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经济思想汇报材料 经济思想汇报(模板5篇)

时间:2023-10-08 21:37:41 作者:曼珠 最新经济思想汇报材料 经济思想汇报(模板5篇)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

经济思想汇报材料篇一

本文目录
  1. 经济思想汇报
  2. 预备党员思想汇报:关于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3. 入党思想汇报7月:经济危机中的中国智慧
  4. 经济部门党员领导思想汇报范文

敬爱的党组织:

美国引发的金融危机从最初的酝酿到现在的大爆发,席卷了全世界大部分的资本市场。不过,纵使形势如同惊涛骇浪,中国依然稳坐钓鱼台。刚刚结束的亚欧峰会更是证明了中国在解决当前金融危机的中流砥柱作用。这一切的发生仅仅是中国人比较幸运,没被波及到吗?当然不是,就像在中国在1997年的金融危机中做的那样,这一次同样彰显了中国人的智慧。

虽然我一没买股票,二还没到要考虑买房的时候,但是我觉得这次金融危机所造成的影响不会只限于资本领域,所以我一直都在关注这件事。相信大家都知道,马克思在中提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在一个国家中适用,用来分析全球的政治经济也适用。这次金融危机发展到现在这个地步已经可以和上世纪的大萧条,次贷危机引发的连锁发应使美国金融市场出现了65万亿美元的呆帐和坏账,而美国又是世界金融体系的中心,进而把其余国家又拉下了水,美国八千亿美元救市计划和欧洲联合救市也是雷声大雨点小,股市还是该怎样跌就怎样跌。(具体原因大家可以上网查)。事实存在的布雷顿森林体系终于在这一刻被彻底洞穿!旧的格局被撕碎,新的格局将会在危机过程中重建!

局势"乱花渐欲迷人眼",中国如何在众国紧盯的情况下破除迷局?党和政府接连出的几招充满了中国式的智慧。

之一:雷曼兄弟公司的破产导致了华尔街的整体恐慌。五大投行股票大幅下跌,流动资金枯竭,不得不先后发出接受收购的意向。从投资的角度来讲,这会是一笔很不错的交易,毕竟现在可以花费不到几十亿美元的资金就可以入主世界金融的心脏。在世人都在猜测资金雄厚的中资银行将会率先出手的时候,中资银行纷纷保持沉默。最后是日本的银行成功完成了收购,这也是日本银行在广场协议后第一次重返华尔街。中资银行都有着深厚的官方背景,这次不出手,背后有着中国战略决策的影子。

首先,这是一个烫手的山芋。不讲金融方面的危险因素(实际上,日本银行已经因为所收购的投行股价不断下跌而陷入同样的泥潭之中),从政治方面来讲,美国人肯定不想看到这些华尔街的象征被中国人收购。几年前中海油收购尼先科被拒就可以看出美国人鼓吹的经济自由主义背后的保守主义嘴脸。即使现在因为形势所迫不得不低头,很难保证以后不会反悔,到处下绊子。在金融上,美国人比中国人强多了。

再加上美国人有拿别人当小白的传统(广场协议前,美国人鼓励日本公司花大钱在美国大肆收购,等日本公司觉得自己已经控制美国经济时,美国政府强迫日本政府签订广场协议,日元急剧升值,在美日企损失惨重,只好黯然退出美国市场,收购的东西又还给了美国人,而美国则套来了大笔的日本投资,实在是一本万利),中国银行实在没有必要去凑这个热闹,到时被人收拾还不知道。

不收购,可能在将来会是一个非常大的损失,毕竟美国金融市场肯定会复原。但是如果收购了,中国也只能乖乖得当上美国的管家,维持以美国为中心的金融体系,帮美国人打工。这次金融危机证实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优越性,我们完全可以建立完善监管下的金融体系,我们要把握好这次机会!

之二。公开表示中国市场的稳定就是最大的贡献。全世界的目光都盯在中国身上,因为到现在为止大国中就只有中国能勉强避开金融危机的直接影响了,而且中国还有着世界最大的外汇储备。种种恭维铺天盖地,都把中国当成世界的救世主了,鼓励中国把钱拿出来救市。但是中国的领导人很清醒,没上这个当。中国是有一万五千亿美元的储备,但是这些钱基本都转为投资了不能动,就算能动对金融危机来说也是杯水车薪而已。明知中国没这个救市的能力,外媒却宣传中国是救世主,实在有借道义绑架中国,把中国往火炕里推的嫌疑。

这个对中国来说是个难题。救吧,没这个能力,反而会被拉下水。而且这是用中国人自己创造的财富去为全世界做贡献,想到外国拼命在中国捞钱的行径,这个真的没必要。不救,这就这的掉进了道义的陷阱,中国也就成了孤家寡人了。 中国的领导人发挥了中国人特有的智慧,巧妙转移了话题。中国也是受金融危机影响的国家之一,在其余大国都自顾不暇的时候,中国能保持市场稳定,对保持全球投资者信心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中国金融体系也崩溃了,形势将会不可想象。所以,中国要做的是全力保持国内市场稳定,同时和其他国家一道进行国际合作解决危机,而不是单枪匹马,去做堂吉诃德。

经济思想汇报(2) | 返回目录

尊敬的党支部:

对于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必须从两个方面加以认识:一个是基本制度,一个是经济体制。从基本制度方面看,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从经济体制方面看,改革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初期,我们经常可以听到这样一种说法,即中国的改革是改体制而不是改制度,这种看法的合理之处在于它肯定了改革的社会主义性质,但在理论上是不准确和不严密的。所谓制度,一般指的是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和行动准则,如企业制度、市场制度、价格制度、税收制度、金融制度等等,从这些方面看,制度与体制并无根本区别,都是经济体制改革的对象。即使从基本制度的角度看,也存在改革的问题。我们党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所确立的以公有制的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就是对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社会主义本质的创新和发展。没有对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本质特征的这种创新和发展,就不可能实现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历史性转变,也就不可能实现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因此,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包括了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的内容,即一方面要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另一方面要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党的十八大报告正是这样表述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的。从经济方面看,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是: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完善宏观调控体系,更大程度更广范围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完善开放型经济体系,推动经济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加可持续的发展。上述目标,既包括了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的内容,又包括了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容,涵盖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生产、分配和交换等主要环节,以及基本制度、经济体制和对外开放等主要方面,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制度体系,为新的历史条件下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指明了方向。

正确认识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上述目标,需要明确以下几点:

第一,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绝不能否定和抛弃社会主义制度。要特别警惕把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作为所谓的普世价值,并以此为标准来确定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设计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蓝图,主张全面推行私有化、自由化,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完全接轨,实行西方资本主义的民主宪政;符合这种标准的所谓的改革才是真正的改革,与这种标准不相符合的制度比如公有制、计划调节、共同富裕和共产党的领导等,都被看作旧制度的残余和改革的障碍。同时,也要警惕对市场经济的改革提出质疑,主张重回传统社会主义老路的观点。这两种观点看似对立,实则相通,都否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

第二,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成就和已有成果,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基础和出发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不断向前推进,从总体上看,中国已经成功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历史转折,确立了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分配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形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已经在实践中展示出极大的优越性和强大的活力。只有承认这一点,增强我们的制度自信,才能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把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推向前进。那种认为经济改革已经陷入停滞、正在面临崩溃,因而需要推倒重来,进行激进式变革的观点是不符合事实的。

第三,现行的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还存在不少矛盾和问题,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任务依然比较繁重。发展中不平衡、 不协调、不可持续以及基本经济制度不完善、收入分配不公、贫富差距过大、腐败现象严重等问题依然突出,需要通过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加以解决。这些问题的产生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需要全面具体分析:有市场化不足的问题,如市场体系不健全、政府职能不到位等;也有所谓的泛市场化问题,如公共服务产业化、权钱交易现象蔓延等;还有法律、法规、政策和管理上不完善的问题;的问题则是发展中的问题,如自主创新能力低、城乡二元结构分割等。特别需要强调的是,在市场经济体制和市场经济运行规律已 已在经济生活中起支配作用的条件下,我们不宜再把现实中出现的所有问题都归结为计划经济的残余或者市场化改革不彻底。相反,经济波动、收入分配不公、货币拜物教等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市场经济的固有弊病,即使在发达的完善的市场经济中也是不可避免的。这些弊病需要通过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加以克服,寄希望于用所谓彻底市场化的办法解决市场化固有的缺陷,无异于缘木求鱼。

构建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经济制度,归根结底,就是要使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得到更充分的体现,而这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实现了社会的共同富裕。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解放发展生产力是手段,最大限度地满足整个社会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共同富裕是目的,二者的有机统一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和优越性。完善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最终要体现在共同富裕上。实现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建设为人民服务的政府,最终也都要通过共同富裕体现出来。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必须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必须全面贯彻这一根本原则,切实解决现行经济制度中存在的种种弊端,进一步解放发展生产力,实现共同富裕,使发展成果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使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更好地得到发挥。

经济思想汇报(3) | 返回目录

敬爱的党组织:

美国引发的金融危机从最初的酝酿到现在的大爆发,席卷了全世界大部分的资本市场。不过,纵使形势如同惊涛骇浪,中国依然稳坐钓鱼台。刚刚结束的亚欧峰会更是证明了中国在解决当前金融危机的中流砥柱作用。这一切的发生仅仅是中国人比较幸运,没被波及到吗?当然不是,就像在中国在1997年的金融危机中做的那样,这一次同样彰显了中国人的智慧。

虽然我一没买股票,二还没到要考虑买房的时候,但是我觉得这次金融危机所造成的影响不会只限于资本领域,所以我一直都在关注这件事。相信大家都知道,马克思在中提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在一个国家中适用,用来分析全球的政治经济也适用。这次金融危机发展到现在这个地步已经可以和上世纪的大萧条,次贷危机引发的连锁发应使美国金融市场出现了65万亿美元的呆帐和坏账,而美国又是世界金融体系的中心,进而把其余国家又拉下了水,美国八千亿美元救市计划和欧洲联合救市也是雷声大雨点小,股市还是该怎样跌就怎样跌。(具体原因大家可以上网查)。事实存在的布雷顿森林体系终于在这一刻被彻底洞穿!旧的格局被撕碎,新的格局将会在危机过程中重建!

局势"乱花渐欲迷人眼",中国如何在众国紧盯的情况下破除迷局?党和政府接连出的几招充满了中国式的智慧。

之一:雷曼兄弟公司的破产导致了华尔街的整体恐慌。五大投行股票大幅下跌,流动资金枯竭,不得不先后发出接受收购的意向。从投资的角度来讲,这会是一笔很不错的交易,毕竟现在可以花费不到几十亿美元的资金就可以入主世界金融的心脏。在世人都在猜测资金雄厚的中资银行将会率先出手的时候,中资银行纷纷保持沉默。最后是日本的银行成功完成了收购,这也是日本银行在广场协议后第一次重返华尔街。中资银行都有着深厚的官方背景,这次不出手,背后有着中国战略决策的影子。

首先,这是一个烫手的山芋。不讲金融方面的危险因素(实际上,日本银行已经因为所收购的投行股价不断下跌而陷入同样的泥潭之中),从政治方面来讲,美国人肯定不想看到这些华尔街的象征被中国人收购。几年前中海油收购尼先科被拒就可以看出美国人鼓吹的经济自由主义背后的保守主义嘴脸。即使现在因为形势所迫不得不低头,很难保证以后不会反悔,到处下绊子。在金融上,美国人比中国人强多了。

再加上美国人有拿别人当小白的传统(广场协议前,美国人鼓励日本公司花大钱在美国大肆收购,等日本公司觉得自己已经控制美国经济时,美国政府强迫日本政府签订广场协议,日元急剧升值,在美日企损失惨重,只好黯然退出美国市场,收购的东西又还给了美国人,而美国则套来了大笔的日本投资,实在是一本万利),中国银行实在没有必要去凑这个热闹,到时被人收拾还不知道。

不收购,可能在将来会是一个非常大的损失,毕竟美国金融市场肯定会复原。但是如果收购了,中国也只能乖乖得当上美国的管家,维持以美国为中心的金融体系,帮美国人打工。这次金融危机证实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优越性,我们完全可以建立完善监管下的金融体系,我们要把握好这次机会!

之二。公开表示中国市场的稳定就是最大的贡献。全世界的目光都盯在中国身上,因为到现在为止大国中就只有中国能勉强避开金融危机的直接影响了,而且中国还有着世界最大的外汇储备。种种恭维铺天盖地,都把中国当成世界的救世主了,鼓励中国把钱拿出来救市。但是中国的领导人很清醒,没上这个当。中国是有一万五千亿美元的储备,但是这些钱基本都转为投资了不能动,就算能动对金融危机来说也是杯水车薪而已。明知中国没这个救市的能力,外媒却宣传中国是救世主,实在有借道义绑架中国,把中国往火炕里推的嫌疑。

中国的领导人发挥了中国人特有的智慧,巧妙转移了话题。中国也是受金融危机影响的国家之一,在其余大国都自顾不暇的时候,中国能保持市场稳定,对保持全球投资者信心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中国金融体系也崩溃了,形势将会不可想象。所以,中国要做的是全力保持国内市场稳定,同时和其他国家一道进行国际合作解决危机,而不是单枪匹马,去做堂吉诃德。

经济思想汇报(4) | 返回目录

尊敬的党组织:

在党的xx大报告提出,我们要以坚定理想信念为重点,加强党员干部思想建设。对于国有企业来讲,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思想政治建设的好坏是影响企业改革成败的重要因素之一。纵观近年来被纪检监察机关和司法机关查处的国有企业违法犯罪分子,思想上的滑坡、政治上的落伍是他们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的第一步,不仅给企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也给企业带来了负面影响。我做为一名国有企业的党员领导干部,充分认为搞好国有企业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建设,既是企业改革发展的需要,也是保护干部政治生命的需要。

一、要把学习理论作为加强党员干部思想政治建设的基础

只有理论上清醒,才能保持政治上坚定,只有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广大党员干部的头脑,才能打牢思想基础、筑牢思想防线,坚定理想信念。思想政治建设,理论学习是基础,要把政治理论学习的出发点始终放在落实科学发展观上,完整准确地学习和掌握政治理论学的基本观点、科学体系和丰富内涵,深刻领会政治理论学一系列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的新思想、新观点和新论断,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一是要突出企业发展远景教育,增强党员干部服务发展的责任感。紧紧围绕影响和制约企业经济发展的观念、体制、环境、政策等方面的突出问题编写教案,不定期组织开展学习教育,使党员干部充分把握企业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牢固树立“发展为荣、发展为先、发展为大、发展为责”的观念,把面临的压力转化为加快发展的动力。二是要突出形势任务教育,加强党员干部服务发展的紧迫感。依托中心组学习、集中学习、思想政治建设研讨会等有效载体,采取聘请专家学者举办形势报告会、党政主要领导作形势任务报告、开展形势分析大讨论等方式,对党员干部开展形势政策宣传教育,把形势学习与推动工作紧密联系起来,达到学以致用、用以促学的目的。

二、要把人事改革作为加强党员干部思想政治建设的重点

企业实现创新发展、跨越发展,关键在党员干部、关键在组织领导。要以正确用人为导向,纯洁党员干部思想。在选人用人上,按照干部队伍“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原则,坚持以《干部任用条例》规定的基本条件为基准,着力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做到坚持干部选拔任用的原则不动摇、执行干部选拔任用的标准不走样、履行干部选拔任用的程序不变通、遵守干部选拔任用的纪律不放松,真正把那些真心实意想干事、勤奋学习会干事、务求实效干成事、严于律己不出事的干部选拔到重要岗位上来。一是要着力提升各级领导班子整体效能。紧紧围绕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这条主线,进一步健全干部人事工作的各项激励和保障机制,切实把党员干部轮岗、干部交流与培养使用结合起来,与提高各级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队伍的整体效能结合起来,全面提高党员干部的工作能力和水平。二是要切实加强对各级领导班子的监督管理,促使各级领导班子成员快速磨合、提升效能,努力建设团结和谐的领导班子,实现领导班子整体效能发挥的最大化。三是要强化“一把手”抓班子带队伍作表率的责任和主导作用。按照“抓班子、带队伍、作表率”的要求,切实抓好各级领导班子“一把手”的理想信念、根本宗旨、民主集中制和廉洁从业教育。同时,要高度重视对各级党政“一把手”的培养,选配思维活跃、视野开阔、精通业务和市场准则的高素质、管理型复合干部担任各级党政正职,真正使“一把手”能立足本单位、本部门工作全局,勇于创新、善于决策,敢于承担责任,形成班子同心、目标同向、工作同力的良好局面。

三、要把制度建设作为加强党员干部思想政治建设的保障

思想政治建设是一项长期性任务,要通过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用制度保证思想政治建设任务的落实。首先,要建立健全组织生活制度。认真执行“三会一课”制度,明确要求各级党组织及时召开组织生活会,坚持和完善民主评议党员制度,积极发展党内民主,进一步提高民主生活会的质量,建立纪委、组织部干部定点联系指导各单位民主生活会制度,把参加民主生活会与有效掌握各个班子和成员思想状态、促进班子健康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其次,要建立完善科学决策机制。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进一步建立健全“三重一大”议事规则,明确界定重大决策、重要人事任免、重点项目和大额度资金运作的范围、程序、方法和责任等,促进各级领导班子的科学、民主决策。同时,要把调查研究作为科学决策的基础环节,在深入调查研究中开启发展思路、找准发展路子。第三,要建立“一把手”思想政治建设责任制度。明确规定“一把手”是本单位、本部门思想政治建设的第一责任人,对本单位、本部门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建设负总责,通过建立完善沟通协调机制,切实做好班子事前通气和会下谈心工作,以有效的沟通机制消除误解,增进理解,促进单位、部门和谐团结。第四,要健全领导干部日常管理工作机制,严格执行领导干部《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廉政谈话制度》、《组织函询制度》》等,通过各项制度的健全完善和有效落实,促使各级领导干部认真履行职责。

请党组织对我进行帮助和教育。

汇报人:

时间:xx年*月*日

经济思想汇报材料篇二

自亚洲金融危机伊始,中国经济的影响开始引人瞩目.近年来,伴随中国经济持续、快速、稳定增长,中国经济的影响力逐年增强.中国经济的影响力究竟如何?应当怎样科学、客观地分析中国经济的.影响力?时下是个热门话题.本文借助国际上通用的判断世界经济大国的标准,判断得出,中国离世界经济大国的门槛还有一步之遥.运用两种思维,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力进行了科学分析.

作者:王涛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国民经济管理系,北京,100872刊名:兰州学刊英文刊名:lanzhouacademicjournal年,卷(期):“”(4)分类号:f12关键词:中国经济影响力世界经济大国贸易大国

经济思想汇报材料篇三

摘要:应用宏观经济学的经济增长理论,对中国经济近30年的经济增长和波动进行了研究分析。中国经济近30年的较快增长与总量资本、总量劳动和技术进步的贡献推动了经济增长因素的持续加强呈正相关,也与社会发展阶段和经济结构、增长动力有关。近几年经济增速放缓与总量资本、总量劳动的下降以及结构转型、技术贡献率相关,但是这是中国经济发展到新常态的正常结果,符合经济发展的规律。在未来,中国经济将会在新的经济增长动力下持续增长。

关键词:经济增长;波动;经济结构;增长动力;新常态

1.引言

在宏观经济学中,经济增长通常被定义为产量的增加。具体理解,经济增长包括两层含义:(1)经济增长是指一个经济体所产生的物质产品和劳务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持续增加,即实际总产出的持续增长;(2)经济增长是指按人口平均计算的实际产出(人均实际产出)的持续增加[1]。中国在过去的近30年保持了增速较快的发展阶段,但是在近几年增速开始下滑。这些现象与经济增长理论和模型中决定经济增长的因素有关,也与中国自身特殊的国情息息相关[2-6]。在下面,将逐步分析经济学的增长理论和模型的特点,并根据相应的经济学增长理论,分析中国近30年增速较快以及最近几年增速下滑的原因,并给出展望。

2.中国近30年增速较快的原因

中国近30年经济增长一直保持了较快的经济增长,并跃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这可以分别从新古典增长理论和增长核算方程的因素理论来加以分析原因。从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的角度,在于总量资本增长、总量劳动增加以及技术进步提高了劳动效率提高。中国在20世纪80年代至今,改革开放的范围持续扩大,市场在资源的配置中占有逐步重要的作用直到开始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对外开放扩大了利用外资和台资、港资的资本,经济体制和结构上改革,建立和发展了金融体系,银行体系不断成长,证券市场确立和成长,货币投放不断增加,居民储蓄维持高位,这些都增加了总量资本,也为产业的快速发展、调整和从三大产业的不断增长以及动力转换提供了存量资本和动力[6-9]。在总量资本推动产业的发展中,工业化快速发展,国内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和资本市场的发展是具有重要影响的因素。在过去30年,中国的总量劳动也快速增加,这也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在从1980年到的30年中,中国的人口总量继续增长,更多适龄人口进入劳动年龄人口阶段,劳动力人口持续增加,总量劳动供给持续增加;同时,由于人口受教育年数的`延长和大学教育从的扩招,适应复杂劳动的高端劳动力总量增加,掌握专门技术和各种行业技能的人员的就业,也适应了中国劳动效率的提高,适应了工业化快速的推进;随着主导产业的转换,劳动人口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的工业转移,再进一步向第三产业的服务业转移;这使得折合成简单劳动计量时,总量劳动供给数量十分巨大,成为促进中国经济在过去30年快速增长的第二个重要原因。在过去近30年,技术进步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愈发重要,技术进步带来的劳动效率的提高也在经济增长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技术进步在农业、工业、服务业中得到了全面的反映,先进的工业技术、信息技术在生产和生活中层出不穷,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这为制造业、城镇化、能源供应和利用、工业化、基础设施和交通运输业,金融业和广泛的现代服务业提供了劳动效率提高的手段和新的工具,也使中国在过去30年基本变成工业国,并在东部沿海向后工业化阶段迈进,并大幅度提高了城镇化率。这三个方面是过去近30年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最主要的原因。我国在过去30年的技术进步、资本形成、劳动投入增加和建立了促进经济增长的制度,是我国过去30年经济增长的重要原因[8]。在核算理论中,产出增长率的提高也依据于资本增长的贡献、生产率增长的贡献和劳动增长的贡献。改革开放的制度红利为我国过去30年的产业结构转化,工业化、城镇化和信息化的快速推进,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和技术、资本以及劳动的供给增加和发挥作用提供了保障。在我国的资本形成与增长,技术进步和应用以及劳动投入增加以及劳动者素质提高的共同作用下,促进了中国过去30年的较快经济增长。

3.中国最近几年增速下滑或波动的原因

中国最近几年经济增速出现下滑,从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的角度可以分析原因。近几年,随着我国进入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阶段,东部地区进入工业化后期或后工业化阶段,全国总体工业化进入中期或后期,服务业在经济结构中的比重已开始超过农业和工业的占比,经济发展速度开始下滑,是经济发展阶段转化和增长动力转换所致的[10]。我国的总量资本增长更多的是表现在货币进入房地产业、服务业、新兴产业和金融业;传统的工业化速度放缓,大量重化工业部门出现产能局部过剩,尤其是在钢铁、煤炭等领域产能过剩明显;受全球外部经济增长乏力的不利影响,出口乏力,内需消费的动力的成长还在过程中,投资增速下滑,新旧增长动力还在转换过程中;我国的城镇化率增长速度在东部已开始放缓;消费总需求增长放缓,储蓄率偏高;环保和生态约束提高使过去的粗放增长的企业进一步提高成本。这些方面是总量资本增长放缓以及经济结构问题导致的中国近几年增速下滑的原因。在总量劳动增长和技术进步促进增长方面也可以进一步说明中国经济近几年增速下滑的原因。中国人口总量、劳动人口总量、人口结构和老龄化的新变化,对中国经济的增速下滑产生了重要影响。随着始于过去30年的人口控制政策的持续发力,中国人口的增长率得到了有效控制;新增劳动人口供应量持续放缓,人口老龄化持续加重,劳动力的刘易斯拐点在近几年已到来,这些不仅推高了用工成本,同时还降低了人口对国内住房和消费的需求,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我国经济在消费领域的消费能力,对经济增长起到了放缓的作用。技术进步对传统工业产业的劳动效率的增长的贡献比重已降低,目前也无新的革命性的技术进步突破带来某几个大体量的新兴行业的经济增长改变经济版图;虽然人工智能、信息技术、互联网、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快速发展,但是还无法对冲传统工业经济增速下滑的体量,导致技术进步带来的劳动效率的提高对经济的贡献作用有限。同时,从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看,经济发展具有周期性和规律性。中国的最近几年的经济增长速度下滑,是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后的自然结果,是符合经济发展规律的,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的自我调整,是经济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的表现。

4.中国经济的展望

对中国的经济的展望可以根据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和中国经济的发展轨迹做出。未来一段时间的国内总量资本、总量劳动和技术进步带来的劳动效率的提高会深刻影响中国的经济增长速率。中国经济在未来十年到十五年的时期会在很大概率上呈现出l型的增长率轨迹。我国的经济结构处于持续调整阶段,服务业在经济中的比重已超过工业占的比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了新常态发展阶段,供给侧改革和结构调整将深刻影响未来一段时期的经济发展。中国经济的未来结构将进一步变化,金融、服务业、消费、产业升级、高科技产业、城镇化、生态环保、基建、大健康和制造业升级将进一步加强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动能,增长速度将会持续保持,经济增长质量和结构会继续优化;一直到与欧美日的经济发展水平和质量差距趋于平衡或孕育新的技术革命突破和新的重大人类与社会需求的出现,中国经济在未来温和向好增长的趋势不会有大的波动。中国经济持续稳定的增长前景和迈向中高端发达经济体的趋势是必然的。在未来,中国成长为全球第一大经济体,并有着进一步发展的广阔空间。

5.结论

通过应用宏观经济学的经济增长理论,对中国经济近30年的较快增长速率以及近几年的增长放缓进行了解释,并对未来给出了展望。中国经济近30年的较快增长与总量资本、总量劳动和技术进步的贡献推动了经济增长因素的持续加强呈正相关,也与社会发展阶段和经济结构、经济动力有关。近几年经济增速下滑是由于总量资本、总量劳动的下降以及结构转型、技术贡献率推动降低等因素的作用。展望未来,中国经济将会在新的经济增长动力下持续增长,直到切换到新的平衡状态或获得新的强大增长动力,才会发生经济增长状态的变化。

参考文献:

[1]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六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蔡昉.理解中国经济发展的过去、现在和将来———基于一个贯通的增长理论框架[j].经济研究,,(11):4-16/55.

[3]徐浩庆.对中国总需求—总供给模型的再检验[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27-30.

[4]刘伟,蔡志洲.经济增长新常态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j].求是学刊,2016,43(1):56-65.

[5]熊俊.经济增长因素分析模型:对索洛模型的一个扩展[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8):25-34.

经济思想汇报材料篇四

为反映中国经济自由度的历史变化,我们根据弗雷泽研究所《经济自由度报告》各年的历史数据整理了中国经济自由度变动表(详见表1)。

表1中国经济自由度变动表

年份

1980

1985

1990

1995

中国

3.93

5.05

4.79

5.12

5.4

5.49

资料来源:加拿大弗雷洋研究所各年度的《经济自由度报告》在线资料。

表1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经济自由度变化的基本轨迹。中国自上世纪70年代末开始实行经济改革以来,经济自由度指数呈上升趋势,1980年为3.93,达到5.49,自由度提高了39.7%;相比之下,全球经济自由度指数1980年平均水平为5.36,20为6.35,提高幅度为18.5%。

虽然中国经济自由度与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但其在全球中的位次不断攀升,在弗雷泽研究所20《经济自由度报告》中,中国在参加排名的123个主要国家或地区中列第100位,排在其后的有23个,这23个国家分布在各大洲。其中,非洲国家有12个,分别为:中非共和国、刚果(布)、刚果(金)、几内亚比绍、塞拉利昂、布隆迪、加蓬、卢旺达、多哥、马拉维、津巴布韦、阿尔及利亚;南美洲国家有3个,分别为:哥伦比亚、厄瓜多尔、委内瑞拉;亚洲国家有3个,分别为:叙利亚、缅甸、巴基斯坦;欧洲国家有5个,分别为:保加利亚、俄罗斯、罗马尼亚;乌克兰、土耳其。这其中大部分被美国和欧盟等国承认为市场经济国家。显然,中国的经济自由度已超过了若干市场经济国家的水平。但是,中国目前还不被欧美等国承认为市场经济国家,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国际社会对中国市场经济建设的不了解或偏见。

二、中国经济自由度提高更多源于采用市场原则

经济自由化与经济市场化不是完全一致的,但有高度的相关性。弗雷泽研究所与传统基金会自由度测算都强调政府对经济管制和干预的减少,这正是市场经济标准中最重要的内容,只不过市场经济同时强调制度与法制的合理性。弗雷泽研究经济自由度测算的五个因素与众多指标都是市场经济体制建设所必需的,强调了资源配置中市场起基础性的作用以及对私有产权的有效保护。中国从上世纪70年代末开始进行市场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90年代初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经过20多年的努力,中国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中国国内经济学家从不同的视角对中国总体的市场化程度进行了测度(详见表2)。

表2中国国内学者对市场化指数测度整理表

研究者

1980

1990

1992

1995

2001

卢中原、胡鞍钢

62%

江晓薇、宋红旭

38%

困家计委课题组

65%

顾海兵

5%

35%

40%

50%

陈宗胜等

60%

李晓西等

&

nbsp;

69%

从表2不难看出,虽然研究者测度的角度与方法不同,但在总体上,中国经济自由度是稳步提高的。根据李晓西教授主持的测度,2001年中国经济市场化程度达到69%,中国已成为一个发展中的市场经济国家。中国坚定不移的市场经济改革,促进了经济在更大范围内的自由,政府对经济的直接干预只限于个别关键领域,企业与个人在经济活动中享有充分的自主权,对外交往的自由度显著提高,经济自由所要求的市场体系和法律体系逐步完善。同时表2也说明中国经济自由度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特别是在国有资产产权制度改革、金融体制改革、国有垄断性行业的改革等方面。

三、中国经济自由度在转轨国家中处于领先地位

中国既属于发展中国家,又属于经济转轨国家。世界各贸易伙伴国与投资者都十分关心转轨国家经济自由度的变化,关心对方相关经济领域的自由化程度。为进行比较,我们整理了20.01年八个主要转轨国家的经济自由度(详见表3)。

表3主要经济转轨国家2001年经济自由度比较表

国家

排名

总指数

政府规模

法律结构与产权保护

货币政策合理性

对外交往自由度

信贷、劳动力与商业管制

匈牙利

35

7

4.7

6.7

8.5

8.5

6.6

捷克共和国

39

6.06

4.5

6.6

9.4

8.1

5.8

波兰

77

5.97

4.5

5.8

7.6

6.7

5.3

中国

100

5.49

3.8

5.1

6.9

7

4.7

保加利亚

103

5.32

4.6

4.8

4.5

7.2

5.4

俄罗斯

112

5.04

5.5

3.8

4.9

6.7

4.2

罗马尼亚

116

4.7

4.6

4.6

2.3

6.6

5.3

乌克兰

117

4.6

3.5

4.2

3.7

6.8

4.9

资料来源:加拿大弗雷泽研究所,《经济自由度报告2003》在线资料。

各国经济自由度的不同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模式、途径和效果的差异。比如,中国是实行渐进式的经济改革,俄罗斯等一些国家则实行的是较为激进式的改革,而实行激进式改革的国家改革效果又有较大的差异。从表3可知,中国经济自由度在上述八个转轨经济国家中居第4位,处于中等靠前的水平,这说明中国经济改革是有效地促进了经济的自由化,虽然生产力相对落后,但经济自由度在转轨经济国家中已经处于较为领先的位置。

四、中国经济大部分领域有了较高的经济自由度

1、中国经济自由度部分因素已接近或达到全球平均水平

根据弗雷泽研究所2003年《经济自由度报告》,用统计比较的方法,将中国2001年经济自由度与参评的123个国家的平均水平进行对比(详见表4)。

表4中国2001年经济自由度与平均水平的比较表

国家

总指数

政府规模

法律结构与产权保护

货币政策合理性

对外交往

自由度

信贷、劳动力与商业管制

参评国家平均值

6.35

5.84

5.53

7.73

6.93

5.74

中国

5.49

3

5.1

6.9

7.0

4.7

资料来源:加拿大弗宙泽研究所,《经济自由度报告2003》在线资料。

由表4分析,在2001年经济自由度的五因素评估中,中国有三个因素接近或达到全球平均水平。其中,对外交往自由度评估为7分,超过参评国家的平均水平6.93,这说明中国的贸易壁垒在不断减少,对外交往的自由不断提高;另外,法律结构与产权保护及货币政策合理性已比较接近参评国家的平均水平,这体现出中国一直重视市场经济法律体系的建设中国致力于金融市场化改革,并保持货币政策的稳定。

2、中国经济自由度中政府规模因素的分析

弗雷泽研究所对政府规模的评价用了四个指标,其中,“政府企业和投资与gdp的比率”是值得斟酌的。虽然中国国有企业的数量仍然非常巨大,但国有企业的自主化程度已非常高。从“政府最终消费支出占gdp的比重”和“人均政府最终消费支出”两个方面分析,中国均处于较低的水平,低于阿根廷、巴西、波兰、南非、俄罗斯等发展中国家和转轨国家。从现实情况分析,不管是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还是经济转轨国家,都存在政府适度干预,只是干预的强弱与干预工具组合方式不同。中国国情比较复杂,生产力水平相对较低,如果没有政府的主导,市场经济体制是建立不起来的。

五、经济自由度的提高增强了中国的总体竞争力

由于中国在经济领域更广泛的范围内享有较为充分的自由,资源配置的效率有了很大的提高,因而中国的竞争力在国际社会不断增强。瑞士洛桑学院(imd)对世界49个主要国家的竞争力从经济表现、政府效率、企业效率和基础设施四个方面进行了分析与评估。该研究机构对竞争力的评估采取排序的形式,我们在这里选取了49个国家中的10个发展中国家或转轨经济国家进行比较(详见表5)。

表5部分发展中国家或转轨国家2001年国际竞争力比较表

国家

总体排名

经济表现排名

政府效率排名

企业效率排名

基础设施排名

巴西

3l

31

36

28

31

中国

33

7

35

40

39

捷克共和国

35

20

30

43

92

墨西哥

36

36

27

38

42

印度

4l

23

43

99

45

南非

42

47

38

32

46

阿根廷

43

45

41

42

36

俄罗斯

45

30

47

47

44

波兰

47

4l

48

46

48

印度尼西亚

49

46

45

48

49

资料来源:《世界竞争力年鉴》,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

根据分析,中国经济总体竞争力在参评的49个主要国家中居第33位,高于捷克共和国、墨西哥、印度、南非、阿根廷、俄罗斯、波兰、印度尼西亚等国家,中国经济竞争力的不断攀升有力地支撑了中国经济20多年来的高速增长。这说明,中国经济自由度的提高是有序发展的,是充满效率的。

综上所述,经过20多年的经济市场

化改革,中国经济自由度已有了突破性的提高。从国际比较的角度来说,中国自由度总体上已完全符合市场经济国家所要求的标准,应理所当然被国际社会视为市场经济国家。2001年底,中国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更明确提出要进一步从广度与深度上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国的经济自由度在未来将会有更大的提高。

经济思想汇报材料篇五

早前对林毅夫教授“中国还能高速发展二十年”、“中国经济需靠投资驱动而非消费”的观点有所耳闻,昨晚有幸到建南大礼堂听他亲自讲述,发觉他真实的见解并没有网络上流传的那般突兀。在此简单予以归纳,并加上自己的观点,欢迎批评补充。

昨晚的讲座是围绕上面所说的第一个观点展开的,应该说“中国还能高速发展二十年”的说法有些太过精简,让读者不禁产生中国经济在现行轨道、现有约束条件下就能持续高速发展二十年的错觉,而他实际上的观点是“中国具备继续高速发展二十年的潜力”,论据很简单:中国的人均收入按购买力平价度量仅是美国的21%,生产水平上十分落后,后发优势明显,这个观点我想对中国未来再悲观的学者也不会反对,美国领跑世界经济近百年仍在增长,总不能说连小康都没奔上的中国已经气数全尽,()连发展的潜力都没了。在这里也可以发现,林教授对中国未来二十年的观点讲的是仅从目前发展水平考量,比及其他任何约束条件的“有没有潜力高速增长”,而非其他许多学者讨论的在现有约束下“会不会高速增长”,而这讨论的问题根本不同,但在论点快速流传的过程中,“有没有潜力”和“会不会”一律被简单的“能不能”取代,造成客体完全不同的两个观点被拉到一起火拼起来。

中国有没有潜力容易说通,但大家更关心的事将现实因素综合在内,中国的潜力会不会被有效地激发出来,很可惜,林毅夫教授从头至尾都没有落到这一层面,作为一个与政府高层关系密切的经济学者,未能从政府信号或动向考察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约束变动的可能,以及这对发挥中国潜力的影响,或者他心知肚明却避而不谈,我只能说真的很可惜。

除了“中国经济具备继续发展二十年”这一中心论点之外,还有许多值得我们关注的支持论点,林毅夫教授的个人立场在这里有鲜明的体现。

在讲座的引言部分,林毅夫教授提到了工业革命带来欧洲经济的快速发展,但他对当时欧洲的另一重大变革绝口不提:资本主义革命,新的制度让旧制度下受压抑的生产力得以释放,应运而来的法制与民主让工业化进程步上稳定的轨道,如此关键的一环被林教授完全略过。不仅如此,整场讲座林教授对“资本主义”四个字讳莫如深,非讲不可时就用“非社会主义”笼统代替,这说法一出口,相信在场包括我在内的听众都觉出一丝怪异。

接下来说明中国经济有潜力的部分,林教授采用日本、南韩、台湾、新加坡经济起飞阶段的数据作为辅证,但一如既往地,他忽略了出人均收入数字之外其他现实因素,这难免使得他的论证略显单薄:最明显的一点就是这四个经济体的基本地理条件和中国相去甚远,基本上不属一类。尤其是新加坡,如果硬要选一个弹丸之地作为中国经济的参照,香港似乎更胜一筹。至于另外三个国家/地区,均在经济起飞初期获得美国的强劲助推,这与中国的情况又完全不同;其次,在依靠劳动密集型产业带动经济发展达到一定阶段之后,他们的经济都比较平稳快速地完成转型,能做到这一点的国家凤毛麟角,对中国来讲绝非易事;再次,林教授一贯忽略的,它们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大刀阔斧地改造上层结构,建成亚洲、乃至世界第一流的民主社会和法治社会,这为经济成长保驾护航的作用不言而喻,从这点上看,中国着实还任重道远,不可轻易乐观。基于此,尽管数字凿凿,但作为辅证其功不大。

在谈到中国未来一节,林毅夫教授认为中国应该建立像西方国家一样完善的市场机制,改变计划指令遗留下来的资源配置扭曲(行政垄断、政府补贴等),解决官员普遍的寻租腐化,他同时指出为保持国家稳定,计划扭曲不宜骤然取消,要根据国情与时俱进,但消除扭曲的步伐该迈多大,作为参照的国情又有哪些指标可供参考,林毅夫教授并未给出答案,但以他对双轨制的再三强调来看,他认可的改进步伐应较我个人偏爱的一些经济学者的观点为小。

话外一提,近期有正对民营快递加费、广药与加多宝之争、腾讯微信被迫收费**都清楚地显示国企+政府指令干预市场正常运行的阴影挥之不去,民营资本力量无法充分调动,所以要真的做到深入市场化改革并不仅事关扩大市场准入,更重要的是调整政府在市场经济内的职能到一个合适的位置上。

讲座的靠后部分,林教授引用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的经济建设目标位中国未来勾画了一幅美好蓝图,虽然那些目标现在还远未实现,将来也未必会实现,邻座的伙计说要达成人均收入对翻一番这种事只能靠统计局大显神通了,但它确实听着心潮澎湃。澎湃归澎湃,就好比五年规划,这种东西是计划体制的遗留,应该摒弃的。如果计划的目标在不做计划时也能达到,那定计划就没有意义。反之,如果计划目标原本达不到,那就只有两条出路:要么各级部门虚报数字,一头猪够吃一年的神话中国人也不是没见过,就是在赶英超美的美好蓝图下出来的,结果如何大家都有数,明鉴未远;另一种可能就是以计划目标为准,用行政力量强行扭曲市场和社会,让人力和资本异常运作,这将比胡夸海吹给社会带来更大的创痛,中国人对此应该是有切身感受的。就像揠苗助长,哪怕每次的目标都只比社会所能高出一点点,伊始能有高速成长的效果,但日积月累,整株苗是要黄掉的。

林毅夫教授的观点如总价亚洲经验时提到的“时候能成功的方法往往与事前的主流意见不同”(和刘老师的“成大事者不谋于众”很像),驳进口替代理论时说的“要看自己有什么而不是别人有什么,发展比较优势”的观点都值得反复思考,其后隐含的很可能是超越经济学范畴的更普遍规律。我一向认为一场讲座的价值不在于它有多少观点能让你点头称是,而在能激发听众即场和离开之后多少思考,并能创造出新的东西整合进听者既有的知识结构之中。若是能有几句看似无关宏旨,但确经个人生命砥砺的“独家心得”,更是再好不过。由此观之,林毅夫昨晚的`讲座都足以令人受益匪浅。

相关范文推荐
  • 10-08 最新大学团活动心得体会 大学生入户活动心得体会(汇总7篇)
    心得体会是我们在生活中不断成长和进步的过程中所获得的宝贵财富。心得体会对于我们是非常有帮助的,可是应该怎么写心得体会呢?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心得体会怎么写才
  • 10-08 艾滋病活动的目的包括 艾滋病活动总结(汇总6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艾滋病活动的
  • 10-08 最新期货客服岗位 物业公司客服主管述职报告(实用5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
  • 10-08 最新六一节代表班同学的发言稿(汇总8篇)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
  • 10-08 2023年管理方面的心得和反思(优质7篇)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
  • 10-08 培训总结标题集锦 学校期末工作总结标题集锦(通用5篇)
    总结是对过去一定时期的工作、学习或思想情况进行回顾、分析,并做出客观评价的书面材料,它有助于我们寻找工作和事物发展的规律,从而掌握并运用这些规律,是时候写一份总
  • 10-08 自考毕业鉴定自我鉴定(大全8篇)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是
  • 10-08 2023年音乐课打字机的课后反思 课后教学反思(通用5篇)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下面
  • 10-08 最新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学员发言稿(通用5篇)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下面是小编帮大家
  • 10-08 2023年大班冬天活动设计方案(通用7篇)
    方案可以帮助我们规划未来的发展方向,明确目标的具体内容和实现路径。方案的制定需要考虑各种因素,包括资源的利用、时间的安排以及风险的评估等,以确保问题能够得到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