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层教学课题 探究长江洪水的成因-环境教学课题

时间:2023-07-31 03:33:02 作者:WJ王杰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分层教学课题 探究长江洪水的成因-环境教学课题篇一

探究长江洪水的成因目的: 了解长江洪水的危害及主要原因。准备: 学生两人一组,每组需要图表1中所示的9张卡片。步骤:1.两人一组,阅读“关于长江洪水成灾原因的陈述”中关于长江洪水的9种说法,并对这些说法进行讨论。2.按下图所示的方式排列。选择小组最赞成的陈述,将它排列在菱形一览表的顶部,然后选择其次的两种,随后是其次的三种,把最不赞成的成述排列在菱形的底部。3.完成菱形排列后,每组一位同学离开座位,在教室里走动,看其他小组的排列顺序。4.选择另一个小组,与他们讨论:为什么你的小组按这样的方式排列,为什么他们按他们的方式排列这些陈述。5.从全班的范围来看,有无基本一致的排列?你是否愿意增加其他陈述?6.这是一个开放性的排列,没有标准答案,目的是把这个问题提出来,让学生积极思考、充分讨论。菱行排列7.让学生阅读“长江资料卡”,分组讨论长江每年都发洪水的原因。启发学生思考长江洪水对我们产生了什么影响?对生态环境产生什么影响?对野生动植物又有什么影响?关于长江洪水成灾原因的陈述 1.长江流域广,支流多,流经地区降水丰沛。 2.环境污染导致气温上升;厄尔尼诺现象,导致气候异常,形成大量降雨。长江流域的特大洪水是因上游、中下游同时强降雨造成的。 3.长江上游的岷江、嘉陵江流域植被普遍遭受严重破坏,森林吸纳雨水的能力减弱,从而造成大量雨水直下江河。 4.由于泥沙淤积、围湖造田,长江中下游的许多湖泊已不复存在。长江流域承担蓄洪重任的8大湖泊面积比50年代初减少33%。 5.滥伐森林和开垦土地,必然造成水土流失,大量的泥沙涌入江中,抬高河床,水泛成灾。6.水利设施抗灾标准低。长江中下游只能抗10年至20年一遇的洪水。 7.某些河段违章采沙。盲目挖沙既破坏了大堤,也改变了河道,后患无穷。8.河道人为设璋现象严重。一些地区河道内建设缺乏管理,或把河道当成了垃圾场,或在河道里建房建厂,甚至开辟“开发区”,威胁河道畅通。 9.长江水利设施老化失修。大量的泵站、水闸、涵洞、灌渠破损,功能减弱。 长江资料卡长江流域生态环境的破坏 ----森林面积锐减。长江流域长期以来的乱砍滥发,致使森林面积大幅下降。长江流域的原始植被丧失了85%,上游森林覆盖率已由50年代初30%?0%,下降到现在的10%左右。曾经吸纳雨季大量雨水的森林大半已不复存在。森林有涵养水源的作用。据传家调查,1公顷林地与裸地相比,至少可以多蓄水3 000立方米。1万亩森林的蓄水能力即相当于1个蓄水量100万立方米的水库。因此,森林有“绿色水库”之称。----水土流失扩大。长江流域的水土流失面积,50年代为36万平方千米,现在已增加到56万平方千米,占全国水土流失面积的36%,年土壤侵蚀量达22.4亿吨,使长江干流泥沙剧增。据调查,长江干流每10年河床就要抬高1米,一遇汛期,便成“悬河”,水位远远高于堤外地面。洞庭湖区每年有1亿吨泥沙沉积,近40年湖底抬高1至2.2米。江西主要河流赣江、信江、饶河每年接纳泥沙俱1 780万吨,造成赣江下游支流河床每年升高7.5厘米。----湖泊萎缩严重。长江中下游湖泊众多,与江河贯通,江涨湖蓄,调节丰枯,被喻为长江的“尿泡”。然而,由于泥沙淤积、围湖造田等所致,一些湖泊迅速萎缩甚至消亡。湖北素有“千湖之省”的美誉,50年代有湖泊1066个,总面积达8 300平方千米,但目前仅存309个,总面积缩小到2 656平方千米。武汉三镇亦有“百湖之城”之誉,但现在已名南符实,湖泊数量锐减为27个。洞庭湖史称“八百里洞庭”,如今却萎缩成“洪水一大片、枯水几条线”的惨景。1949年到1983年的34年间,湖面缩小38%,围湖造田使湖面减少2 000万亩,湖水容量减少40%以上。长江的洪灾长江中下游平原区是洪水灾害最为集中的地区,是全流流域防洪的重点。长江流域的洪水主要是由暴雨形成,洪水出现时间在5?0月份,7?两个月最为集中,一般年份中下游早于上游,南岸支流早于北岸支流。在正常年份,干支流洪峰可以先后错开,不致酿成大灾。如果各支流洪水出现的时间比正常情况提前或推后,上下游、南北岸各支流洪水在干流遭遇重叠,或某一地区暴雨洪水特别集中,都可能形成大洪水。 厄尔尼诺现象与我国长江的洪灾太平洋赤道海区沿岸海水上升在圣诞节即圣子耶稣诞辰前后最为激烈,秘鲁居民将这种海水温度季节性上升的现象称为厄尔尼诺(厄尔尼诺为西班牙文音译,意为圣婴)。厄尔尼诺发生时,往往酿成全球性的灾害天气,如世界范围内的洪水、暴风雪、旱灾等现象,报刊上概称为“厄尔尼诺现象”。气象专家研究指出,每次厄尔尼诺发生的当年和次年,我国都往往容易发生洪涝灾害。特别是最近几十年中几次大的洪水灾害,都与厄尔尼诺发生有关,如1931年、1954年和1998年,都是厄尔尼诺的次年。1991年,则是厄尔尼诺发生的当年,造成我国安徽一带的特大洪灾。1997年这次百年来最强的厄尔尼诺,造成当年我国南方局部地区发生洪涝,造成1998年长江发生全流域性质的特大洪水。长江流域三次特大洪水对比1931年,长江流域沿岸城市和乡村,包括南京市、武汉市在内,都被浸在水里。仅湖北石首至江苏南通沿程漫溢决口354处,沿江各大城市无一幸免,倒塌房屋180万间,死亡14.5万人。 1954年,长江干堤决口60多处,江汉平原和岳阳、黄石、九江、安庆、芜湖等城市受淹,京广铁路中断100多天,死亡人数3.3万人。 1998年,大量险情得到及时抢护,长江干堤只有九江一处决口,而且及时堵口成功,沿江城市和交通干线没有受淹,决口的只是洲滩民垸和部分中小河流堤防。死亡人数1320人。

分层教学课题 探究长江洪水的成因-环境教学课题篇二

本次通过参加兰州市美术课题的研究,使我从中学到了不少东西。给我最大的感触有,明确了小课题的研究方向、研究目的与小课题研究的整合思路,以及在开展课题研究中实施的相关内容。

作为小课题研究的实施者,有一定的教育教学理论指导实践是十分必要的。于是我在已有的理论基础上结合本校实际展开研究,阅读相关教育教学故事与案例,积极学习他人的成功经验和科学理论,使研究有效和有质。所以从一开始我就树立了终身学习的理念,非常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通过图书馆借阅、网上查阅、期刊订阅、专业书籍的购买,收集了大量相关资料,开拓视野。

通过阅读学习,教学实践,力求做到:

1、改变学生学习美术的方式,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生与人交流合作的能力,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各种美术学习方式的.实践,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主动参与学习。作为教师必须要懂教育学、心理学,应了解不同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选择科学合理的、适合本班学生的学习策略,并在上课过程中多加思考,适时改进教学方法和策略,以艺术的眼光去对待教学,争取精益求精。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认真地贯穿新的教学理念,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新的教学姿态迎接新的挑战,使学生的身心都能得到健康的发展。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及时总结在教学实践中的不足。由于学生性格参差不齐,接受能力有高有低,家庭环境也不同,如何培养好每个学生的学习习惯,还应在平时的实际工作中对症下药,争取寻求更好的方法。

通过开展课题研究,不仅使学生的综合素养得到有效的提升,展示出了较高的人文素养与科学素养。同时,不断吸收和消化现有的研究成果,并转化为教育资源,努力促进学生总体素养的提高,教师通过参与课题研究,也促进了自身的专业成长和综合素养的发展,能很好地做到教研相长。

分层教学课题 探究长江洪水的成因-环境教学课题篇三

制作分类垃圾箱课题: 制作分类垃圾箱 年级: 二年级 目的: 开拓学生创作思路,培养学生的设计意识和动手美化环境的能力,训练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让学生大胆想象,按自己的意愿设计和制作美观、实用的分类垃圾箱。 重点: 学习制作垃圾箱的方法,使学生由平面形象思维转入立体形象思维,增强学生的设计意识。 难点: 巧妙利用实物形态,进行合理设计和制作。 步骤: 1. 教师展示垃圾箱的图片,利用提问方式启发学生思考,垃圾箱的作用以及对保护环境所发挥的功效。2. 教给学生一种制作方法,并说明制作方法很多,让学生自由发挥。3. 制作过程: 利用方形的纸盒,将外部裱糊,设计一些图标和装饰。挖剪出垃圾箱的入口和出口。也可以几个人一组共同设计制作一个大的分类垃圾箱并贴好或画好图标,放在教室里使用。4. 教师和学生共同讲评作品,看一看哪些作品的造型美观,设计制作有新意。总结: 结合活动过程,进一步讨论乱丢垃圾的危害以及垃圾的回收和再利用。保护环境从我做起。

分层教学课题 探究长江洪水的成因-环境教学课题篇四

口香糖污染环境 一、目的: 引导学生关心不起眼的口香糖污染问题,注意从小事上看环境污染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影响,教育学生关心环境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 二、对象:小学1~6年级。 三、活动条件: 时间:1~2周,第一次用1小时,以后每次用30分钟。 场地:教室、校园、家里。 用具:口香糖、废纸、塑料、小铁铲、花盆或校园内的土地等。 四、实施步骤: 1.请每一位同学咀嚼一块口香糖,想一想我们今天为什么在小组活动时要吃口香糖? 2.请同学们对吃完的口香糖残胶进行讨论,如何处理这些残胶? 3.将口香糖残胶粘到地上,踩实,再想办法将它拿起,是不是不太容易? 4.将口香糖残胶粘到纸上、桌上或塑料上,压实后哪个容易取下?用尺子量一量残胶被压实后的大小(测量直径,高年级同学还可以计算一下面积)。 5.在教室里、楼道里、公共场所进行观察和清点,看一看各地方有多少块口香糖残胶? 6.请将残胶埋在土里或放在自来水、洗衣粉水、食用醋里1~2周,你会发现“顽固”的残胶总是“无动于衷”,说明口香糖残胶在自然界中难以除去。请与同时埋入的废纸和塑料进行对比、记录。 7.讨论。 (1)为什么在教室里、楼道里或街道上到处有口香糖有残胶?(2)自己家里是否有这么多的口香糖残胶?为什么?(3)口香糖在自然界是否容易被消化?解释为什么一旦粘在地上会很长时间不能消除。(4)如果我们学校的同学每人每天都往地上扔一块,又被踩实,请学生计算一年下来我们的学校将会有多大一块口香糖残胶?(5)在我们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是否还有类似的问题?我们如何从小事情上看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自己在今后将如何努力改变一些习以为常的不良习惯?8.给全校同学发一个倡议:保护环境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五、注意事项: 1.带领学生外出考察口香糖残胶时可以先测量被考察的面积,然后再清数残胶的数量。2.外出考察的地点可以是商店、火车站、饭店、马路旁等地。

分层教学课题 探究长江洪水的成因-环境教学课题篇五

我国的人口年级: 小学六年级 时间: 一节课材料: 爆米花、纸、笔 目的: 1.发展学生对于资源供应和物质需求之间关系的理解。2.帮助学生认识控制人口增长过快、实行计划生育的意义和作用。步骤: 1.向学生解释,人的生存和发展需要从自然环境中利用各种资源,这包括我们呼吸的空气、喝的水、耕种的土地、生活和娱乐的空间。但人口较少,对自然环境的需求和需要有限时,地球就能够为人类提供充分的发展空间;而人口过多或增长过快,对自然的索取过多或者利用自然的方式、种类有限,供给和需求之间就会产生矛盾,带来各种社会、经济和生态问题,从而影响社会发展。2.要学生从衣、食、住、行、游等方面,说一说满足人的需求需要供给哪些类型的资源;这些物质供应是有限的呢,还是可以无限增长;想一想,如果资源供应不能满足需求,会出现什么问题。让全班一起讨论,并按重要程度将资源类型排列在黑板上,如土地、粮食、清洁淡水、矿产等。3.将学生分成4~5人的小组。给每组25粒爆米花(也可以用糖果)。向学生说明将要做一个游戏,爆米花代表各组每年的资源供应量,它在每轮(代表一年的生产和生活周期)游戏后补充。每个学生可以从小组的供应物中自由拿取爆米花。规则如下。    (1)每组的成员在每轮至少拿2粒爆米花以维持生存,每人每次取多少可以在小组内商量,但是不能违背个人意愿。    (2)每轮结束时,资源量将按剩余数量得到再生。例如,第二轮结束时某组剩下8粒爆米花,第三轮开始时,该组将有8+8即16粒爆米花。    (3)游戏结束时,每组成员要吃完他或她得到的所有爆米花或糖果。4.游戏开始。让各组学生自由拿取他们所需要的爆米花。学生们应当记下每人各拿了多少粒,小组还剩下多少粒。5.看一看各组还剩下多少粒爆米花,按所剩余数量再补充新的爆米花。6.进行四轮或五轮后,停下来看一看是否有小组中的某些学生不能维持生存(即每人拥有的爆米花不足2粒)。哪一组的学生都能存活?哪个学生的个人供应量最多?哪一组累计的爆米花最多?是否有一组认为只要资源供应保持自我更新,他们就能保证永远吃到爆米花?在这些组中,这些学生每轮都拿了多少?7.进行新的游戏。这一次将某些小组的成员作为后备队员,将他们在每轮结束时添加到别的组中(每次加入1~2个人,每次加入的人数保持相同),其他规则与游戏方式与前面相同。8.重复步骤6,观察和思考其中的问题,并与前一回游戏结果作比较,看一看有什么不同,为什么?9.让学生阅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人口增长过快给我们国家带来了哪些影响? 人口增长过快有哪些表现? 可以采取哪些对策来控制人口的过快增长? 计划生育给家庭生活带来了什么好处? 计划生育给社会发展带来了什么好处? 评估:观察学生的行为,看一看他们对游戏的参与程度和组内合作方式,记录学生对问题的回答来评价他们的认识。

相关范文推荐
  • 07-31 协鑫工作月度工作报告 月度工作报告
    在经济发展迅速的今天,报告不再是罕见的东西,报告中提到的所有信息应该是准确无误的。优秀的报告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又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最新报告范
  • 07-31 纺织厂工作报告 车间实习工作报告
    随着社会不断地进步,报告使用的频率越来越高,报告具有语言陈述性的特点。那么报告应该怎么制定才合适呢?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优秀的报告文章怎么写,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 07-31 燃气安全隐患排查简报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燃气安全隐患排查
  • 07-31 林业工作年度工作报告 林业年度工作总结
    报告是一种常见的书面形式,用于传达信息、分析问题和提出建议。它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包括学术研究、商业管理、政府机构等。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报告呢
  • 07-31 工作报告个人介绍
    在经济发展迅速的今天,报告不再是罕见的东西,报告中提到的所有信息应该是准确无误的。那么什么样的报告才是有效的呢?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优秀的报告文章怎么写,我们一
  • 07-31 工作调研报告格式
    报告材料主要是向上级汇报工作,其表达方式以叙述、说明为主,在语言运用上要突出陈述性,把事情交代清楚,充分显示内容的真实和材料的客观。那么报告应该怎么制定才合适呢
  • 07-31 校园广播电台工作总结
    总结是把一定阶段内的有关情况分析研究,做出有指导性的经验方法以及结论的书面材料,它可以使我们更有效率,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总结吧。总结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
  • 07-31 疫情期间出差报告
    报告是一种常见的书面形式,用于传达信息、分析问题和提出建议。它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包括学术研究、商业管理、政府机构等。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报告呢
  • 07-31 装维工作安全工作报告
    随着社会不断地进步,报告使用的频率越来越高,报告具有语言陈述性的特点。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报告呢?下面是小编带来的优秀报告范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装维
  • 07-31 保洁领班工作总结
    总结是对前段社会实践活动进行全面回顾、检查的文种,这决定了总结有很强的客观性特征。写总结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