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渔舟唱晚教案 渔舟唱晚教案(精选5篇)

时间:2023-10-04 12:27:47 作者:笔尘 小学音乐渔舟唱晚教案 渔舟唱晚教案(精选5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教案吗?以下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质的教案范文,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小学音乐渔舟唱晚教案篇一

《渔舟唱晚》是人教版小学音乐六年级下册,第3单元的一首欣赏课,此曲由娄树华根据古曲《归去来兮》的基础上进行改编。乐曲的结构分为三部曲式。乐曲以典型的民族调式,经过主题的展现、对比,描绘出了一幅生动的夕阳映照万顷碧波,渔民悠然自得,渔船随波渐远的优美景象。是一首颇具古典风格的河南筝曲。

二、说学情

六年级的学生随着生活范围和认知领域不断的扩展,感受体验与探索创新的活动能力也在不断得增强,在通过之前的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知识,具备初步的识谱能力,但是对于我国古曲知之甚少,因此本节课通过聆听、观看、延伸的方式让学生对中国古曲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三、说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了解《渔舟唱晚》作品的创作过程,体会民族文化各类艺术的宝库,激发学生学习并发扬优秀民族传统文化的愿望。

2、过程与方法目标:以聆听、欣赏、感受、模仿等方式,学生《渔舟唱晚》所表达的画面,提升综合音乐欣赏能力。

3、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熟记《渔舟唱晚》的三个主题,并能说出演奏顺序和描述音乐表达的画面。

四、说教学重难点

1、重点:熟记《渔舟唱晚个》三个主题,说出主题的演奏顺序。

2、难点:展开联想和想象,描绘出音乐表达的唯美画面。

五、说教学方法:欣赏法、讲授法等

六、说教学用具:多媒体,视频、古筝

七、说教学过程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导入的环节我会运用音乐与提问相结合的方式,播放《功夫》片段,同时提问电影当中的两位高人演奏的是哪首曲子?他们使用的是什么乐器?当同学们认真的聆听的时候也在积极的思考,影片中夸张的演奏方式和精美绝伦的武打动作结合在一起,学生们可能会了解演奏的乐器是古筝,但是谁也联想不到这竟然是一首描写晚霞中渔夫悠然自得垂钓的画面的乐曲,当我出示课题的时候同时会解释,影片用一首古筝曲来表达自身的音影片思想,可谓是将音乐本身主题与情节做出了夸张的对比,但是这首乐曲本事描写了一幅十分唯美的画面,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了解和欣赏一下这首旷世名曲――《渔舟唱晚》。

设计意图:导入是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喜欢探索一些未知事物,对陌生内容充满了好奇心,用电影片段和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学生也尽快会转移到课堂当中来,既达到了我的导入目的,也让他们能够通过和想象,表达对音乐的初步感受,同时也与其他艺术门类想结合,符合新课程标准中的音乐与其它艺术结合的理念。

在这个环节完成之后,我会迅速进入到新课教学中,播放唯美的古筝曲《渔舟唱晚》,同时提问学生:现在听到这首古筝曲,你会想到什么画面?作者为什么要用《渔舟唱晚》来做这首筝曲的标题?学生听完后自由回答,我会结合多媒体边播放边总结的方式讲解乐曲创作的背景:《渔舟唱晚》以歌唱性的旋律,形象地描绘了夕阳西下,晚霞斑斓,渔歌四起,渔夫满载丰收的喜悦欢乐情景,表现了作者对祖国美丽河山的赞美和热爱。乐曲的前半部分(第一段),乐句与乐句基本上是上下对答的“对仗式”结构,给人结构规整之感;乐曲的后半部分(第二、三段),则运用递升、递降的旋律和渐次发展的速度、力度变化,表现了百舟竞归的热烈情景。

设计意图:

在引导该学段的孩子欣赏音乐作品的时候,应该以具象的语言描述作品的背景,让孩子们准确了解到相关内容,对他们追求真实的音乐内容,以客观的方式去了解音乐创作背景打下扎实的基础。

接下来我会进入分段聆听的环节:在聆听第一段音乐的时候我会抛出一个问题:“同学们仔细聆听,展开你们的想象,说一说这段音乐在你大脑中形成了什么样的画面?”聆听结束后我提问让学生一一回答,学生的答案可能是稚嫩的,单一的.,但在即将揭晓答案之前我会播放一组图片,让同学们在观看图片的同时再聆听主题,这时他们可定会恍然大悟,原来曲作者将画面融入到了音乐当中!之后我会解释:乐曲的第一段为,慢板。音乐抒情、悠扬,如歌一般,左右手相互配合,以高超的演奏技巧展示了优美的湖光山色――远处渐渐西沉的夕阳,缓缓移动的帆影,轻轻歌唱的渔民……给人以“唱晚”之意,抒发了作者内心的感受和对景色的赞赏。

接下来我会以同样的方式去进行第二段,第三段的欣赏,以此让学生能对音乐内容充分的理解:乐曲的第二段音乐速度加快。这段音乐史对第一段音乐的变奏,给人一种节奏变化,这段旋律从前一段音乐发展而来,造成对比和变化。这段音乐形象地表现了渔夫荡桨归舟、乘**浪前进的欢乐情绪。乐曲的第三段为快板。在旋律的进行中,运用了一连串的音型模进和变奏手法。形象地刻画了荡桨声、摇橹声和浪花飞溅声。随着音乐的发展,速度渐次加快,力度不断增强,加之突出运用了古筝特有的各种按滑叠用的催板奏法,展现出渔舟近岸、渔歌飞扬的热烈景象。

在拓展提高部分,我会用事先准备好的古筝为同学们演奏一曲现场版的《渔舟唱晚》,同时让同学们再闭上眼睛,想象音乐当中画面,之后再谈谈自己的感受,演奏完成之后我会发起一个小组合作活动:找一篇适合的诗或者文章,和着音乐读一读,哪一组找的准,读的好!在每一组都表演结束之后我会对他们勇敢的表现和精准的理解能力给以正面的评价!

设计意图:新课标中指出,音乐课程应该以音乐为主线,提倡与其他学科的综合,而我这里的设计,意在让同学们自主的发现音乐可以和文学,尤其是中国的古代现代文学作品相结合,充满的画面感和美感,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学习民族音乐和民族文化的愿望。

在小结作业环节,我会以提问的方式询问同学们:这节课你从音乐中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领悟到了什么?并且尝试哼唱出三个乐段中给你印象最深的音乐段落。以此来让学生说出民族音乐的美感和美丽,并引导学生有将民族文化发扬光大的意愿。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作业是让学生在网络上搜集一些关于描写景物的优美音乐,下节课与同学们一起欣赏。

本节课的板书以多媒体的形式呈现。

小学音乐渔舟唱晚教案篇二

桨在轻轻地划,划动一根根心弦;歌在轻轻地唱,唱出一片片浪花。

依山傍水的日子,让他山似的皱纹上有了山似的智慧;依山傍水的日子,让他水似的血液里流动水似的平静。撑起渔舟,载一两位客人,在碧波中荡漾,在白浪中起伏。大自然的日月精华,赋予了他深沉的思想;大自然的.灵动之气,洗涤着他的头脑与心灵。

划动着桨,又送走一批客人,或许这就是生活吧,在自己所热爱的山水处过活,来回运送着张张笑脸。远离世俗,淡泊名利。他也曾茫然,为何自己的生活要这样过着?他也曾疑惑,为何自己无法干成更大的事业?但他也坦然地接受了这一切,毕竟这里有他热爱的山水。他早已习惯与渔舟、蓑衣、船桨为伴。他用欣赏的眼光看这一切,发现这里的美,也需细细体味。

日,西沉。夜,将至。潺潺流水,推送着他的渔舟;悠悠流水,触动着他的情感;滔滔流水,冲击着他的思想。名,淡泊了;利,淡泊了;财,淡泊了;怨,淡泊了。但心中有一些东西不会淡泊。淡泊的生活也不会造就一颗空洞的心灵。他望着在夜幕下宁静的山、水,心中有一股激情在澎湃。好像有一首唱不完的歌在他的心中回荡,这动情的歌,融入了这山水中点点滴滴的美,融入了他数十载以来对这山水的情。渔歌唱响,唱出了在山水中细微之处的秀丽,唱出了在他心中那种叫做幸福的感觉。

流水清清,荡起声与色的韵律;流水柔柔,点染情与感的温和;流水蓬蓬,激扬了力与美的交响。在他心中,这水,水边环绕的群山,教给了他太多太多。他无以言表,只能高歌一曲,诉说自己的心情。

“仁者喜山,智者爱水。”依山傍水的他,热爱山水的他,又明白了许多,许多……

小学音乐渔舟唱晚教案篇三

一、教学内容:

欣赏《渔舟唱晚》

二、教学目标:

1、介绍民族乐器————古筝,欣赏《渔舟唱晚》,让学生了解并热爱祖国的民族音乐文化,激发学生爱国主义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2、通过欣赏《渔舟唱晚》,了解古筝的音色和表现力,体现乐曲表达的情绪和意境,从而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审美能力。

3、引导学生听辨、讨论、联想,综合感受乐曲的音乐形象,培养良好的欣赏习惯,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思维。

三、教学重点:

了解古筝的音色和表现力,体验乐曲表达的情绪和意境。

四、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发现并体验音乐中细小之处的美。

五、教学过程:

聆听《渔舟唱晚》:

1、听了外国的“晨景”,现在看看中国古代的渔村晚景。————欣赏《渔舟唱晚》第一部分。

2、设问:从音乐声中你能想像这是怎样的景色

3、哼唱一下这一段音乐的主题曲调,画出图形谱。

4、欣赏《渔舟唱晚》第二部分。

设问,从这段音乐中你听到了什么声音

5、哼唱这段音乐中的主题曲调,并把每小节的第一个音连接起来唱一唱。

6、聆听全曲。

要求:听完后能根据音乐的发展顺序编讲一个故事。

7、小结:这是古代中国丰衣足食的农村晚上一景、

听辨活动:4/4拍还是6/8拍

1、先听教师弹奏一遍,想一想

2、听一听,划划拍,试一试。

3、边唱边划拍检验一下。

4、在括号内填上拍号,再唱一唱。

小结: 筝是我国古老的民族弹拨乐器之一,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代就流行于当时秦国(今陕西一带),因此人们称它为古筝,筝的形状狭长而扁平,琴体面板的音柱上架有很多条弦,均按五声音阶排列。筝的传统奏法是用右手弹奏琴弦,掌握音高和节奏,左手则在音柱左侧用按、滑、揉、吟等手法来调节弦音变化,美化音色,装饰旋律,双手密切配合就能奏出音色美妙、韵味浓郁的音乐来。

表演《晚风》 :

1、本课主题是朝夕,唱好了“晨”,现在唱“晚”。《晚风》是一首俄罗斯歌曲。听听晚上的景色美不美————聆听范唱。

4、全体划拍(以八分名符为一拍),注意强弱节奏,跟着教师的教棒点谱视唱第一乐句(4小节)。

5、在第一句能准确视唱的基础上,学生自学第二、三乐句的曲调(注意每句的弱起拍,节奏要唱准)。

6、请一位学生指挥大家流畅地唱好全曲。

7、本歌的难点是二声部合唱,其基础是二声部曲调要唱得和谐、均衡。平行三度的二声部合唱不容易唱好,要做些听觉上的辅助练习。

(1)学生唱第一声部,教师唱第二声部,要求相互都能倾听。

(2)听伴奏带或教师伴奏(教师的伴奏必需是不带旋律的伴奏)学生学唱第二声部。

(3)教师唱第一声部,学生唱第二声部。

(4)学生二声部曲调合唱。

(5)口风琴基础较好的班级,二声部各用一、二支口风琴辅之。

(6)班级基础较差的,可以降低难度。第一乐句单声部,第二、三乐句二声部。

8、在二声部曲调较稳固的基础上,再唱歌词,注意力度记号,以轻柔的声音唱出其晚景。

教学后记:

我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基础比较薄弱,安排3课时进行教学。对自己的课堂反思如下:

1、课堂常规:

学生上音乐课坐的姿势、拿书本的方法以及聆听的习惯都没有养成。

2、学生的聆听:

初听歌曲,学生不知道去听歌曲中体现的基本要素,要像一年级小朋友一样告诉他们要怎样去听音乐。在欣赏的时候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只能停留在最表层,旋律的变化,音高的变化等学生都不知道去听,去分析。

3、学生的音乐基础知识:

最基本的技能学生也是没有基础的,不能识谱;不知道什么是节奏,更不会念、拍节奏;不知道音乐的表现的情绪是怎样的。在学生的脑海中,没有这样的概念。

小学音乐渔舟唱晚教案篇四

渔舟唱晚,一首颇具古典风格的河南筝曲。是20世纪30年代以来,流传广、影响大的一首筝独奏曲。

娄树华于1938年以古曲《归去来》为素材,依据十三弦古筝的特点发展而成。并引用唐诗人王勃《腾王阁序》中“渔舟唱晚,穷响彭蠡之滨”为标题。近年来,有人认为此曲系山东金灼南根据《双板》及其变体《流水激石》、《二环套月》改编的,娄树华只是在金谱基础上作了较大发展,增加了乐曲的后半部分。两种说法尚未定论。

乐曲开头舒缓典雅,描绘夕阳斜照碧波的画面;接着音调逐层递降,反复变化,采用五声音阶回旋环绕技法,表现渔翁唱晚的情趣。接下来的是此曲最大的特色,就是用递升递降的的旋律多次反复演奏,并且逐渐加快,音乐跌宕起伏,表现了流水的层涌回荡,渔船随波渐远的情景,是一首蕴含诗情画意的优秀筝曲。

《渔舟唱晚》是一首音乐语言简练、意境鲜明的优秀传统古筝曲,关于它的产生情况以及他的作者、改编者究竟是谁,却一直没有一个定论。 有人认为它是近代著名古筝演奏家娄树华于30年代中期以古曲《归去来》的片段为素材加以改编而成的; 也有人认为该曲是由山东聊城地区金灼南根据古典《双板》以及变体《流水击石》、《三环套日》改编。该曲的曲名取自初唐诗人王勃的《滕王阁序》中的诗句:“渔舟唱晚,响穷彭蟊之滨。” 形象地表现了古代的江南水乡在夕阳下时刻,渔舟纷纷归航,江面歌声四起的动人场面。饱蘸着水波的音符静静的流淌,雾湿了心绪,一点一滴的浸向深深而无奈的夜。

一片由浅而深的夕霞,一片漫漠而细碎的水波,一叶划向心海深处载满了时光的扁舟,一个精美绝伦的夕阳,在音符流动之时淡淡隐现。

一切在夕阳的辉映下显现出温馨和恬淡。淤积在心中那怅然的忧郁,叹息的无奈……在音乐带着一江春水悄悄流过的同时受到洗涤而随水东去。

一颗疲惫的心,一颗承受过太多伤痛太多感慨的心,在音符的荡漾中渐渐空旷,终于一碧如洗。沉重的头从支撑着的双手中抬起,凝望,目光所触及的地方,月光奔泻。

渔舟唱晚,唱一首渔歌,一首千古绝唱。温情的橹划醉了点点班驳的金色水波,伴一船风月流向那遥远无际的恬静。润泽的渔火,摇弋在一片轻盈的旋律中。水草在水下拓展思想的长势。

宁静,流畅。音符溢过指缝,爬上额头。一江碧水就这样流过我,流过时空;浪花激溅在凝望的双眸里,把守侯成沉默之岸的博宏精深抛给我。

音符回荡的时刻,月光覆盖着伤口,不再疼痛。褪去憔悴,走出阴影。用心去倾听,倾听这充溢了美妙旋律的夜;用生命中最敏柔的部分去感受,感受这流泻的夜之音所辉映出的温柔溢彩的光影。坐在窗前,任音符如潮水般涌来,任那种力量,一次次扣击心房。

[渔舟唱晚赏析]

小学音乐渔舟唱晚教案篇五

小学五年级音乐欣赏课教学设计

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一)指导思想建构主义理论内容很丰富,但其核心只用一句话就可以概括: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音乐教师设计的学习活动要从学情出发,挖掘音乐作品最突出的特征,结合原有知识基础,生成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体现音乐教学的系统性与发展性。

(二)理论依据

本课教学设计以《音乐课标》中相关课程理念作为理论依据,重点凸显以下两项基本理念:

1.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

该理念对什么是“音乐审美”进行了解读,音乐审美指的是对艺术美感的体验、感悟、沟通、交流以及对不同文化语境和人文内涵的认知。本课教学活动在兼顾学生兴趣的同时根据中国古典音乐艺术的表现特征,引导学生对乐曲的整体把握、领会音乐要素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增进音乐素养。

2.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

该项课程理念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音乐课,应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个学生的音乐潜能得到开发并从中收益。音乐课的教学活动既要面向全体又要尊重个性。教学中,应把全体学生的普遍参与和发展不同个性有机结合起来,创造生动活泼、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为学生发展音乐才能提供空间。

二、教学背景

(一)教学内容分析

1.对整首作品的分析

本课赏析的音乐作品《渔舟唱晚》是一首古筝演奏的器乐曲,采用五声调式,是古筝演奏家娄树华以古曲《归去来辞》为素材发展改编而成的。乐曲标题取自唐代诗人王勃《滕王阁序》中:“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彭蠡”即现在的鄱阳湖。乐曲以优美典雅的曲调、舒缓的节奏,描绘在夕阳西下、湖光山色无比优美的时刻,渔人满载着劳动丰收的喜悦,荡桨归舟的欢快情景,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美丽山河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全曲为三段体,具体呈现为a+b+c+尾声。

2.对乐段的分析

a.第一乐段

谱例

1

第一乐段是全曲的“起始”部分(见谱例1)。全段节拍较为自由,共运用了三种节拍(4/4、5/4、2/4),为交替节拍。它们所占的比例为4/4拍13小节,5/4拍2小节,2/4拍1小节,呈现出4/4+5/4+4/4+5/4+2/4的交替顺序。富于变化的节拍使得旋律行进更加自由流畅。

韵深远的听觉感受。生动地描绘出一幅夕阳映照、碧波万顷、帆影点点的“唱晚”景象。

b.第二乐段

谱例

2

c乐句采用的节奏形态。

的节奏形态、

两个乐句在进行中打破了原有节拍的强弱规律。运用弱起,以乐汇为动机不断下行模进,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渔夫荡桨归舟、乘风破浪、满载而归的喜悦情景。

c.第三乐段的分析

谱例3

第三乐段(见谱例3)是乐曲的“转折”段落,2/4拍,运用了一连串的动机模进。旋律采用复式递升递降的发展手法,速度渐次加快,力度不断增强。本乐段突出运用了古筝特有的按、滑、叠,揉的催板奏法,形象刻画了荡桨声、摇橹声和浪花飞溅声,展现出渔舟近岸、渔歌飞扬的热烈景象。

d.尾声

尾声为乐曲的“合”部分。音乐在达到高潮后突然切住,速度徐缓,下行的旋律出人意料地落在宫音上(全曲是徵调式),具有耐人寻味的效果,乐曲也在宁静的气氛中结束。

(二)学生情况分析

表一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对本首音乐作品的情感态度分析:经过调查了解到在本班43个孩子中,喜欢通俗歌曲的43人,占调查人数的100%;喜欢民族歌曲的有13人,喜欢民族器乐曲的只有8人仅占调查总数的18.6%。当前,由于受多种媒介的充斥,加之小学生没有形成良好的音乐审美能力,对音乐主动接受范围大多局限于结构短小,内容通俗、生活气息浓郁且音域不宽、曲调顺口,易于传唱的“流行音乐”,对于器乐曲的主动接触十分有限。因此,本课对器乐曲《渔舟唱晚》的赏析要充分激发学生听觉兴趣,调动多种感官,进一步帮助他们了解我国民族音乐,体会古曲音乐的雅致韵味,激发学生对我国民族音乐的主动接受意愿,提升音乐审美能力。

2.对本首作品表达主题内容的分析:该首作品从标题上理解,表现的是长江中下游江西鄱阳湖一带渔民荡桨归舟的情景,对于江南水乡、渔民生活等内容学生在品德与社会《美丽富饶的南国》一单元中已有所学习,因此对于音乐标题所表现的内容有所了解,由此也会帮助他们更准确的体验与理解音乐作品。过程与方法:

在以往音乐欣赏学习中学生形成了良好的自主聆听习惯,且喜欢以亲身体验和自主思考的方式学习新知。孩子思维较为活跃,常常能够就某一知识点延伸畅谈和讨论,因此本节课教师会结合音乐作品特点及具体学情设计音乐探究话题,同时会有意识的捕捉课堂生成资源,加以提炼、展开、体验。

知识技能:

在作品分析与学情分析基础上以表格形式呈现本课知识技能相关信息

相关范文推荐
  • 10-04 羽毛球自我评价与心得(模板5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 10-04 最新班班通的运用 班班通使用心得体会(汇总5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
  • 10-04 2023年销售内勤年度总结报告个人(优质8篇)
    报告材料主要是向上级汇报工作,其表达方式以叙述、说明为主,在语言运用上要突出陈述性,把事情交代清楚,充分显示内容的真实和材料的客观。怎样写报告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
  • 10-04 环保与安全的演讲稿 安全环保演讲稿(模板9篇)
    演讲稿具有宣传,鼓动,教育和欣赏等作用,它可以把演讲者的观点,主张与思想感情传达给听众以及读者,使他们信服并在思想感情上产生共鸣。我们想要好好写一篇演讲稿,可是
  • 10-04 2023年青春励志演讲稿(通用5篇)
    演讲稿是进行演讲的依据,是对演讲内容和形式的规范和提示,它体现着演讲的目的和手段。好的演讲稿对于我们的帮助很大,所以我们要好好写一篇演讲稿接下来我就给大家介绍一
  • 10-04 心得体会语样板(通用7篇)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我们可以养成良好的总结方法。记录心得体会对于我们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
  • 10-04 初一新生军训动员演讲稿(实用6篇)
    演讲属于现实活动范畴。它是演讲家通过对社会现实的判断和评价,直接向广大听众公开陈述自己主张和看法的现实活动。我们想要好好写一篇演讲稿,可是却无从下手吗?下面是小
  • 10-04 卫生承包合同责任(通用7篇)
    随着人们对法律的了解日益加深,越来越多事情需要用到合同,它也是减少和防止发生争议的重要措施。拟定合同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优秀的合
  • 10-04 2023年销售部门工作计划 公司企业销售部门的工作计划(通用5篇)
    光阴的迅速,一眨眼就过去了,很快就要开展新的工作了,来为今后的学习制定一份计划。什么样的计划才是有效的呢?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计划书怎么写才比较好,我们一起
  • 10-04 学校给学生颁奖主持词(优秀5篇)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我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