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大学读后感(实用9篇)

时间:2023-10-09 16:10:20 作者:念青松 2023年大学读后感(实用9篇)

写读后感绝不是对原文的抄录或简单地复述,不能脱离原文任意发挥,应以写“体会”为主。读后感书写有哪些格式要求呢?怎样才能写一篇优秀的读后感呢?接下来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些优秀的读后感范文,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大学读后感篇一

学习,在于会学习—这是我读《少年大学生的奥秘》后的感想。这里,且不说少年大学生们如何勤奋,也不夸他们如何了不起。单对少年大学生的学习方法,发表几点感想。

首先,要注意思考,“思考是通向知识的桥梁”。

善于思考,独立思考,是少年大学生的一个共同特点。十一岁的少年大学生谢彦波就是一个善于独立思考的典型。他从小学起就从不依赖于父母和老师,对于老师在课堂上讲的知识,他都要尽可能的自己实践,通过思考和理解来加强记忆。这样,使自己对学到的知识理解得深,运用起来灵活自如。

现在,有许多同学书没少看,习题役少做,可是学习效果总不佳。另外,还有一些同学平时看来成绩优良,可是一旦遇到考察思维和能力的题目,就一筹莫展了。这样,就出现了“高分低能”的现象。这主要是由于他们不能运用自己的头脑,对所学的知识仔细品味,消化,不在思考和理解的基础上加强记忆,只是单纯的“死套公式”,所以,他们获得的知识是肤浅的,不扎实的。只有善于思考,勤于思考才能学到真正的知识,才能化书本的知识为自己的知识。中国古代有句话,叫做:“宝剑锋从磨砺出”,脑子就好比一把刀,思考就象磨刀,刀子越磨越锋利,脑子越用越灵活。我们要用思考架起通向新知识的桥梁。

其次,要善于科学地利用时间。

时间就是生命,就是知识和力量,就是胜利和成功。著名戏剧大师莎士比亚有一句名言:“放弃时间的人,时间也会放弃他。”那么,怎样才能不放弃时间呢?怎样才能合理地利用时间呢?这一点,谢彦波又给我们做出了榜样。谢彦波在上小学的时候就有一个严格的作息时问:早晨六点起床,做十分钟的体育活动,然后学习,晚上自学一小时。几年如一日坚持自学,终于十一岁就迈入了大学门槛。

现在,有的'人晚上开“夜车”,上课时间却睡觉。这样的作息是不行的。要知道,课堂上的四十五分钟随便过去了,就是几小时也难以补偿。另外,在勤奋学习的同时,还要注意劳逸结合,有的人一天到晚只埋头读书,其实这样的效果并不好。真正的合理安排时间,是除学习外,还有体育锻炼和娱乐的时间。这样,才能够调节一天的生活,才能够保持大脑清醒,以达到提高学习效率的目的。

再者,要明确我们追求的是知识而不是分数。只有用知识武装起来的人才是有用的,才能驾驭实践之舟。而现在,有的人只单纯追求分数。在这方面,我也是有过教训的。前一段,我的成绩尚佳,于是,老师表扬,同学们钦慕,我飘飘然了。这时,《少年大学生的奥秘》给我敲响了警钟,少年大学生李锦陵的使我清醒,“自满是上进的阻力,学习的敌人,失败的前兆。谦虚则是上进的朋友,学习的助手,成功的前提。”我认识到了知识的海洋浩瀚、宽广,谁想达到理想的彼岸,就得靠心中的罗盘,手中的双桨。要不满足于已取得的成续,追求知识。不求虚荣,才能真正成为建设祖国的有用人材。

大学读后感篇二

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把人口更多地看做消费者的观点与马尔萨斯的思想如出一辙。认为当孩子能都创造出社会生产资料的,他们就是双重身份,既是社会生产资料的创造者,也是社会财富的消耗者。而当一个国家的劳动生产率还很低,物质资料的生产也不丰富的时候,人口因素就是会影响整个社会建设资金积累的。

我们国家的计划生育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对我们国家人口的过快过高增长起到了很好的抑制作用,晚婚晚育、优生优育的政策使得我国的人口增长率在近年来持续下降。这样的结果在一定程度减轻了我们国家的经济等各方面的压力,但是这样的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所带来的负面效应也是不可忽视的。实行计划生育国策31年以来,人口年平均增长率逐年下降。第三次普查为2.1%,第四次普查为1.48%,第五次普查为1.07%,第六次普查为0.57%。中国人口呈现“超低生育率”近10年一直维持在1.3到1.4之间。人口学上的世代更替水平的生育率是2.1,即平均每对夫妇要生2.1个孩子,才能使人口数量保持不变。在国际上,总和生育率在1.5以下称为“超低生育率”。人口占比出现“严重少子化”第六次普查0~14岁人口比20xx年人口普查下降6.29个百分点,比1982年数据下降17个百分点。国际上把0~14岁人口占比在15%~18%之间称为“严重少子化”。“超低生育率”和“严重少子化”的现象必然会引起“人口老龄化”的问题,而我国社会慢慢进入老龄化,会带来一系列负面的影响,会给整个社会带来很大的负担,人口老龄化的严重,使得老人的数量急剧的增加,供老人的社会保障幅度就必然随之增大,社会劳动力的数量也会减少,创造人力资本的能力就会减小,整个社会的财富增长会不乐观;由于计划生育的实行,很多家庭都是独子家庭,对于现在的年轻人来说,供养老人的负担会眼中加大。由于计划生育的实行所造成的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严重后果具体有以下几点:

一.男女比例严重失调,出生性别比偏高状态下的女性赤字。由于要求少生少育,而很多家庭尤其是农村家庭,自古以来的重男轻女的思想根深蒂固,“养儿防老”观念使得很多家庭无论如何都想生一个儿子,而农村人们的文化程度普遍低,在怀孕期间通过一定的途径可以检查出孩子的性别,如若是女孩,大部分的人会选择放弃孩子,重新孕育,知道如愿的生一个男孩为止,就是现在,在我所生活的`那个民风淳朴的小村庄,重男轻女的观念也还是根深蒂固。而种种这样的现象使得我们国家现在的男女比例严重失调。而男女比例的严重失调又会引起另外一系列的问题,孔子曰“食,色性也”,性欲是一个人的本能的生理欲望,而男女比例的严重失调,使得很多人对性的需求的满足只能是通过一些不合法的手段来满足。增加了社会的不安定因素,给整个社会和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大困扰。

二.社会负担加重。人口老龄化的加重,使得现在很多的人所享有的社会保障基金,有很大一部分将会是预支后代的,这样的情况会给现在社会和社会的年轻人增加很大的压力,社会支出中用于老年人保障的支出比重也会随之增大。

三.独生子女发展中的个性缺陷。由于很多家庭都是一个孩子,所以对孩子的万般宠溺会造成孩子发展过程中的很多不利的缺点,如独立性不强、与人交往能力差、心理承受能力差等,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是一个民族的希望,但是现在这样的现状还需要很大的改善。

人口问题关系着整个国家和人们的命运以及发展前途。纵观世界各个国家,会发现很多的发达国家都在实行鼓励生育的政策,就连人口密度远大于中国的日本也是,但是我们也可以发现人口的增长与国家的发达与否并不矛盾或有相关关系。亚洲人口密度最低的蒙古,却是最贫穷的地方。马尔萨斯理论存在着不足与误区,问题存在于两个方面:一是没有看到科学技术的力量;二是对人口的定位片面。我们国家要在借鉴其正确的地方和与我们国家的实际相结合,切实的解决我国的人口问题。我们的人口政策应该适应我们的人口现状不断的做相应的调整,一味的强调少生优生并不是解决人口问题的绝对良药。

大学读后感篇三

今天,我读了覃彪喜的《读大学,究竟读什么》这本书,读完之后,沉默良久、回味良久、反思良久。

读大学,究竟读什么?这个问题是否值得所有大学生思索。当我们在大型超市里随心所欲地购物时,当我们在饭店里觥筹交错时,当我们成群结队地奔向吧时,我们是否问过自己的良心:这样做,对自己、对亲友意味着什么。

世界上有多少事等着我们去做,我们为什么偏偏选择了堕落,明明在午夜梦回时空虚得无以复加,却还是在清晨醒来的时候带上面具开始新一天那自欺欺人的生活······我们能够依赖父母的时日不多了、能够如此单纯平静地生活的时日不多了、能够在窗明几净的教室里学习的时日不多了······当我们收拾行装准备踏入社会的时候,我们的羽翼是否已经丰满,我们是否能够在无垠的天地间自由的翱翔。

大学读后感篇四

《大学》总结了人一生实现远大理想抱负的模式,这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把“修身”放在第一位,作为人生的第一大学问。“修身”就是我们所讲的“做人”。一个人只有先学会了做人,然后才能管理好自己的家庭,进而才有能力去治理一个国家,达到天下太平,人民安居乐业。如果一个人没有学会做人,连自己的事、自己家庭的事都管不好,那么,他就没有资格去做官、去治理国家,否则,将会给他人、给社会造成损害。所以说,一个人如果不知道怎样做人,不管他学富五车,有亿万财富,他的人生最终都是失败的人生。正如古人所说的:“官品即人品,做官先做人”。反过来讲,那些懂得做人,具有高尚的人格魅力的人,则永远被怀念、被学习。

除了做人,《大学》中最具有借鉴意义的,就是诚意中“慎独”了。所谓“慎独”,说的就是在一个人独处的时候,更要注意自己的品行。君子在人前人后的表现如一,而小人,却常常是在人前一套,人后一套。《大学》中说:“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知,见君子而后厌然,人之视己,如视其肺肝然”。说的十分有道理。只有内心真诚,表现才能端正,只有诚于中,才能形于外。

读书自然不是为了统治国家或者从政,说亲民可能扯得过远,古代的大学指君子之学,为人君,至于人,恐怕现在人或者学生早已忘了何为仁,当然我也承认,我从没有认真考虑过仁是什么含义;我读了《大学》这本书之后,并没有从其中悟得太多哲理,只是学会了一种处世心态。

亲民、至善——大学之道,强调的不仅是人们的道德实践,它还要求把个人的道德修养应用于社会政治实践,是一个推已及人的过程。亲民,说到底,就是将自己的道德修养普遍地施及于天下百姓,并使天下百姓都能提认到自己心灵中所具有的诚明性德。“已所不欲,勿施于人”,“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共同创造出一个和谐社会,这样就能做到大学之道所谓的“止于至善”了。

大学短短的二千来字,深刻阐明了人生和社会的大学问,以及做学问的最高境界。学问不在于某一具体的技术,不拘泥于世俗的琐事。学问在于明辨世间的大是大非,在于促进社会进步,为天下人树立榜样。“君子动而世为天下道,行而世为天下法,言而世为天下则”。

展。今天中国是最多的士人生产国,博士、硕士、学士数量都位居世界前列,甚至是第一,但在科学技术、社会哲学、文艺等等多个领域的成果却远远少于国外。这是为什么呢?今之士,胸无大局,眼界狭隘,每日只为生计,缺少了献身事业的精神。得一善则欣欣然,不精益求精,止于至善。大学是时候认识到大学教育的本质了,不是授人一技,而是授人以道。

现在的社会很复杂,处处充满诱惑,刺激,和“杀戮”。而在这个环境中要做到独善其身的却很难,人和人之间的间隔和抵触不信任越来越多,在外面几乎每个人都是带着面具在生活,伪装、自我保护、缺乏安全感。。。如此多的不安定因素造成很多人没有幸福感。更多可能是社会因素,但是我们不能改变社会但可以改变自己,改变自己的心态,改变自我的处世态度,让一颗浮躁的心静下来,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不管虑的是什么,能在忙绿浮躁的时候自我反思一下或者回忆一下过往的种种,不也是一种自我提升的方式。我们做不到圣人一样可以考虑到天下,但是我们能做到的是修身,修身更多的不是为了国家,而是为了自我能活的更高尚。倘若一个个自我都能正其心,诚其意,国何能不治。

修身治国平天下,此乃中国传统。以小见大,自身品德都修养不好何以治国,治国太远,切说说齐家。每个身边都可能出现一些就家庭不和睦的情况,有人说婚姻是爱情的坟墓,而我看来婚姻是爱情的升华和考验,爱情在最后终将升华成亲情,不离不弃,不会变质。自古就有相近如宾,举案齐眉的夫妻的关系。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忍让的处事方式古人比我们现代人更看的透彻,因为他们懂得以修身为本。懂得明明德,懂得何为薄厚。

大学读后感篇五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谁都不会陌生,正是因为主人公海伦61凯勒在无光、无声、无语的岁月中坚强地活着,并有所成就,才会让人如此无法忘记这位女作家。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是作者海伦61凯勒的自传。她度过了生命的88个春秋,在其中却只有19个月的光明。然而,如果再给她三天光明,她会把整个包罗万象的世界看透,看人的善良、淳朴,看光的变化和日出,想探索和研究。

海伦61凯勒无疑是个坚强不屈的人:在87个盲聋哑的岁月中,海伦61凯勒并没有因为自己的身体缺陷而放弃一切,而是热爱生活,会骑马、下棋,爱参观名胜古迹,从中得到各种各样的知识,学会读书、说话、与别人交流,并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与美国著名的哈佛大学。

再来看看我们,我并没有残疾,比海伦61凯勒健康得多,但是海伦61凯勒热爱生活,会许多我不会的,她喜欢参观博物馆和名胜古迹,而我却喜欢光顾游乐园,她会英、法等五种文字,而我却英语都学不好……我有太多不足,我要向海伦61凯勒学习。

残疾人能如此优秀,看来我们也要加把劲了。

大学读后感篇六

如从人类学的角度来看,事实很有趣,我也常把东西方文化相互对比,以太阳绕地球一昼夜作比方,却发现东西两方人类历史文化的变化现象,同在五百年之间,必有王者兴,几乎完全有异曲同工之妙。例如我们的历史,到了春秋以后,名王迭起,而有道之士的哲人也应运而生。中国有个齐桓公,配上一个管仲。而在西方,也是名王配名师,凑巧的真有趣。欧洲有个亚历山大,配上一个亚里士多德。印度也有一个阿育王,配上一个优婆鞠多尊者。当然,在这个阶段,什么日本、美国,连个影子还没有呢!

但是,以中国历史的习惯来说,三代以后,所谓历史上的.名王,最了不起的,也只能算做英雄,决不是圣人。所谓这些英雄的名王们,也都像我小时候的一位老辈的诗说:“江山代有英雄出,扰乱苍生数十年”,如此而已。他们与《大学》的“明德”外用(王)之学,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岂只似是而非,可说都是背道而驰的。

大学读后感篇七

是以君子有絜矩之道也。君子总是实行以身作则,推己及人的絜矩之道。君主治理好国家要做到以身作则,知行合一,注重自身道德品质的修养的同时,更要考虑到天下的百姓所思所想,建立起与百姓的共振,把高尚的道德品质输送给他们。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明德是天地大德,是道,是一种自信的状态。这种状态让我们身心很放松,能够让我们自然而然的去表达,去做一些事情。这种状态让我们没有评判心、恐惧心、嫉妒心等。我们能够看清一个真实的世界,没有等级,没有差别。

我们交流心性为了传递一种仁爱的滋养,在我们滋养他人的同时,滋养了我们自己,正所谓“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当我们在鼓励、帮助他人成长的过程中,可以尝试让双方先静默几秒,使心性逐渐呈现出来,然后我们可以很自然的`带着语气和语调去表达,这样我们的语言才会更有力量,更有诚意,这才是最好的表达。

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一个国家不应该以财利为利益,而应该以道义为利益。人更不能唯利是图,而应该有更高的追求。我们的内心要定在“明德”上,这样格局才会变大,魄力也会变大,能够承担的责任相应也就越大。如此以来,我们便能扛得住,摆得平,才能真正的干事。

大学读后感篇八

关于明史的书所读过的数来有《万历十五年》,《天崩地解1644大变局》,《明朝那些事儿》,《权与血,明帝国官场政治》,不同的书读来完全以不同感觉,《万历十五年》读完后感叹张居正之理想不复,李贽狂人之悲,万历身为少年天子宏图未展之悲,或许也是少年,对万历之满腔抱负因封建社会时势而无法施展尤感悲哀,又予之同情。

《正说明朝十六帝》有一章题名为永远长不大的万历,是否符实姑且不说,但万历虽是皇帝,虽是封建帝王,但他同时又是一少年,意气风发,满腔抱负,希图大展宏图,小时被张先生与大伴及母亲管束,等脱离这些束缚后,没想到又受满朝文武的羁绊,综诉是封建制度造成了万历的悲剧。

《正说明朝十六帝》活灵活现地刻画出了一位位帝王,从草莽中走出的真龙天子,到悲剧文弱的建文君,马上天子朱棣,促织天子朱瞻基,土木之变朱祁镇,万历皇帝朱翊钧,短命皇帝朱常洛,亡国之帝朱由检是我们所熟知的,可是历史又有多少谜团是我们所未知的,一位位皇帝的一生,细细品味,悟多少人世沧桑。

每个皇帝的一生都有值得研究之处,不应简略带过,学历史所得到的启迪或许不仅在历史上,(希望我选择历史这个专业不是完全错,还是会有些用的吧)。附:明代帝王世系(1368--1644)太祖朱元璋洪武元年(1368)--三十一年(1398)惠帝朱允建文元年(1399)--四年(1402)成祖朱棣永乐元年(1403)--二十二年(1424)仁宗朱高炽洪熙元年(1425)宣宗朱瞻基宣德元年(1426)--十年(1435)英宗朱祁镇正统元年(1436)--十四年(1449)代宗朱祁钰景泰元年(1450)--七年(1456)英宗朱祁镇天顺元年(1457)--八年(1464)宪宗朱见深成化元年(1465)--二十三年(1487)孝宗朱祐樘弘治元年(1488)--十八年(1505)武宗朱厚照正德元年(1506)--十六年(1521)世宗朱厚嘉靖元年(1522)--四十五年(1566)穆宗朱载隆庆元年(1567)--六年(1572)神宗朱翊钧万历元年(1573)--四十八年(1620)光宗朱常洛泰昌元年(1620)熹宗朱由校天启元年(1621)--七年(1627)思宗朱由检崇祯元年(1628)--十七年(1644)本书主要目录草莽中走出的真龙天子,登上权力顶峰的农民领袖。

大学读后感篇九

我在暑假读过一本书《剑桥大学》,这书使我受益不浅,让我知道,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所以我便情不自禁地唱起了《阿信的故事》的主题曲。

这本书中的“白纸命运”让我难忘不已:那博士看到那些学生垂头丧气的,就想改变他们。于是。博士教学生用白纸做各样的东西,表现白纸的命运。最后,博士总结说:“一张白纸可以当废纸扔在地上,可以用来折纸,也可以用来写字……一张字就有多种命运,何况是人?”

是的,纸的命运况且那么多,人的命运会更多,但有人会认为命运由天定。总埋怨天不公平,怎么自己的命那么苦,别人的命就那么好。其实命运是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就像白纸游戏一样,就视乎你想要怎样的东西,然后怎样去实现它。

我们大家都会有各自想要的东西,即各有自己的梦想,然而有的人能梦想成真,有的人梦想落空,原因是什么?原因是有的人会向着目标坚持不懈、勇往直前;有的人会守株待兔一样等梦想自己从天上掉下来;有的人遇到困难挫折就放弃,觉得这个梦想根本不能实现……总之,梦想能否实现,取决于你的行动,命运就掌握最你的手中!

大家还记得海伦.凯勒吧?命运之神对她真是残酷啊,让她看不到光明,听不到声音,她的命运就像是被遗弃在黑暗角落里的被折断了翅膀的蝴蝶!多可怜啊!那样的生活跟死了没区别吧!可海伦.凯勒不是这样想的,她热爱生活,热爱生命,她不断地、顽强地跟命运抗争到底。终于她重新长出翅膀,飞出黑暗,艳丽的翅膀在自由的天地间飞舞——她进入了著名的大学,掌握了多种语言,出版了自己的小说……她活得比健全的人更精彩啊,那简直就是奇迹!

我还想到了失聪的音乐家贝多芬、身患肌肉萎缩症的科学家霍金、跳“千手观音”的聋哑人邰丽娜、担任全国政协的残疾人张海迪……我不禁概叹:这些能掌握自己命运的人是最美丽、最耀眼的蝴蝶啊!

可是,在我国古代历史上,西楚霸王项羽却对自己的.命运失去信心,自愧无颜再见江东父老,在乌江自刎,结束了美好的生命。其实以他的才干,他足可以回江东发展,东山再起的。那么他的命运就会改写了,为何他不掌握好自己的命运呢?太可惜了!

在人生的奋斗过程中,挫折总是有的,而只要我们不放弃,不半途而废,希望就不绝灭,我们就有机会创造奇迹。因为人生就像扑克牌。好的牌,但出的方法不对,结果也会变坏;坏的牌,出的方法科学,就有意想不到的结果。

我曾经历这样的一件事:有一次我参加了级的足球比赛,我们班先对着大家公认的最强队——六班。可我们当时想,他们强,我们也不弱,胜利的机会还是有的。于是我们团结拼搏,针对对方的弱点“科学出牌”——从侧面进球。结果2:1赢了最强的班。接着我们连赢三场,眼看冠军杯垂手可得了,可就在最后一场比赛中,由于我们轻敌,却意外地败在较弱的2班手上。嗨,真是后悔莫及啊!

相关范文推荐
  • 10-09 2023年他和她的猫读后感(优秀9篇)
    “读后感”的“感”是因“读”而引起的。“读”是“感”的基础。走马观花地读,可能连原作讲的什么都没有掌握,哪能有“感”?读得肤浅,当然也感得不深。只有读得认真,才
  • 10-09 2023年猎人笔记读后感(优秀9篇)
    当品味完一部作品后,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吧,让我们好好写份读后感,把你的收获感想写下来吧。如何才能写出一篇让人动容的读后感文章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
  • 10-09 2023年读撒哈拉的故事有感(通用5篇)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
  • 10-09 最新孩子把你的手给我读后感多篇(汇总6篇)
    “读后感”的“感”是因“读”而引起的。“读”是“感”的基础。走马观花地读,可能连原作讲的什么都没有掌握,哪能有“感”?读得肤浅,当然也感得不深。只有读得认真,才
  • 10-09 假日读书有感(优秀7篇)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以下
  • 10-09 最新读后感童年(精选6篇)
    认真品味一部作品后,大家一定收获不少吧,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读后感吧。读后感书写有哪些格式要求呢?怎样才能写一篇优秀的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读后感精彩范
  • 10-09 2023年卖笑的人阅读答案 出卖笑的孩子读后感(优秀5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
  • 10-09 最新过草地读后感 草地夜行读后感(优质5篇)
    在观看完一部作品以后,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吧,为此需要好好认真地写读后感。什么样的读后感才能对得起这个作品所表达的含义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搜集的读后感范
  • 10-09 最新狼的读后感(汇总6篇)
    在观看完一部作品以后,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吧,为此需要好好认真地写读后感。这时候最关键的读后感不能忘了。那要怎么写好读后感呢?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读后感
  • 10-09 嗯童年读后感(汇总9篇)
    当品味完一部作品后,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吧,让我们好好写份读后感,把你的收获感想写下来吧。这时候最关键的读后感不能忘了。那要怎么写好读后感呢?这里我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