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爱家乡活动方案(模板5篇)

时间:2023-09-26 03:54:49 作者:梦幻泡 幼儿园爱家乡活动方案(模板5篇)

“方”即方子、方法。“方案”,即在案前得出的方法,将方法呈于案前,即为“方案”。通过制定方案,我们可以有计划地推进工作,逐步实现目标,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以下是我给大家收集整理的方案策划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幼儿园爱家乡活动方案篇一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爱国教育必须从幼儿抓起,只有让孩子从小就把“祖国妈妈“铭刻在心里,才能使他们成长为热爱祖国、建设祖国的接班人。现在,就来看看以下三篇关于我爱家乡活动策划方案的文章吧!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爱国教育必须从幼儿抓起,只有让孩子从小就把“祖国妈妈“铭刻在心里,才能使他们成长为热爱祖国、建设祖国的接班人。为此,我园通过开展“我爱祖国、我爱家乡”相关系列活动培养幼儿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激发幼儿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感。

一、活动内容

1、认识国旗、国徽。

2、学唱爱国歌曲,学念爱国诗歌、倾听爱国故事,对孩子进行爱国教育,增进对祖国、家乡的了解和情感。

3、在周一升旗仪式中安排班级齐声朗诵爱国、爱家乡诗歌、唱爱国歌曲的环节。

4、通过绘画等形式画出祖国的美。和爸爸妈妈一起了解祖国的名胜古迹和重要的人和事,知道“我是中国人”,感受祖国的雄伟强大。

5、大班组参观粤东会馆、大大班举行爱国知识竞赛活动。

二、具体实施步骤:

1、时间:20xx年9月29日—11月上旬。

2、参加班级:全园各班级。

3、各班级在每周工作计划中需安排一个课时培养幼儿爱国、爱家乡活动内容,结合学习活动、餐前餐后等时间来配合进行。其中:升旗仪式时的《国歌》、《国旗多美丽》两首歌曲为必学内容。

4、每周升旗仪式安排一个班级进行朗诵或者歌唱展示。

为了保证此次活动能有效实施,由园领导和保教主任对此次活动进行全程跟踪记录,教研组对此次活动进行宣传和总结。

围绕改革开放30周年我县经济社会、教育发展、百姓生活、城乡面貌等方面的变化发展及我校30年来的发展历程,组织开展学校发展大讨论,充分发挥广大师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开展“我爱家乡,感受巨变”主题征文活动。

一、征文要求

1、征文内容以“我爱家乡,感受巨变”为主题,以撰写调查报告、作文练习等,提升感悟,增强教育效果。一是探讨我校教育发展规律,总结教育成功经验,提出我校教育发展的建议。(1)研究总结改革开放以来我校教育改革和发展实践经验的工作论文、学术论文。(2)描写改革开放以来从事教育工作的幸福感受,体现“爱与责任”的记叙文章。二是利用双休日组织师生开展社会调查活动,鼓励学生走向社会,了解社会,奉献社会,叙述自己或身边的人、事和社会新变化,抒发享受改革开放成果的感想和体验。加深学生对改革开放和家乡变化的认识,增强学生爱家乡、爱祖国的深厚感情。

2、文章题目自拟,必须是原创,不得抄袭或转摘。

3、工作论文和学术论文要求观点鲜明、主题突出、内容充实,具有理论性、思想性和学术性。记叙类文章通过叙述自己或身边的人、事和新变化,抒发享受改革开放成果的感想和体验,要求突出思想性、故事性和艺术性,文字简洁朴素,事迹生动感人,内容客观真实。

4、工作论文一般在20xx字左右;学术论文一般不超过4000字;记叙类文章一般不超过20xx字。

5、征文标题为三号字,黑体;正文为五号字,仿宋体;a4纸打印。

(二)征文时间

本次征文截止时间为20xx年12月15日。各位教师要积极投身本次活动,精心组织学生参与,参赛作品按时上交相关处室。

(三)奖项设置

1、教师获奖率80%,学生每个年级组设立优秀征文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若干名。

2、优秀作品将统一投稿。

(四)活动要求

一、指导思想

通过一系列的活动,让学生们认识自己的家乡,了解自己的家乡,从中感受到家乡的美好,在家乡的涛声中茁壮成长,让学生们在家乡文化的熏陶中得到情感启迪,树立起建设家乡、报效祖国的远大理想。

二、目标任务

通过“知家乡,话家乡,爱家乡”的主题教育活动,引导学生研究学习我们的家乡,在各个领域取得的伟大成就,使他们更加了解家乡的经济、政治、文化和建设等方面的发展进步,增强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同时注重对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社会服务意识、公民自豪感、责任感及创新精神的培养。

三、活动时间

20xx.3.1-3.31

四、实施步骤

第一周(3.1-3.6)呼唤“家乡情结”,了解“家乡文化”。

家乡文化是一个地方最鲜活、最朴素、最具生命力与感染力的人文资源,是加强青少年“知家乡、爱家乡”的最好教材。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走访、调查、分析,全面了解家乡,增强学生对家乡的荣誉感和归属感,树立热爱家乡、建设家乡、报效祖国、服务人民的历史责任感。

出一期黑板报《知家乡,话家乡,爱家乡》。

第二周(3.7-3.13)我与雷锋找差距——告别缺点,发掘优点”

引导全体同学在认真深入学习雷锋精神的同时,开展自省修身活动,在严格自省、深刻反思的基础上充分挖掘自身优点,增强自信心,提高班级凝聚力,同时对自身在为人、处事、学习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整改,各班制定学雷锋活动计划,将学习雷锋精神活动真正落到实处。

第三周(3.14-3.20)“我看家乡新变化”。

通过活动,学生面对家乡日新月异的变化,面对家乡的辉煌蓝图,怀着对家乡的热爱,由衷地赞美家乡,为自己生在家乡长在家乡而感到自豪。在活动中学会与人交流、合作、分享,激发学生看家乡、赞家乡、爱家乡的真切情怀,接近自然,深入社会,体验生活,使学生们学会生活,学会珍惜,培养社会责任感和荣誉感,提高综合素质和能力。

第四周(3.21-3.27)呼唤“文明”,在校做一个好学生,在家做一个好孩子,在社会上做一个文明公民。

少年学生是家乡未来的主人,是城市文明延续传承的关键所在,也是把家乡不断推向时代潮头和世界前沿的关键所在。通过学习与实践活动,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引导、启迪激励,进而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人文精神,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塑造学生健康的体魄和健全的人格。在校做一个好学生,在家做一个好孩子,在社会上做一个文明公民,用实际行动来证明时代因你们而精彩,家乡因你们而骄傲。

第五周(3.28-3.31)“爱护环境,共建美好家乡”环保意识教育

结合《中小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措施和规章,把重点放在对学生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上,重视文明行为的反复训练上。以“山更青、水更秀、天更蓝、地更绿、城更美”为目标,开展美化、整治周边环境、爱护大自然和生态资源的教育活动。

幼儿园爱家乡活动方案篇二

活动内容:

1、了解家乡名胜古迹及部分土特产。

2、黄山闻名天下,教育幼儿热爱家乡,要保护家乡名胜古迹,增强幼儿环保意识。

3、发展幼儿思维和口语表达能力。

4、发展幼儿的观察比较能力。

活动准备:

1、通过家园联系,要求家长配合带幼儿在家乡旅游拍照,收集各种名胜古迹资料。

2、环保资料:

1、黄山松所惧怕的松虫图片。

2、太平湖清澈水面与脏水对比照片。

3、布置好“美丽的家乡”展厅。

活动过程:

一、稳定幼儿情绪,组织教学。

师:知道我们的家乡在哪吗?今天老师带小朋友们去“美丽的家乡”展厅参观,看看我们的家乡有多美。

二、进入展厅。

1、教师担任解说员,讲解黄山太平湖主要景点。

黄山有四奇奇松怪石云海温泉,风景秀丽闻名天下。

太平湖大桥是座单塔斜拉桥,是亚洲最长的斜拉桥。太平湖许多

岛屿如猴岛、鹿岛、蛇岛鸟岛等等。

2、出示有关环保方面照片,引导幼儿讨论。

师:小朋友,这棵松树怎么了(生病了)

如果黄山的.松树生病了那会怎么样?

1、黄山变的光秃秃的,不好看了,迎客松、送客松也没有了。

2、没有松树的根固,会引起山体塌翻、泥土流失。

3、没有树木,大自然失去平衡,自然界遭到破坏,人类的生存环境也会被破坏。

怎么办?(和爸爸妈妈一起宣传在木材进出口时要进行检疫)

师:(出示太平湖清澈水面与脏水对比照片)水为什么会脏?需要保护吗?怎么保护?

教师引导幼儿讨论太平湖环保问题,并要求孩子从孩子自己做起,从身边的人做起。

3、自由活动

4、在大部分幼儿参观讨论结束时组织幼儿创编儿歌。

师:小朋友我们的家乡如此美丽,我们一起编首儿歌好不好?

引导幼儿创编。

我们的家乡在哪里?―――我的家乡在黄山

黄山的风景天下闻名―――风景秀丽天下传

太平湖上有座什么桥―――太平湖上斜拉桥

像只大雁飞的高

我爱黄山

我爱太平湖

我爱我的家乡

教师总结后要求幼儿为诗歌命名《我爱我的家乡》并要求幼儿回去读给自己的父母、亲人听。

5、活动延伸

请幼儿将自己美丽的家乡风貌用笔画下来,并组织幼儿进行“美丽的家乡”绘展。

幼儿园爱家乡活动方案篇三

设计思路:

为了能让大班的孩子在美术活动中体会到成功与快乐,一次,我发现纸杯可以做成各种漂亮的纸杯花,因样子很像太阳,我为它起名——"太阳花"。它不但美观漂亮而且简单易学,非常适合中班孩子学习。因此,开展了这次别开生面的美工活动。

活动目标:

1、给纸杯涂色,锻炼幼儿的涂色能力。

2、按规律给纸杯剪"花瓣",锻炼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3、粘贴眼睛、嘴巴等器官,发展幼儿的审美能力。

4、培养幼儿废物利用的意识。

活动准备:纸杯、蜡笔、剪刀、胶棒若干,"太阳花"作品一幅,背景图画一幅。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请幼儿欣赏作品,激发幼儿活动兴趣。

小结:我们要善于发现周围许多废物都有再利用的价值。

二、幼儿操作,教师讲解示范。

1、小朋友任意挑选自己喜欢的纸杯给它涂上颜色。

2、在纸杯上剪出各种有规律的图案。如:长条、尖条、圆条等。

3、把剪好的纸杯放在桌上打开就变成一朵美丽的"太阳花"了。

4、给纸杯花贴上眼睛和嘴巴就变成可爱的"太阳花娃娃"了。

小结:注意不要剪斜、剪断,要按照一定的规律剪。剪下的材料要及时收拾清理。

三、展示背景图画,请幼儿把做好的"太阳花"粘到上面。

1、幼儿共同欣赏,相互评价。

2、教师和幼儿一起表演舞蹈《我是一朵小花》。

小结:请小朋友们思考,生活中还有哪些可以利用的废物。如:纸盒、饮料瓶、塑料袋等。

幼儿园爱家乡活动方案篇四

1.通过本课学习,使幼儿认识一些常见水果,知道他们的外形,颜色,吃法以及味道。

2.通过本课学习,使孩子们知道多吃水果的好处,养成多吃水果的习惯。

3.鼓励幼儿敢于大胆表述自己对水果的见解。

4.知道人体需要各种不同的营养。

5.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认识常见水果的外形,颜色,以及吃法。同时知道多吃水果有益健康,养成多吃水果的习惯。

活动准备

常见水果(苹果、香蕉、桔子、梨)实物以及桃子,石榴等水果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开始环节:复习手指操(小白上楼梯),导入课题。

二.基本环节:逐一出示四种常见水果,引导幼儿认识(从外形,颜色,吃法以及味道上来区分)

1.看外形:苹果是圆的,红红的。香蕉是长长的,黄色的。桔子是桔黄色的,圆圆的。梨是淡黄色的,上边小,下边大的椭圆形。

2.实际吃:注意引导幼儿,香蕉和桔子要剥开皮后才能吃,苹果和梨要洗干净才能吃。也可以削掉皮吃。

3.品尝味道:分给幼儿常见水果,让他们细细品尝后,说出是什么味道?

三.结束环节:

1.这些是常见水果,我们还见过那些水果?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说出来,(比如:桃子,石榴,葡萄等)并认识。

2.水果里有很多对我们身体有好处的东西,所以我们要多吃水果.

四.延伸环节:

水果由于产地不同,种类也不同,建议孩子们走进大自然,多认识一些水果。比如:火龙果、荔枝、榴莲等。

幼儿园爱家乡活动方案篇五

为了使广大学生了解家乡的地方文化、热爱自己的家乡,将组织开展我爱家乡一系列的主题活动,下面小编给大家介绍关于我爱家乡主题活动方案的相关资料,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爱国教育必须从幼儿抓起,只有让孩子从小就把“祖国妈妈“铭刻在心里,才能使他们成长为热爱祖国、建设祖国的接班人。为此,我园通过开展“我爱祖国、我爱家乡”相关系列活动培养幼儿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激发幼儿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感。

一、活动内容

1、认识国旗、国徽。

2、学唱爱国歌曲,学念爱国诗歌、倾听爱国故事,对孩子进行爱国教育,增进对祖国、家乡的了解和情感。

3、在周一升旗仪式中安排班级齐声朗诵爱国、爱家乡诗歌、唱爱国歌曲的环节。

4、通过绘画等形式画出祖国的美。和爸爸妈妈一起了解祖国的名胜古迹和重要的人和事,知道“我是中国人”,感受祖国的雄伟强大。

5、大班组参观粤东会馆、大大班举行爱国知识竞赛活动。

二、具体实施步骤:

1、时间:20xx年9月29日—11月上旬。

2、参加班级:全园各班级。

3、各班级在每周工作计划中需安排一个课时培养幼儿爱国、爱家乡活动内容,结合学习活动、餐前餐后等时间来配合进行。其中:升旗仪式时的《国歌》、《国旗多美丽》两首歌曲为必学内容。

4、每周升旗仪式安排一个班级进行朗诵或者歌唱展示。

为了保证此次活动能有效实施,由园领导和保教主任对此次活动进行全程跟踪记录,教研组对此次活动进行宣传和总结。

围绕改革开放30周年我县经济社会、教育发展、百姓生活、城乡面貌等方面的变化发展及我校30年来的发展历程,组织开展学校发展大讨论,充分发挥广大师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开展“我爱家乡,感受巨变”主题征文活动。

一、征文要求

1、征文内容以“我爱家乡,感受巨变”为主题,以撰写调查报告、作文练习等,提升感悟,增强教育效果。一是探讨我校教育发展规律,总结教育成功经验,提出我校教育发展的建议。(1)研究总结改革开放以来我校教育改革和发展实践经验的工作论文、学术论文。(2)描写改革开放以来从事教育工作的幸福感受,体现“爱与责任”的记叙文章。二是利用双休日组织师生开展社会调查活动,鼓励学生走向社会,了解社会,奉献社会,叙述自己或身边的人、事和社会新变化,抒发享受改革开放成果的感想和体验。加深学生对改革开放和家乡变化的认识,增强学生爱家乡、爱祖国的深厚感情。

2、文章题目自拟,必须是原创,不得抄袭或转摘。

3、工作论文和学术论文要求观点鲜明、主题突出、内容充实,具有理论性、思想性和学术性。记叙类文章通过叙述自己或身边的人、事和新变化,抒发享受改革开放成果的感想和体验,要求突出思想性、故事性和艺术性,文字简洁朴素,事迹生动感人,内容客观真实。

4、工作论文一般在20xx字左右;学术论文一般不超过4000字;记叙类文章一般不超过20xx字。

5、征文标题为三号字,黑体;正文为五号字,仿宋体;a4纸打印。

(二)征文时间

本次征文截止时间为20xx年12月15日。各位教师要积极投身本次活动,精心组织学生参与,参赛作品按时上交相关处室。

(三)奖项设置

1、教师获奖率80%,学生每个年级组设立优秀征文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若干名。

2、优秀作品将统一投稿。

(四)活动要求

一、指导思想

通过一系列的活动,让学生们认识自己的家乡,了解自己的`家乡,从中感受到家乡的美好,在家乡的涛声中茁壮成长,让学生们在家乡文化的熏陶中得到情感启迪,树立起建设家乡、报效祖国的远大理想。

二、目标任务

通过“知家乡,话家乡,爱家乡”的主题教育活动,引导学生研究学习我们的家乡,在各个领域取得的伟大成就,使他们更加了解家乡的经济、政治、文化和建设等方面的发展进步,增强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同时注重对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社会服务意识、公民自豪感、责任感及创新精神的培养。

三、活动时间

20xx.3.1-3.31

四、实施步骤

第一周(3.1-3.6)呼唤“家乡情结”,了解“家乡文化”。

家乡文化是一个地方最鲜活、最朴素、最具生命力与感染力的人文资源,是加强青少年“知家乡、爱家乡”的最好教材。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走访、调查、分析,全面了解家乡,增强学生对家乡的荣誉感和归属感,树立热爱家乡、建设家乡、报效祖国、服务人民的历史责任感。

出一期黑板报《知家乡,话家乡,爱家乡》。

第二周(3.7-3.13)我与雷锋找差距——告别缺点,发掘优点”

引导全体同学在认真深入学习雷锋精神的同时,开展自省修身活动,在严格自省、深刻反思的基础上充分挖掘自身优点,增强自信心,提高班级凝聚力,同时对自身在为人、处事、学习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整改,各班制定学雷锋活动计划,将学习雷锋精神活动真正落到实处。

第三周(3.14-3.20)“我看家乡新变化”。

通过活动,学生面对家乡日新月异的变化,面对家乡的辉煌蓝图,怀着对家乡的热爱,由衷地赞美家乡,为自己生在家乡长在家乡而感到自豪。在活动中学会与人交流、合作、分享,激发学生看家乡、赞家乡、爱家乡的真切情怀,接近自然,深入社会,体验生活,使学生们学会生活,学会珍惜,培养社会责任感和荣誉感,提高综合素质和能力。

第四周(3.21-3.27)呼唤“文明”,在校做一个好学生,在家做一个好孩子,在社会上做一个文明公民。

少年学生是家乡未来的主人,是城市文明延续传承的关键所在,也是把家乡不断推向时代潮头和世界前沿的关键所在。通过学习与实践活动,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引导、启迪激励,进而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人文精神,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塑造学生健康的体魄和健全的人格。在校做一个好学生,在家做一个好孩子,在社会上做一个文明公民,用实际行动来证明时代因你们而精彩,家乡因你们而骄傲。

第五周(3.28-3.31)“爱护环境,共建美好家乡”环保意识教育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