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线上乡村振兴讲座心得体会(实用8篇)

时间:2023-09-04 17:16:20 作者:梦幻泡 2023年线上乡村振兴讲座心得体会(实用8篇)

心得体会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我们如何才能写得一篇优质的心得体会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大全,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线上乡村振兴讲座心得体会篇一

近日,我有幸参加了一场以“沂蒙乡村振兴”为主题的讲座。讲座内容深入浅出地阐述了乡村振兴的重要性以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方法和策略。通过听取讲座,我深刻认识到了乡村振兴是当前社会发展的重要议题,也对农村发展的前景充满希望。以下是我对这次讲座的心得体会。

第一段:讲座内容的简介

讲座开始时,主讲人首先介绍了乡村振兴的背景和意义。他指出,乡村振兴是实施乡村全面振兴战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创新农村公共服务,建设美丽宜居乡村的一项重要任务。讲座围绕农村发展的现状和问题展开,强调了农村的振兴对于实现全面小康和推进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第二段:沂蒙乡村振兴的现状和挑战

在讲座中,主讲人对沂蒙地区的农村发展现状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他提到,沂蒙地区面临着土地流转难、农业产业结构不合理、农民收入水平低等问题。而且,由于人口流失和老龄化问题,农村发展压力越来越大。这些问题的存在使乡村振兴面临着巨大的挑战,需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来解决。

第三段:实施沂蒙乡村振兴战略的方法和策略

为了解决乡村振兴的问题,主讲人提出了一系列的方法和策略。首先,他强调了土地流转的重要性,认为通过土地流转,可以加大农业产业集聚效应,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其次,他提倡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鼓励农民走上专业化、规模化的发展道路。同时,他还强调了发展乡村旅游和特色农业的重要性,通过丰富的农村旅游资源和特色农产品,增加农民的收入来源。

第四段:农村文化的保护与发展

除了以上提到的方法和策略,主讲人还特别强调了农村文化的保护和发展。他认为,农村文化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有助于提升乡村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因此,保护传统的农村文化,挖掘和开发农村文化资源,对于实现乡村振兴有着重要的意义。主讲人在讲座中还列举了一些成功的案例,这些案例充分说明了农村文化的保护和发展对乡村振兴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第五段:个人对乡村振兴的思考

通过听取这次讲座,我深刻认识到乡村振兴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作为年轻一代,我认为我们应该积极投身于乡村振兴的事业中,为乡村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除了政府的政策和支持,我相信通过改善农村教育、医疗、交通等方面的发展,可以吸引更多的人回到农村,推动乡村振兴。同时,我也意识到在乡村振兴的过程中,要注意保护传统文化,增加乡村的文化内涵,让乡村具有自己的独特魅力。

总结:通过这次讲座,我对乡村振兴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也意识到了自己的责任和使命。我相信,在各方共同努力下,沂蒙乡村振兴的前景一定是光明的。我将以更加积极的态度投入到沂蒙乡村振兴的事业中,为实现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线上乡村振兴讲座心得体会篇二

乡村振兴战略是发展范式的转换。即由过去单一重视农业现代化范式向农业农村现代化范式转换,由注重生产效率的一元发展范式向更加注重乡村居民的福利、生活和生态的多元发展范式转换,由过去城市偏向的范式向农村优先、城乡融合发展的范式转换,由农村单一发展向农村综合发展转换。乡村振兴战略是一个多层次、多主体、多方面协同发展的过程。在实施过程中,要从全球化层次、城市层次、农村和农业部门层次、乡村层次、农户层次等相关层次,从政府、农业企业、农户、非政府组织、城镇居民等多元主体,从政治、经济、文化、自然资源、自然景观等多方面内容协同发展。乡村振兴不是封闭的,而是开放性的。乡村振兴必须既有农村内部资源也有外部资源的双重资源集合,关键路径是城乡融合。城乡融合不是原有意义上的城乡统筹的资源分配过程,不是乡对城的被动式的接受,更不是强势的城市对弱势的乡村新一轮的剥夺。城乡融合是城乡资源平等的交换,是城乡产业融合性的一体化发展,是城乡空间差异化条件下的互利性共赢。城乡融合要有更多元的目标,不是以城市元素替代乡村风格,也不是以城市文明代替农村文明,是二者的融合、协调发展。乡村振兴战略是做好新时代“三农”工作的遵循。乡村振兴战略蕴含着党对当前我国“三农”形势的重大判断和对“三农”工作方略的重大创新,是今后“三农”工作的总揽和“牛鼻子”,是新时代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

通过学习我认识到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首先要强化乡村社会和环境治理。

一是强化乡村社会治理。要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健全以村党组织为核心,村民委员会、村务监督委员会、集体经济组织、社会组织广泛参与的“一核多元”村级治理架构,健全村党组织领导下的组织健全、自治有效、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村民自治制度,深化乡村法治,创新乡村德治,形成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

二是强化乡村环境治理。通过大力推行农村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全面开展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加快乡村生态环境保护修复、建立健全生态保护体制机制等路径,让乡村成为城乡群众向往的美丽乡村。

一是打造好农业科技研发与推广队伍。坚持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机制改革,打造一支新时代的有特色的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农业科研队伍,充分发挥基层科技农业服务队伍作为农业新技术、新成果的传播者和农业生产一线指导者的作用。

二是打造好乡村基层管理队伍。创新乡村工作队伍管理机制,让更多年轻干部到农村一线锻炼,担任乡村领导职务,引导鼓励大学毕业生到基层工作,通过多种方式鼓励优秀人才担任村支“两委”干部。

三是打造好农业生产经营队伍。培育农业创业创新的优秀骨干人才,坚持把培育壮大龙头企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现代青年农场主、返乡创业人员作为打造“三农”工作队伍、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环节。进一步完善农村实用人才的培育政策和扶持政策,想方设法留住年轻人,吸引年轻人务农。

线上乡村振兴讲座心得体会篇三

近年来,乡村振兴成为我国发展的新热点。为了进一步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我参加了一场线上乡村振兴讲座。通过这次讲座,我深刻理解了乡村振兴的重要性,并汲取了宝贵的心得体会。

首先,从讲座中我了解到乡村振兴的意义和背景。当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乡村地区的人口大量外流,农村经济的发展受到严重制约。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旨在通过一系列政策、措施和项目,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缩小城乡差距。乡村振兴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是一个全面发展的问题,涉及农业、农村、农民三农问题。这场讲座让我认识到,乡村振兴对于我国现代化建设来说至关重要,它关系到农村人口的稳定和社会的和谐。

其次,讲座中分享的成功案例给我带来了很大的启发。乡村振兴的实施,不是一成不变的模式,而是要因地制宜、因时而变。在讲座中,讲师详细介绍了一些乡村振兴的成功案例,如某县的特色农产品、某村的旅游项目等。这些案例表明,要实现乡村振兴,需要通过挖掘当地的特色资源和发展特色产业来推动经济发展。同时,注重发展乡村旅游、农业+旅游等产业融合也是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通过这些成功案例的分享,我明白了只有因地制宜,才能真正发挥乡村振兴的潜力,推动乡村经济的发展。

此外,讲座中提到的政策和措施也给我带来了启示。为了实现乡村振兴,国家制定了一系列支持政策和行动计划。在讲座中,讲师详细解读了相关政策,如土地政策、金融政策等。我了解到,政府鼓励土地流转,加大对农村金融服务的支持,推动农村产业升级和创新创业等。这些政策的出台将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的支持。我认识到,政策和措施的落地实施将是关键,需要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加大支持力度,确保政策惠及到位。

最后,讲座中的互动环节让我有机会与其他与会者交流和思考。通过与其他学员的讨论和分享,我了解到各地在乡村振兴方面的探索和经验。有的地方注重发展特色产业,有的地方推动人才引进,有的地方注重农村文化的传承。这些经验与讲座中提到的案例相互呼应,让我感受到乡村振兴正从理念走向实践,正在逐渐取得成功。

通过这次线上乡村振兴讲座,我对乡村振兴有了更深的了解和认识。乡村振兴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和参与。政府、农民、企业和社会各界都要携手合作,形成共同推动乡村振兴的合力。同时,乡村振兴也需要发挥科技的力量,借助互联网等新技术,推动产业升级和创新创业。我将将所学所得用于实践,积极参与乡村振兴中的各项工作,为实现乡村振兴的目标贡献自己的力量。相信只要我们共同努力,中国的乡村振兴定能实现,乡村将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

线上乡村振兴讲座心得体会篇四

近日,在省委组织部的安排下,本人有幸参加了在渭华干部学院举办的“乡村振兴战略专题研讨班”。为期一周的培训,内容设置丰富、组织安排科学,既有理论研究,也有现场教学。我们在渭华起义教育基地缅怀革命先烈,重温革命精神,实地观摩了大荔县羌白镇畅家村等村在打造智慧产业、推动乡村治理、建设美丽乡村中的典型案例,通过专题讲座、现场教学、实景体验、专题研讨等方式,深刻领会了渭华起义的时代价值,对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乡村振兴的重大理论和现实意义、农村综合改革及现代农业的发展有了更加全面、全新的感悟和认识。现结合所学所思,谈谈几点体会和感受。

渭华起义的枪声虽已沉寂,但它所熔铸的“坚定信念、听党指挥、不怕牺牲、矢志奋斗”的革命精神,始终激励着我们不忘初心、继续前进。首先,要筑牢政治定力。政治定力,最根本、最紧要的是理想信念的坚定性。我们要始终做到:在重大原则问题上立场坚定、态度坚决,不为风险所惧,不为干扰所惑,自觉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践行者。其次,要锤炼政治忠诚。历史启示我们,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是事业发展的生命线。要坚持正确方向不动摇,始终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再次,要勇于牺牲奉献。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必须时刻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党员干部要经受得起时空、环境和各种复杂条件的考验,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做到爱岗敬业、恪尽职守、奋发进取。

和渭华地区一样,我们佳县也是革命老区,是颂歌《东方红》的故乡。全县有红色革命旧址52处,拥有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保护好、利用好红色资源,打造好、开发好红色旅游,既是对革命精神的传承,对红色文化的保护,同时也是新时代推进乡村振兴的有力推手。一是要在红色旅游体验上深入挖掘。改变单纯的图片、橱窗式的文物陈列,综合运用声音、图像、动漫、数字互动等科技手段还原革命生活、还原历史场景,使红色历史由静止向动态转型,增强红色旅游的趣味性和现场感,深度开发一批以红色文化为主题的体验型、参与型、娱乐型旅游项目,让游客在尝试互动、参与体验的过程中接受红色文化熏陶。二是要在红色旅游商品上深入挖掘。以佳县为例,要结合剪纸、刺绣、泥塑、木雕等传统手工艺,精心开发一批具有地方文化特色、质优价廉、设计精美的红色旅游纪念品。例如红色连环画、红色书籍、纪念邮票、纪念币、纪念章、伟人雕像等工艺品,延伸红色旅游产业链条,增强红色旅游文化吸引力。三是要在红色革命教育品牌上深入挖掘。立足陕西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市廉政教育示范基地、榆林市党史教育基地、榆林市革命传统教育基地、榆林市延安精神教育基地、市委党校干部培训现场教学基地等十多项品牌基础,以东方红文化纪念园和“东方红干部学院”硬件设施为依托,聘请专家团队深入挖掘“站在最大多数劳动人民的一面”和“与时并进”的光辉题词精神,加快完成东方红干部学院项目建设,打造全国一流的东方红干部教育培训基地。四是要在红色旅游项目上深入挖掘。创建纪念毛主席率领党中央转战陕北主题展馆,把转战陕北历史适度聚拢、浓缩,让游客在当地就可以完整地感受某段历史的全貌。同时要加强与靖边小河村、米脂杨家沟、清涧枣林沟等红色景点的互通合作,联合打造转战陕北主题旅游线路,组团发展红色旅游,着力构建资源共享、市场共建、优势互补的旅游发展新格局,共同助推产业振兴、文化振兴。

佳县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和吕梁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贫困县,全县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村102个,其中深度贫困村3个(是榆林市唯一一个有深度贫困村的县区),建档立卡贫困户18069户46402人。近年来,我们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性工作和第一民生工程,通过几年的接续发力,在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中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通过近年示范村建设的实践探索,我认为,要注重以下四个衔接:一要抓好思想衔接。这些年,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干部把主要时间和精力基本都放在了脱贫攻坚上,乡村振兴战略于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后,在实际工作推动中还是有些滞缓,没有更多地思考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如何衔接的问题。因此,脱贫攻坚后,要尽快引导广大干部群众转变观念,统筹兼顾,形成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统筹推进的新共识。二要抓好规划衔接。结合“十四五”规划编制契机,对县域内乡村振兴的目标、任务、措施作出总体安排,科学编制县域乡村振兴规划,形成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互相补充的新体系。三要抓好产业衔接。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的关键在于产业的承接和延续。要加强产业政策统筹,将脱贫攻坚产业项目库和乡村振兴产业项目库合并管理。同时,要促进相关产业政策向常规性、普惠性和长效性转变,在支持贫困户发展产业的同时,加大对非贫困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支持力度,形成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的新格局。四要抓好机制衔接。借鉴脱贫攻坚形成的“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做好“五级书记抓扶贫”与抓乡村振兴的衔接共进,推广运用到乡村振兴中,探索推行选派乡村振兴第一书记制度,派驻乡村振兴驻村工作队,成立乡村振兴产业技术指导组,形成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统筹协调的新机制。

线上乡村振兴讲座心得体会篇五

近日,我参加了一场关于乡村振兴工作的讲座,聆听了专家们对于如何促进乡村振兴的探讨与建议。经过学习和思考,我深刻认识到了乡村振兴不仅是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更是一项需要各方共同努力的事业。在此,我想分享一下我的心得体会。

一、加大人才引进力度

讲座中专家提到,乡村振兴之所以能够成为当前热门话题,归根结底还是因为乡村需要人才。在全国范围内,现在已经有很多发达城市开始推行人才引进政策,这样做的初衷是为了解决人口错配、人口流失等问题。对此,我认为,要想促进乡村振兴,就必须要加大人才引进的力度,尽可能地调动人才来到农村创业、投资,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二、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

当前,随着经济步入新时代,农业的地位也变得越来越重要。而在讲座中,专家们提到,要想推进乡村振兴,必须优先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现代化的农业不仅要适应市场需求和消费者的食品安全要求,更要注重发展高科技和紧跟科技前沿,为农业转型和提高效益打下基础。

三、提升基础设施建设水平

对于好的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可以有效促进乡村振兴。基础设施是城市和乡村之间的一个瓶颈,因此,在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要合理规划使用资金,完善交通、电力、水利、通信等基础设施设施,为乡村振兴扫清发展障碍,推动乡村当地经济不断提升。

四、注重生态保护

乡村振兴还需要注重生态环境保护。保护生态环境不仅仅是一项传统的技术问题,更需要大家投入和参与。当前,环保已经成为重要的国家战略,希望各级政府和农业企业积极发挥生态作用,注重生态环境保护,采取加强基础设施创新、建设清洁能源和绿色农业等措施,打造更美好、更高效、更具发展潜力的生态乡村。

五、加强品牌建设和宣传

推进乡村振兴,必须注重宣传和品牌建设。宣传和品牌建设可以提高乡村的知名度,增加市场的市场竞争力,帮助农村的产品和服务走出乡村,走向市场,提升农民的收入。同时,也是提高城乡居民生活质量,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

总之,在这篇心得体会中,我认为,乡村振兴其实是整个社会的事业,只有大家一起努力、齐心协力,才能推动农村发展,改善农民的生活和环境,促进城乡发展一体化进程。

线上乡村振兴讲座心得体会篇六

这是新世纪以来,党中央连续发出的第19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一号文件。文件突出年度性任务、针对性举措、实效性导向,部署20xx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对扎实做好新发展阶段“三农”工作,确保农业稳产增产、农民稳步增收、农村稳定安宁,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三农”向好,全局主动。20xx年,是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的重要一年,我们党将召开二十大。在这重要的一年,接续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继续稳住农业基本盘,对于保持平稳健康的经济环境、国泰民安的社会环境、风清气正的政治环境具有特殊重要意义。

20xx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由谋篇布局进入具体施工阶段。要加强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牢牢守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两条底线,扎实开展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重点工作,着力促进粮食生产稳面积提产能、巩固脱贫稳势头提后劲、产业发展稳基础提效益、乡村建设稳步伐提质量。

“洪范八政,食为政首。”确保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是乡村振兴的首要任务。在外部环境深刻变化的复杂形势下,立足自身抓好农业,依靠自身端牢饭碗,才能更好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第一层次是抓好粮食播种面积,推进粮食安全产业带建设,进而稳定粮食年度产量;第二层次是下力气调整优化农业结构,扩大牛羊肉和奶业生产,提高大豆和油料自给率;第三层次是稳定生猪长效性支持政策,保障“菜篮子”产品价格稳定。这三大层次的落实均离不开压实地方责任,要开展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强化“菜篮子”市长负责制。

“胜非其难也,持之者其难也。”脱贫攻坚全面胜利后,坚决杜绝大规模返贫现象发生是过渡期“三农”工作的底线任务。20xx年,全国农村居民收入增速快于城镇居民,脱贫地区农村居民收入增速高于全国农村平均水平。然而,脱贫地区发展基础仍比较薄弱,脱贫产业需要接续培育,脱贫人口需要持续帮扶。今后要在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的基础上,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精准帮扶机制。重点是壮大脱贫地区乡村特色产业和促进脱贫人口稳定就业,带着农民干、帮着农民赚,让脱贫群众从中获得更多收入,共同走上致富道路。

“产业兴旺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聚焦产业促进乡村发展,是接续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关键所在。首先要夯实现代农业的基础,筑牢种子、耕地、农机支撑。种子方面,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启动农业生物育种重大项目;耕地方面,加强耕地质量提升和种植结构管控,开展盐碱地综合利用试点;农机方面,推进农机装备补短板。同时,聚焦农业多种功能、乡村多元价值,做优乡村特色产业。念好特色经,写好融合诀,建强农业现代化示范区、优势特色产业集群、现代农业产业园等产业平台。

乡村振兴是个系统工程。今年还要稳妥推进乡村建设,加强改进乡村治理,系统谋划农村改革。乡村建设方面,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改善通村组路、农村供水、乡村物流等基础设施。乡村治理方面,推广运用积分制、清单制、数字化等治理方式,努力解决高价彩礼、人情攀比、厚葬薄养等问题。农村改革方面,稳慎推进农村“三块地”改革,发展以生产托管为主要形式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坚决贯彻党中央关于“三农”工作的大政方针和决策部署,以更高的站位、更大的力度、更实的举措,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唯有汇聚全党上下、社会各方的强大合力,乡村才能聚要素、添人气、增活力,广大农民生活才能芝麻开花节节高,我们才能书写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三农”新篇章。

线上乡村振兴讲座心得体会篇七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农民工涌向城市,乡村经济陷入低迷,乡村人口凋零。为了振兴沂蒙乡村,提高农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沂蒙乡村振兴讲座近日在沂蒙乡村展开。我有幸参加了这场讲座,并深感其中的启发和思考。我在此分享我对于乡村振兴的体会和心得。

首先,在讲座中,我了解到乡村振兴并不仅仅是简单的农田开垦和产业支撑,而是以农田资源为基础,以农业发展为核心,以农民生活改善为目标,通过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五轮驱动”,推动乡村的全面振兴。这一观点让我深思,意识到乡村振兴要从多个方面、多个层次入手,不仅要发展农业产业,还要注重乡村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改善,重视乡风文明的培养和传承,加强农村治理和服务能力建设,更要努力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和幸福感。

其次,在讲座中,我了解到乡村振兴的关键是要发展特色产业。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社会的需求,乡村振兴需要注重发展具有地域特色和市场竞争力的特色产业。比如,在沂蒙地区,由于地势高耕作条件困难,传统的种植和养殖业难以取得突破性的进展,但是沂蒙地区的土壤和水质适合发展生态农业和食品加工产业。因此,乡村振兴的关键是要根据地方实际情况,确定适合当地特点和农民需求的产业,并注重培育品牌和市场推广,提升产品的附加值和竞争力。

再次,在讲座中,我了解到乡村振兴需要大力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无论是道路交通、水电供应还是信息通讯,都离不开良好的基础设施。讲座中介绍了一些成功的案例,这些地方通过大力发展农村公共设施,如农田水利、电网建设、互联网接入等,极大地改善了农村的生产和生活条件。我深感乡村振兴需要政府和社会各方共同努力,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提升农村基础设施的普及和质量,为广大农民创造更好的生产和生活条件。

另外,在讲座中,我了解到农村治理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方面。农村治理涉及到基层政府的作用,涉及到农民自治组织的建设,涉及到社会组织和志愿者力量的参与等。我认识到乡村振兴需要建立健全有效的农村治理体系,提高基层政府的服务能力和治理水平,加强社会组织和志愿者力量的组织和管理,形成农民主体、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良好局面,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和组织支持。

最后,我觉得沂蒙乡村振兴讲座给了我很多思考和启发。乡村振兴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需要政府的政策支持,需要企业的投资和创新,更需要广大农民的勤劳和智慧,只有各方合力,才能实现乡村振兴的宏伟目标。作为一名青年学生,我想做的就是努力学习知识,增强综合素质,将来回到自己的乡村,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让沂蒙乡村更美好、更有希望。

线上乡村振兴讲座心得体会篇八

我很荣幸参加乡村振兴培训班,通过党校领导、专家教授的精彩授课,本人受益匪浅,思想觉悟有了很大的进步,也有自己的学习体会和感想。

党的-大报告中首次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历史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而乡村振兴就是要以农村经济为基础,努力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丽乡村。我认为建设美丽乡村始终都离不开文化。

“红色瀑布小镇”与众不同的魅力。

一是加大文化基础设施投入。在各村建文化体育广场、文体活动室、图书阅览室、组建舞蹈队等,让“乡村舞台”真正为村民的“精神乐园”。

二是注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通过村广播、宣传画、公众微信号等,营造深厚的文明宣传氛围,让大家真正掌握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与要求,不断提高自身素质,讲文明、树新风,顺利完成由“村民”到“居民”的角色转变。

三是创新活动载体,让文化发展多元化。我乡通过“身边好人”、“道德模范”、“文明家庭”、“最美家风家训”等评选活动,树立优秀典型,并通过“道德讲堂”传承优良传统文化,引领文化建设方向,以文化人、以德润城,为乡村振兴和永续发展提供丰厚滋养、文化沃土和创造源泉。

在具体推动中还需要坚持以党建工作为引领,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以社会组织为支撑,着力在“强帮带、配班子”上下功夫,通过机关干部会、三会一课等方式,狠抓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并在乡村发展、助力增收、社会治理中发挥核心领导作用。同时,统筹推进三农队伍建设,形成更具人性化的用人策略。

一是创新用人机制。引进一批肯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优秀人才,为乡村的发展注入新鲜的血液,优化和提升机关干部整体素质。

二是加强已有人员的学习与培训。根据工作需要制定系统完备的培训计划,引导党员干部自觉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使他们在学习中转变观念、提高工作能力、提升工作效率,以求真、务实、廉洁、高效的精神紧跟成都、高新发展的脚步。

三是培养一批“土专家”,有本底、有办法、接地气;特聘一批“大专家”,有视野、有技术、接天线;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为构建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提供必要的人力资源保障。

作为一名乡镇基层工作人员,我们应该理清思路,和村两委一起找准思路谋发展,为把村建设成为业强、民富、村美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