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塞诗读后感(通用5篇)

时间:2023-09-23 09:12:49 作者:曼珠 出塞诗读后感(通用5篇)

很多人在看完电影或者活动之后都喜欢写一些读后感,这样能够让我们对这些电影和活动有着更加深刻的内容感悟。如何才能写出一篇让人动容的读后感文章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读后感优秀范文,希望大家可以喜欢。

出塞诗读后感篇一

《昭君出塞》根据汉代王昭君远嫁匈奴的历史故事改编而成。于中央电视台播出,点心卫视重播本剧。

目录剧情介绍分集剧情演职员表《昭君出塞》人物谱剧情介绍

剧情简介

西汉中叶,雄踞北方的游牧民族匈奴陷入了连年内乱之中,本已岌岌可危的胡汉关系又一次面临着历史的抉择。匈奴杰出的首领呼韩邪单于,为了匈奴的统一,审时度势,决意与汉朝盟好。而他的哥哥呼屠吾斯受一心追求权势的颛渠阏氏蛊惑,冥顽不化,坚持与汉朝为敌,兄弟俩不得不分道扬镳。与此同时,汉朝内部围绕着皇权的斗争,在胡汉关系上,也表现出截然不同的态度。一时间天下动荡,危机四伏。在边关长大的王昭君虽然才貌出众,见识过人,但是她却摆脱不了命运的安排,不得不以后庭待诏的身份进入宫禁森严的皇宫。在宫中她不为富贵荣华所打动,洁身自好,深得众人欣赏。在阴谋篡位的淮阳王、张博的策动下,呼屠吾斯出兵攻汉,大军势如破竹,汉廷一片惊慌。呼韩邪见状决意发兵阻止战争。淮阳王趁火打劫,准备里应外合,夺取皇位。与呼韩邪、呼屠吾斯争夺匈奴大权的屠耆也蠢蠢欲动,暗中夺取王庭。呼屠吾斯为了救颛渠阏氏,失去了优势,战争越打越苦,最后夫妇二人兵败而死。边患平定,为确保胡汉长治久安,呼韩邪决议与汉朝和亲。元帝下诏后宫,征寻愿随单于出塞者。昭君不愿终生禁锢宫中,决议自愿请行随公主远嫁匈奴。呼韩邪入汉,与昭君一见钟情,共同的理想志愿使呼韩邪与昭君走到了一起。屠耆欲阻止胡汉和好,假借呼韩邪之名侵袭汉朝边塞,消息传来,朝野大哗,幸而被及时揭破真像,这才平息了事态。被指定和亲的平都公主不愿远嫁匈奴,以死相威胁。呼韩邪向元帝表示愿意迎娶一位普通汉家女子,元帝大感欣慰。皇后王政君为了自身的利益、也加紧活动,想送昭君出塞和亲。一直暗恋昭君的王莽为使昭君获得幸福,不计私利劝说元帝,而画师毛延寿更是把王昭君出塞当成自己的生命,在昭君的画像上点了一颗泪痣,种种机缘,促使元帝决定让昭君出塞和亲。未央宫,昭君上殿,艳惊四众,元帝大为后悔。张博借机鼓动元帝以汉俗为名留昭君在宫中,呼韩邪欲携昭君出走,昭君深明大义劝阻了呼韩邪。淮阳王向元帝建议瞒天过海,以平都公主假冒昭君。为阻止元帝妄为,王莽随王政君来到甘泉宫,陈说利害,说动太后出面阻止。太后将昭君收为义女,经过一番斗智斗勇,呼韩邪和昭君终于辞别亲人,离开长安。途中遇到屠耆的袭击,为救昭君,表哥赵遂重伤而死,众人为其立了青冢。而一直对昭君倾心的江湖高手殷如墨,则一直追随昭君来到自己的出生地匈奴。回到王庭后,为确保匈奴的长久太平,呼韩邪带人马西征屠耆。殷如墨借机骗昭君离开王庭,后被昭君识破,脱身逃走。但却因此引起了呼韩邪和昭君之间的误会。殷如墨自认与呼韩邪有杀父之仇,前来行刺,却误杀自己的父亲日逐王先贤掸,后惊闻身世,从此远居雪峰绝顶,发誓永不下山,苦修赎罪。淮阳王阴谋败露,与张博饮鸩自尽。晋庙大礼上,呼韩邪问昭君:你还想长安吗?昭君说:我所有的一切都在匈奴,和你在一起。昭君出塞后,汉匈维持了半个多世纪的和平。

剧中对白

昭君:“那天在未央宫门口,你怎么就知道那个凤辇上的新人不是我呢?”单于:“只有一个原因。”昭君:“你说,我想知道!”(撒娇了,呵呵)单于:“你知道我在你面前,会不会还用那张红巾一直蒙在脸上,一句话也不说?”昭君:“不会。”单于:“后来我再用骑马弹琴一试,就什么都大白于天下了。”昭君:“原来你早就有备而来。”单于:“其实我早知道,汉朝皇帝不会那么轻而易举地让你跟我走,我更是不敢稍有疏忽,以免使自己抱憾终生。”昭君:“大哥,昭君于你,真的就那么重要吗?”(难怪后来单于要逼昭君说出自己的内心,原来是甜蜜的“报复”啊,呵呵)单于:“你对我,对匈奴同样重要。”(对单于这个回答我可有点不满意,不知昭君心里怎么样的。不过,站在单于身为匈奴之首的立场来说,这个回答也还行。)单于:“昭君,我也有个问题要问你。”昭君:“你问吧。”单于:“如果呼韩邪单于和云大哥不是一个人,你该怎么办?”(单于真像个孩子一样,吃自己的醋了,假设了一个不存在的如果)昭君:“那有什么不好办的,我只和我的云大哥在一起,让呼韩邪单于去娶他的大汉公主不就行了!”(昭君真俏皮,眼角眉梢,眼波流转,一下子似乎多了一种以前没有的少女态,可爱了不少。说完了还偷偷抿笑。)单于:“要是他们两个都非你莫娶,你选谁?”(单于还不甘心,他到底是希望昭君喜欢云大哥多一些,还是喜欢单于多一些?也许他自己也不知道,哈哈)昭君:“大哥,莫不是你糊涂,哪有他们俩,他们俩不就是你一个人吗。”单于:“哈哈,我的确是把自己搞糊涂了,我在吃自己的醋。”(这句话真可爱,单于真是个真性子的人)昭君:“你承认了?”单于:“不论你选择谁,另一个都会心痛如绞。”昭君:“没想到,人称睿智英明的呼韩邪大单于,竟然……”单于:“竟然这么傻!”(可是傻得可爱,真是爱死单于了,唉)昭君居然笑出了声,单于也跟着傻傻地笑了,典型的恋爱综合症啊,两个人“病”得不轻!

分集剧情演职员表

演职员表如下:

《昭君出塞》人物谱

王昭君扮演者李彩桦

沉静调皮集于一身“一千个观众的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样,王昭君的容貌、气质如何,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香港姑娘李彩桦第一次接拍内地电视剧,就扮演这个历史上著名的美女,她的压力可想而知。开机10天前,李彩桦就已经进组。此前她看过很多关于王昭君的资料,知道昭君善弹琵琶,她便请来老师,仔细练习,开拍时她的手部动作完全可以拍特写而不用替身了;从没有碰过马的她在练马时也一点儿不比男演员差,所以拍到王昭君骑马的镜头时已是游刃有余了。此外,因为受到剧组的“粤语禁令”,改说普通话之后,李彩桦的语速自然放慢了很多,那种大家闺秀的味道就出来了。于是,李彩桦一点一点地贴近了王昭君。她还表示,不怕观众的挑剔:“我们的服装和化妆都很专业、很有水平,我的昭君形象在他们帮助下不会让大家失望。”除了外在形象,性格上的相似也令李彩桦对于自己塑造的王昭君很有信心:“通过看资料,我发现自己和王昭君的性格比较相似,都比较沉静。”尽管号称自己“沉静”,但当罗嘉良在横店欢度42岁生日的时候,李彩桦却尽显调皮的一面,她第一个将生日蛋糕掷向罗嘉良,顿时生日派对变成了“蛋糕战场”。在整个拍戏的过程中,罗嘉良给李彩桦提出不少建议,李彩桦对这位“老大哥”也心存感激:“我觉得一定要喜欢自己的对手,这样表现的感情才真挚。而生活中我们是很好的朋友,大家有空也经常一起玩。”谈到在部分拍摄地遭遇的“停水、停电”问题,李彩桦说:“我没有长时间不洗澡的经历,才真正体会到水和电带给我们的方便,节电节水现在已经成为我自觉的行为了。”生活中的李彩桦,毕竟只是一个20出头的小姑娘,从香港出发之前,她还忍不住哭了一场。为了顺利度过在横店拍戏的两个多月,怕闷的李彩桦准备得非常充分,不但带上电脑,也预备了很多棋类玩具和其他演员消磨时间。由于当地天气寒冷,她还特意采购了不少御寒衣物和日常用品。自从来到内地,剧组上下对这个娇柔的女孩都非常照顾。有一天拍完戏,李彩桦突然哭了起来,大家不明白为什么,纷纷劝慰她,没想到越是好言安慰,李彩桦哭得越厉害,足足哭了两个多小时才止住眼泪,而她道出的哭泣原因把所有人都逗乐了:“我是觉得你们对我太好了!”

汉元帝扮演者马诗红

感受“权力”的沉重马诗红在《昭君出塞》中原定要出演呼图吾斯,看完剧本,他却对汉元帝一见钟情,于是第一次演古装戏的马诗红就当了一把皇帝。而其实,塑造汉元帝对于他来说并不轻松:首先,汉朝的皇帝离现代实在是有些远,在影视剧作品中的“曝光率”也不如清代历届皇帝那么高;其次,一提到汉元帝,人们头脑中浮现出的就是昭君出塞,好像这位皇帝在位期间只做了这一件事情。但通过仔细读剧本、补充历史知识,马诗红禁不住要为汉元帝“平反”:“这个皇帝除了与匈奴和亲之外,还做了很多事情,比如积极处理国内的灾情。这在剧中也有所体现。”为了更好地走近帝王角色,马诗红在剧本之外还做了不少功课,“开拍之前,我特地买了焦晃老师主演的《乾隆王朝》的光盘,连看了两遍。开拍之后,演过雍正皇帝的唐国强老师正好演我的‘父皇’,我也没少和他切磋塑造帝王的经验。”不过,《昭君出塞》中的汉元帝和雍正、乾隆的不同之处在于,剧中还着重展现了他周旋于多个女性之间的一面。用马诗红的话说:“这个皇帝爱江山也爱美人,我感觉写实、戏说的成分都有。”因此马诗红对于角色的定位是“多棱角”:“既展现他处理国家大事时运筹帷幄、深谋远虑的一面,又展现他‘清官难断家务事’的一面。”剧中的汉元帝和许多人物打交道,所以马诗红和不少演员都有对手戏,提到和香港演员的合作时,马诗红记忆犹新:“我和李彩桦的对手戏更多一些,演戏时她要说普通话,但是有时候语速一快她就说不准国语了,说的是非粤语也非国语的一种语言,我一点儿也听不懂,接不住台词,结果大家都笑场了。”汉朝的皇帝要戴上高高的皇冠,也就是所谓的“冕”,这可是权力的象征,结果马诗红为此吃了不少苦头:“因为皇冠上有帘子,皇帝一般要‘躲’在帘子后面,这样文武大臣就无法看清楚皇帝的表情,所以我戴上皇冠之后,不能随意活动,否则帘子甩来甩去,就没有帝王风范了。这顶皇冠有十几斤重,有时候我一戴就是一天,到了晚上,脖子疼得都不知道该怎么躺了。”有意思的是,走出《昭君出塞》的马诗红,又在一部古装戏中扮演一位大臣,积极促成汉朝和鲜卑族和亲,从而延续了自己“和平使者”的身份。

淮阳王扮演者张明健

当“王”不易从外表上看,张明健仪表堂堂,但令他很纳闷的是:为什么和观众见面的作品中自己总是扮演坏人呢?比如《大马帮》中的反一号“尹家兴”、《南北酒王》中的反一号“白公公”、《风流少年唐伯虎》中的反一号“宋仁杰”,直到《昭君出塞》中独霸一方的反一号“淮阳王”。淮阳王是汉元帝的弟弟,因为不满哥哥当权,一直在费尽心机谋夺王位。在张明健看来,坏人也有坏人的行事逻辑,“这个人物的欲望太大,他本来就觉得哥哥在文才武略上都不如自己,舅舅又一直在旁边挑唆,自然就会做出那些谋权篡位的举动。”说起角色的结局,张明健的语气中有一丝悲凉的味道:“自古就是胜者王侯败者贼,淮阳王不一定真的比汉元帝差,他是政治舞台的牺牲品。”张明健能加盟《昭君出塞》剧组,颇费了一番周折。提到这一点,他坦言非常感谢导演:“冷杉导演找到我时,我正在东北拍另一部戏,原以为档期能错开,没想到那部戏的拍摄时间延长了,我只能给导演打电话说退出剧组。当时导演问我,你喜欢这个角色吗?我说喜欢,导演说有你这句话就行!于是,导演为了我,特地将淮阳王在坝上蒙古包的一场戏改到横店的王府中拍摄,这样一来,我就能赶上拍摄的时间,才得以扮演淮阳王。”为什么导演一下子就认定张明健来塑造这个角色呢?张明健想了想:“淮阳王这个人外表恭顺,其实暗藏心机,和我以往扮演过的反面角色比较相似,可能导演看过那些作品之后就选择了我。”虽然进入演艺圈的时间不短了,但是谈到自己接拍的作品时,张明健依然保持着平和的心态:“一个剧本很难做到十全十美,但肯定有闪光点,我在演戏的时候紧紧抓住这个闪光点进行创作就行。我一旦同意演一部戏,就会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因为答应人家的事情就要尽量做好。”

王政君扮演者茹萍

尝试:“两面三刀”从名字上看,皇后王政君似乎与王昭君是姐妹,“其实她们一点儿关系都没有”,王政君的扮演者茹萍笑吟吟地“辟谣”。自进入演艺圈以来,茹萍扮演过的古装角色不计其数,但扮演皇后还是头一回。而且这个皇后也真不一般,在汉元帝面前,她温柔可人、贤惠大方;背着汉元帝,她施展心计,最终令王昭君出塞,反而使昭君和呼韩邪两个有情人终成眷属。观众心目中的茹萍,是中国传统女性的代表,她以往塑造的角色都类似于在汉元帝面前的王政君。而展示出角色两面三刀、心机颇深的一面,在茹萍看来是一次全新的尝试。从女性角度出发,茹萍倒是很理解王政君的一些做法:“她和汉元帝的感情并不太好,可以说皇后这个位子她坐得是战战兢兢。见到王昭君之后,出于女性的本能,她将昭君视为最大的威胁,所以才会积极促成昭君出塞,算是拔去了一个‘眼中钉’,无意中也成就了和亲大业。”当初冷杉导演找到茹萍,让她扮演王政君,茹萍曾犹豫过,但是导演肯定地说:“‘王政君’符合你的实际年龄,又能帮你拓宽戏路,如果你不来,肯定会后悔的。”最终使茹萍下定决心的,是《昭君出塞》前期拍摄的片花,“那个片花的内容主要是在坝上拍摄的场面,精彩程度异乎寻常。那时我和唐国强他们都没有进组拍戏,我们就开玩笑说不妨打打擂,看看‘汉朝’这边能否超越‘匈奴’那方。”开始拍戏之后,茹萍体会到一种兴奋感:“毕竟这个人物和我以前演过的都不太一样,大家都跟我开玩笑,说我好像新人一样。拍戏之前忐忑不安,一个镜头拍完后才感到踏实一些,我个人倒是很享受这个过程。”戏中茹萍穿着厚厚的戏服,拍戏时恰逢横店的冬天,免受了高温之苦,但是茹萍仍被冻得够戗,“虽然我的裙子很长,不会露出脚,但是为了更真实一些,我还是穿上了道具鞋。这种鞋比较薄,我就领一双大号的,然后穿上5双袜子。”继《昭君出塞》后,茹萍又演了一位深明大义的皇后,回归了以往的风格。然而,茹萍告诉记者:“虽然观众更认可我扮演的善良女性,但是我不会刻意把自己固定在一种角色上,在刚拍完的一部反特题材的作品中,我扮演的就是反面女一号。”

出塞诗读后感篇二

“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能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这是许地山父亲告诫我们的话。王昭君就是一个愿意付出自己,做一个对国家有用的人。

西汉时期,两年战争,百姓深受苦难,为了汉朝和匈奴的和平,汉朝答应与匈奴通婚。当宫女们都犹豫不决,要不要去遥远的匈奴的时候,王昭君这个号称“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姑娘,为了两国的和平,自愿报名远嫁匈奴。住在塞外,从此见不到父母、亲人,心里不免难受。但百姓都尊敬她,打这之后,匈奴和汉朝和睦相处,六十多年没有打仗。

为什么王昭君会受到百姓的爱戴呢?是因为她善良、友善,她教百姓使用先进的工具,种植适合当地的粮食,愿与百姓同甘共苦,她把自己的一切都留在了塞外,为了国家和平,出塞又何妨呢!“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从中可以看出王昭君心中的思念之情,但她是坚强的',她为了汉朝,嫁给了从未见过的人,甚至连他叫什么都不知道,一路上翻山越岭,千里迢迢到匈奴,她无怨无悔。她不仅有绝世美貌,还有一颗璞玉浑金的心。

看完这个故事,我蓦然想起刚结束不久的葫芦丝比赛。我刚拿到谱子的时候,看到那密密麻麻的音符时,甚至怀疑自己能不能吹下来,心里感到就要崩塌了一般,但我没有被吓倒,想着要做一个对班级有用的人。我没有放弃,每天不管在学校还是在家里,我一有空就拿出葫芦丝来练习。一星期,两星期,经过一个月的时间,我终于跟上了大部队的节奏。后来我与其他六十多个同学一起代表学校走上了杭州市中小学生艺术节的舞台。那天在现场,正是寒冷的大冬天,我和同伴们个个都穿着短袖表演服,站在后台瑟瑟发抖,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彩排,我们坚持下来了并且做得很好,当走进舞台的那一刻,看到观众眼里的期许,我们有重新精神焕发。最后,我们取得了二等奖的好成绩,为学校增添了荣誉。

王昭君的故事也会一直激励我,要努力打好基础,练好本领,做一个有用的人。

出塞诗读后感篇三

在还未融入这部归类为“历史剧的”《昭君出塞》前,会考虑诸如女主角是否配得上王昭君的“闭月”之貌、男主角的嘴有些奇怪、皇帝的懦弱是否与历史上的相符、用语怎么又是古今夹杂之类的旁的问题,渐观渐入,不自觉就忘记了与历史对照,只是不由自主地走进去,去接近里面的人物,认识他们,感受他们。

这部浩大而冗长的剧集,有着许许多多的人物,不同的用处不同的安排不同的角色不同的性格不同的结局,赵遂于其间,不过是一个重要的配角或是次要的主角?当然,他也是一根线,整个舞台就是由他和殷如墨的最终结局拉开帷幕并且收场的。

这个剧中,把目光投注在昭君身上的男子有很多,这些个男子,因为不同的心思不同的欲望和自身不同的质素会走上不同的路途有不同的行为,最后的结局也各异;这些个男子,赵遂该是昭君心里最深刻的一个吧,也该是最初的一个。虽然最后收获昭君的人和心的只有一个(当然不是赵遂),但是她的心里肯定会有不同高度的阶梯,坐着这一个、那一个人。

爱慕他的智慧和气节,敬佩他的坚持和守护,慨叹他的遭遇和不幸,心痛他为了他的坚持而做的决心和行走的每一步路。

很难受,忍不住为这样一个男子落泪,敬佩他的爱,心痛他的爱。

很难受,这种难受已经超越了对于殷如墨被人利用了仇恨亲手杀死了自己的亲身父亲的难受,也超越了对赵遂的最终死去的难受。因为他的死正如他所说:别为我流泪,一辈子能这么死,我很满足了。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出塞诗读后感篇四

游戏介绍

昭君即将远嫁,要好好梳洗一下,换上最美的衣服,再看一眼心爱的故乡,玩家的任务是帮她打扮一下。

操作指南

如何开始游戏加载完成后自动开始。操作方法鼠标左键点击进行操作。游戏目标使用各类道具装扮人物,打扮漂亮,把图片发在页面下面的作品中跟大家一起分享。

出塞诗读后感篇五

这几天在家看了一部历史题材剧《昭君出塞》。看一部好的电视剧就像精神受了一次洗礼。颇有收获!

西汉中叶,雄踞北方的游牧民族匈奴陷入了连年内乱之中,本已岌岌可危的胡汉关系又一次面临着历史的抉择。匈奴杰出的首领呼韩邪单于,为了匈奴的统一,审时度势,决意与汉朝盟好。而他的哥哥呼屠吾斯受一心追求权势的颛渠阏氏蛊惑,冥顽不化,坚持与汉朝为敌,兄弟俩不得不分道扬镳。与此同时,汉朝内部围绕着皇权的斗争,在胡汉关系上,也表现出截然不同的态度。一时间天下动荡,危机四伏。在边关长大的王昭君虽然才貌出众,见识过人,但是她却摆脱不了命运的安排,不得不以后庭待诏的身份进入宫禁森严的皇宫。在宫中她不为富贵荣华所打动,洁身自好,深得众人欣赏。

在阴谋篡位的淮阳王、张博的策动下,呼屠吾斯出兵攻汉,大军势如破竹,汉廷一片惊慌。呼韩邪见状决意发兵阻止战争。淮阳王趁火打劫,准备里应外合,夺取皇位。与呼韩邪、呼屠吾斯争夺匈奴大权的屠耆也蠢蠢欲动,暗中夺取王庭。

呼屠吾斯为了救颛渠阏氏,失去了优势,战争越打越苦,最后夫妇二人兵败而死。

边患平定,为确保胡汉长治久安,呼韩邪决议与汉朝和亲。元帝下诏后宫,征寻愿随单于出塞者。昭君不愿终生禁锢宫中,决议自愿请行随公主远嫁匈奴。呼韩邪入汉,与昭君一见钟情,共同的理想志愿使呼韩邪与昭君走到了一起。

屠耆欲阻止胡汉和好,假借呼韩邪之名侵袭汉朝边塞,消息传来,朝野大哗,幸而被及时揭破真像,这才平息了事态。被指定和亲的平都公主不愿远嫁匈奴,以死相威胁。呼韩邪向元帝表示愿意迎娶一位普通汉家女子,元帝大感欣慰。皇后王政君为了自身的利益、也加紧活动,想送昭君出塞和亲。一直暗恋昭君的王莽为使昭君获得幸福,不计私利劝说元帝,而画师毛延寿更是把王昭君出塞当成自己的生命,在昭君的画像上点了一颗泪痣,种种机缘,促使元帝决定让昭君出塞和亲。

未央宫,昭君上殿,艳惊四众,元帝大为后悔。张博借机鼓动元帝以汉俗为名留昭君在宫中,呼韩邪欲携昭君出走,昭君深明大义劝阻了呼韩邪。

淮阳王向元帝建议瞒天过海,以平都公主假冒昭君。为阻止元帝妄为,王莽随王政君来到甘泉宫,陈说利害,说动太后出面阻止。太后将昭君收为义女,经过一番斗智斗勇,呼韩邪和昭君终于辞别亲人,离开长安。

途中遇到屠耆的袭击,为救昭君,表哥赵遂重伤而死,众人为其立了青冢。而一直对昭君倾心的江湖高手殷如墨,则一直追随昭君来到自己的出生地匈奴。

回到王庭后,为确保匈奴的长久太平,呼韩邪带人马西征屠耆。殷如墨借机骗昭君离开王庭,后被昭君识破,脱身逃走。但却因此引起了呼韩邪和昭君之间的误会。殷如墨自认与呼韩邪有杀父之仇,前来行刺,却误杀自己的父亲日逐王先贤掸,后惊闻身世,从此远居雪峰绝顶,发誓永不下山,苦修赎罪。淮阳王阴谋败露,与张博饮鸩自尽。

晋庙大礼上,呼韩邪问昭君:你还想长安吗?昭君说:我所有的一切都在匈奴,和你在一起。

昭君出塞后,汉匈维持了半个多世纪的和平。

观看此剧,可谓心旷神怡。昭君的美不仅是外表,在精神世界也是无人能及,无人能比。她与呼韩邪的爱情更是让世人羡慕不已,真是上天的安排,绝配!当然,剧中众多人物的个性心思也是五彩缤纷,明争暗斗扣人心弦。而其中的景物也是很美的。特别是在草原的画面:一片辽阔的景象,望无边际,让人看了不禁胸襟开阔。战场上的英雄好汉也让人佩服,同时也深感国家动荡给老百姓带来的灾难。

看了一部好剧真能让人胸襟开阔!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