“二读”对法案进行实质性辩论,并提交有关专门委员会逐句逐段进行审议;“三读”进行表决)的立法程序,下院“三读”通过后再将议案提交上院进行审议和修改,上院也需经过“三读”程序。两院达成协议并通过后,将议案提交国王批准,才可正式成为法律。这种严格的立法程序无疑提高了教育决策的科学性。

(四)高等教育政策制定过程具有渐进式特点。

英国政府面对教育政策问题时不是通过立法一步到位,而是充分考虑公众和社会需求,认真吸收和听取专门委员会的意见,通过辩论、谈判和妥协等方式逐渐达成共识。埃德蒙・金指出:“英国人通过这种明显的逐渐演变和共同讨论,而不是革命――在欧洲大陆邻国中,这种革命时常把各种实行严格控制的制度砸得支离破碎――的方式,能取得如此显著的成绩,是令人惊奇的。”[12]英国大学角色定位的改变、大学生数量的扩充、双重制的废除、经费分配机构的调整以及质量保证体系的建立等,都是循序渐进而不好高骛远,并且具有政策延续性,这就是英国式发展道路――渐进改革之路[13]。渐进改革不仅是英国民族取得变革与进步的一种方式,而且成了人们头脑中根深蒂固的价值取向。

(五)高等教育政策都是有针对性地解决某一问题。

英国高等教育领域每份报告书或政策文本的出台都有其中心议题。例如,1945年《珀西报告》是为了发展高等科技教育,解决大学与技术学院之间、教育界与产业界之间的合作问题。1963年《罗宾斯报告》是为了扩大高等教育规模,解决高等教育体制和入学机会问题。1972年《教育:一个扩展的框架》白皮书提出了未来十年英国教育的发展规划,并为战后英国教育扩展提供了框架。1987年《高等教育――应付新的挑战》白皮书是英国政府对20世纪90年代高等教育发展和改革所作的政策阐述。1992年《继续教育和高等教育法》是为了改革高等教育拨款体制,解决高等教育的双重制问题。《2004年高等教育法》制定了新的高等教育学费政策及助学贷款制度,并将扩大高等教育参与的政策法制化。

综上所述,从英国高等教育政策的制定过程来看,它既经历了一个极为严格的立法程序,同时也受到各种影响因素的制约。为确保高等教育政策的延续性和有效性,英国特别注重教育决策过程的科学化和民主化,它表现为尊重事实、重视调研、专家咨询、公开辩论、反复论证、议会审查等,并力求通过辩论、谈判和妥协等形式在各相关利益群体之间达成一种平衡[14]。目前我国诸多高等教育政策的制定尚处于酝酿和起步阶段,分析战后英国高等教育政策的决策过程、影响因素和主要特点,借鉴英国教育宏观决策模式的有益经验,无疑会推动我国教育决策过程的改进,如完善宏观教育政策的决策机制,积极开展教育政策问题调研,发挥专家智囊团政策问题预警的核心作用,建立教育政策公示、听证和辩论制度,加强权力机关对政策议案的审核,高等教育政策突出“质量”与“公平”的价值取向等。在借鉴他国经验的基础上,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教育宏观决策模式,才能保障我国高等教育政策制定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加]benjaminlevin.教育改革――从启动到成果[m].项贤明,洪成文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2][美]伯顿・克拉克.高等教育新论――多学科的研究[m].王承绪,徐辉,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66.

[3][英]斯蒂芬・鲍尔.教育改革――批判和后结构主义的视角[m].侯定凯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4]袁振国.教育政策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37.

[5]瞿葆奎.教育学文集.教育与社会发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394.

[6]tedtapperandbriananceofhighereducationinbritain:thesignificanceoftheresearchassessmentexercisesforthefundingcouncilmodel[j].highereducationquarterly,vol.58,no.1,2004:9.

[7][俄]卡特林娅・萨里莫娃,等.当代教育史研究与教学的主要趋势[m].方晓东,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16.

[8]周满生,等.教育宏观决策比较研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

[9]许庆豫,葛学敏.国别高等教育制度研究[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4:83.

[10][英]霍华德・格伦内斯特.英国社会政策论文集[m].苗正民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286.

[11]王晓辉.比较教育政策[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9:77.

[12][英]埃德蒙・金.别国的学校和我们的学校――今日比较教育[m].王承绪,邵珊,等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186.

[13]方彤,王芳芳.英国的教师流动:问题、对策及启示[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1(4):8-10。

[14]杨汉麟,杨佳,等.关于教育公平的历史考察――兼以英、美等国作为实施案例[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1(5):17-23.

形式与政策结课论文范文

在商务活动中,为了体现相互尊重,有必要通过一些行为准则来约束人们在商务活动的各个方面,包括仪容礼仪、言行举止、通信、电话沟通等技能。从商务活动的场合来看,可分为办公礼仪、宴会礼仪、迎宾礼仪等。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欢迎品鉴!

摘要:礼仪是人际交往中的自律过程,以习惯的方式表达,涉及穿衣,交流,沟通,情商等。各国间交流日益频繁,跨国界,跨民族,跨文化的经济社会交往日益增多,为中西方各种交流提供了机会。商务礼仪作为相互尊重的代码在商业活动中得以体现。其核心作用是为了体现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尊重。本文重点介绍了礼仪在商业互动中的重要作用,并阐明了礼仪在国际关系中的重要性。

关键词:礼仪;国际关系;商务礼仪。

在全球化的推动下,各国之间的商务往来变得更加频繁,交流的内容不断丰富,参与交流的人数也在增加。在这种背景下,我们必须了解商务礼仪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商业活动中的差异和应用,并具有相当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在现代商业活动中,商务礼仪已成为必不可少的交流工具。因此,对于现代企业来说,学习商务礼仪和普及商务礼仪已成为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作为人们社会生活和交往行为的一种规范,“礼”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变得越来越丰富多样。随着国家的出现,基于社会发展和经济生产的上层建筑--礼仪也发展到新阶段。从个人的友谊礼仪到国家统治和外交手段。在当今世界,国际交流更为频繁,了解国际礼仪尤为重要。除了良好的举止外,良好的礼仪还包括对日益多样化的文化和习俗的认识和接纳。许多国家都倡导国际国内礼仪和创意有机融合,建立自己新的礼仪文化体系。国际礼仪在国与国之间的交流中得到发展和完善,符合各国的风俗习惯,有助于减少中西文化冲突。

礼仪是人类交流的表现之一。“不学礼,无以立”。荀子也说过:“不学礼仪礼貌难有立身之处,人不守礼就没法生存,做事无礼就不能成功,国家无礼就不能安宁“。礼仪是一种特殊的社会规范,人们在交流过程中遵守。商务人员在从事商务活动时应遵循的礼仪规范就是商务礼仪,主要体现在平等适度,遵守时间,相互信任,尊重隐私和习惯。商务礼仪最主要的作用是反映人和人之间的彼此尊重。简而言之,商务礼仪即对人们在商务活动中的穿着和讲话的一般要求。

(一)提前做好准备工作。

商务礼仪是在商务场合对一般礼仪进行使用。比起一般的礼仪,商务礼仪更具约束力和规范性。商务交往中的涉外礼仪又多了交际规则与国际惯例,因此交际者要注意内外有别、外外有别,提前做好准备。首先必须明确拜访目的,向受访者进行说明。其次,根据拜访目的准备好相关资料。最后,拜访者自身要进行相关准备,如提前准备交谈的主要内容。

(二)着装要规范,举止要得体。

穿着应符合礼仪,突出自身特点,表现出良好的精神面貌;一般来说,服装可以直接反映一个人的修养、气质和情感,因此选择反映职业特征的服装。其次,着装要庄重,规范,注重细节,互相尊重和认真对待。另外,举止要得体。站立,坐着和走路必须符合规则,态度自然,充满精神,因为任何粗鲁或不守规矩的言行都将被视为不够体面。

(三)要守约遵时。

商务拜访时,绝对不可以迟到,一般提前五分钟出现在约好的地点较合适。如因某种意外导致不能按时到达,应立即致电对方说明原因,态度诚恳地请对方原谅,告诉对方晚点到达的时间,并征询对方是否仍有时间会面。要避免无故失约、超时。对他人的承诺不能忘记,必须讲信誉,最好按时。

(四)要讲究谈话技巧。

商业谈话者的语言应该是灵活的。谈判者必须热情真诚,彬彬有礼,这是保持双方良好关系的纽带。文明和礼貌的语言应该始终在嘴边,语气应该柔和温和,语言应该是委婉的,伴随着衷心的微笑。它体现了真正的热情,缩短了双方的心理距离,使对方感到温暖和鼓舞,促进谈判的成功。在谈判期间表达的方式需因人而异,具体变通。尊重彼此的习俗和礼仪,以缩小互动过程中发生的文化差距,减少彼此之间的冲突。作为一个商务人士,如果你善于运用技能,强调关键点,并进行直接和实际的对话,以帮助彼此了解产品,无疑将达成双方之间的合作。

(五)要注意谈话时间。

妥善安排谈判的内容和步骤,以便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有效的方式进行谈判。洽谈者要据实际情况判断,洽谈是否需要继续进行。在访问结束时,如果谈话时间太长,当你离开时,你必须向另一方表明歉意。如果对方送你到门口,你需要主动向另一方挥手,告诉对方留步,走几步然后再回头说再见。

(一)加深理解,增进友谊。

在商务谈判中,彼此可能并不了解,而个人形象往往代表企业形象。在商业活动中,一方通常通过另一方的着装,交谈行为来判断另一方,并判断其所代表公司的可信度,从而影响与他们的交互程度。因此,在商务活动中,谈判人员适当的礼仪,渊博的知识,都会给对方留下深刻印象,以减少谈判阻力,促进交易成功。还要正确考虑谈判过程中出现的冲突,找到双方都可以接受的解决方案。即使交易不成功,只要待人诚恳,礼遇周到,双方也会建立友谊,以便在未来找到合作机会。商务谈判是在人与人之间进行的,此过程也是人际交往的过程。因此,人际关系往往在谈判中起微妙作用。真诚地相互尊重和理解,谈判就可以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高度重视礼仪应贯穿谈判过程的始终。

(二)提高业务效率,营造良好的企业形象。

在商务沟通活动中,商务人士可以通过适当的礼仪有意识地引导交际对象,使他们的行为符合对方的期望,缩短人际吸引时间,提高沟通效率。商业社区竞争激烈,追求高效率,适当的商务礼仪对提高商业效率有显著影响。另外,商务人士应时刻关注礼仪,这是个人和组织素质的体现,也是建立并巩固良好形象的需要。每个商务人士的言辞举止,礼貌礼仪等都决定了企业形象的塑造。

(三)减少文化差异造成的概念冲突,建立良好的人际交往。

在商业活动中,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价值取向;在商业文化中,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习俗和仪式传统。了解彼此的文化在商业交流活动中的作用尤为重要。世界各国的商务礼仪文化是国家的,更是国际的。中国和西方国家之间存在着巨大的文化差异,导致了中西方商务访问的巨大差异。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中国国际商业活动日益频繁。对于那些从事国际商务交流的人,要了解不同文化间的差异,减少或消除因文化差异造成的误解,摩擦和冲突,有效开展国际商务活动,改善沟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中西文化中不同的價值观,时间观念,语言习惯和非语言习惯要求商务人员更多地关注商业交流中这些方面的差异。避免触犯对方的禁忌,从而形成良好的沟通环境,以便更好地建立友谊,相互沟通。达成共识以帮助成功建立商业合作。

简而言之,礼仪作为一种道德范畴,在商业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特别是在市场经济中,道德约束比法律约束更为直接。在商业活动中,商业语言,服装,礼品,习俗,宴会等被广泛使用,商务礼仪贯穿整个业务流程。了解和熟悉商务礼仪,有助于我们开展中外交流,经贸合作,友好交往,对国际市场的发展有很大的帮助。今天,随着国际社会的迅速发展,商业活动正变得越来越国际化,商务礼仪不再局限于中国。我们要了解国内的商务谈判礼仪,更要了解国际礼仪,了解不同国家的习俗和习惯。

参考文献:

[1]郭华.浅谈商务礼仪在商务活动中的作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26):213.

[4]翟子玉.国际商务礼仪要点[j].理财,2009(04):84.

[5]孙金玲.论现代商务洽谈礼仪[j].商场现代化,2006(25):53.

[7]张东铭.拜访礼仪[j].光彩,2014(12):66.

[摘要]富国强兵的思想古已有之,本文从我国的传统文化出发,以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为基础,以马克思主义者的论断为依据,探索了富国强军战略的文化根源、理论基础,为全面理解富国强军战略提供了理论支撑。

[关键词]富国强军战略马克思主义。

富国强兵,是中国春秋初期管仲关于国家富裕,武装力量强盛的思想和政策。主要思想:一是富民是富国强兵的前提;二是富国是强兵的基础;三是富国强兵要以农业为本,强兵要重视军事手工业。这三点论述了富国和强兵的关系,以及在当时以农业为主的奴隶制社会,以农业为本,重视军事手工业如兵器的制造和发明等强兵的思想。以后的各封建王朝的变法也是以此为基本思想的,自此,富国强兵思想在历代封建王朝根深蒂固,成为王侯将相的治国法宝。

1.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关于经济与战争的论断是富国强军战略的理论萌芽。

马克思、恩格斯依据“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这一历史唯物主义原理,提出暴力的胜利以武器生产为基础,而武器生产又以整个生产为基础,暴力比其他一切都更加依赖于现有的生产条件。它阐明了战争胜负以经济条件为基础的思想。马克思、恩格斯还进一步指出:战争胜负“取决于物质的即经济的条件:取决于人与武器两种材料,也就是取决于居民的质与量和取决于技术”。列宁也明确提出:“战争是对每个民族全部经济力量和组织力量的考验”的著名论断。这些论断为萌发富国强军战略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基础。

毛泽东1933年8月12日在《必须注意经济工作》中指出:“只有开展经济战线方面的工作,发展红色区域的经济,才能使革命战争得到相当的物质基础,才能顺利地开展我们军事上的进攻,给敌人的“围剿”以有力的打击…”。1956年4月25日在《论十大关系》中指出:“国防不可不有”说明了国防建设的重要性。又说:“可靠的办法就是把军政费用降到一个适当的比例,增加经济建设费用。只有经济建设发展得更快了,国防建设才能够有更大的进步。”“我们一定要加强国防,因此,一定要首先加强经济建设。”说明了国防建设必须以经济建设为基础,只有经济建设搞上去了,物质基础扎实了,国防建设才有根基,才有发展潜力。

2.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理论是富国强军战略的重要理论基石。

邓小平在《在中央军委全体会议上的讲话》,《精简军队,提高战斗力》,《建设强大的现代化正规化的革命军》,《军队要服从整个国家建设大局》,《军委扩大会议上的讲话》中做了相关的论述。

邓小平从中国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认为解决中国面临的国防和军队的现代化问题,关键是把经济发展起来。在国家一时还拿不出更多的钱来用于国防建设的情况下,军队要忍耐几年,保证国家首先集中力量把经济建设搞上去。国家经济力量强了,就可以拿出比较多的钱来更新装备。军队要服从整个国家建设大局,要紧密结合这个大局,在这个大局下面行动,积极参加和支持国家经济建设。同时,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涉及国家大局问题。四个现代化,其中就有一个是国防现代化。中国如果不搞国防现代化,连自卫的力量是都没有,日子就不好过,要受人家欺负。军队建设也不能等,必须在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大局的前提下谋求尽可能快的发展。

3.江泽民国防与经济建设思想推进了富国强军战略的提出。

江泽民在十五大报告,《走出一条投入较少、效益较高的军队现代化建设的路子》,《二十年来军队建设的历史经验》,《同仇敌忾,团结御侮》,《十年来军委工作的回顾和总结》,十六大报告中做了相关的论述。

江泽民从我国军费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较较低的基本情况和我国具体国情出发提出国防建设要在经济建设的基础上发展;要走出一条“投入少,效益高”的路子,要在适应新军事变革的发展的同时实现跨越式发展;要将科技信息革命与我国国防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实现国防现代化的伟大构想;认识到国家富强必须的有强大的国防力量做后盾,这样才能保护经济建设取得的巨大成果。

2007年10月15日胡锦涛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国防和军队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中占有重要地位。必须站在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全局的高度,统筹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实现富国和强军的统一”。“建立和完善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体系、军队人才培养体系和军队保障体系,坚持勤俭建军,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各级党委组织、政府和人民群众要一如既往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军队要继续为经济社会发展作贡献。”

富国强军战略是对马克思主义军事与经济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富国强军战略认为:国防和军队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中站有重要地位,直接关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兴衰成败,必须站在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的高度,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要把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作为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抓紧抓实,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努力建设一支同我国地位相称、同我国安全和发展利益相适应的军事力量,进一步形成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实现富国和强军的统一。它要求:要从国家发展总体战略出发,考虑和设计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发展战略,把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深深融入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全局之中,使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进程相一致。它提出:要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的路子,建立和完善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体系、军队人才培养体系和军队保障体系,为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提供丰厚的资源和持续发展的后劲。

[1]毛泽东选集第一、二卷.人民出版社,1966.

[2]江泽民文选.人民出版社,2006.

[3]新世纪新阶段国防与军队建设.人民出版社,2008.

[4]胡锦涛.十七大报告.人民出版社,2007.

[5]十七大报告辅导读本.人民出版社,2007.

地球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之一,从诞生之日起,已历46亿年。

按离太阳由近及远的次序是第三颗,位于水星和金星之后;在八大行星中大小排行是第五。在英语里,地球是唯一一个不是从希腊及罗马神话中得到的名字。

英语的地球earth一词来自于古英语及日耳曼语。这里当然有许多其他语言的命名。

在罗马神话中,地球女神叫tellus——肥沃的土地(希腊语:gaia,大地母亲)。由化学组成成分及地震震测特性来看,地球本体可以分成一些层圈,以下就标示出它们的名称与范围(深度,单位为公里):0~40地壳40~2890地幔2890~5150外地核5150~6378内地核固态的地壳厚度变化颇大,海洋地区的地壳较薄,平均约7公里厚;而大陆地壳就厚得多,平均约40公里厚;地幔也是固态,不过在它上部有一层极小部分熔融的区域,称为软流圈,其上的地幔最顶部及整个地壳则称为岩石圈;至于外地核是液态而内地核是固态。

这些不同的层圈都是以不连续面为界,最有名的就是在地壳与地函之间的莫氏不连续面(mohorovicicdiscontinuity)。地幔占有地球的主要质量,地核反而位居其次,至于我们生存的空间则只是整个地球极小的一部分而已(质量,单位为10的24次方千克:大气层=0.0000051,海洋=0.0014,地壳=0.026,地幔=4.043,外地核=1.835,内地核=0.09675,)地核的主要成分是铁(或铁镍质),不过也可能有一些较轻的物质存在,地心的温度约有7,500k,比太阳表面温度还高;下部地幔的主要成分可能是矽、镁、氧,再加上一些铁、钙及铝;上部地幔主要成分则是橄榄石及辉石(铁镁矽酸盐岩石),也有钙和铝。

以上这些了解都是来自于地震震测资料,虽然上部地幔的物质有时会因著火山喷出熔岩而被带到地表来,但是我们仍无法到达固体地球的主要部分,目前的海底钻探行动连地壳都尚未挖穿。地壳的成分则主要是石英(二氧化硅)及硅酸盐类如长石。

整体估算,地球化学组成的重量百分比为:铁34.6%,氧29.5%,硅15.2%,镁12.7%,镍2.4%,硫1.9%,0.05%钛。地球是平均密度最大的主要星体。

其它类地行星也都具有和地球类似的结构与组成,但其中也有一些差异:月球核所占比例最小;水星核的比例最大;而火星及月球的函相对较厚;月球和水星没有化学组成明显不同的函与壳之分;地球可能是唯一可再分成内外核的。不过请留意,我们对行星内部的认识主要是来自于理论推导,就算是对地球的也是如此。

有别于其它类地行星,地球的最外层(包含地壳及上部地幔的顶端)被切分为数块,「飘浮」于其下的炽热地幔之上,这就是著名的板块构造运动学说。这个学说主要描述两种运动:拉张与隐没,前者发生在二个板块互相远离,其下的岩浆涌出而生成新地壳之处;后者则发生在二个板块互相碰撞,其中一方潜入另一方之下,终至消灭于地函中之处。

此外,也有一些板块边界是横向错开式的相对运动或两个大陆板块硬碰硬地撞在一起。地球的大部分表面很年轻,只有5亿年左右,以天文的角度来看确实很短。

但也有很少的地方露出了当年地球地壳形成时的基底——花岗岩,如中国辽宁省葫芦岛市绥中县就有裸露,由于形成花岗岩时的冷却时间长,所以花岗岩内的结晶体都非常发育,边长在1-2厘米,故把其命名为绥中花岗岩。由于侵蚀作用及构造地质运动不断地破坏又重建大部分的地表,因而地表早期的地质记录不容易找到,例如撞击坑,所以早期地球历史大部分都已不见踪迹。

地球约有45至46亿年老,然而目前已知最老的岩石只有大约40亿年前(地球有相当长的一段时期是一个由熔化的岩浆形成的火球),而且老于30亿年的岩石非常罕见。最老的生物化石不早于39亿年前,有关生命起源的关键时期则亳无记录。

地球表面积71%为水所覆盖,地球是太阳系唯一在表面可以拥有液态水的行星(土卫六的表面有液态乙烷或甲烷,而藏于木卫二的表面之下则可能有液态水,不过地球表面有液态水仍是独一无二的)。液态水是我们已知的生命型式所不可或缺的要素;而缘于水具有的大比热性质,海洋的热容积成为保持地球温度恒定的一大功臣;液态水还是陆地上侵蚀与风化作用的主要营力,这是太阳系中唯一有此作用的地方(也许火星早期也曾有过这些作用,但现在已无)。

地球大气组成中,77%是氮气而21%是氧气,再来就是微量的氩、二氧化碳及水气。地球初形成时的大气很可能大部分都是二氧化碳,不过它们大多已被碳酸盐类岩石给结合,其余的则是溶入海洋及被绿色植物耗尽;如今板块构造运动及生物作用是大气中二氧化碳消长的持续主控者。

大气中存在的水气及微量二氧化碳所造成的温室效应是维持地表温度极重要的作用,温室效应使地表温度提高了大约35℃,否则地表的平均温度将是酷寒的-21℃!若没有水气及二氧化碳,海水会冻结,而我们已知的生命型式将无从开展。此外,水气更是地球水循环及天气变化中不可或缺的要角。

自由氧的存在也是地球化学组成的一大特征,因为氧是活性很强的气体,照理说应该很容易就和大气中其它元素相化合,地球上的氧气完全是由生物作用产生及维。

今天下午开始上军事理论课。说实在的,我一直是个军事迷。我热爱那一身神圣的绿军装。每当看到军人英姿颯爽的从身边走过时,我总用一种崇敬的眼光望去,而且总要回头看好几次,直到那身影的消逝。我喜欢军营的生活,虽然没有亲身经歷过,但军训生活却成了我难忘的回忆。

我知道军中的生活要比军训苦,而且要哭得多。但我不怕,再多的困难我都会迎面而上,因為这是我的风格。所以我非常期待这堂课的到来,期待著这堂课所带来的收穫:精神上的薰陶,把爱国主义精神时时刻刻记在心里。也希望能更多的了解军事理论。因為纸有一颗炽热的心是远远不够的,纸有理论,知识武装头脑,在头脑中对军事有一定的了解,才能够在实际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才能把这种赤子之心所隐藏的光芒全部释放出来。

因為以前也曾想学习军事知识,却不知从何开始,而且也没有连贯性,系统化。这样子的学习效果并不是很明显。所以我一直期待著这堂课能给我最基础,最基本的军事理论。然后有个整体概念,整体把握,把所学知识组成一张有序之网。现在想想如果这堂课是一名中年军官授课,上课时理著平头,穿著军装,那上起课来一定更有说服力,也更有吸引力。对於女生来说就像看到了帅哥一样,两眼直盯著他看;对於男生来讲也许能动员他们毕业后从戎。当然,想归想,现实却不是如此。教师也是一名中年教师,穿着蓝色t血,身高约为1.73m,发型是传统的长发。看到他的第一眼,有点大失所望。因为整体来看,觉得他有点拽!

不过我还是以一颗平常心来听他的课。讲着,讲着,突然发现他变可爱了!!因为发现他跟我有许多共同之处。

第三:课间休息时,他放了首歌。一听,属于那种爱情悲伤歌曲,跟我的品位完全相同。只不过他放的是比较舒缓的歌曲,而我喜欢的类型确是激昂型的。

初步了解他之后,更坚定了认真听他讲课的决心。听了他的课后,强烈地激活了我那颗隐藏于内心想当兵,爱兵的心。内心的激动之情久久不能平静。然而却多了些惆怅之情。因为某些原因,这辈子是不可能当兵了。虽然有过毕业后当兵的想法,但是现实中某些残酷的现实,让我无奈地抛下了这个想法。

不管怎么样,我依旧热爱军人,支持军人,永远以他们为榜样。在生活中严格要求自己,永远为身边的人服务!

地球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之一,从诞生之日起,已历46亿年。

按离太阳由近及远的次序是第三颗,位于水星和金星之后;在八大行星中大小排行是第五。在英语里,地球是唯一一个不是从希腊及罗马神话中得到的名字。

英语的地球earth一词来自于古英语及日耳曼语。这里当然有许多其他语言的命名。

在罗马神话中,地球女神叫tellus——肥沃的土地(希腊语:gaia,大地母亲)。由化学组成成分及地震震测特性来看,地球本体可以分成一些层圈,以下就标示出它们的名称与范围(深度,单位为公里):0~40地壳40~2890地幔2890~5150外地核5150~6378内地核固态的地壳厚度变化颇大,海洋地区的地壳较薄,平均约7公里厚;而大陆地壳就厚得多,平均约40公里厚;地幔也是固态,不过在它上部有一层极小部分熔融的区域,称为软流圈,其上的地幔最顶部及整个地壳则称为岩石圈;至于外地核是液态而内地核是固态。

这些不同的层圈都是以不连续面为界,最有名的就是在地壳与地函之间的莫氏不连续面(mohorovicicdiscontinuity)。地幔占有地球的主要质量,地核反而位居其次,至于我们生存的空间则只是整个地球极小的一部分而已(质量,单位为10的24次方千克:大气层=0.0000051,海洋=0.0014,地壳=0.026,地幔=4.043,外地核=1.835,内地核=0.09675,)地核的主要成分是铁(或铁镍质),不过也可能有一些较轻的物质存在,地心的温度约有7,500k,比太阳表面温度还高;下部地幔的主要成分可能是矽、镁、氧,再加上一些铁、钙及铝;上部地幔主要成分则是橄榄石及辉石(铁镁矽酸盐岩石),也有钙和铝。

以上这些了解都是来自于地震震测资料,虽然上部地幔的物质有时会因著火山喷出熔岩而被带到地表来,但是我们仍无法到达固体地球的主要部分,目前的海底钻探行动连地壳都尚未挖穿。地壳的成分则主要是石英(二氧化硅)及硅酸盐类如长石。

整体估算,地球化学组成的重量百分比为:铁34.6%,氧29.5%,硅15.2%,镁12.7%,镍2.4%,硫1.9%,0.05%钛。地球是平均密度最大的主要星体。

其它类地行星也都具有和地球类似的结构与组成,但其中也有一些差异:月球核所占比例最小;水星核的比例最大;而火星及月球的函相对较厚;月球和水星没有化学组成明显不同的函与壳之分;地球可能是唯一可再分成内外核的。不过请留意,我们对行星内部的认识主要是来自于理论推导,就算是对地球的也是如此。

有别于其它类地行星,地球的最外层(包含地壳及上部地幔的顶端)被切分为数块,「飘浮」于其下的炽热地幔之上,这就是著名的板块构造运动学说。这个学说主要描述两种运动:拉张与隐没,前者发生在二个板块互相远离,其下的岩浆涌出而生成新地壳之处;后者则发生在二个板块互相碰撞,其中一方潜入另一方之下,终至消灭于地函中之处。

此外,也有一些板块边界是横向错开式的相对运动或两个大陆板块硬碰硬地撞在一起。地球的大部分表面很年轻,只有5亿年左右,以天文的角度来看确实很短。

但也有很少的地方露出了当年地球地壳形成时的基底——花岗岩,如中国辽宁省葫芦岛市绥中县就有裸露,由于形成花岗岩时的冷却时间长,所以花岗岩内的结晶体都非常发育,边长在1-2厘米,故把其命名为绥中花岗岩。由于侵蚀作用及构造地质运动不断地破坏又重建大部分的地表,因而地表早期的地质记录不容易找到,例如撞击坑,所以早期地球历史大部分都已不见踪迹。

地球约有45至46亿年老,然而目前已知最老的岩石只有大约40亿年前(地球有相当长的一段时期是一个由熔化的岩浆形成的火球),而且老于30亿年的岩石非常罕见。最老的生物化石不早于39亿年前,有关生命起源的关键时期则亳无记录。

地球表面积71%为水所覆盖,地球是太阳系唯一在表面可以拥有液态水的行星(土卫六的表面有液态乙烷或甲烷,而藏于木卫二的表面之下则可能有液态水,不过地球表面有液态水仍是独一无二的)。液态水是我们已知的生命型式所不可或缺的要素;而缘于水具有的大比热性质,海洋的热容积成为保持地球温度恒定的一大功臣;液态水还是陆地上侵蚀与风化作用的主要营力,这是太阳系中唯一有此作用的地方(也许火星早期也曾有过这些作用,但现在已无)。

地球大气组成中,77%是氮气而21%是氧气,再来就是微量的氩、二氧化碳及水气。地球初形成时的大气很可能大部分都是二氧化碳,不过它们大多已被碳酸盐类岩石给结合,其余的则是溶入海洋及被绿色植物耗尽;如今板块构造运动及生物作用是大气中二氧化碳消长的持续主控者。

大气中存在的水气及微量二氧化碳所造成的温室效应是维持地表温度极重要的作用,温室效应使地表温度提高了大约35℃,否则地表的平均温度将是酷寒的-21℃!若没有水气及二氧化碳,海水会冻结,而我们已知的生命型式将无从开展。此外,水气更是地球水循环及天气变化中不可或缺的要角。

自由氧的存在也是地球化学组成的一大特征,因为氧是活性很强的气体,照理说应该很容易就和大气中其它元素相化合,地球上的氧气完全是由生物作用产生及维。

形式与政策结课论文

宏观经济政策,并进一步对宏观经济政策问题提出了相关措施。

[关键词]金融经济形势;宏观经济政策。

首先我们应当承认,如果人民币也像周边国家那样大幅度地贬值,出口增长速度可能比现在高一些。但我们必须进一步考虑的问题是,增加出口是为了什么。我们不应为出口而出口,出口的目的之一是要赚钱。我们赚钱的本事如何?所赚的钱与出口的增加成正比吗?我们的商品在国际市场上可能已经是最便宜的了(比如我国出口美国的许多商品,价格不仅大大低于“四小龙”,甚至低于“四小虎”),许多东西已经在地摊上出售,在这种情况下还要通过本币大幅度贬值来增加出口吗?总不能发展到白送吧?所以,对目前的中国外贸来说,提高竞争力不能再靠货币贬值,而要靠品牌,靠提高产品质量,靠增加出口商品的技术附加值。从事外贸工作的人还应该向发达国家搞外贸的同行学习从事国际贸易的本事,而不能一味地要求或寄希望于本币的贬值。

为什么作出这样的判断?第一,出口的增长不完全决定于汇价,还取决于进口国的经济增长和国内需求增长状况。在目前的国家经济形势下,无论我们想出什么高招、采取何种政策,我们的出口也绝不可能达到1997年那么高的增长速度,因为我们主要的贸易伙伴东南亚和日韩的经济深陷泥潭,其他国家经济增长也在放慢,其进口需求都在减少。在这种情况下使人民币贬值,由于并不能因此而增加相关国家的国内购买力进而增加进口需求,对我们扩大出口作用不大。东南亚国家货币贬值那么多(大多超过50%),出口与经济增长未见起色甚至出现负增长就是有力证明:1997年上半年,泰国、马来西亚、印尼和菲律宾等国对日本的出口比上年同期增长4.1%,而货币大幅度贬值后的下半年,相反却下降为负8.7%;到1998年5月,这些国家对日出口下降就更厉害了:与1997年同期相比,泰国下降23.4%,马来西亚下降32.1%,印尼下降32.7%。而我国坚持人民币不贬值,对日出口比那些货币大贬值的国家的情况却好得多,1998年1~7月仅下降了4.3%。特别是在全球受亚洲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下,我国对欧美、拉美和非洲的出口仍保持18%以上的高速增长,更是有力证明。

第二,从我国目前的出口结构看,一般性贬值对促进出口基本上起不到什么作用。据中国人民银行负责人讲,中国的所有出口制成品中,进口的成分的价值含量已超过50%,假使人民币汇率下调10%,它真正能发挥的作用不超过5%,而且就是这个5%,也马上会被外部的压价和内部的涨价所湮没。对外经济贸易部负责人也认为,人民币贬值对缓解亚洲金融危机给我国出口造成的影响的实际作用不大,其理由,一是加工贸易在我国进出口总额中占有很大比重,1997年为54.5%,1998年上半年为54.9%。这种贸易形式是进口原材料加工后再出口,如果人民币贬值,进口原材料价格上涨,对出口价格影响很大,这样两相抵消,将得不到好处。二是目前三资企业的出口占我国出口的比重较高,1997年达到41%,1998年上半年为42%,汇率的稳定可坚定国外长期资本的投资信心,这是保持我国外贸出口稳定增长的重要因素,可以说比通过贬值刺激短期出口更重要。所以还是坚持汇率稳定为好。

所谓其他影响,首先是纯经济方面的其他影响,比如汇率贬值的一个直接后果是增加国家和企业的外债负担,特别是我国是一个在制度上不允许利用市场避免外汇风险的国家。到1997年底,我国的外债余额为1309.6亿美元,如果人民币贬值10%,如上所述,它对促进出口没有什么积极作用,倒使我们每年平添1000多亿元人民币的债务负担。货币贬值还涉及人们对货币的信心的动摇和对投资环境的不良预期,这些也都是我们不愿意看到的。其次还包括政治经济影响,即关系到我国的国际责任和国际地位。为了有利于亚洲各国尽快走出困境,为了减少亚洲金融危机对世界的冲击,避免全球经济衰退,我国政府作出了人民币不贬值的承诺,虽然也为此付出了经济利益方面的代价,但在全世界特别是亚洲国家受到普遍欢迎和赞扬。尽管我们不过是第三世界的一个大国,显示的却是负责任的经济大国的风范。这与日本形成了鲜明对照。日本作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不仅政治上至今未为半个多世纪之前疯狂掠夺亚洲各国资源、毫无人性地屠杀亚洲各国人民的侵略战争彻底悔罪(这与德国也形成鲜明对比),而且经济上专门利己,惟利是图,甚至是以邻为壑,对这次亚洲金融危机根本没有采取与其经济实力相称的负责任的态度和任何积极措施。这样的政治经济表现还要建立什么日元区,还要代表亚洲,想从经济大国进一步成为政治大国,这不是缘木求鱼吗?我国要树立自己的形象,必须加速发展自己,从政治大国,发展成为真正的经济大国,而且必须采取负责任的态度(在现在这种情况下坚持人民币不贬值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中国这样做,与日本比较起来,当然对亚洲的和平与发展、对世界的和平与发展要有利得多,因为中国的目标是建立一个没有霸权主义的稳定繁荣的亚洲和世界。因此,我们在近期内要继续坚持人民币不贬值的政策。

在现代市场经济中,政府能够用来干预经济,特别是进行总量调控的政策,主要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但现在多数人认为不能抽象地谈哪种政策更有用,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所适用的经济环境各有侧重,货币政策的紧缩效果比较明显,而财政政策的扩张作用比较直接,绝大多数时候需要二者协调配合,尽管因情况不同而在为主为辅上有所区别。特别需要强调的是,无论是财政政策还是货币政策,它们都是为着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而逆对现行经济风向、相机抉择的反周期或熨平经济周期的政策。基于此,我们能够推导出这样的结论:第一,这两大政策的松紧应因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而随机调整,无论松的还是紧的政策,都不可能是中长期固定的政策;第二,政策松紧在性质上无好坏之分,与经济实际相适应就是正确的,不能认为“紧”的政策就是好的、正常的,“松”似乎不大好,只能是一种特殊情况下的特殊措施。

大学生就业形式分析形式与政策

不觉学习《形势与政策》课已有两年了,通过这两年的学习使我对国内外的形势与政策有了更深刻、更全面、更真实的了解。虽然每学期的课程不多,但却使我受益匪浅,感触良多。

《形势与政策》课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对我们大学生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主要渠道和重要阵地,是我们每个大学生的必修课程,在我们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肩负着重要的使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更好地贯彻落实了中央的有关精神,是我们当代大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帮助我们掌握正确分析形势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下面,我将从本学期的班团活动及个人实践两个方面进行展开叙述。

十九大期间,我们班团支部书记组织同学们学习了“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总书记的七年知青岁月展现了他坚定的理想信念、刻苦的学习态度、顽强的奋斗精神、深厚的为民情怀。“无数人生成功的事实表明,青年时代,选择吃苦也就选择收获,选择奉献也就选择高尚。”这是总书记用心、用情告诉青年人该如何选择青春道路,该怎样度过大好韶光。“只有进行了激情奋斗的青春,只有进行了顽强拼搏的青春,只有为人民作出了奉献的青春,才会留下充实、温暖、持久、无悔的青春回忆。”这是总书记用理想、用信念指引青年人该在人生的何处用力,该对哪些人付诸真情。我们要学习总书记甘向群众拜师的诚恳态度、愿为群众办实事的务实作风,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重要的位置,始终坚持以青年为本,真正深入青年,与青年打成一片。

本学期,我的《形势与政策》个人实践分为参加学院组织的十九大精神学习会以及观看《辉煌中国》纪录片两部分。

2017年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隆重开幕。总书记代表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出报告。作为青年,理学院应化班级及时学习并领会十九大精神,从党支部、团支部、全年级等三个不同层面,层层深入、步步推进,让十九大精神入脑入心。为深入贯彻十九大精神,辅导员马骏组织应化1507班、1508班、1509班,优培1501班、1502班于18日下午1点半在校图书馆学术报告厅召开。

会上,辅导员马骏以清晰的逻辑、幽默的语言,带领全体同学共同学习十九大的最新精神,特别是重点解读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紧紧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要义,深刻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紧紧围绕“8个明确”主要内容和“14个坚持”基本方略,深刻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目标、总任务、总体布局、战略布局和发展方向、发展方式、发展动力、战略步骤、外部条件、政治保证等基本问题和一系列路线方针政策,是一个系统完备、逻辑严密、内在统一的科学体系;紧紧围绕党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这个新起点,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境界、治国理政新境界、管党治党新境界,具有重大政治意义、理论意义、实践意义,使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展现出强大的真理力量。同学们认真聆听,对共产党和祖国的未来更是满怀憧憬。

《辉煌中国》讲述了十八大以来的五年中切实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故事”,每个故事都会给人一种无与伦比的自豪和感动。《辉煌中国》的执行总导演说:“你可能知道中国的高铁里程世界第一,但你可能不知道这个第一超过了第二到第十名里程的总和,而且近六成是这五年建成的„„”从超级工程到创新科技,从精准扶贫到全运惠民,我们见证着五年来中国在经济社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见证着全民健康、全民小康的逐步实现,感受着五年来中国人民越来越多的获得感、自豪感、幸福感。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在十九大即将召开之际,我们要坚定两个一百年目标不动摇,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努力!

最后,我想说,学校开设的《形势与政策》课非常有必要。因为,高校的形势与政策教育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开阔胸怀视野、增强责任感和大局观十分重要的方面。

形式与政策结课论文

时间如梭,转眼间一个学期已经接近尾声了,大三的我们开始渐渐面对多姿多彩的社会,开始了新的启程。无论曾经的我们多么优秀或者多么糟糕,至少我们又回到了一个新的起点,很大程度上我们拥有着相同的机遇和挑战。“明天会发生什么”,我们不知道,但是我知道明天的成就是由今天来决定的。

没有谁生出来就注定成就非凡的,也许你很聪明,有过目不忘,一目十行的本领,但是后天不努力,仍旧只能是井底之蛙,最终成为伤仲永。我没有别人那样聪明,没有别人那样好的记忆里,没有别人反映灵敏,但是我有锲而不舍的精神和笨鸟先飞的行动。严格来说,我是属于愚笨的哪一种人,做事情会笨手笨脚,而且做的很慢,偶尔还会出错误,而且反应也不是很灵光,但是我比较仔细。最近也在一家公司涨到了实习的岗位-------每天核对信息,偶尔发一下邮件。可是那样很无聊,没有干劲,而且每天领的工资也勉强只能让我解决温饱问题(学校在郊区,要不就得在外面租房子,要不就得每天5点半起床赶车)。不过总算有个好的开始,明天会更好的。

就业,老生常谈的话题,但是又不得不谈的话题,因为这是每个人必须面对的,也是必须要经历的。从费尽心机的制作简历到面试,从每天坐卧不安的等待录用电话到上班的第一个早晨。只有经历了才懂得工作的性质是什么,不过话又说回来,没有经历过这个过程的人生就是不完整的人生。在公司可能遇到银的同事,新的环境,接受新的实物,甚至可能与学校学习的只是有很大的冲突。

下面我总结了一下大学生就业的一些特点:

大家都知道,大学毕业为的就是能找到好的工作,可是,为什么大学生就业问题一直让大家困扰呢?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说,就是供过于求。每年毕业的大学生的数量比社会上所需要的就也岗位数量多的多;而且,这个差距还在逐年的增大。有关资料表明,从2001年至2006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从114万增加到413万,是扩招前的4倍;然而,用人岗位增加的比例却远远小于此。这也是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的一个直接原因,相信这也是社会公认的。

很多大学毕业生,尤其是名校的毕业生,刚刚毕业,刚刚踏入社会,就认为自己高人一等,希望自己的薪水高出社会现实水准。从而对一些企业的相对较低的薪水不屑一顾。其实,这就象军人打仗一样。能带兵打胜仗的将领,不一定受过什么好的教育,但通过实践,他们可以带兵打出漂亮的一站;而那些从学校里学出来的将领却未必有那样的本领。因为他们只是通过理论来看战争,很少付诸实践,只是纸上谈兵,真要上战场的时候,有些事情跟纸上的并不一样。所以,即使是名校毕业的学生,也不能自以为是,有些事情并不象想像中的那样。所以,也不能期望太高。现在的大学生们的薪酬期望值普遍下降,有的甚至开到只有800元,但这毕竟只是少部分,仍有大部分毕业生的期望值高出社会现实水准,这就是人们常说的“高不成,低不就。”中的“低不就”。

在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同时,用人单位也普遍存在着“选材难”的问题。好多企业虽明知其公司的栋梁和骨干是大学生,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大学生,但是,他们每年基本上不要应届大学生。这将是应届大学生值得思考的一个问题,企业是不会无缘无故不要应届生的。

我记得上班的第二天经历就对我说了“现在社会中不缺人才,要人才的话一抓一大把,缺的就是认真踏实的人”。所以在第一次的面试过程中,一定要给面试官留下一个好的印象,当然除了一些确实需要专业类知识比较强的职业。希望大家都有一个好的开始把。

形势与政策结课论文

就业是民生之本,大学生就业是我国就业问题中带有战略性的核心问题。然而大学生“毕业就失业”,早已不是危言耸听,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当前我国一系列就业问题中一道特殊的难题。其实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因素有很多,其中就业素质是最重要的一方面,高校希望培养出高素质人才,同样,企业也希望吸纳高素质人才。本调研通过研究大学生就业素质,并对其调查,了解大学生应具备何种素质来应对就业和企业又看重大学生的哪些素质,从而为大学生和企业提供一个交流的平台。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就业已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尤其是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成为关注的焦点。不难发现,大学生的就业难的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高校的高度重视。如何正确分析其原因,拿出科学的解决办法,是我们大家共同思考以及共同面对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未来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基本趋势。

1、大学毕业生数量不断增多,将继续呈刚性增长的趋势。多年来,各地大学采取了扩招的措施,这使得在一个时期以来,大学毕业生的数量猛增,并将继续呈增长态势。在80年代初,每年的大、中专毕业生仅为几万人;90年,全国大学毕业生的数量为31.2万人;xx年,这个数字将变为八、九百万人。未来几年,虽然增幅会趋缓,但大学生毕业数量仍处于上升通道。

2、大学毕业后工作难找,面临“毕业就将失业”的问题。据数据记载,截止到xx年5月底,全国应届大学毕业生就业情况是:49.81%已签约和已有意向;27.25%没有找到工作;15.02%不想马上就业。即目前全国应届大学毕业生就业的比例大体在50%左右。今后,以我们高邮为例,需要的人才将偏向高学历、高技能、有实践经验的专门人才。

3、就业理念亟待转变,未来社会需求高素质的大学毕业生。人才问题始终是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问题。未来社会,对大学毕业生的需求,实际上并不是减少,而是更加需要,关键是要转变就业观念,实现多渠道、分层次、全方位的就业。我们现在还只是大学在校生,求职、就业对我们来说,迟早将会面临。在3年后,我们该何去何从,未来的路在哪里?这是我们应该深刻思考和作出回答的。我想,在增加自身含金量的同时,今后要进一步转变就业观念,要有一颗平常心。

二、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

1、大学毕业生与社会所需人员产生“脱轨”现象。当前,市场需要的大多是有一定实际工作经验的人员,而大学校园培养的大学生刚毕业,基本没有工作经验,毕业生不符合企业的这种需要。

2、大学毕业生对自己的期望值往往过高。在大学毕业后,一般来说,大学生对自己的期望值较高,认为自己上了大学、有了文凭,就应该有个体面的工作。其实这种想法本无可厚非,然而一些毕业生不愿参加或从事比较普通的工作,一心想要找到高薪的工作。但是高薪工作往往要求很高,暂时还没有那个能力。

3、一些学校的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尚不够到位。学校对学生进行的就业指导、学生挫折教育以及技能培训等,都还未达到相应的要求。

4、其他影响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因素。一是专业问题。有的专业设置不合理,或热门过热,如目前法学毕业生六成难就业;二是能力问题。社会单位最看重学生的实际能力、适应能力,市场需要的又是新型复合型人才,而现实却无法提供这类人才,造成大学生就业困难;三是区域问题。东部地区就业好于西部。

三、企业对大学生的要求。

面对现在的社会,面对大学生越来越普遍的现象,面对下岗工人的事实。企业对我们大学生的要求也是特别的挑剔。优中选优,而相对的那些不为所知的个人素质也进入了选择之列。

1、部分企业最看重毕业生扎实的专业知识。

从下面的图表中我们可以发现,企业最需要大学生所具有的能力是扎实的专业知识,其次是外语水平、组织协调能力,分别占35.56%和34.66%,由此可见,在大学校园里,最主要的还是学习这一块,这也同时解决了大学生到底应以学习为主还是以工作为主的困惑。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分工也日趋细致,所有对专业人才的需求也一直是呈上升的趋势。在招聘中企业也越发的重视员工的专业技能,因而在缺乏一个统一的客观的专业技能评价标准的情况下,企业选择了首先了解毕业生的专业知识,是一个必然的选择。

我们还应该看到一个这样的趋势:企业所需要的人才也在日益向“专业化复合型”转变,在要求员工具有出色的专业技能的同时也要求员工具备较高的心理素质、组织协调能力、管理能力等。

2、大多企业认为大学生综合能力最重要。

大多数企业很是看重应聘者的社会实践能力,相对于成绩与学历,社会应该更看重员工未来的发展潜力,这个方向是正确的,也会是当今学生注重培养的能力。

3、企业对毕业生的思想道德的要求比较高。

现阶段企业对毕业生的思想道德的要求是比较高的(61.90%的企业将思想道德列为对毕业生的特别要求),这主要是由于企业为了应对目前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缺乏诚信的表现以及逃避人力资源风险而采用的措施。

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企业的用人标准也日趋务实,在招聘中学历、学校名气等因素所占比重都日趋合理,企业的评价标准更加合理。

但是,还存在不少影响大学生就业的不合理限制因素,比如,家庭背景、性别等,企业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以免造成就业歧视,影响企业形象。

4、超七成学生不明企业的人才要求。

在被问及“你是否尝试了解目标企业对于人才的要求”时,有20%的学生认为“没有,感觉没必要”,50.8%的学生表示“尝试过,但仍然一知半解”。显然,超过70%的学生并不了解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尽管在当今社会,人们一直强调就业的双向选择,但在大学生就业问题上,市场决定了大学生相对企业处于弱势的局面,企业的择才标准往往成为大学生择业的参考标准。在此情势下,学生需要科学地对市场做分析,需要关注那些未来希望从事的行业、职位的信息,甚至对目标企业的运行状况、企业文化也要知根知底,这样才有助于找准自己的职业发展机会。一个合格的商人起码要知道顾客要的是什么,然后来判断自己能否提供。如果连目标企业所需要的人才定位都不清楚,对企业性质、企业文化等信息的了解程度更加少得可怜,求职自然会四处碰壁。

文档为doc格式。

形式与政策结课论文年范文

就业形势分析,换个角度理解,就是对我们心中的那个蓝图的描绘,就是给自己的梦想插上翅膀。远大的理想总是建立在坚实的土地上的,青春短暂,从现在起,就力争主动,好好规划一下未来的路,去描绘这张生命的白纸。“尽人事,听天命”,对于我们可以控制的,理当全力以赴;对于不可控制的,我们应当抱有坦然接受的胸怀和气度。要抱着不做则已,要做就要做好的信念。这样,才能赢得收获。

随着各大高校连年扩招,每年毕业生人数也连年增长,20**年是高校扩招后毕业生的人数达212万,20**年毕业280万人,比上一年增长32.1%,20**年毕业达到了338万人,20**年毕业的大学生人数在700万左右,比20**年的680万人数增加20万左右。大学生人数不断增多,已经成为近年来需要解决就业岗位的首要考虑因素。虽然政府在不断增加就业机会,而面对不断增加的就业人群,那只是点毛皮而已。大学生就业问题仍然不容乐观。

1.就业岗位与毕业生人数差距太大。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说,就是供过于求。每年毕业的大学生的数量比社会上所需要的就也岗位数量多的多;而且,这个差距还在逐年的增大。有关资料表明,从20**年至20**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从114万增加到413万,是扩招前的4倍;然而,用人岗位增加的比例却远远小于此。这也是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的一个直接原因,相信这也是社会公认的。

2.热门专业人才过剩。

前些年,出现了几个热门专业,如计算机,土木工程等等。不可否认,这些专业至今仍然是热门专业,仍然是社会的焦点问题。致使众多考生纷纷报考这些专业。大多数人都是这样认为的:既然是热门专业,那么社会上的需求量就大,工作自然就好找。这话不假,可是,当所有的人都这么想的话,就会出现供过于求的情况。虽然需求量大,但学习这些方面的人才更多,已经超过饱和。这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扎堆现象。这也就是为什么热门专业的毕业生们找不到工作的一个重要原因。

3.薪水与自己心中的希望值不符。

很多大学毕业生,尤其是名校的毕业生,刚刚毕业,刚刚踏入社会,就认为自己高人一等,希望自己的薪水高出社会现实水准。从而对一些企业的相对较低的薪水不屑一顾。其实,这就象军人打仗一样。能带兵打胜仗的将领,不一定受过什么好的教育,但通过实践,他们可以带兵打出漂亮的一站;而那些从学校里学出来的将领却未必有那样的本领。因为他们只是。

通过理论来看战争,很少付诸实践,只是纸上谈兵,真要上战场的时候,有些事情跟纸上的并不一样。所以,即使是名校毕业的学生,也不能自以为是,有些事情并不象想像中的那样。所以,也不能期望太高。现在的大学生们的薪酬期望值普遍下降,有的甚至开到只有800元,但这毕竟只是少部分,仍有大部分毕业生的期望值高出社会现实水准,这就是人们常说的“高不成,低不就。”中的“低不就”。

4.各企业选人挑剔。

在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同时,用人单位也普遍存在着“选材难”的问题。好多企业虽明知其公司的栋梁和骨干是大学生,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大学生,但是,他们每年基本上不要应届大学生。这将是应届大学生值得思考的一个问题,企业是不会无缘无故不要应届生的。

1.社会竞争激烈。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13亿,这个数字是令人无法想像的。所以,根本不能保证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工作,都有自己的岗位。换句话说,也就是社会对高校毕业生的吸纳能力正在逐渐减小。而高校毕业生的数量却是逐渐增加的,而且,增加之势远远大于减小之势。随着政府机构改革、人员分流,国有企业深化体制改革、精兵简政,虽然私有企业不断增加,但就业岗位少,不能从更本上解决问题。另外,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年年在扩招,毕业生的数量一年比一年多,造成社会对毕业生的整体社会需求量与实际毕业人数之间的矛盾突出,毕业生求职择业的竞争加剧。再过两、三年,我们的毕业生人数将成倍地增加,加上往年未就业的待业毕业生,这个将会是一个盘大的数据,给就业带来严峻的考验。

2.扎堆现象。

专业扎堆现象在上面已经跟大家讲过了,下面就来说说就业单位扎堆和地区扎堆的问题。大多数毕业生都把高薪的外企当作就业的首选,根据相关资料我们可以看出,20**年的毕业生把外企当作就业首选的百分比高达29.85%,将近三分之一。其实,外企并不是容纳大学毕业生的最主要力量。另外,还有15.2%的高校毕业生把政府机关当作就业单位的首选,这就使得报考公务员的人们越来越多,"公务员热"不断升温。由于北京,上海等地区相对较为发达,人们通常会认为,那里的就业机会会很多。因此,有相当一部分毕业生就业地区就首先选择此类地区,从而形成了地区扎堆的现象。而相对不发达的地区,象大西北,西藏等地区却没有那么抢手,其实这些欠发达地区才最需要人才,去建设,去发展。

3.其他原因。

除了上述2大原因之外,还有许多各方面的因素影响着大学生就业问题,如性别问题,相关资料表明,女性毕业生的就业率比男性毕业生低6.4%。还有,城乡区别问题。据报道,来自农村的毕业生的就业率比来自城市的毕业生的就业率低10.09%。

自从升入重庆大学之后,我一直有个疑问就是“什么是自动化”,相信所有与我一样的学生都会有这种想法。实际上,自动化专业主要研究的是自动控制的原理和方法,自动化单元技术和集成技术及其在各类控制系统中的应用。它以自动控制理论为基础,以电子技术、电力电子技术、传感器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与通信技术为主要工具,面向工业生产过程自动控制及各行业、各部门的自动化。它具有“控(制)管(理)结合,强(电)弱(电)并重,软(件)硬(件)兼施”鲜明的特点,是理、工、文、管多学科交叉的宽口径工科专业。

自动化专业是教育部确定的七个电气信息类专业之一。本专业培养具备坚实的电气信息学科的基本理论知识,能在电气工程、自动化过程装置、计算机控制系统等领域从事自动化信息控制系统的研究、设计、运行及管理等方面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自动化”一是属于信息产业。信息产业被人们誉为“朝阳产业”,发展快、需要人才多、待遇高,是当今科技发展的趋势所在。因此,作为信息产业中的重要一员,自动化专业同样有着光辉的前途。二是自动化应用范围广。目前,几乎所有的工业部门都可以同自动控制挂上钩,现代化的农业、国防也都与自动化息息相关。三是本专业对于个人发展非常有利。所有的行业都可以同自动化挂钩,转行非常容易,“硬”可转电子工程,“软”可转计算细分招聘专家,精准求职首选:细分招聘专家,自动化英才也可转通信,当然待遇也是非常不错。本专业毕业生有着广阔的就业渠道,因为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广泛,其就业领域也五花八门。与本专业就业领域相关联的行业在近年来借助市场经济的搞活和对外开放程度的加深,也获得了飞速发展。民航、铁路、金融、通信系统、税务、海关等部门的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科研院所、高科技公司也借助强大的人才优势,发展迅猛。未来随着自动化技术应用领域的日益拓展,对这一专业人才的需求将会不断增加,自动化专业的毕业生也将借助这一技术的广泛应用而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经济发展的各个环节找到发挥自己专长的理想位置。自动化专业一直以来是社会急需的人才。包括电气自动化、铁路、化工等诸多领域。

如果当自己的专业知识达到一定程度的话不妨尝试做以下几项:自动化工程师——从事自动化系统的维护、优化等工作;自动化设计师——从事自动化系统的设计和开发;。

软件工程师——处理自动化系统中相关的软件的设计和开发。还可以从事教学和相关的研究工作培养目标当然我们更多的人专业知识如果并没有达到上述高度也不妨事。经过网上查找资料以及自己的加工大体可以确定一下诸项就业方向:

1、电厂(包括各个公司,工厂的配电室)。

2、软件开发(特别是单片机或eda等)。

3、plc(大体是工控方向,搭建操作平台等)。

4、各个矿山,或金属冶炼场所(进行自动化设备的维护,操作等)。

5、去学校当老师。

6、做销售工作(专门卖自己专业相关的东西)。

7、公务员,每个专业都可以的。

8、各种什么研究所。

10、产品设计,就是硬件电路设计了。

做销售有“钱”途,做维护就是工薪阶层,属于服务行业。

12、自动化选择面广,学好单片机和plc哪都吃得开,英语好的话外企也不是不可能......

13、自动化本科学出来基本上和没学差不多,什么都懂,但是什么也不精,但是上研以后那就不得了了,硬件方面的发展不可限量。

一个人,若要获得成功,必须拿出勇气,付出努力、拼搏、奋斗。成功,不相信眼泪;未来,要靠自己去打拼!自动化大多数人说就是一个万金油专业,所以我感觉,说实话就是强者将来在哪方面都强,弱者在哪方面都不强。或许一但将来我们学不好就会落得个“样样精样样松”的下场。所以虽然现在已经大二了,但是我们更应该好好学习。掌握好自己的专业知识。这样将来我们自动化学子一定会有个美好的未来。然我们正行走在路上的自动化学子们一起努力,共同打造一片属于我们的天下。成为一个适应并能够驾驭未来的人。

形式与政策论文

摘要:“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只有真正借鉴群众路线基本理念,贯彻落实群众路线工作方法,做到以人为本,切实满足大学生的内在需求,才能提高大学生对本门课程的认同感,提升“形势与政策”课程教育教学的实效。

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革命活动过程中形成的宝贵经验,是个独特的政治理论概念,内涵十分丰富,涉及政治观、认识论、方法论等诸多内容,既包括“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群众观点,也包括“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还包括一些政治哲学基本问题,诸如人民群众的地位、党群之间的关系、党处理与民众关系的基本原则等等。理解群众路线先要从“群众”一词入手。《现代汉语词典》从三方面来界定“群众”的含义:“一是指人民大众或居民的大多数,与‘人民’一词同义;二是指‘未加入党团的人’,表示‘党员’与‘群众’的区别;三是不担任领导职务的人,是‘干部’与‘群众’的区别。”本文中的“群众”意指人民大众、平民。“形势与政策”课教学要走“群众路线”,言下之意就是“形势与政策”课要与“群众”结合,与“人民大众”结合,与人民群众的思想、生活、所关注的问题结合。由于“形势与政策”课教育教学的特定对象是在校大学生,他们有双重身份,一是“学生”,二是“人民”、“群众”,因此“形势与政策”课教学要走“群众路线”,意指教师在组织实施教学过程中必须走“学生路线”,与学生结合,与学生的学习、生活、专业及思想实际相结合。

(一)“形势与政策”课的特点决定了它必须走群众路线。

“形势与政策”课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政策性、时效性、针对性、思想性极强,其任务就是帮助大学生认真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认识国际国内形势,提升学生把握形势和执行政策的素养和能力,其目的在于增长学生知识,开阔学生眼界,明确时代责任,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三观”。“形势与政策”课教学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要用科学文化知识武装学生,用实践探索丰富教育教学理论,要在科学文化知识和学生认知需求之间搭建桥梁纽带。该门课程要成为学生真心喜欢的课程,成为学生终身受益的课程,就必须以群众路线为教育教学基准,因为没有群众路线的形势政策教学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二)坚持群众路线是“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活动的内在要求。

中国共产党的章程明确规定:“党在工作中实行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时期创立,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中不断丰富、完善的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这不仅是党一贯坚持的工作路线,也是“形势与政策”课教育教学活动的内在要求。作为动态过程的教学活动是由教师、学生、教法、场所等要素构成,尤其是教师和学生,这两个要素缺一不可。只有教师没有学生,教学活动不可能正常进行,只有教师的教没有学生积极主动的学,教学就难以持续和深入下去,所以教师与学生、教与学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统一体。教学活动中我们必须基于唯物史观的根本观点,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这就决定了教学活动必须“一切为了学生”。而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教育又必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为中心。学生的主体地位不仅指学生是认识的主体,是发展的主体,更是创造的主体,因为学生是活生生的个体,有独立的思维和个性,有无穷的智慧和首创精神,他们是创造世界的力量源泉,是教学工作的力量源泉,更是创新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的力量源泉。因此,“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必须以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出发点和归宿,思学生所思,想学生所想,切实提升本门课程的教学效果,这就决定了教学活动要“一切依靠学生”。再者,要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就必须发挥教学媒介作用,尤其是教师的引导作用。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用更优化的教学技能和方法参与教学活动,及时、有效地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客观世界,把握客观世界的规律,让学生充分获得自我主体性发展,这又决定了教学活动必须做到“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

(一)“形势与政策”课任课教师应端正工作态度,树立正确的群众观。

在群众路线内涵中,“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群众观居于首要位置,是群众路线的指导思想,构成群众路线的核心内容。群众观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基本政治观点,也是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师应具备的教学观点。“形势与政策”课教师不仅要对教师职业怀有深度的认同感,还要具备良好的工作态度,要对教学工作充满热情和冲动,这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热情的重要诱因。在开展各项工作前,教师要先弄清三个问题———“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只有弄清“为了谁”,才能领悟自己的工作宗旨,才会自觉、自愿地为学生服务;只有弄清“依靠谁”,才能找到自己工作的不竭动力,尊重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吸取学生的智慧,不断开阔工作视野,完善工作思路;只有弄清“我是谁”,才能准确地认清自己、定位自己,才能明白自己的工作立场进而摆正与学生的关系。鉴于此,“形势与政策”课教师在教学工作中要把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与教学基本原理相结合,坚持群众观点,并把它贯彻落实于教育教学实践的点点滴滴,树立学生情怀,“一切为了学生,一切依靠学生”,在教学过工作中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把学生的要求和意愿作为教学工作的起点和归依。

(二)“形势与政策”课教学要体现以人为本,坚定不移地践行群众路线。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无产阶级政党实行正确领导的基本方法,也是形势政策课教师开展教学的重要手段。“形势与政策”课教师践行群众路线的基本途径就是“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要走进学生,融入学生,了解并理解他们的所见所闻所感,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1.“从群众中来”。“从群众中来”就是通过调查研究,摸清群众的意见及需求,对群众的意见进行加工、提炼和深化,在集中群众的智慧和经验基础上制定科学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从群众中来”就是一个从实际出发,调查研究,了解情况,发现真理的过程。那么,“形势与政策”课教师如何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做到“从群众中来”呢?首先,教师要了解学生的认知特点。如今的大学生,绝大部分是“90”后,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他们不再是人们心目中“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群体,他们思想前卫,思维敏捷,个性张扬,敢于创新,胸怀天下,放眼世界,对国际国内大事、社会新闻及身边发生的事情倍加关注,对现实中诸多问题有极高的热情和求知欲,对社会中的众多现象有鲜明的感受,有自己的看法,但与周围纷繁复杂的环境相比,他们相对单纯,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还不够成熟,同时也存在着诸多困惑与不解,且科学思辨能力不强,容易受到错误思潮的影响和蛊惑。其次,了解学生的认知需求。学生的需求是全方位多层次的,不仅包括对知识和技能的需求,还包括心理需求、情感需求、态度需求以及价值观念需求等等,学生的认知需求应是教育教学的起点和归宿。今天,在社会不断变革的背景下,学生的认知需求不可避免地呈现出多元化发展趋势。教师在组织实施教学过程中要与学生勤沟通,多交流,把握学生的兴趣爱好与认知需求,了解他们身心发展的规律,关注他们的想法,关注他们的动态,才能做到因材施教,才能充分发挥教师的创新能力和主导作用,才能满足学生对认知的需求。第三,了解学生所学的专业。“形势与政策”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一门必修课,是高校各个层次各个专业的学生必须学习的课程。专业的差异、知识背景的不同导致各专业学生相应的能力、兴趣爱好、关注焦点也不一样,“形势与政策”课教师不仅应对自己所教班级学生的专业有大致的了解,还要把握不同专业学生之间的差异,在承认差异特性的基础上将这种差异性与教学内容相结合,以便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

2.“到群众中去”。

“到群众中去”就是把既定的方针政策拿到群众中去宣传,去运用,在群众的实践中得以检验、丰富和发展。“形势与政策”课作为一门知识性与教育性紧密结合的课程,要求教师在教学内容的构建及实施过程中不仅要符合课程教育的特点,还要体现以人为本,在“从群众中来”的基础上做到“到群众中去”。

首先,在尊重学生个性的基础上,积极引导学生个性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当今世界形势变幻莫测,多种文化思潮跌宕起伏,伴随着经济全球化,西方生活方式及价值观念在全球传播,甚至在某些国家与地区的年轻人中大行其道。随着国内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我国社会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些变化给当代青年学生的思想带来巨大冲击,要在这纷繁复杂的环境中准确把握世界形势,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这对涉世未深的在校大学生来说是严峻的挑战。“形势与政策”课作为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负有传道授业、解惑释疑的重任,除了要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国际国内形势,准确把握党和国家大政方针之外,还要与时俱进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及引导,引导学生科学理性地看待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思潮,教会学生用马列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帮助他们抵制不良思想的侵蚀,进而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坚定政治方向,树立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追求。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教师要基于现实中学生思想状况,于知识的点滴传授过程中有的放矢地引导,通过课程教育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潜移默化地达到对学生的思想教育。例如:在以“生态文明建设”为专题的形势政策教育中,我们不仅要向学生展示生态环境破坏的现状,分析生态环境污染的前因后果,还要向学生传达党和政府在治理环境污染方面的政策和信息,更要引导学生养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从而树立社会责任感与历史使命感,坚定不移地沿着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走下去,力争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社会多尽一份心,多出一份力。

第二,要满足学生的需求。作为一门开放性的课程,“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应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提升他们的思维能力及综合运用能力。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高校“形势与政策”课可适当地依据学生的需求设定教学内容或者让学生参与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师通过座谈、调研等方式,对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学生进行实证调查,了解学生最关心、最感兴趣的内容,再经过讨论、比较、筛选,把学生关注的焦点引进课堂,只有这样结合学生实际需要,尊重并满足他们的需求,真正解决学生的疑问,让“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充满人性化,才能培养出具有人本主义精神的人才,才能把“形势与政策”课打造成学生真心喜欢的课程。但在尊重学生认知需求开展针对性教学时,授课教师必须把握一定的底线。首先,教学内容要紧紧围绕国际国内形势及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要在教育部及中宣部规定的“教育教学要点”范围内实施,二是绝不能为了迎合学生的好恶而背弃教学基本原则。

第三,教学内容的选择可适当与学生所学专业相结合。充分考虑学生的专业背景,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这对增强学生学习“形势与政策”课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把握国家的大政方针有重要意义。例如:对于历史专业的学生,由于他们对历史知识有扎实的认知基础,教师在教学时可对事件来龙去脉的分析有所侧重,以此为平台,提高学生学习课程的兴趣,给予学生更多的提升空间;对于艺术类专业的学生,理论色彩太浓、单调乏味的课堂教学是不受欢迎的,因为艺术类学生文化基础相对薄弱,知识面狭窄,思想深度不够,所以任课教师可适当调整教学内容,降低理论难度,选择一些他们最为关心的话题,通过历史故事、典型案例、视频、讨论、演讲、实践等多种教学手段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不断增强课程生动性,提升课程说服力和导向性。

第四,全心全意为“群众”服务。当今国际国内形势与政策的大环境对学生的发展影响巨大,它为学生发展提供了足够大的空间,但也制约着学生未来的发展方向。所以学生必须认清目前形势,理解当前政策,联系自身实际,规划未来发展方向。“形势与政策”课要遵循为学生未来发展服务的理念,充分考虑学生未来发展,坚持把思想教育与学生的成长成才相结合,在教书育人的同时还要帮助人,为学生的自我发展搭建广阔的平台。教学过程中,我们可针对性地选择一些与学生成长成才及职业规划密切相关的内容,比如大学生最关心的就业话题,通过教学让他们认清当前严峻的就业现状,了解眼下就业困难的原因,弄清就业形势与就业政策,把握所学专业的就业前景,科学地规划职业生涯,建构合理的知识结构,有针对性地提升自己的就业能力,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抗压能力,为以后的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实践证明,这种将就业、将学生未来发展规划纳入“形势与政策”课程教育之中效果非常明显,不仅会得到学生的充分肯定与欢迎,学生还会感受到“形势与政策”课是真正有用的课程。总之,“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只有真正借鉴群众路线基本理念,贯彻落实群众路线工作方法,做到以人为本,切实满足大学生的内在需求,才能提高大学生对本门课程的认同感,提升“形势与政策”课程教育教学的实效。

形式与政策论文集合

四中全会,是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的简称。出席四中全会的有中央委员199人,候补中央委员164人。列席会议的有中纪委常委、有关方面负责同志,以及部分基层党代表和专家学者。全会由中央政治局主持。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习近平作了重要讲话。全会听取和讨论了习近平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改革开放以来,从十一届四中全会到现在已经召开了8次四中全会。全会议题以党建或经济为主题的各有3次,以人事为主题的有1次,本次全会研究依法治国这个主题。专门拿出一次全会来探讨、研究、部署依法治国的问题,这在1978年以来37次中全会中是第一次。它彰显了新一届中央委员会执政理念和治国方略,清醒看到了法治建设还存在许多不适应、不符合的问题,必须下大气力加以解决违背社会主义法治原则,损害人民群众利益,妨碍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等问题。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必须条件,这是我们长期以来所总结出来的基本经验。同时,我们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巩固以往既有的改革和发展成果,通过改革逐步化解面临的问题,推进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也必须依法治国,这是历史的选择。四中全会公报通过以上介绍依法治国的必要性简要地阐述了四中全会召开的背景。

中国共产党人从执政之初起,就想走出历史“周期律”,迈出建设“法治中国”的关键一步。改革开放初期,来自于中国共产党对“文革”十年浩劫教训的反思和警醒,邓小平在多次重要讲话中传递出鲜明的法治思维和主张。从党的十五大确立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到十八大阐述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重要思想,再到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目标任务,一整套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治理体系加紧构建,全面提升治理能力的改革深入推进。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进一步研究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重大问题。这是党中央深刻总结历史、着眼未来的战略部署。这次中央全会的召开,标志着我们党对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和实践上升到一个新的水平,必将推动依法治国迈向新的更高境界。

四中全会公报再次强调了,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法治的一致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社会主义法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另一方面,党的领导必须依靠社会主义法治。

首先,把党的领导贯彻到依法治国全过程和各方面,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一条历史基本经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法治建设之所以取得如此的成就,是在党的领导下坚定不移推进法治建设的结果。邓小平说,要使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基本做到了这一点。十八届四中全会正是体现了这一认识。其次,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由宪法所确定的。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贯彻实施宪法,就必须坚持党的领导。这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要求,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题中应有之义。第三,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要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依法执政。坚持依法执政是党的领导与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关键,是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法治一致关系的集中体现。依法执政表现在两个方面的要求。一是党依据宪法法律治国理政,这是依法执政的核心内涵,党要领导立法、保证执法、严格守法,按照法治的要求处理好党与国家法的关系;二是要求党依据党内法规管党治党,这是依法执政的第二个层面。通过党内法规来治党管党,这是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的重要特色和经验。党自身建设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对于依法执政、依法治国而言具有基础性意义。

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包括五个方面的具体内容,即: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五大体系是有机统一体,法律法规体系是法治体系存在的前提和运行的基础,高效的法律实施体系是法治体系的生命,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是关键,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是屏障,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是核心。

全会《决定》强调了实现这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必须坚持五项原则,即:坚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以及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通过研读《决定》全文,我们不难发现以上五项原则遵循了对中国传统民惟邦本、政得其民,礼法合治、德主刑辅的以人为本思想,充分肯定了人民是依法治国的主体和力量源泉,充分强调了法治建设为了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保护人民,保障人民根本权益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彰显了平等是社会主义法律的基本属性,充分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

四中全会是我们党面对新形势新任务,为了更好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更好维护和运用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更好统筹社会力量、平衡社会利益、调节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使我国社会在深刻变革中既生机勃勃又井然有序,实现经济发展、政治清明、文化昌盛、社会公正、生态良好,实现我国和平发展的战略目标,更好发挥法治的引领和规范作用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

“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唯有依靠法治,才能凝聚中国共识和力量,弘扬中国精神,共建法治中国,复兴中华文明。

2、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对于实现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根本意义。改革开放以来的经验证明,唯有依靠法治,才能突破利益固化藩篱,攻克深层复杂难题,确保改革有序进行,通过良法善政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和全体人民最大福祉。

3、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对于实现党自身建设的目标——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长期执政具有根本意义。唯有依靠法治,以法治作为执政根本遵循,树立法治思维,掌握法治方式,才能夯实执政基础,巩固执政地位。

观众朋友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已进入决定性阶段,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我们党面对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前所未有、矛盾风险挑战之多前所未有,依法治国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的地位更加突出、作用更加重大。通过以上我们对四中全会《决定》总论部分的学习,我们会深刻感到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关系我们党执政兴国、关系人民幸福安康、关系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战略问题,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方面。我们要实现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的一系列战略部署,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就必须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上作出总体部署、采取切实措施、迈出坚实步伐。

乡村振兴形式与政策论文

__x地处县城南部,所在辖区共8个行政村,2个农村社区。__x把农村基础建设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抓手,持续推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发展,城乡二元结构差距逐步缩小。

(一)发展农业产业。

目前,农业产业调整成效明显,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这个中心,以省果树所种植技术为支撑,依托__x、____等产品,发展休闲观光农业,以海宏牧业为养殖龙头,大力推行“公司+合作社+银行+农户”的肉羊生产模式。现有耕地6105亩,农业人口8362人,年出栏育肥羊达到20000只,生猪出栏量9360余头,能繁殖母猪148余头,年产肉鸡65000余只。在坚持以农户为主体的基础上,大力培育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创新农业经营体系。积极与农业大学、省果树所对接,在产业结构调整、新品种引进、产业技能培训上下功夫。__x村在农综开发的基础上与农业大学合作,并签订合同共建140亩试验田,更好的促进科技成果面向实际应用和需求转化,进一步带动相关产业的联动发展。虽然目前__x产业调整成效明显,但还存在很多问题:

1、种植结构单一,农民基本还是以种植玉米等农作物生产生活;

2、种植技术不发达,缺少专业农技人员的培训指导,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建设还需加强;

3、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财政支持力度不够,帮扶方式方法还需改进。

(二)改善生态环境,走乡村绿色发展之路。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就必须要坚持绿色生态导向,推动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走乡村绿色发展之路。走农业绿色发展道路,才能实现乡村产业兴旺,建设生态宜居乡村。

(三)传承发展乡土文化,走乡村文化兴盛之路。

乡村发展离不开稳定的村级环境,这就需要进一步加强乡村治理,通过完善村规民约、社会诚信体系等,不断提升村民的自治水平,达到改进村风民风的实效,切实营造和谐的乡村发展环境。

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正确领导下,经过长期的不断努力,各村文化机制体制不断健全,文化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逐渐丰富。

2、各个基础设施建立健全,体育健身场所和图书馆等进一步完善,建立长效运行机制,免费对群众开放。

3、目前,各村基本实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且完善夕阳红养老院基础设施建设,为老年人养老提供保障。

但受到教育和社会心理的影响,制约乡村发展也与我们的传统文化、社会心理和教育有关。千百年来,“学而优则仕”的传统。致使无论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还是社会教育,都是围绕“远离农村、远离农业”展开的,“不好好学习,就当农民”,是乡村家长、教师激励孩子学习动机的最有效口号。人们骨子里潜移默化的渗透着一种观念,农民不是一个体面的职业,甚至只要和农业、农村有关的人与事都会“低人一等”,这样的说法虽然略显极端,但却是当前社会上的一种普遍观念。

(四)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走中国特色减贫之路。

在攻坚脱贫方面,__x将扶贫开发建档立卡系统内的低保贫困户7户9人,五保贫困户23户24人,全面强化包村干部责任到人,统筹推进,结对帮扶,政策兜底。为认真落实扶贫工作提供制度保障,确保贫困人口一户不落,一人不少,全部脱贫。但在在脱贫工作中,要注重新思维的培养和运用,针对不同的贫困类型采取相对的形式对贫困对象进行帮扶,并且要加强扶志的力度,从真正意义上做到的帮扶,真脱贫、不返贫。

实现乡村振兴,首要的要明确实施乡村振兴发展战略思路:进一步加强扶持政策落实,推进中小企业创业创新发展,加强平台载体建设,加强集群发展和特色产业建设。依据战略思路,找准战略重点,结合推进情况,全面规划,合理确定区域定位、功能定位、形态定位,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走共同富裕之路。

(一)推进土地合理流转,促进农业规模化经营。“地”是农民生产生活、农村发展的载体。长期以来,农民缺乏新动力、新途径。特别是农村耕地“碎片化”,无法大面积进行创新型生产发展。土地流转是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基础。“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这给农民吃了定心丸,要进一步引导他们合理合法地将手中闲置土地流转出去,盘活土地利用价值。

(二)当前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中小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正在蓬勃兴起,要继续鼓励扶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大力度调整产业结构,带动农民增收。并重点扶持解决小微企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在发展中面临的融资难、担保难、融资贵等难题。

(三)走乡村绿色发展之路,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农村最大的优势和宝贵财富,农民们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加大对农村环境治理力度,实行长效保护机制,改变农村居民对环境保护的态度,从根本上解决环境治理、生态保护问题。有效落实环境保护主体责任,全面推进乡村绿色发展。

(四)传承发展乡土文化,走乡村文化兴盛之路。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的保障,要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坚持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三管齐下,因地制宜,采取符合本乡村特点的有效方式,传承发展农村传统文化。进一步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完善农村基本阵地建设,建立更加长久的运行机制,挖掘本土人才,从思想上振兴农村。

(五)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走中国特色减贫之路。摆脱贫困是乡村振兴的前提,更加精准脱贫,强化脱贫质量是我们的目的。采取更加有效、创新的方式方法,改善贫困地区、贫困人口的生产生活情况。将扶贫与扶智、扶志将结合,鼓励推动贫困群众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脱贫致富,力争做到全部脱贫不返贫。

(六)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实行乡村振兴战略是党和国家额重大决策部署,我们要真正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摆在优先地位,把党管农村工作的要求落到实处。

1、完善农村工作领导机制,建立实施乡村战略领导责任制,确保乡村振兴战略有效实施;

3、根据党的领导,开展工作,制定适合本村的工作条例、机制。

形式与政策论文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协调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布局,从顶层设计和具体部署上规定了实现国家在治理现代化方面的目标和理念,开启了推进我国政治治理现代化的远大征程.国内的研究基本都是围绕在“四个全面”战略对政治治理现代化的影响,内容宽泛,并不能对此做全面细致的论述.本文运用文献分析法、定性分析法等方法从理论支撑,时间途径和战略目标的角度,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国家政治治理现代化的影响进行分析,较前人的研究成果,更为全面客观详实.

一、基本概念界定。

1.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涵。

“小康”概念最早来源于《诗经·大雅·民劳》“民亦劳止,汔可小康”.小康社会早在几千年前传统农耕社会就已经成为社会建构的理想.总书记于12月在江苏调研时,第一次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和“全面从严治党”进行系统提出,之后的几次重大会议构成了“四个全面”的路线图.“四个全面”中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思想,不仅和马克思主义的整体观和连续性相一致,是唯物论和辩证法在当代中国社会的具体实践,是总书记治国理政思想的具体体现,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自信,包括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和理论自信.其中,道路自信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树立伟大旗帜,理论自信为我国政治治理带来强大的精神动力,制度自信为我国政治治理提供可靠的制度保障.深刻系统地理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战略思想,对我国政治治理现代化建设具有指导性意义.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倡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包括富强、、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制、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道德理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理论、制度、道路方面预期相契合,是我党凝聚社会主义价值共识所做出的重要论断.

2.政治治理现代化内涵。

政治治理含义即政治统治和政治管理.政治治理过程就是指多元主体(国家、政府、政党、利益集团等)通过一定的规则约束,协商共治,参和.肖滨认为,一个国家的政治治理现代化存在四个维度:历史发展趋势下的顺应国家权力运行,从、管理到治理的国家发展趋势;回应现实挑战,确保在中国统领格局下多元主体有序的协同治理,解决权威和地方自主的紧张性矛盾,实现国家在治理方面的公正性和有效性;从全球视角出发,为中国获得参和全球治理的话语权打下坚实的基础;优化治理权,重新构建执政的合法性,从经济方面的绩效合法性转变到治理有效的合法性.可见,国家治理现代化就是要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要是人民真正地成为国家的主人,参和到国家事务中去.竹立家认为,“国家治理体系的现代化,是指政府职能部门体系的规范化和科学化,不断实现政府的权力分配,包括有效限权、放权和分权及体系的构建,通过制度建立来保障权力的纯洁性,达到社会的公正,构建社会共治的一个现代化的国家治理体系.国家的各项事务和重大决定都是由人民做主,都是真正地为人民的切身利益服务.

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政治治理现代化提供理论支持。

马克思认为,“理论在一个国家的实现程度,总是决定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需要的程度.”历史经验告诉我们,西方的模式在第三世界国家是行不通的,总是会遭遇失败和挫折.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符合中国的实际情况,才能发展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深化了对国家政治治理现代化的道路和模式的认识,指明国家政治治理现代化要立足于本国国情,解放思想,一切从实际出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布局,是发展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的有效结合和战略选择.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重要表征,具有深刻的内涵意义.令小熊认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步骤,是奠定中国梦的现实基础和开创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融入到中国梦的宏伟蓝图,是当代人的精神动力和信念支撑.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理论和中国梦融合,是实现国家政治治理现代化正确的理论支撑.

中国人的奋斗目标之一就是实现人民的富裕,处处为人民群众谋利益,因为中国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使人民在解决温饱问题的基础上努力达到小康社会的生活水平.因此,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新时期中国人的一个阶段性奋斗目标,是在实现“四个现代化”道路上的必经阶段.目前,以同志为核心的领导集体,正以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和兢兢业业的工作态度,带领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致,在“四个全面”战略思维的正确引领下,奋发图强,锐意进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使中国社会出现了更加安定繁荣的政治局面.一方面,有力地推进了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可持续发展,使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实现了人民的富裕和安定.另一方面,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也丰富了中国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理论,为政治现代化提供了良好的理论支撑,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和实际相结合,得到了更加全面和深入的发展.因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一定程度上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实现了人民群众的幸福安康,不仅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而且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形式与政策论文全面小康的文章

在安徽调研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合肥专门主持召开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总书记强调深刻认识长三角区域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结合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相统一,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抓好重点工作,真抓实干、埋头苦干,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不断取得成效。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实施一年多以来,三省一市和有关部门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紧扣“一体化”“高质量”,描绘“工笔画”,一体化进程按下“加速键”,不断取得丰硕的成果,深度融入“世界级”产业链,成为全国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引领区,以大国责任和担当为全球经济稳定做出贡献。可见,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跑出了“加速度”,不仅为观察中国经济打开了一扇世界窗口,也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凝聚更强大的合力。

绘就发展的“幸福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战略,是着眼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推进新时代改革开放形成新格局而作出的重大决策。十年光阴,一体化进程加快推进、规划政策体系“四梁八柱”初步构建、一体化发展新局面正在形成……这份耀眼的“成绩单”,由规划到战略,从蓝图到行动再到现实,以轨道交通一体化的实现,极大增强了都市圈之间的通达性,把“城市公交化”“双城生活”的理想变成了现实,是中国城市破茧成蝶的蝶变。接续推进长三角一体化与战贫、全面小康的有机衔接,补齐民生短板,让一体化发展“红利”为基层纾困、惠及民生,既开创了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新局面,也是为第一个百年目标收官交账抒写出人民满意的答卷,更为人类减贫事业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唱响产业的“好声音”。长三角一体化作为我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是联考,更是大考。《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示范区产业发展指导目录》中清晰地阐明:功能型总部经济、特色型服务经济、融合型数字经济、前沿型创新经济、生态型湖区经济“五大经济”,有“ai+”“5g+”“北斗+”“大数据+”等新产业、新业态,也有生命健康、田园风光、古镇文化等资源魅力。可以说,这些产业既立足示范区现有产业基础和禀赋特色,也随着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快马加鞭”应声落地,在一二三产业融合创新发展中谋民生之利、解民生之忧,为实现中华民族摆脱绝对贫困的夙愿,促进生产、生活、生态等基本公共服务便利共享注入力量源泉。产业兴旺,将汇聚民生福祉的经济共同体擘画得更加写实,彰显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中国路”走得坚定而畅达。

区域合作的“一盘棋”。一张蓝图绘到底。11月,长三角区域一体化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从产业发展到监管协同,从民生工程到生态保护,从生态保护到执法监管,联防联治的制度破题,成为区域协同创新、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试验田”。上海的“一小时经济圈”扩容,民生档案异地查询,长三角地区全部41个城市实现医保“一卡通”;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揭牌成立,上海青浦区、江苏苏州吴江区和浙江嘉兴嘉善县,“三家人”变成“一家人”;新一代通信技术、电网、交通等领域等重大建设项目……民生红利、制度红利已然全面释放,进一步创新体制机制、打破行政壁垒,共赢中国。所谓共同育新机开新局,才能更好服务国家大局,从20沪苏浙皖一市三省共计划实施一体化重大项目1390项,总投资达7.81万亿元来看,长三角正以最优营商环境、最高政府效能,显现中国经济发展强劲韧性,为高质量发展保驾、为探路新动能蓄势,这是决胜全面小康的必答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不是一日之功,我们既要有历史耐心,又要有只争朝夕的紧迫感,既谋划长远,又干在当下。”如今,驰骋在神州大地上的复兴号,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按下了“快进键”、进入了“快车道”,成就中国经济版图中当之无愧的“硬核”力量。我们当不负时代,奋力“乘风”“破浪”“远航”,以坚定的信念,让每一个中华儿女过上殷实富足的小康生活,一个人也不会少。

形式与政策论文

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从国家和民族前途命运的战略高度深刻阐述了事关党和国家全局的若干重大问题,深刻回答了党和国家未来发展的一系列理论和实践问题,对于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致、满怀信心地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奋斗,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深入学习领会讲话精神,把思想和行动更好地统一到中央决策部署上来,做好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为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创造良好环境,是当前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

旗帜引领前进方向,旗帜凝聚奋斗力量。胡锦涛总书记在讲话中开宗明义地强调了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的重要性。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首先要深入领会其中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论述,也就是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的重要论述。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也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并号召全党全国人民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毫不动摇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毫不动摇地推进改革开放。“三个毫不动摇”充分体现了党中央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奋力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坚强决心,代表了全党全国人民的共同意志。这是在我国发展关键期、改革攻坚期,党中央发出的统一思想宣言书、科学发展动员令。

积累的根本成就,必须毫不动摇地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发展。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面对国际风云变幻和国内改革发展稳定的繁重任务,我们之所以能够抓住重大机遇、沉着应对挑战、成功化危为机、成就“黄金十年”,最重要的就是在实践基础上勇于理论创新,形成和贯彻了科学发展观。面向未来,机遇前所未有,风险和挑战也前所未有。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更坚定的决心、更有力的举措、更完善的制度把科学发展观贯穿于治国理政的各个环节,我们就能把科学理论转化为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强大力量,在未来5年为到2020年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进而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经过长期实践探索开辟出的一条正确道路,是植根国情、顺应潮流、符合民意的强国之路、富民之路。奋进在这条道路上,短短三十多年间,我国实现了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综合国力大幅提升、人民生活不断改善的发展奇迹。党的十六大以来,面对各种严重自然灾害和百年不遇的国际金融危机等严峻挑战,面对世界经济发展格局的深刻变化,党中央准确把握形势,科学制定政策,领导全国各族人民渡过了重重难关,使我国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态势,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经济结构调整、民生保障取得新成就。面向“十二五”规划目标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毫不动摇地沿着这条正确道路奋勇前进,是辉煌成就的深刻启示,是面向未来的必然选择。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为任何干扰所惑,脚踏实地、坚定笃行,我们必将不断拓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更加恢弘壮阔的美好前景。

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激发了全国人民永不僵化的改革精神,激活了全国人民永不停滞的创新实践,实现了经济社会的长足进步,收获了以人为本、统筹兼顾、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丰硕成果。今天,当一个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中国巍然屹立于世界东方,我们更加深刻感悟到改革开放对于中国和中华民族前途命运的决定性意义。毫不动摇推进改革开放,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我们就有能力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艰难险阻,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新的更高境界。

思想解放永无止境,改革探索未有穷期。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毫不动摇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毫不动摇地推进改革开放,我们就能始终牢牢把握前进方向,不断获得强大动力。让我们以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7·23”重要讲话精神为契机,统一思想,振奋精神,踏实工作,再创佳绩,用深化改革的新成果、科学发展的新成就为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营造良好环境,为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做出更大贡献。

而在我看来,胡锦涛总书记的723讲话还具有一下精神:

第一,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即将召开的党的十八大将是新世纪我们党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一次大会,具有重大历史意义。总书记发表的重要讲话科学分析了当前我国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深刻阐述了事关党和国家全局的若干重大问题,深刻回答了党和国家未来发展的一系列理论和实践问题,是为十八大胜利召开统一全党思想的政治纲领,是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的精神动员。认真学习、深刻领会胡总书记‘7.23’重要讲话精神,是当前全党思想理论建设的一件大事。

第二,是迎接党的十八大的亮丽序幕。总书记发表的重要讲话,拉开了人们期盼已久的迎接党的十八大的亮丽序幕。讲话的内容十分丰富而精彩,归结到一点,就是要从理论和实践、历史和现实、国内和国际结合的高度,对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的工作进行总结,并对党和国家事业的未来发展图景进行规划。这既是党的十八大的基调,也向全党同志提出了新任务、新要求。我们应当认真学习领会,自觉贯彻落实。

第三,胡锦涛讲话的四个方面值得特别关注。这个讲话体系宏富、博大精深,观点鲜明、思想深邃,讲话全面回顾了党的十六大以来十年的光辉历程,高度肯定了我们的事业取得的伟大成就,对于把握、领会即将在下半年召开的党的十八大所肩负的使命和面临的新任务,具有重大的指导和启迪作用。

第四,讲话吹响新征程的号角。胡锦涛总书记的讲话,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体现了求真务实、锐意创新、开拓奋进的精神,为党的十八大报告定下了基调,吹响新征程的前进号角,具有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

第五,全面省视当今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讲话深刻揭示了当前和今后一个历史时期的国内外发展大势,系统回答了党和国家未来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和启发性。

第六,继往开来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十八大”即将召开之际,胡锦涛同志发表的这篇讲话,是我党继往开来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深刻领会胡锦涛同志这篇重要讲话的精神实质,对于统一全党同志的思想,明确未来的前进方向和发展目标,意义非常重大。

第七: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正是立足当前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总书记用了‘前所未有’这样的词汇来描述中国的机遇,也描述了中国的挑战,特别强调指出了仍处于大有作为战略机遇期的中国发展大趋势。

第八,坚持“三个不动摇”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明方向。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科学分析了当前我国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提出‘三个毫不动摇’,这‘三个毫不动摇’,掷地有声、铿锵坚定,充分表明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识更加深化,信心更加坚定,实践更加自觉,这对于全党统一思想认识,动员和带领全国人民满怀信心地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形式与政策论文

摘要:“中国梦”一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不懈追求,当重新提起后,又一次成为一个被热议的话题。大学作为现代社会“科学与文化”中心的知识组织机构,在实现“中国梦”中应有怎样的地位,如何审视自己所处的方位以及确定自己的工作定位,急切摆在了大学举办者、管理者的面前,需要进一步明晰和把握,并在追梦中切实肩负起自己的使命,以不辜负国家、民族、社会和人民的厚望。

关键词:中国梦;大学;地位;方位;定位随着新任中共中央党同志在2012年11月29日率领新当选的中央政治局全体成员参观中国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展览时的讲话重提“中国梦”,“中国梦”成了一个被热议的话题。什么是“中国梦”?的定义是:“何为中国梦?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最伟大的中国梦。”[1]一言中的,“中国梦”就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梦”就是“强国梦”[2]。大学作为现代社会“科学与文化”中心的组织机构,毫无疑问地在实现“中国梦”中承担着极其重要而特殊的使命。因此,研究中国大学在实现“中国梦”过程中的地位、方位和工作定位就显得十分迫切和必要。

到底是一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促进了大学的发展,还是大学的崛起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发展?虽然不像“鸡生蛋”还是“蛋生鸡”那样令人“费解”和玩味,但也是颇值得研究和推敲的问题。

纵观大学发展史和国际经济社会发展史,可知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催生了现代大学,同时又是现代高水平大学的群体性崛起推动了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国家的强大。现代大学为什么首先产生在欧洲,因为当时欧洲城市群的形成和发展需要有知识、有能力的人才,从而“催生”了现代大学;一系列成功大学的创办和不断发展又推进了欧洲和北美等国家的文明和富强。当现代大学被“移殖”到美国以后,美国需要一流的大学,一流的大学极大地推进了美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菲利普・g・阿特巴赫认为,今天世界高等教育已经形成了“边缘与中心”的格局。几种对世界顶尖大学的排名都表明,主要的研究导向的大学都处于极少数国家[3]。上海交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的世界一流大学研究中心自2003年起开始发布世界大学学术排名(arwu),九年(2003-2011年)的数据表明,美国大学在世界top100排名所占的比例始终都稳定在一半以上,而排名越靠前,美国大学所占比例就越高。在前50名中,美国大学所占比例在70%左右;在前20名中,除2003年为75%以外,2004-2011年的比例都高达85%;在前10名中,美国大学一直稳占8席,只有英国的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可以跻身其中。在其他排名系统中,如在《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以及英国《泰吾土报(高等教育副刊)》对世界大学的排名中,美国大学也总是遥遥领先。[4]可见美国既是世界一流的强国,又是世界高等教育的中心。这决不是偶然的“巧合”,而是必然的结果。美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强了美国大学,同时美国大学特别是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群雄而起做强了美国科学技术、经济与军事。

中国的现代大学肇始于1862年的京师同文馆,鸦片战争以来外国侵略者用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技术上的差距让闭关锁国的满清王朝为之震惊,也让原本自我感觉良好的清朝军队在“科技”战中惨败,这使得许多爱国的有识之士痛心疾首,深刻反省。主张“师夷之长”的洋务派和主张改良的革命派最先把矛头指向了重读四书五经的中国传统教育。不论是张之洞的“中体西用”还是严复的“体用一致”,他们都认为学习西方教育、技术是危难之中解救国人的最好办法。至此,现代大学开始在中国土地上“引种萌芽”。在炮火中诞生的中国现代大学与西方大学的发端并不相同,中国现代大学更多被赋予起了救国、强国的时代使命。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战略,正式踏向了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征程。“科教兴国”、“教育优先”等政策的出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命力”、“人才是第一资源”等口号的提出和叫响,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同样被赋予了强国富民的时代使命。

・教育管理・大学在实现“中国梦”中的地位、方位和定位过去也好,今天也好,未来也好,中国的高等教育始终是与国家的命运“同频共振”的,特别在全球化的今天和明天。笔者曾在一本专著中专门写过一节“全球化竞争实际上是教育的竞争”,事实确实如此。从国家层面来说,无论是通过生产、贸易、资本与劳动力的国际化进程,还是通过科技、人才、教育、文化艺术交流以及旅行、交往等国际化进程,一个国家与世界上其他国家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因为我们已不再在一个自给自足的传统经济圈里生活了,世界的经济和许多大公司已部分或完全全球化了。遍布全球的交流网络创造了一个庞大的国际市场,这个市场出售的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商品,还有专业知识、科研成果与人才资源。而这些打上现代意义印记的“商品”来往有着强烈的“磁吸效应”,吸引着世界上的“知识资本”往发达国家或区域积聚,这就是全球化带来的深刻变化,而这一巨变的标志趋势就是科技的发展和经济的转型。而面对这样的巨变,唯有从教育入手,培养国民的“全球思维方式”,以积极应对全球化带来的种种变化。

再就个人层面来说,社会与世界的巨变已对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带来了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将越来越强烈。在一个知识越来越重要的全球化时代里,越来越多的人把教育视为希望之所在,良好的教育意味着更好的未来,意味着能更好地参与社会和国际的竞争,意味着事业的更好发展,意味着丰富多彩的生活和美好人生。

所以,在全球化态势下,国家也好、个人也好,一国的竞争、一个人的竞争,说到底就在于教育的竞争,特别是高等教育的竞争。因为“作为教育系统的顶点,高等教育决定了如何组织知识和使用不同的知识……,如果没有高等教育的支持都不可能产生重大的影响”[5]。

曾任普鲁士首相的政治家与军事家俾斯麦在普法战争取得巨大胜利后,曾指着一班学生说:“我之胜法,在学生而不在兵。”无独有偶,赫赫有名的变革家康有为先生于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5月,在上奏《请开学校折》中,呼吁清廷广开学堂,以养人才的理由是,“近者日本胜我,亦非其将相兵士能胜我也,其国遍设各学,才艺足用,实能胜我也”[6]。一外一中,百年前的两位历史人物的话语,都说明了教育在一个国家中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当然,这些都是从历史经验和理论上来阐述的,一个国家的高等教育能否名副其实地成为“社会中心”而不“边缘”化,要看两个方面的“定律”――一是看这个国家的社会结构和制度环境是否为大学的群体性崛起创造了条件,赋予了“可能”;二是看大学自身的组织结构和治理模式是否有利于自己的生长和不断的超越。

首先分析一下当今中国社会结构和制度环境是否为中国大学的群体性崛起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一个国家发展的好坏,常常取决于特定的社会结构。由于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内容特性不同,以及彼此间相互适应、相互作用的方式不同,形成的社会结构也不一样,当然也就给这个国家的社会组织机构带来了不同的发展机制和条件。如果社会结构同大学的理念与制度相适应,就能促进大学的崛起和发展。经过改革开放35年的洗礼,尽管中国的社会结构还缺乏深度的开放性,但与中国任何历史时代相比较,开放与宽容都已经成为社会的两个主题,这就给中国大学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再从制度环境来看,国家给大学的发展和崛起创造了较好的空间和地位。首先,在战略地位上,国家对教育有了充分的认识,认为:“优先发展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决定性意义。”[7]“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8]这些都是写进党和国家纲领性文件之中的,这就从国家制度顶层设计上定了很好的基调,为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的发展“鸣鼓开锣”。其次,在社会地位上,大家都认识到“教育的发展极大地提高了全民族素质,推进了科技创新、文化繁荣,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民生改善作出了不可替代的重大贡献”[9]。再次,从教育系统地位上看,高等教育在教育系统内的“龙头”地位已经确立,“高等教育承担着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10]。这一切的“地位”都从宏观和中观上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和崛起创造了制度环境。笔者也曾撰文指出,尽管在宏观与中观上有不错的制度设计和环境,但在微观上,即具体落实过程中,仍然有许多制约大学改革发展的不良机制和环境,严重阻碍了中国大学的“群体性崛起”,使得中国大学人在实现“中国梦”过程中,总有心有余而力不足的遗憾。

所谓“方位”,就是方向和位置。要理清中国大学在实现“中国梦”中的发展方向和所处的位置,起码要搞清楚以下几个问题。

 根据笔者的理解与分析,实现“中国梦”应分为五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49年前,要实现的是中国人民的翻身得解放和新制度社会的建立。这在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共产党人的带领下,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创新了一条新民主主义的革命道路,通过28年的浴血奋战,推翻了长期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壮严成立;经过社会主义改造的成功进行,一个全新社会制度――社会主义社会在1956年开始运行。

第二阶段是从1949年至1978年,中国人民的梦想是以国家意识形态为基础,集体和国家是梦想的指向,牺牲和奉献是梦想的主题,集体的荣誉感和国家的自豪感是梦想实现的力量源泉,更是梦想实现带来的终极喜悦。但在这个阶段,由于国际国内的诸多原因,中国在一个时期内遭遇“左”的思想深刻影响,并导致了““””的发生,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几乎进入到了“冰冻期”,“中国梦”受到了现实的严峻挑战。

第三阶段是改革开放以后(1978年至今),一方面随着国家综合实力和国际影响力的大力提升,在放眼世界,与世界接轨的同时,民族伟大复兴的提出几乎“水到渠成”;另一方面,随着国家经济制度根本性调整和思想观念的大变化,利益多元化,思想开放化,个人的价值追求、梦想实现如何与“中国梦”接轨也严肃地摆在了人们的面前。在他履新两个星期就带领他的执政团队参观了国博的“复兴之路”展览,并发表重要讲话,指出:“每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都有自己的梦想。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历史告诉我们,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11]他以语重心长的通俗话彰显了“中国梦”的科学内涵,希望大家以“中国梦”为共同目标奋起努力。

第四阶段是从现在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个阶段虽然时间不长,但十分关键。因为“中国梦”的本质特征就是“强国梦”,而要实现“强国梦”,关键一步是要全面建成社会主义小康社会。

第五阶段则是从2020年开始,在前面四个阶段的基础上,真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进入一流的强大国家行列。

正如前文所述,在实现“中国梦”中,大学有着特殊的作用。然而,今天的中国大学却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并不相匹配。我们只要将中国大学放在世界大学体系中进行分析,就可以看出目前中国大学只是“大”,而远远未达到“强”的境地。无论从世界几家知名的大学排名榜的排名数据分析还是从中国大学自身的内涵分析,中国大学在世界大学体系中虽然不是末流,但也与中国这一世界第二经济体的“身份”很不相一致。

从美英和中国自身的大学排名榜看,外国人比较给“面子”的“排名”在中国大陆也只有1-2所大学进入100名以内而且还是偏中后的。上海交大高等教育研究中心的大学排名榜,中国则一所也未进入100名之内。

再从中国大学的内在成就看,中国国家设立科学大奖以来,获得者都是建国以前的大学毕业生,而且80%以上都是在国外著名大学读过研究生的“老者”。

这些客观的分析与认同不是妄自菲薄而是要急起直追,特别是要在经济崛起之时大学也能群体性崛起,真正为实现“中国梦”作出更大的贡献。

从总量来看,虽然今天的中国已经算得上经济大国,但与经济强国相比差距仍然很大。一是科技创新不足;二是经济结构不合理;三是发展不平衡、不可持续;四是领军人才缺乏;五是文化实力不够等等。这些都有碍于“强国梦”的实现,而要解决这些问题的一个关键要靠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尽管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高等教育的发展,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人才,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但科技领军人才、创新人才的培养仍然成为“钱学森之问”,让人汗颜,让人警醒。

中国大学在实现“中国梦”的进程中,当前的方位如何,未来的方位怎样,需要进行专门深入的研究。一方面是为了明确态势,摆正位置;另一方面是为了知耻而后动,廓清问题,改革制度,急起直追,为早些实现“中国梦”担当起大学应有的责任。

相关范文推荐
  • 12-04 阿长与山海经读后感(实用19篇)
    读后感是我们在阅读过程中,对于书籍内容进行思考和反思的一种总结和表达形式。阅读是一种心灵的修行,写读后感则是让我们通过文字来表达和传达自己的心路历程。以下是小编
  • 12-04 铁路工人爱岗敬业心得体会(优质13篇)
    爱岗敬业是一个职业素养的重要方面,它不仅关乎个人,也关乎整个团队的发展和壮大。这里有一些成功的企业和个人,在工作中展现出了爱岗敬业的精神和风采。铁路工人是我国铁
  • 12-04 抗战胜利的感悟体会(模板23篇)
    写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思考和理解某些事情,从而使我们的学习和工作能够有所提升。对心得体会的写作感到迷茫?不妨看看下面这些范文,或许能够为你提供一些思路。
  • 12-04 远程教育开学典礼主持词(汇总21篇)
    在开学典礼上,校长会发表重要讲话,向全校师生传达学校的教育理念和目标。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往年的开学典礼,看看学校的成长和发展。在人人需要学习、终身需要学习的学
  • 12-04 居委会民政工作计划(优质17篇)
    随着工作任务的增多,我们需要一个详细的工作计划书来指导我们的工作。以下是一份精心编写的工作计划书,包括目标设定、任务分解和时间安排等内容,供大家参考。
  • 12-04 生态文明建设个人心得体会(优秀18篇)
    心得体会是对某一事物或经验的深思熟虑后的理解和归纳。继续往后翻阅,小编为大家收集了一些独特的心得体会,或许能给你一些新的思路和启发。生态文明低碳生活在我们周围环
  • 12-04 生产实验心得体会(专业17篇)
    在写心得体会时,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展示自己的思考和观点。想要写一篇出色的心得体会吗?那就不要错过这些精选的范文,它们或能给予你一些帮助和启示。
  • 12-04 认识药草心得体会(通用16篇)
    通过写心得体会,我们可以加深对于所学知识和技能的理解和应用。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大家能够从中获得一些新的思考和启示。人生的旅程中,我们会遇到
  • 12-04 设备维修人员工作总结及心得(精选18篇)
    写月工作总结时,可以从工作量、工作质量、工作进度、工作效率等方面进行具体的分析和评价。读完这些月工作总结范文后,希望大家能够对自己的月工作总结有更清晰的认识,更
  • 12-04 公安舆情心得体会及感悟(专业18篇)
    心得体会不仅可以让我们更好地总结和梳理所学,还可以与他人交流和分享,共同进步。接下来是一些值得一读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灵感和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