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夜晚的实验教学设计(大全5篇)

时间:2023-09-24 19:48:57 作者:MJ笔神 2023年夜晚的实验教学设计(大全5篇)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夜晚的实验教学设计篇一

《夜晚的实验》讲述了科学家从蝙蝠飞行的现象上发现了超声波,进而用这个科学成果造福人类的事实。在教学中,我抓住“好奇”“奇怪”“ 猜想”这些关键词句,引导学生感悟课文的语言文字,感受科学家是怎样从蝙蝠飞行现象上发现超声波的,并从中学习科学家留心观察,勤于思考,潜心研究,孜孜以求造福人类的精神。

一切顺利进行,突然一个学生质疑:“老师,‘难道它薄膜似的翅膀,不仅能够飞翔,而且能在夜间洞察一切吗?’这句话是反问句吗?”

我一愣:当然是呀?

“用陈述句该怎么说呢?”

是啊,怎么改呢?‘它薄膜似的翅膀,不仅能够飞翔,而且能在夜间洞察一切。’的话,就不符合反问句的特征。可是,改成‘它薄膜似的翅膀,不仅能够飞翔,但是不能在夜间洞察一切。’又不符合常理。

我问学生怎么改,有没有什么办法?

小才女赵佩雯皱着眉头想了半天,然后说:我觉得这不是一个反问句。因为这是斯帕拉捷的猜想,他并没有肯定蝙蝠的翅膀有什么样的作用。

我真疑惑:这一句到底该怎么改呢?很明显,它应该是一句反问句呀!

夜晚的实验教学设计篇二

多次实验揭开秘密

引发研究带来恩惠

课时

课时目标:

1、熟读全文,熟知实验过程,感受好奇之于科学家的可贵。

2、通过对话交流,感受斯帕拉捷实验中细心观察、善于思考、锲而不舍的科学品质。

3、能够说出斯帕拉捷解开蝙蝠夜行的秘密对自己的启示。

教学难点:

体会斯帕杰细心观察,善于思考、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能够说出斯帕拉捷解开蝙蝠夜行的秘密对自己的启示。

教学过程:

一、从疑入手,以疑促思

导入:同学们,上一课我们学习了《夜晚的实验》这一课,已经解决了一些心中的疑问。谁来说说,你解决了哪些疑问?有些问题非常浅显,读过课文我们就能回答出来。而有些问题则需要我们仔细的读课文,认真地思考才能回答出来。

比如老师这里有这样一个问题:

斯帕拉捷是一个、、、……的科学家。

你觉得这些横线上可以填哪些词语?认真读读课文,边读边写上你的思考。

二、走进文本,走近人物

板块预设一:细心观察

在学生谈到“细心观察”时,引导学生找出表现斯帕拉捷细心观察的语句。

出示:“他常常看到,很多蝙蝠灵活地在夜空中飞来飞去,从来不会撞到树上或者墙壁上。”

1、你从哪些词语看出斯帕拉捷是一个细心观察的人。

2、指导朗读,突出这些词语。

3、通过朗读,你觉得斯帕拉捷的观察与一般人的观察相比怎样?

板书:

细心观察

板块预设二:善于思考

在学生谈到“善于思考”时,引导学生找出表现斯帕拉捷善于思考的语句。

a、出示:“蝙蝠凭什么特殊的本领在夜空中自由自在地飞行呢?”

“不用眼睛,蝙蝠凭什么来辨别前方的`物体,捕捉灵活的飞蛾呢?”

“难道他薄膜似的翅膀,不仅能够飞翔,而且能在夜间洞察一切吗?”

1、分别指导读,可以加上个“咦”字,读出奇怪的语气。

2、出示“好奇奇怪猜想”,让学生连线。

3、思考,为什么第一处问句要用好奇而不用奇怪。

4、读过课文之后,你可以用书上的哪句话来回答这三个问题。

b、相机出示:“啊!蝙蝠在夜间飞行,捕捉食物,原来是靠听觉来辨别方向、确认目标的!”

1、如果你是当时的斯帕拉捷,心情怎样?会有怎样的动作?指导读出高兴的语气。

2、改变啊的读音,读出惊讶的语气。

3、去掉“啊”,把“原来是”改成“就是”回应惊讶的读法。

4、让学生再问出示的三个问题,再请三名学生分别用肯定的语气回答。

“蝙蝠在夜间飞行,捕捉食物,就是靠听觉来辨别方向、确认目标的!”

板书:

善于思考

板块预设三:锲而不舍

1、斯帕拉捷的

锲而不舍表现在哪里?(四次实验,前三次都失败了。)

2、四次实验的经过如何,哪一次写得最详细,如果每一次都这么写,行不行?(学生可以拿出自己上节课做的填空题看一看)(突出重点,详略得当)

3、前面三次实验都没能找到蝙蝠飞行的秘密,会有人来劝,怎么劝?斯帕拉捷会怎么答。全班分两组讨论,一组劝,一组答,然后全班交流。

4、既然劝不住他,那就来赞赞他。

板块预设四:做出杰出贡献

1、为什么说斯帕拉捷是一位做出杰出贡献的科学家?

2、超声波的应用有多广泛?

3、指导读“斯帕拉捷……巨大的恩惠”

板书:做出杰出贡献

三、走出文本,走进人物

1、几个词语能概括斯帕拉捷的一生吗?显然不能。我们再来看一段关于斯帕拉捷的简介:

出示:拉扎罗斯帕拉捷(1729—1799),意大利著名的博物学家、生理学家和实验生理学家。1729年1月12日出生于意大利斯坎迪亚诺镇。他在动物血液循环系统、动物消化生理、受精等方面都有深入的研究,他的蝙蝠实验,为“超声波”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此外,他还是火山学的奠基者之一。172月11日因病与世长辞,终年70岁。斯帕拉捷把他的一生连同一部分遗体都献给了科学事业。根据遗嘱,其有病的膀胱献给了帕维亚自然博物馆。

2、师:超声波的发现,如果要给发现者颁发突出贡献奖的话。你认为应该颁给谁?请以“斯帕拉捷,你是……”赞一赞斯帕拉捷。

四、重回文本,畅谈启迪

斯帕拉捷解开蝙蝠夜行的秘密给我们怎样的启示?把你的感想凝聚成你的名言写下来。

学生写名言。

交流。

五、总结全文,升华情感

同学们,你们都说得很好,这节课,我们不仅知道了斯帕拉捷实验的经过,我们还认识了一个细心观察,善于思考,锲而不舍,做出贡献的斯帕拉捷,更重要的是我们还从中得到很多有益的启示。请大家记住斯帕拉捷,记住他的实验,更记住他的可贵精神!让我们带着敬佩之情齐声朗读课题。

六、作业:

1、完成小练笔。

2、课外阅读《科学家的故事》,学习科学家身上的可贵精神。

七、板书设计:

细心观察

善于思考

夜晚的实验教学设计篇三

《夜晚的实验》是一篇科普小品文,安排在第四单元“探索与发现”,讲述了科学家斯帕拉捷从蝙蝠飞行的启示中发现了超声波,并进而造福人类的故事。

结合自己的教科研课题——引导质疑主动解惑在语文课堂中的运用,我依然抓住解题,引导学生质疑问题,从而快速把握内容,理清脉络。

课题质疑:为什么要进行这个实验?怎样进行的?实验结果如何?作者为什么写这篇?这样学生从内容和写法上有了学习的目标,就会有目的的朗读,思考,也就更快的读懂了课文,理清了脉络。当学生解决完问题后,课文的段落也就出来了:实验的原因,实验的经过,实验的结果。同时在主要内容时,也会帮助学生条理清晰的复述。

但是,为什么会有这个实验?由这个问题品读人物斯帕拉捷,感悟人物精神。

“好奇”的发现——蝙蝠在黑夜中自由飞翔;为什么?善于思考,促使这个实验得以成行。不断设想,大胆实验,得到了结果。在学生一系列的讨论中,感悟到人物:认真观察、善于思考、大胆实验、持之以恒。这时,小组再展示一下实验的经过,弄清了实验过程,学会了书写实验报告。

注意细节,学习常识,拓展知识。斯帕拉捷的实验获得了成功,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进一步的思考:蝙蝠的耳朵又怎么能“穿透”黑夜,“听”到没有声音的物体呢?引号有什么作用?抓住这一问,可对本句的引号用法作探究,又可对超声波以及超声波带来的意义作深入的探究。

夜晚的实验教学设计篇四

1、在上实验之前应让学生在课下提前熟悉通读教材,对实验步骤进行总结概括。这样课上就不要留太多是时间让学生去先了解实验步骤了,来时在带领学生总结制作的`步骤(擦--滴--撕--浸--展--盖--染)也比较省事。

2、先看老师演示。学生如果不看老师演示,他们对一些操作要点没有一个直观的认识,往往会在具体实验时犯一些你想不到的错误。操作难点和重点,老师要加以强调。比如,在盖盖玻片时,用夹子夹起盖玻片,让盖玻片的一侧先接触水滴,然后缓缓放下,这样可以尽量避免产生气泡。如果学生还不是好理解,老师最后再给同学们演示一下,让学生把关键步骤做好。

3、对于如何染色,并使得效果理想,这个问题可以给学生探究的空间。让一部分人先盖盖玻片再染色,一部分同学先染色后盖盖玻片,看看哪种效果更好。

4、在练习完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之后,让学生回家后自己带黄瓜、西红柿、丝瓜、西瓜等实验材料,下节课再来练习制作其他植物细胞的临时装片,这样可以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

夜晚的实验教学设计篇五

本文是一篇科普小品文,讲述了意大利科学家斯帕拉捷通过多次夜晚的实验,终于揭开了蝙蝠飞行秘密的经过。

也就是理解他实验成功的原因,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谈谈受到的启发,获得人生的智慧。二是读写结合,让学生感悟作者写实验的方法。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