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以劳树德感悟(优秀8篇)

时间:2023-10-12 12:50:11 作者:笔尘 2023年以劳树德感悟(优秀8篇)

自我介绍是一个向他人展示自己基本情况的方式,通过自我介绍,我们可以让别人了解我们的身份背景。下面是一些关于意见和建议的例子,供大家参考和学习。

以劳树德感悟篇一

“以劳树德”,这是我们一直被灌输的信念。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家长、老师、长辈都会告诉我们,只有通过劳动,才能收获成果;只有通过劳动,才会懂得珍惜;只有通过劳动,才能培养一颗真正的德行。多年以来,这种传统美德一直被承传下来。而在我的成长经历中,也深深体会到了“以劳树德”的重要性。

第二段:劳动的意义

劳动,不仅是一种物质上的财富创造,更是一种精神上的锻炼。通过劳动,我们可以培养勤奋、坚韧、耐心、精力充沛等优秀品质。同时,劳动也是一种人生体验,只有亲身体验过,才能真正理解其中的诸多韵味和意义。通过劳动,我们能够感受到汗水的滋润、骄阳的炙烤、泥土的肥沃、成果的喜悦等等,也能够从中领悟到人生的苦难、挫折、坚韧和奋斗的价值。

第三段:劳动与德行

“劳其事而劳其心”,这句话道出了劳动与德行的关联性。只有有了劳动,才有了成果,同时,也才能够培养出成功所必须的诸多品质。体力的消耗和心理的挑战让我们获得了锤炼,也让我们认识到“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真谛。只有懂得了珍惜,才能够真正亲近自然,尊重事实。同时,更只有在劳动中,才能够发现自己的价值,找到自己的内在动力,进而实现人生的价值。

第四段:一场劳动的体验

我还记得,有一次,我和家人一同去山区进行了一次摘茶叶的活动。起早贪黑,沿着漫长的山路前行,用力地手摘茶叶,然后回到家中再进行晾晒。一共经历了三天两夜的茶叶制作过程。在这几天的劳动中,我经历了挫折、疲惫、饥饿、虫咬、疼痛等诸多困难,但同时,也积累了耐力、毅力、勤奋、自强、自主、团队意识等多种优秀品质。同时,我们也沉浸在自然的美景之中、感受着阳光的温暖、手中茶叶的清香,这种劳动所带来的喜悦和真实的成就感真的是无以为报。

第五段:总结

“劳其事而劳其心”这句话不仅仅是一种鼓励,更是一种教育和评价的标准。我们应该发扬劳动精神,培养德行,在工作中、生活中、学习中坚持以劳树德,为自己为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培养自己成为一名全面发展、爱国、有为有为的人。劳动的力量不容小觑,只有实现自己的价值,并让资瓷更好的成功于社会,这才是我们从劳动中所追求的。让我们一起继承并发扬“以劳树德”的优良传统,共同创造美好的明天!

以劳树德感悟篇二

《论语》中有这样一句话,“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意思是说,如果连人都没有办到,怎么可能成为好的魂灵?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封建社会强调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而其中最主要的便是修身。以劳树德是在劳动中追求做人的美好,培养自己的德性,使自己成为一名合格的人。在这篇文章中,我将结合自身的经验和感悟,从三个方面探讨以劳树德的含义,以及它在当今社会中的重要性。

第二段:以劳树德的含义

以劳树德,字面意思是“靠劳动修身”,而这里的“修身”是指道德修养。这种道德修养的方法是通过劳动来实现的。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劳动被认为是人生的必须品,不仅可以锻炼人的身体,还可以培养人的道德。因此,以劳树德是要通过从事劳动来增强自我,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提高自身道德境界和文化素养。

第三段:以劳树德的重要性

以劳树德在当今社会中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首先,现代社会追求的是人才,而这种人才并不是只在学校里学习优秀的知识就可以得到的,更多的还需要有实践经验和能力。这些实践经验和能力无疑是通过劳动才能获得的。其次,以劳树德还有助于建设和谐社会。当前,社会治安不断恶化,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一些人缺乏道德修养。如果社会上每个人都能够通过劳动来培养自己的道德,那么社会和谐也就水到渠成了。

第四段:我在劳动中的体验

作为一名学生,我在校内外参加了不少劳动活动。比如,学校组织的义工活动、社区清洁等等。通过这些劳动活动,我体验到了以劳树德的理念。通过劳动我学会了尊重他人、关心他人,学会了坚持不懈和奉献精神。这些体验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我更加认识到以劳树德的重要性。

第五段:结尾

总之,以劳树德的理念在当今社会中是非常重要的。作为一个人,我们应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在日常生活中稳定自己的情绪,培养自己劳动的习惯,当然,在劳动中也要有自己的年度计划与规划,同时发展自己的能力。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有尊严、有修养、有自信的人,成为更好的“魂灵”。

以劳树德感悟篇三

近年来,树德教育受到广泛关注与推崇,它以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为中心,强调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品德修养和道德行为,旨在培养学生成为有社会责任感、有良好道德素质的公民。我在参与树德教育的过程中,深感受益匪浅,领悟了许多道德操守,并在实践中获得了一些体会。

首先,我认识到树德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树德教育并不是简单地灌输道德知识,而是通过提供适当的指导和引导,让学生自主做出正确的道德选择。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碰到一些道德困境,比如发现他人的丢失物品是否应该归还,面对小伙伴的挑衅是否应该还击等等。通过树德教育,学生们能够养成自律的习惯,正确地对待这些困境,并且付诸行动。而正是通过这些日常细节的培养,学生们逐渐在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上形成自己的看法,进一步增强了自律能力。

其次,树德教育让我认识到了个体责任与社会责任的关系。在树德教育中,个体责任是指每个人在日常生活中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而社会责任则是指个体在社会环境中需要承担的责任。个体责任与社会责任是相辅相成的,只有个体责任得到落实,社会责任才会有所体现。例如,经常参与校园志愿活动的学生不仅能够培养自己的乐于助人的品质,还能激发起其他同学的关爱之心,形成良好的群体效应。通过树德教育的引导,我明白了自己承担起个体责任的重要性,也更加明确了自己在社会中的责任。

此外,树德教育也让我深刻体会到了道德与快乐的关系。在过去,我常常认为道德行为是一种牺牲和承担,给人的感觉是严肃和束缚。然而,在树德教育的实践中,我发现了道德行为其实是获得真正快乐的途径。比如,曾经在一个雨天,我看到有一个老人推着轮椅艰难地穿过急流,我不禁上前帮助他,尽管当时狼狈了些,但那一刻我心中涌起了无比的快乐和满足感。通过树德教育,我明白了道德行为的真正价值,不仅是对他人的回报,也是对自己心灵的滋养。

最后,树德教育引导我们正确认识名利的价值。在当今社会,很多人追逐名利,追求物质上的享受和社会地位的提升,往往忽略了道德的重要性。然而,通过树德教育的引导,我明白名利在人生中并非是唯一的追求,而是应该把道德准则放在第一位。在面对种种利益诱惑的时候,我学会了抵制诱惑,坚守正义,用道德的尺度来衡量名利。树德教育让我看到,真正的快乐和满足源自于内心的善良和道德。

总之,树德教育对我个人成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通过培养自律能力,我逐渐明白了个体责任与社会责任的关系,也体会到了道德与快乐的紧密联系。同时,我也明确了名利在道德面前的次要地位。树德教育是一次全面的道德修养和人格塑造的过程,将这种教育贯穿于日常生活中,可以使每个人在道德水平上得以提高,为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同时,这也体现了树德教育的价值和意义,为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做出了可贵的贡献。

以劳树德感悟篇四

我认为高校教师树德立人,做好新时代学生的领路人,教师首先需要有正确的”“德”。教师的思想、人生观、价值观将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三观”,如果教师的“三观不正”,那也容易教歪学生。培养国之未来栋梁,需要教师的辛勤培育,栋梁之根本在于正确价值观。

我认为品德优秀的一名高校教师,首先,政治要强: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善于从政治上看问题,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政治清醒;第二,情怀要深:保持家国情怀,心里装着国家和民族,在党和人民的伟大实践中关注时代、关注社会,汲取养分、丰富思想;第三,思维要新:学会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创新课堂教学,给学生深刻的学习体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学会正确的思维方法;第四:视野要广:有知识视野、国际视野、历史视野,通过生动、深入、具体的纵横比较,把一些道理讲明白、讲清楚;第五,自律要严:做到课上课下一致、网上网下一致,自觉弘扬主旋律,积极传递正能量;第六,人格要正:有人格,才有吸引力。亲其师,才能信其道。要有堂堂正正的人格,用高尚的人格感染学生、赢得学生,用真理的力量感召学生,以深厚的理论功底赢得学生,自觉做为学为人的表率,做让学生喜爱的人。

***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到:以凝聚人心、完善人格、开发人力、培育人才、造福人民为工作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那么又该如何“立人”呢?作为一名高校教师,我认为,首先应理解“立人”中对“人”,我们到底需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就决定了我们的教育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

以劳树德感悟篇五

高校教师作为学生的引路人,在师德师风上尤其要注重,如何做好立德树人,是每一位高校教师应该去思考的问题。

的核心应该是提高教师的素质。所谓教师素质,就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决定其教育教学效果、对学生身心发展有直接而显著影响的心理品质的总和。

教师道德是一种职业道德。教师的职业道德,简称“师德”,它是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我们所认为的教师的道德素质并不是指规范、准则本身,而是教师把这些规范、准则逐步内化,成为教师从事教育事业的准则。例如在教学工作中,对学生的孜孜不倦和有教无类就是一种师德,平等地去看待每一个学生,用自己的言传身教去感化他们,每一个班级都存在着能力品德方面参差不齐的学生,对于老师而言,一视同仁的去对待他们是师德的体现。作为教师基本上都知道教师道德,但许多教师并没有把道德规范、准则内化,受到各种因素影响而失去自己的内在准则,与师德的要求背道而驰,因此,他们在实际教学中表现出言行不一致性,因而造成不良后果,这就丧失了师德。由于教师所从事的职业是教育人、塑造人的事业,因此,师道德素质比教师文化素质更为重要。师德是教师人格特征的直接体现。

所谓师风,即教师从教的道德作风。

师德师风建设

要坚持以热爱学生、教书育人为核心,以敬业爱岗、为人师表为基本准则,以阶段性职业行为禁行规定为底线。我们要以“严谨、勤奋、求实、创新”的精神来要求自己。对教师来说,最好的回报就是得到学生的真心拥戴。它包涵了教师的风采、风操、风格、风气。首先,教师的工作性质决定了教师的仪表应该庄重端肃,整洁大方,教师举手投足,应该方寸不乱,一丝不苟,透出师者的不凡气度。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展现一种教师的外在形象,用师者的形象去感染每位学生;其次,每个教师应具备自己的风范和操守,就是人内在品质的表现。“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不随波逐流,不同流合污,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和独立的人格,在日常工作中树立属于自己的人格,向学生展现自己的人格魅力。再者,教师应该具有容人的气度、包容的胸怀。教师正是用宽厚和包容,在实施教育的过程中用欣赏的眼光,正确面对学生的不成熟和顽劣,使学生得以在一个宽松和人性的环境中慢慢地成长。最后,教师应该有健康高雅的爱好和追求。把积极向上、奋发有为作为自己终生追求的主题,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以使教师群体永远行走在人类社会发展的最前列。教师群体还要敢开优良社会风气之先,构建和谐社会,创建终身学习体系,这样的师风才是当下社会需要的。

教师只有通过不断地自我提升,让自己博学多才,这样才能在学生面前更好的展现自己的师德师风。在当今社会,教师必须不断地学习方能更好的胜任教师的工作,全面的提升自己的知识面,树立终身学习的目标,21世纪的教师应该是终身学习的示范者,是学生终身学习的楷模。不仅如此,新时代的教师还要做学生学习技巧的传授者和学习障碍的诊断者、课程设计的专家、现代教育技术的行家、信息资源的提供者、独立学习的指导者等等。时代赋予了教师新的角色,而只有通过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才能做好学生的引导者,才能树立良好的师德师风。

教师的工作就是奉献,让我们牢记学无止境,为人师表,让我们用行动去播撒爱,让我们用爱去培育心灵,让我们站在新的历史高度,在教育、教学的工作实践中,用高标准的师德观念,规范自身的行为,提高自身的素质,让我们在平凡的岗位上,发挥出不平凡的力量。

以劳树德感悟篇六

老师们、同志们、同学们:

在第三十三个教师节即将到来之际,我们欢聚一堂,隆重举行山东建筑大学庆祝教师节暨表彰大会。在此,我代表学校,向辛勤耕耘在教学、科研、管理、后勤服务等岗位上的全校教职员工致以节日的问候!向长期以来为学校发展作出贡献的老领导、老教师、老同志表示崇高的敬意!向在各自岗位上做出突出贡献、受到表彰的先进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总书记在与北京师范大学师生座谈会上指出“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刚才,听了教师代表的发言,看见受表彰老师们灿烂的笑容,分享老师们为学校发展潜心奉献而收获的喜悦,我很受感动,也很受鼓舞。我们今天表彰的优秀集体和个人等都来自于教学科研一线。在他们身上,集中体现了作为教师献身教育、甘为人梯的崇高境界,代表了广大教师任劳任怨、精心教书育人的可贵品质,展示了作为教师为人师表、无私奉献的可敬风范。正是因为有了我们广大教师多年如一日的勤勤恳恳、默默耕耘,正是因为你们用执着和奉献诠释着人民教师的责任和使命,才逐渐造就了学校不断完善的服务体系、稳步提升的育人质量,学校事业蓬勃发展、欣欣向荣的生动局面才得以持续彰显。广大教师永远是学校建设改革发展道路上的宝贵财富,永远是建设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实现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奋斗目标的重要依靠。

回顾过去的几年间,在学校党委的领导下,全校教职员工同心同德、无私奉献、抢抓机遇、锐意进取,学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党的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绩。扎实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顺利完成干部任期届满调整,完成基层党组织换届选举,干部队伍的素质进一步提高,各级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明显增强。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与山东省人民政府共建山东建筑大学,为学校建设发展提供了新的重大机遇。抓好学校发展顶层设计,编制学校“十三五”发展规划,制定教育综合改革实施方案。强化教学工作中心地位,深入推进名校建设工程,城乡规划等四个专业获批山东省高水平应用型立项建设专业(群),“绿色建筑与建筑工业创新实践中心”产教融合发展工程规划项目获批国家立项。学位研究生教育快速发展,建筑学一级学科获批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获批研究生推免资格,实现硕士点所有学院全覆盖。科技创新能力和学科建设水平明显提高,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建筑学获批省一流学科,获批国家乡土文化遗产保护重点科研基地,国内首个钢结构装配式被动式超低能耗教学实验综合楼启动运行。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绿色建筑学科入选省“泰山学者特支计划”,引进“****”专家1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泰山学者”优势特色学科领军人才1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实现重大突破。夯实依法治校基石,颁布施行《山东建筑大学章程》,建立健全配套制度,不断完善内部治理体系。生源质量不断提高,育人环境不断优化,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升,毕业生就业率始终保持在全省高校前列。去年,学校迎来建校六十华诞,新建档案馆等三馆投入使用,举办甲子校庆系列活动,推出文化成果、展示办学成就、凝炼建大精神,师生校友的爱校荣校情怀得到了进一步增强。还有许多成绩,不胜枚举。这些成绩的取得,标志着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办学水平和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社会声誉日益提升,学校各项事业呈现出蒸蒸日上、蓬勃发展的良好局面。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全校上下的齐心努力、离不开全校教职员工的励精图治!今天受表彰的各位就是广大教师中涌现出来的优秀代表。在此,我提议,让我们再次以热烈的掌声,向对学校充满热爱、对事业充满挚爱、对学生充满仁爱的老师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和最衷心的感谢!

老师们、同志们,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总书记指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根本靠创新,关键是人才,基础在教育。办好高等教育,办好高校,关键在教师。教师是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承载着教书育人、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重任。2014年在第三十个教师节到来之际,***总书记对全国教师提出了“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四有好老师标准;2016年教师节前夕,***总书记向全国教师提出“做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做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做学生创新思维的引路人,做学生奉献祖国的引路人”的深切期望;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更是提出教师要“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坚持言传和身教相统一,坚持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坚持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统一”的明确要求。面对党中央赋予高校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神圣使命,面对高等教育大发展、大变革的历史机遇,面对我省走在前列、建设经济文化强省的奋斗目标,面对学校落实“十三五”发展规划和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实施方案的破冰攻坚期,我们应该怎么做,我们必须怎么做,才能使山东建筑大学乘着时代的航船坚定向前。在这里,我提五点希望和要求与大家共勉。

师之德,教之魂,教育的终极目的是育人。教师从事着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工作,关系着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主要目的是引导学生在学习科学知识的基础上,开启明智,培养良好的品德,从而达到全面发展。教书是育人的手段,育人是教书的目的。三尺讲台有纪律,广大教师要自觉培养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传播正能量。要永远坚持高尚的师德情操,并使之成为日复一日的行动坚守,要以良好的师德师风带动学生品德养成,切实履行好立德树人的职责,真正成为塑造学生灵魂的工程师。

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言传和身教是教育行为的最直接路径。对广大高校教师而言,言传的主阵地是课堂教学,能够运用准确形象、逻辑清晰的教学语言进行知识传授,是教师的基本功。而与言传相比,教师以身作则的表率示范作用则是更生动、更深远的教育。《论语》道,“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不但要言传,更要注重身教,要求学生做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学生不做的,自己首先不做。要身体力行,言行一致,用自己良好的言行去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做学生治学成才的引路人。

高校教师既是教育工作者,又是科研工作者,欲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必有一桶水,只有学而不厌,才能诲人不倦。治学之要义,在于惟精惟一,就是要在纷繁复杂的环境中,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执着进取,孜孜以求。治学之要义,还在于铁肩担道义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社会服务是高等教育的功能之一,科学研究必须建立在深入实践、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广大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一定要积极投身到社会服务中去,投入到生产实践中去,关注社会需求,关注民生福祉,在是非、曲直、善恶、得失面前,永远坚持高校教师的职业操守,做捍卫高校教师职业尊严的践行者。

追求真理是人类社会进步的不竭动力,求是求真是学术活动开展的科学态度。党和国家历来鼓励广大教师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呈现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学术状态,鼓励广大科学工作者不断攀登科学高峰,占领学术高地。恪守学术规范是高校教师学术繁荣发展的必要条件和有效保障。广大教师要自觉恪守学术规范,端正学术态度,严肃学术行为,净化学术氛围,珍惜自己的教师荣誉,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不忘初心,做“精忠报国、敢为人先、求真诚信、拼搏奉献”科学精神的传播者。

当前,学校落实“十三五”发展规划、推进教育综合改革已进入攻坚期,正处于全面强化内涵建设,提高办学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机遇期。开学前,学校组织召开干部培训班,并对重点工作推进进行了集中研讨。8月31日,学校党委召开党委务虚会,对今年工作推进情况进行了汇总,并进一步提出了推进计划和落实措施。改革必有阵痛,创新才有光明。全校党员干部,全体教职员工要进一步把思想统一到党委的决策部署上来,把精力投入到各项改革任务的贯彻落实上来,加强统筹协调,强化督导检查,健全激励机制,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以笃行实现改革创新思维,以实干践行忠诚干净担当,以一流的工作业绩为学校发展再立新功,不断开创教学研究型大学建设的新局面。

回首学校六十一年的办学征程,一代代建大人勠力同心、砥砺耕耘,广大教师躬耕三尺讲台、教书育人。教师兴,则校兴。教师强,则校强。山东建筑大学的发展史就是广大教师与党中央同心同向的奋斗史,就是与民族复兴大业紧紧相连的奉献史。我相信,在学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只要全校教职员工继续弘扬实干精神,继续高扬创业豪情,继续展现主人翁情怀,山东建筑大学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最后,祝全校教职员工节日愉快、工作顺利、阖家幸福!

谢谢大家!

以劳树德感悟篇七

作为人类的一员,每个人都希望成为一个有价值的人,一个正直、忠诚、善良的人。然而,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常常追逐物质享受,失去了道德信仰的指引。面对这样的现象,我们应该意识到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至关重要。我深深认识到,树人先树德的道理。

第二段:荣誉与品德

在我们的生活中,荣誉和品德的关系密切相连。荣誉可以是一个人获得的金钱或奖项,而品德则是一个人的道德品质和行为。然而,我经历了一次亲身的经历来证明,品德胜过荣誉。我曾经认为只有一个人在外表上力求完美才能够得到别人的尊重和认可。然而,在与一个外貌平庸但品德高尚的朋友相处后,我才意识到,在社会中,真正令人尊敬和感激的是一个人的行为和品德。

第三段:培养良好的品德

培养良好的品德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责任。品德不仅仅是依靠家庭和学校的教育,更需要个人的自觉和努力。首先,我们应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只有正确认识到什么是真善美,我们才能把握正确的方向,并努力追求。其次,我们应该培养自己的品格和道德观念。我们可以通过参与志愿者工作、关爱他人、遵守社会公德等活动来提高自己的道德素养。最重要的是,我们应该秉持诚实、宽容、敬业等价值观,将它们融入到我们的日常行为中。

第四段:品德的实践

培养良好的品德需要通过实践来加以巩固和提高。在我的成长过程中,我经历了许多让我成长的事情。当我面临一个道德选择时,我努力回想起我的家庭教育和道德观念,然后做出正确的决定。有时候,这个决定会让我与别人发生冲突,但是我始终坚守我所认为正确的道德原则。在我虽然小事上坚持自己的价值观和品德,我逐渐意识到,无论身处何处,人们都能够看到我的正直和善良,这种影响力是我所追求的。

第五段:结论

树人先树德这个主题,不仅仅是我个人的体会,更是全人类的共同目标。无论我们面临什么困难或选择,我们都应该以正确的道德为指导。只有如此,我们才能成为真正有价值的人,为社会贡献我们的力量。让我们一起树人先树德,共同创造一个和谐、美好的世界。

以劳树德感悟篇八

高校教师要如何立德树人?我认为首先要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高尚的道德情操是深厚的专业知识和职业素养的体现,我们将这样的道德情操称之为师德。良好的师德是作为高校教师的底线,做一个高尚的人应该是每一位高校教师的追求,所有的教师应该将之作为行为常态,以自己正确的行为引导学生,带动学生。

从古至今,师德便是一个严肃的话题,教师一直是人民心中神圣的职业。那什么是良好的师德?所谓师德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的总和。是教师在思想品德、思想意识方面自觉进行自我教育自我改造、自我磨炼、自我修养,它是教师人格特质,是关心教育学生的源泉,是教师的天职。良好的师德是教师立身之本,师德是教师的灵魂,是一切教育工作的前提。作为教师,要时刻反思,是否具备良好的师德。

当教师拥有良好的师德后,就要体现到从事的教育事业中来,我们要热爱教育行业,热爱我们这份工作,热爱我们的学生,教师不能仅仅把这一份工作当成养家糊口的一个职业。我们要做有理想信念的教师,在学生心中播下希望的种子。作为教师,我们还要注重培养自己的修养,认真的对待工作,视教书育人为自己神圣的职责,端正自己的态度,用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我们的教育工作中去,深入到学生中间,认真了解他们的学习、生活和工作,掌握学生目前的状态,他们心中都存在什么问题或疑惑,有针对性地去解决学生面临的困难。关心爱护我们的学生,尊重每个学生的人格,督促他们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其实,每一个学生都渴望得到老师的爱,我们热爱一个学生就能促进一个学生成长,而我们厌弃一个学生时就无异于在毁掉一个学生。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我们要善于去引导,发挥学生们的特长,培养学生成为社会有用的人才。

***总书记曾说过:“希望广大教师认清肩负的使命和责任,教育和引导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国共产党,教育和引导学生心中要有国家和民族、意识到肩负的责任,牢固树立为祖国服务、为人民服务的意识,立志成为党和人民需要的人才”。我们要坚持履行新时代高校教师行为十项准则:坚定政治方向、自觉爱国守法、传播优秀文化、潜心教书育人、关心爱护学生、坚持言行雅正、遵守学术规范、秉持公平诚信、坚守廉洁自律、积极奉献社会。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我们作为教师要努力成为有扎实学识、有道德情操、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着力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坚决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恪守原则,依法履行教师职责,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严格要求学生、真心关爱学生、不得要求学生从事与教学科研等无关的事情。为人师表,我们要以身作则,严格要求自己,坚持正派的作风,不得与学生发生任何不正当的关系。坚持原则,处事公道,不得在学生评优评奖、就业保研等各项工作中弄虚作假,不得利用学生为自己谋取私利。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建设者和接班人”。要做一名好教师,专业的知识是教育的资本,是将学生培养成才的必备条件,是教师必备的业务素质。除了具备专业的知识,教师还要学会真正地理解学生,尊重学生,不能使用粗暴的态度,让学生感到老师陌生,如果我们对学生失去了耐心,学生慢慢就对我们不再信赖,师生关系一旦失去了相互的信任,学生的学习激情就会减少,学习氛围就会变得拘束。我们要和蔼可亲的,尽量与学生成为朋友,这样学生才会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学生的积极性越高,教学效果就越好。师者乐教,学者乐学,这是我们作为教师最希望看到的教学效果。

但是,学生在学习成长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偏颇,作为教师的我们要及时发现学生中存在的问题,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帮助学生纠正错误,坚持“遵守法规,人文关怀”的管理原则,将警示与教育相融合,高标准要求自己,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牢记立德树人的宗旨,用心做好新时代学生的引路人。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