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大学培养方案找(通用8篇)

时间:2023-10-02 21:28:33 作者:灵魂曲 2023年大学培养方案找(通用8篇)

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有序有效开展,通常需要提前准备好一份方案,方案属于计划类文书的一种。方案的格式和要求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给大家介绍的方案范文的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大学培养方案找篇一

一、招生对象

各大高校大一、大二学生

二、学制

基本修业年限为2年。

三、培养目标

本专业旨在加强大学生对生涯规划理论的认知,提高大学生的生涯规划意识,指导大学生有效规划大学生活,通过学习职业测评方法和自我职业倾向期望定位等课程,加强大学生的自我认知,使之具有较高的大学生涯规划、职业决策和职业生涯规划能力,能成功制定大学生涯规划并实施,促进他们向复合型人才迈进,从而铺平通往职场的道路。

四、职业面向与职业资格证书

大学生涯规划专业的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爱好、特长、需求综合考虑,选择对应的职业资格考试并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也可考取职业生涯规划资格证书。

主要职业岗位有:职业规划方向类岗位。

主要职业资格证书:各专业相应资格证书、职业生涯规划师资格证书。

表1:职业岗位—工作任务——相关职业资格证书一览表

五、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及开发表

表2:知识结构开发表

表3:能力结构及开发表

表4:素质结构及开发表

六、毕业标准

1、遵守学员手册各项管理规定;

2、在规定的修业年限内完成人才培养方案中规定的课程,修满50学分; 3、通过结业考试、能力考核合格,取得素质特训结业证书。

七、毕业待遇

1、颁发卡耐基商学院素质特训结业证书; 2、协助寻找对口工作并护送上岗;

3、跟踪服务3年,了解毕业后学员动态并跟踪指导。

八、课程体系

理论课程+实操课程+增值服务+颁发证书

表4:专业课程规划总表

八、专业核心学习领域(课程)说明:

1、大学生涯规划(54学时)

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有效规划大学生涯,学会目标管理、时间管理、情绪与情商管理,既能完善专业知识,又能提高素质和能力,身心健康发展的同时,不断完善自己,丰富和充实大学生活。

2、大学生活规划之素养修炼(66学时)

本课程旨在帮助大学生加强素养修炼,指导他们经营自己、开拓自己、提升自己,拥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保持良好的心态,培养良好的情操,学会更好地生存、学习、合作和欣赏,懂礼仪、会审美,热情饱满,积极进取。

3、大学生自我认知(24学时) 本课程旨在指导大学生剖析自身特点,帮助他们加强自我认知,更好地了解自己、分析自我,通过专业的职业测评工具,测验学员的性格、兴趣倾向,分析他们的气质类型,咨询师根据测评结果和跟学员的交流进一步了解学员,帮助学员认识和分析自己,指导学员更好地将自身兴趣、性格、气质、优劣势等特点与自己的目标、理想及大学生活结合起来,有效规划自己的大学生活,根据人职匹配的需求,培养和提高自身的素质和能力,从而铺平通向未来的职场大道。

4、大学生职业决策与职业生涯规划(48学时)

此项课程旨在提高学员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帮助学员明晰自己的职业倾向,培养大学生的职业决策与职业规划能力,指导他们制作和实施有效且符合自己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帮助学员走出找工作迷茫的职场困惑,从而为顺利求职奠定坚实的基础。

5、基础能力特训(108学时)

思维训练,鼓励他们用心思考、创造,通过团队项目的完成,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团队合作精神、团队合作执行力等,通过带领团队完成项目,加强学员的组织、协调和管理能力,各项能力各个突破又交叉融合,全面提升学生能力。

6、户外拓展(12学时)

户外拓展课程通过在户外开展一系列的活动,让学生面对多重挑战、在欢歌笑语、互帮互助和各式体验中增强应变和抗挫折能力、完善交流沟通和人际交往能力、培养团队协作和社会实践能力并提升思维创新和逻辑思维能力,让他们在活动中合作和思考,在指导下分析和总结,帮助他们提升自我、突破自我和完善自我。

7、跟随式学习(24学时)

跟随式学习是一种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将理论转化为实践的过程,也是帮助学员快速提升和成长的有力措施。通过带领和指导跟随式学习学员,企业中高层领导干部能较好了解学员的兴趣、性格、气质,并能分析学员的素质和能力,帮助学员查漏补缺;同时,学员也能从管理干部身上感受先进的理念、文化,切实体会管理精英的思想和素质,学习有效的技巧和方法,通过这种一带一、一管一的模式,能给学员提供一个很好的锻炼平台,在这个平台上,他们可以尽情发挥,收获不一样的经历和经验。

九、主要实习实训单位

表7:主要实习实训单位一览表

十、专业建设委员会一览表

表8:人才培养和产品规划建设委员会成员一览表

十一、课时与学分分配表

表9:课时与学分分配表

学习领域 学习领域门数

课时分配 学分分配 备注

十二、师资队伍结构

十三、专业教学进程表

表13:专业教学进程表

十四、实践教学内容、形式与条件

表11:实践教学条件配置要求

附件1:

人才培养方案审定表

[摘要]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应届大学生已成为企业未来发展的重要人才储备,其入职培养也受到多数企业的重视。应届大学生刚刚步入职场,由于缺乏社会经验和工作经验,面临从“学校人”转化为“职业人”的种种困难。如何通过科学、系统、合理的入职培养,使应届生顺利实现角色转换,成为企业战略发展需要的精英人才,成为很多企业普遍关心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本文通过对入职培养理论的系统阐述,以某公司为例,建立一套完整的新入职大学生培养体系,在实践中逐渐发展完善。通过三年的实践证明,本入职培养方案能够适应公司的实际情况,迅速为公司培养出合格人才,为大学生以最佳状态进入工作岗位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大学培养方案找篇二

一、专业代码、名称

专业代码:110203

专业名称:会计学(含注册会计师专门化方向)(accounting)

二、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直接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培养具备管理、经济、法律和会计学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具有创造、创新和创业精神,能在企事业单位、金融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会计实务以及教学、科研方面工作的会计和审计领域的高级专门人才。

三、专业特色和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会计、审计和工商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注重会计学方法与技巧方面的训练,培养分析和解决会计问题的基本能力,本专业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外语能力、计算机运用能力和数理分析能力,要求学生具有较宽广的知识面。 学生应在本科学习过程中获得以下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管理学、经济学和会计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2)掌握会计学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

(4)熟悉国内外与会计相关的方针、政策和法规以及国际会计惯例与规则;

(5)了解本学科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具备较高的专业英语水平;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搜集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四、学制和学分要求

学制:四年。

学分要求:学生在校期间应修满140 学分,其中,必修课76 学分,毕业论文和毕业实习8学分,选修课56学分(含通识教育 12 学分)。

五、学位授予

符合条件者,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六、专业主干(核心)课程

管理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管理信息系统、统计学、市场营销、经济法、计量经济学、会计学原理、财务管理、中级财务会计、成本与管理会计、审计学、高级财务会计和电算化会计等。

七、双语教学(中英文)课程

1、会计学(accounting)

2、财务管理(financial management)

八、专业主要实验

2、电算化会计分析与软件应用。

九、实践性教学环节安排

学生在第一学年暑期、第二学年暑期、第三学年暑期以及第四学年的第二学期分别进行个案分析、社会调查、社会实践及毕业实习,整个实习和实践时间不得少于10周。

十、毕业生条件及其它必要的说明

一、专业培养目标及基本要求

培养目标: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体育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受到体育科学研究基本训练的体育学科专门人才,为体育学及其相关体育专业研究生教育的合格生源。

基本要求: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热爱体育事业,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较强的事业心、责任感和艰苦务实、团结合作的精神。

系统地掌握体育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一定的体育科研能力。掌握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具有较宽的知识面。具有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有所专长,具有较强的社会适应性。初步掌握一门外国语,掌握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

具备健康的体魄、健全的心理和良好的卫生习惯,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

二、学制

学制为四年,弹性学习年限为3―6年。

三、课程体系(详见教学计划)

本专业课程体系包括体育人文社会学、运动人体科学等学科领域,以及田径、体操、篮球、排球、足球、武术、游泳等运动实践类课程组成。

(一)体育人文社会学类学科领域的核心知识单元为:学校体育学、体育心理学、体育学概论、体育社会学、体育教学论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课程的总目标是:通过教学和实践活动,使学生掌握体育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形成正确的体育价值观,提高体育人文素养,培养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

具体目标是:

1、掌握学校体育学、体育心理学、体育学概论、体育社会学、体育教学论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方法,了解学校体育实践涉及的哲学、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历史学问题。

2、具有综合运用体育人文社会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解决体育,尤其是学校体育所涉及问题的意识,形成将所学的理论和方法运用于解决实践问题的基本能力。

3、培养对体育人文社会学类课程学习的兴趣,初步形成对学校体育工作和体育教师职业的正确态度。

4、在掌握体育人文社会学科知识的基础上,提高体育人文素养,培养体育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

(二)运动人体科学学科领域的核心知识单元为:人体形态结构与运动、人体生理功能与运动、人体运动与适应的生化基础和体育保健与健康;选修知识单元为:运动训练理论与方法、运动与营养、体育康复等。课程的总目标是:使学生了解运动过程中人体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能量代谢变化规律及其适应机制,掌握体育保健康复的知识技能,促进学生树立正确的科学观,提高科学素养。

具体目标是:

1、掌握人体各器官系统形态结构的基本特征和运动器官的基本工作原理;熟悉动作的形态学分析方法、人体形态测试方法及二者在运动实践中的应用;了解人体生长发育一般规律。

2、掌握人体生理的基本理论知识及运动中人体生理功能的变化规律和机制,熟悉常用运动生理功能检测与评价方法及其在体育教学、大众健身、运动训练及体育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3、掌握人体的化学组成以及运动过程中物质和能量代谢的规律与特点;理解运动过程中人体适应性变化的规律与分子机制;学会常用生化指标检测方法及其在体育教学、大众健身、运动训练及体育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4、树立现代健康观,了解影响健康的因素,掌握体育卫生、医务监督及运动性病症的基本知识,具备运动损伤的简易处理和预防、急救、按摩及运动疗法的基本技能。

(三)运动实践领域核心知识单元为:田径、体操、篮球、排球、足球、武术等;选修知识单元为:健美操、乒乓球、球、羽毛球、跆拳道、体育舞蹈等。

运动实践领域的学习目标是:使学生了解运动实践领域核心知识单元项目的基本规律,掌握其基本理论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技术。通过选修知识单元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若干项运动实践类课程,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

(四)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1、体育设施资源的开发

发挥体育器材的多种功能。体育器材一般都具有多种功能,例如:栏架可以用来跨栏,也可以用作投射门,还可以用作钻越的障碍等;利用跳绳可以做绳操、斗智拉绳等。只要转换视角和思维方式,就可以开发出常用器材的许多新功能。

制作简易器材,改善教学条件。例如:用废旧的铁锨杆、锄把等制作接力棒,用废旧的竹竿和橡皮筋制作栏架,用废旧足球、棉纱和沙子等制作实心球,用废旧的棕垫、帆布制作沙袋,用木块制作起跑器,用树桩制作“山羊”,用砖头水泥或石块砌成乒乓球台,用砖头、木板、竹竿代替球等。

改造场地器材,提高场地利用价值。可以把学校成人化的场地器材改造成适合中小学学生活动的场地器材,例如:降低篮球架高度,降低排球高度,缩小足球门,缩小足球、排球、篮球的场地等。

合理布局学校场地器材。学校场地器材的布局,应当既要满足教学的需要,还要满足课外体育活动和校内比赛的需要;既要方便组织,又要方便教学活动;既要确保安全,又要保证学生有地方活动;要形成相互依托、互为补充的多功能活动区。

合理使用场地器材。应当根据本校和周边环境,合理规划、充分利用空地,使学生能进行安全、适宜的体育活动。学校要加强场地器材和周边环境的协调、管理工作,安全地、最大限度地提高场地器材使用率,同时要加强场地器材的保养工作,合理地使用有限的财力、物力,使每一件设施都能起到尽可能大的作用。例如:在课余时间对学生开放体育场地,安装多向篮球架,因地制宜设计自然地形跑道等。

2、课程内容资源的开发

现有运动项目的改造。现有运动项目资源十分丰富,要大力开发,以适应和满足中小学学生的实际需要。各地学校和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和身心发展情况加强对运动项目的改造工作,这是课程设计的重要内容,也是教师发挥主导作用的重要方面。这里所说的运动项目的改造,主要是指简化规则、简化技战术、降低难度要求、改造器材等。

新兴运动项目的引用。根据本地、本校的实际情况在教学中适当选用健美、攀岩、现代舞等新兴运动项目。

民族、民间传统体育资源的开发。体育专业课程应当大力开发和利用宝贵的民族、民间传统体育资源。

3、课外和校外体育资源的开发

课外体育资源的开发。这里所说的课外泛指锻炼和课外体育锻炼时间等。增加防治脊柱侧弯操、眼保健操、跑步、球类活动、民间体育、游戏活动等内容。锻炼内容可以由锻炼小组或班级确定,学生也可以自选锻炼内容。

4、校外体育资源的开发

社区体育活动和竞赛;区县镇的体育活动和竞赛;体育俱乐部活动;节假日体育活动和竞赛。

5、自然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

利用空气,可以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有氧操等。利用阳光,可以进行日光浴。利用水,可以进行游泳、温泉浴等。

春季可以开展春游、远足,夏季可以开展游泳、沙滩排球,秋季可以开展爬山、越野跑,冬季可以开展滑冰、滑雪。

6、体育信息资源的开发

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如广播、电视、络,获取体育信息,不断充实和更新课程内容。由于地区的差异性极大,在条件相对较差的学校,也可以利用教学挂图、黑板绘制简图等提高教学效果。

四、能力培养

(一)专业教学能力

本专业的教学能力,包括备课、课前准备以及在课堂教学中的讲解示范、喊口令、调动队形、纠正错误动作、保护与帮助、体育绘图等方面能力。

1、示范能力

(1)训练内容

包括完整示范、分解示范、示范点、示范面、示范时机等。

(2)训练要求

示范动作准确,示范点恰当,示范面适宜,示范时机合理,完整示范与分解示范的使用科学。掌握了示范能力,在今后的教学中能使学生感知动作,以形成正确的动作概念。

(3)训练途径

各门教师术课教学中,应说明每一次示范为什么要做完整示范?为什么要分解示范?为什么要站在这样的位置?为什么要给他们进行正误对比?以加强学生对所有示范动作的理解与记忆。

每一门术课教学中,教师应经常让学生出列做示范动作。每次示范后教师除了应当说明动作正确与否外,还应说明示范的点与面是否合理。

(4)训练测评

术课考核中的技评。

教育实习过程中,学校指导教师把实习生示范能力作为教育实习成绩的一个部分。 测评标准:

优:示范动作正确,示范点与面结合得好,示范时机合理,灵活运用完整示范与分解示范。

良:示范动作较正确,示范点与面结合得较好,示范时机较合理,运用完整示范与分解示范。

中:示范动作正确,示范点、示范面合理

合格:示范动作欠正确,示范点、示范面欠合理。

不合格:以上内容掌握较差或个别方面有错误。

2、口令、调动队形能力

(1)训练内容与要求

口令的发音部位要正确,音长、音量要合理分配,呼喊出的口令正确、清楚、宏亮、有节奏。队形调动与指挥位置的选择要合理。

(2)训练途径

体操课中,把口令与队形调动作为一个重要内容列入教学计划,通过教师的课堂讲解、分组练习和学生轮流实习来培养这一能力。

其他术课教学,特别是专项课中,教师应经常有计划地安排学生与指导学生领做准备活动。

(3)训练测评

体操课应对每一个学生喊口令、调动队形能力进行考核,作为体操成绩的一个部分。 教育实习中,学生喊口令及调动队形的能力应作为教育实习的一个部分来打分。测评标准:

优:口令正确、清楚、宏亮、有节奏、队形调动、指挥位置合理,掌握熟练。 良:以上内容掌握较好。

中:以上内容掌握一般。

及格:以上内容掌握欠缺。

不及格:口令不正确,不够清楚宏亮,节奏感不强,队形调动欠合理。

3、保护与帮助能力

(1)训练内容

运动技能的形成,一般要经历泛化、分化和自动化三个阶段。在这三个阶段,保护与帮助应采用不同的方法:泛化价段一般是采用助力、信号、标志物、器材等方法保护帮助;分化阶段一般采用直接、间接的帮助,利用器材自我保护;自动化的阶段主要是利用器材和自我保护。

(2)训练要求

掌握保护与自我保护的位置、部位;(2)掌握保护与帮助的各种方法及脱保时机。

(2)训练途径

体操课中,应详细地讲解保护帮助的方法与要求。

在体操课以及其它课中,教师应注意安排学生之间的相互保护、帮助。

(3)训练测评

学生保护、帮助的能力应作为体操课成绩的一个部分来进行考核(包括理论和实际能力考核)。

学生保护、帮助的能力作为评定教育实习成绩的内容之一。测评标准:

优:能熟练地掌握保护、帮助的方法。

良:能较好地掌握保护、帮助的方法。

中:基本掌握保护、帮助的方法。

及格:基本掌握保护、帮助的方法。

不及格:运用保护、帮助的方法不够熟练。

4、纠正错误动作的能力

(1)训练内容与要求

能及时地发现学生的错误动作,正确分析出现错误动作的原因,采取合理,有效的方法纠正错误动作。

(2)训练途径

在术课教学中,教师对学生中出现的错误动作,应进行原因分析,讲清纠正错误动作应采取的方法。

在术课教学中,对出现错误动作的学生,教师应经常让他们自己分析原因,采取措施,纠正错误动作。

(3)训练测评

在各门术课教学中,教师应加强学生之间相互纠正错误动作的训练。

在各门术课考核中增加这一内容。测评标准:

优:发现错误动作及时,原因分析正确,纠正错误动作方法合理。

良:能较准确地发现错误动作,并能较好进行原因分析以及采取措施纠正错误动作。 中:能发现错误动作,原因分析及纠正错误动作的能力―般。

及格:能发现错误动作,原因分析及纠正错误动作的能力欠缺。

不及格:发现错误动作不及时,或发现错误动作后不能分析出原因,或不能采取正确方法纠正错误动作。

5、场地器材的布置及使用能力。

(1)训练内容

在教学、训练中能布置、使用场地器材,最大限度地发挥有限场地器材的作用,以达到锻炼学生身体,掌握技术动作的最佳效果。

(2)训练要求

场地器材的布置与使用应符合教学、训练内容的要求;考虑到风向、阳光等要求;符合安全要求;符合学生特点;能体现在现有器材条件下,发挥最大的使用效益。

(3)训练途径

在学校体育学这门课的教学中,教师给学生讲授场地器材合理布置及其使用的要求,使学生掌握这方面的知识。

在术课教学中,每堂课上场地与器材的布置、使用方法老师都应向学生介绍说明,使学生经常受到这方面的教育。

在术课教学中,场地器材的布置应在老师的指导下,由值日的学生来完成。

(4)训练测评

在教育实习中,对学生每一次课的场地器材的`布置、使用应给予评分。测评标准: 优:场地器材的布置科学合理,使用率高。

良:场地器材的布置符合要求,使用率较高。

中:场地器材的布置基本符合要求,使用率一般,

及格:场地器材的布置基本符合要求,使用率欠缺。

不及格:场地器材布置不符合要求,使用率低。

6、基本体操的编排能力

(1)训练内容

在体育教学与训练中,根据教学、训练内容的需要,编排各种基本体操,达到活动身体的目的。

(2)训练要求

符合基本体操的编排原则和步骤,适合于练习对象及项目要求,动作及其组合准确合理。

(3)训练途径

体操课中应详细讲解基本体操的编排要求、原则、方法,使学生掌握这样的知识及技能、 二年级的术课教学中,应多安排学生做准备活动,让他们提高基本的编排能力。

(4)训练测评

在体操课中,应对基本体操的编排能力进行考核。

在教育实习中,基本体操编排作为教育实习的一个部分来评分。测评标准: 优:熟练掌握基本体操的编排原则、步骤,编排科学、合理。

良:较熟练掌握基本体操的编排原则、步骤,编排比较合理。

中:基本掌握体操的编排原则、步骤,编排基本合理。

及格:基本掌握体操的编排原则、步骤,编排欠合理。

不及格:不能很好地掌握基本体操的编排原则、步骤,编排不很合理。

(二)、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管理能力

对一名体育教师来讲,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管理、指导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它包括制订计划、运动队训练、运动竞赛的组织编排,裁判以及学生锻炼身体等内容。

1、制订计划的能力

制订锻炼计划,包括制订学校早操,课间操,课外体育活动、年级、班级体育活动等方面的计划;制订训练计划,包括制订学校各种运动队的多年训练计划,全年训练计划,阶段训练计划、周训练计划以及课时训练计划;制订竞赛计划,包括根据学期、学生学习、气候情况,制订全年和学期的各种竞赛计划。

(2)训练要求

制订的各种计划要科学合理,要符合学校、学生的特点,要切实可行。

(3)训练途径

在学校体育学以及有关术课的教学中,制订全年计划的原则,依据等内容要作为重点章节讲解清楚,并要布置作业,让学生完成。

在教育实习中,若遇到要制订计划的工作,应安排学生各自完成,并从中选择较合理的计划来执行,这样尽量让每个学生都有这方面的实际机会。

(4)训练测评

主要通过课堂教学中的作业布置,来考核学生制订计划的能力,这一成绩应作为成绩的一个部分纳入该门课的最后考核成绩。测评标准:

优:制订出的计划合理,符合学校及学生的特点,切实可行。

良:制订出的计划合理,基本符合学校及学生的特点,切实可行。

中:制订出的计划基本合理,可行性一般。

及格:制订出的计划基本合理,可行性欠缺。

不及格:制订出的计划不合理,施行较困难、

2、运动队训练能力

(1)训练内容

包括选材到运动队的组队、训练、思想教育、日常管理以及比赛指导等方面的能力。

(2)训练要求

能依据青少年生理、心理特点和不同兴趣爱好,结合运动项目的需要进行科学的选材,并能制订出科学的训练计划,运用现代手段科学地指导运动队的训练和比赛,而且在日常训练中,具有对中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和日常管理的能力。

(1)训练途径

在有关课程的教学、特别是在专项选修课教学中,对本项训练内容和要求应作为重要内容来讲解,使学生较好地掌握这些知识。

学校组织的运动队,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由学生组织训练;系队、班队,可以直接让学生组织训练,通过这种锻炼,可以提高学生这方面的能力。

在教育实习中,一定要尽量安排学生参加带运动队训练内容,使学生在实践中进一步锻炼和提高这一能力。

(4)训练测评

在校内安排学生组织训练,指导比赛情况,应作为专项选修课成绩的一部分进行考核。 在教育实习中,学生组织训练、指导比赛的情况应作为实习成绩的一部分。测评标准: 优:能进行科学选材,合理地制订训练计划,运用科学手段进行训练及指导比赛,有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

良:能较合理地选材、制订计划、指导训练与比赛,有组织管理能力。

中:选材能力一般,制订的训练计划基本合理,训练、指导比赛、组织管理能力一般。 及格:选材能力一般,制订的训练计划基本合理,训练、指导比赛、组织管理能力欠缺。 不及格:选材不合理,制订计划不科学,训练、指导比赛、组织管理能力较差。

3、中学生各种运动竞赛的组织、编排能力

包括制定规程,经费安排,报名编排,准备场地器材,筹备奖品,比赛中有关工作的组织、实施以及比赛后的总结等工作。

(2)训练要求

能较好地承担学校各种比赛的组织安排工作,重点培养规程制定、器材准备、组织处理及编排能力。

(3)训练途径

所有术课,特别在专项选修课中,该项目的竞赛组织,编排工作,应作为一个重要内容讲解,使学生掌握这方面知识。

校内的各种体育竞赛应有计划地安排学生实习进行编排工作,使学生在实践中掌握这方面的能力。

教育实习期间,实习学校的各种体育竞赛的组织编排工作应在老师的指导下,尽量由学生独立地完成,使学生这方面的能力进一步巩固和提高。

(4)训练测评

在所有术课中,制定规程及编排一定要安排作业,要求学生认真完成,并作为平时成绩的一部分,纳入该门课考试的总成绩,也可在理论考试中直接安排这方面的内容。

在校内各种运动竞赛中,学生的竞赛的组织能力及编排能力应作为专项选修课成绩的一部分。

在教育实习,学生参加的竞赛组织编排工作的情况应作为实习成绩的一部分;测评标准: 优:规程制定合理、可行,场地器材的准备和安排合理、充分,比赛中有关工作组织、处理、应变能力强,编排科学合理。

良:规程制定合理、可行,场地器材的准备和安排合理,比赛中有关工作组织、处理能力较强,编排合理。

中:规程制定基本合理、可行,场地器材的准备和安排基本符合要求,比赛中有关工作的组织、处理能力一般,编排基本合理。

及格:规程制定欠合理、可行,场地器材的准备和安排基本符合要求,比赛中有关工作的组织、处理能力一般,编排欠合理。

不及格:规程制定不合理,场地器材的准备和安排不够合理,比赛中有关工作的组织处理能力较差。

4、裁判能力

(1)训练内容

中学常见的各种体育项目的裁判工作,以及各项裁判工作中的具体内容。

(2)训练要求

有一项能达到二级或三级裁判水平,其他项目能胜任校内比赛的裁判工作。

(3)训练途径

在教学计划中,每门技术课应当增加裁判实习的时间,专项选修课中的规则、裁判法应讲解得更细,实习时间应更多,能保证在教师的指导下提高裁判水平。

在教育实习中,要求学生担任实习学校运动竞赛的裁判工作。

组织学生担任学校课外活动中各项裁判工作。

(4)训练测评

在每一门技术课考核中,都应有裁判的理论和临场实践的内容。

学生在校内担任的运动竞赛的裁判工作,至少有一次成绩作为专项选修课中的裁判实习的成绩。

在教育实习中,学生担任裁判工作的能力,应作为教育实习成绩的一部分。测评标准:

优:一项达到二级裁判水平,其他项目能较好地完成校内比赛的裁判工作。 良:一项达到三级裁判水平,其他项目基本能完成校内比赛的裁判工作。

中:一项达到三级裁判水平,其他项目裁判能力一般。

及格:一项达到三级裁判水平,其他项目裁判能力欠缺。

不及格:没有裁判等级,其他项目裁判能力较差。

5、指导学生锻炼身体的能力

(1)训练内容与要求

指导中学生科学地锻炼身体。内容包括、活动内容的安排,锻炼方法的选择,运动量大小的控制,场地器材的布置,环境气候的影响,安全因素等方面都能科学的安排,符合中学生的年龄、性别、生理、心理的特点。

(2)训练途径

所有理论课、技术课中凡涉及锻炼方法的都应作为重点讲解,使学生能较好地掌握这方面的知识。

应在老师的指导下,让学生分散辅导校内普通系科的同学进行课外活动,通过实践提高学生这方面的能力。

(3)训练测评

在教育实习中,学生辅导中学生锻炼身体情况,应作为教育实习成绩的一部分进行考核。测评标准:

优:能科学地指导中学生进行锻炼:锻炼项目的安排、锻炼方法的选择、运动量的大小、场地器材的布置、环境气候因素的影响、安全因素都能科学地处理和全面考虑,符合中学生年龄、性别、生理、心理的特点。

良:能较好地指导中学生进行科学锻炼,所有安排比较合理。

中:所有安排一般,个别方面考虑不全面。

及格:所有安排一般,个别方面考虑欠全面。

不及格:不能很好地指导学生进行科学的锻炼。

(三)体育测量与评价能力

包括对学生体质的测量与评价,对教学、运动训练的测量与评价。掌握这一技能后,可以鉴别教学与训练的方法,检查衡量教学与训练及增强体质的效果。

1、中学生体质综合测量与评价能力

(1)训练内容

包括体质综合测量与评价指标的筛选,体质综合评价的方法,体质测量的内容与方法,中学生体质测定的制度。

人才培养方案是学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设计蓝图,是学校组织教学、安排教学任务的主要依据,是学校办学指导思想、办学定位、办学水平、办学特色的具体体现,是学校对教育教学质量进行监控和评价的基础性文件。为了有力而稳健地推动学院应用技术大学建设,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构建模块化人才培养体系,培养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富有创新精神和国际竞争力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现对制订2016级本科人才培养方案提出如下修订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遵循高等教育规律,深入贯彻“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教育改革方针。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5-2020)》,响应国家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号召,结合《江西理工大学应用科学学院关于推进应用技术大学建设的若干意见》(理应党字【2015】11号)的文件要求,大力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紧贴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调整优化专业结构,模块化构建课程体系,改进教学方法,着力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准确定位,彰显办学特色

人才培养方案要充分体现我校“应用型”的办学定位,专业培养目标与学校办学定位相一致,借鉴和吸收国内外成功的人才培养经验,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三实、四会、四不唯”的应用型人才。

(二)遵循教育规律,注重个性发展

坚持统一规格要求与促进个性发展相结合,推进学分制管理。减少必修课教学时数,扩大选修课的比例,为学生选专业、选课程、选时间,辅修第二专业提供多种教育形式和机会。同时,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学生自主学习和参与实践留出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努力营造有利于人才个性成长的教育环境。

(三)进行模块化改革,优化课程体系

根据学院“宽基础、活模块、重实践”的教学理念,在保证教育部新的专业目录中列出的核心课程开设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通识教育。深入调研、充分论证,根据各专业的特点和社会需求,进一步明确每个专业培养的学生应具备的总体素质和综合能力。精心设计、重组优化,在目标能力和素质明确的基础上梳理教学内容和方式,模块化课程体系。

(四)坚持产学合作,创新培养模式

养方案的制定,按本科人才的通用标准和行业标准共同确定专业人才培养的规格,共同构建课程体系、确定教学内容、实施培养过程、评价培养质量。

(五)转变教育观念,推进教学改革

模块是以应用能力为出发点进行设计的,不同与以往教学体系建构往往以课程为基本单元。这就要求方案的制定者和执行者要转变教育教学观念。从以知识输入为导向的教育教学理念转变为以知识输出为导向的教育教学理念,从简单的获得知识为中心目标转变为应用知识获得能力为中心目标。同时大力推进教学方法改革,提倡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课题式等教学方法和合作学习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着力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在模块化的教学体系下,推动反转课堂及校园mooc建设,在不减少专业总学分的情况下,降低课堂讲授的学时,留出时间用于在教师的指导、辅导或引导下学生自主学习(研习),从以单纯教师讲授为主逐步过渡到以研讨式、合作式、问题式、课题式等教学方式为主的的课堂教学教学模式。要认真组织修订教学大纲,明确模块内理论、实践、课外学习的内容、任务、安排及考核要求,并加强指导与辅导,切实保证教学效果。

(六)强化实践教学,培养创新能力

法艺经管类本科专业实践教学(含课程内实验、实践和单设实验课、独立实践环节)不少于总学分的30%、理工类专业不少于35%。加强实践教学管理,提高实验、实习、实践和毕业论文(设计)质量。要把加强实践教学方法改革作为专业建设的重要内容,重点推行基于问题、基于项目、基于案例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加强综合性实践科目设计和应用。要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支持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创新性实验、创业计划和创业模拟活动,全面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培养方案主要内容及设置要求

(一)人才培养方案主要框架

1、培养目标

2、职业面向及职业能力要求

3、学制与学位

4、毕业学分要求

5、主干学科与核心模块

6、模块化人才培养方案总体框架

7、教学进程安排

8、主要模块关系结构图

9、核心模块描述

(二)人才培养方案主要内容

1、学分控制

1.1学制、学分、学时、教学周安排:

1.1.1学制:4年。修业年限3-6年。

1.1.2学分:总学分要求设定在175至185之间,原则上不得突破185学分。

1.1.3学时:文科类专业总学时原则上为2200学时以内,周学时18—22;理工科类专业总学时原则上2400以内,周学时20—24。每学时按45分钟计算。

1.1.4计划总周数:198周。(入学教学、毕业教育各1周;教学周160周左右,包括军事训练模块2周;寒暑假共34周左右;第八学期原则上不安排纯理论模块的教学)

1.2 学分计算依据:

1.2.1模块中的纯理论教学原则上每16学时记1学分;

1.2.2模块中的实验教学及室外体育模块原则上32学时记1学分;

1.2.3模块中的实习、课设1周记1学分。

2、模块

2.1 模块设置

根据“宽基础、活模块、重实践”的培养理念,人才培养方案设立四个宏观模块,分别是“公共必修模块”,“专业必修模块”,“专业选修模块”和“公共选修模块”。

意见的基础上设置。

专业必修模块:通过该模块向学生传授专业必备内容,所有决定选择本专业的学生,必须完成本模块的学习。该模块主要包括专业基础、技术基础、专业课程等中微观模块,该模块由各系组织各教研室设置。

专业选修模块:该模块提供了与专业相对应的附加的多样性内容,它为学生在所选专业的基础上进行个性化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该模块主要包含本专业不同方向知识体系的课程,通过若干中微观选修模块来体现,由各专业教研室设置。

公共选修模块:该模块为拓展学生人文素养、综合素质和社会能力而设置,提供更为宽泛的中微观选修模块。它们不属于某一各特定专业,可被称为跨专业选修模块。该模块学分获得方式更加灵活,模块修习可以通过理论学习、理论+实践、社会实践等多种方式进行。

2.2 模块的大小

模块的大小用学分表示,原则上模块学分应在3-6学分。毕业设计模块作为对学生四年所学的综合型考察,学分统一设置为10。统一宏观模块内微观模块的大小应尽可能统一,且一个模块的教学应在一个学期内结束。

2.3 模块的编码

模块的编码共六位,由开出系编码。为区别与现在系统内的课程,所有模块第一位均设置为m;第二、三位是模块开出系代码,本部分仍沿用青果系统中的系部代码;第四、五、六为模块编码,本部分由各系自行编制。

2.4 模块的描述

四、具体要求

(一)内容要求

模块化教学体系是围绕专业能力培养目标,通过理论教学与实践紧密结合而构建的“模块”体系。“模块”作为面向专业能力培养的最小教学单位,是围绕特定能力培养相关教学活动的有机结合,具有可重组、非重复、连贯和递进等特性。在模块化教学体系中,一个模块针对特定的能力单元设置,一项专业能力的培养可以由一个或若干个模块来支撑。模块可定性(教学内容)和定量(学分、学量)描述。模块描述包括模块名称、模块编号、模块类型、适用专业、教学目标、预备知识、负责人、执行学期、周学时、学分、学量、考核方式等内容。

课程模块教学内容的筛选应遵循“四维依据”:一是以用人单位对岗位群从业者素质的现实需要为依据;二是以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知识、技能需要为依据;三是以学生入学文化水平起点和学习能力特点为依据;四是以学科专业特点为依据。

1.模块化课程教学改革必须建立在专业建设的基础之上。一个专业所有的专业课都应进行模块化课程教学改革,不能出现一个专业只有3-5 个课程模块,其余专业课不进行模块化课程教学改革的现象。

2.每个模块相对独立,学生每学完一个模块即可获得一项专业能力或专业知识。

3.模块内容依据职业岗位群实际需要确定,实用性、应用性强。

4.强调专业能力培养,围绕专业能力培养组织教学内容。

5.每个模块的内容讲究“必须、实用、够用”,针对性强。要通过优化学科知识体系、删除与职业能力无关的理论知识、强化与应用能力相关的理论知识、增加与应用能力有关的实验实训实践内容来构建模块化课程内容。

6.课程模块要及时反映行业发展所产生的新技术、新方法、新工艺、新手段。

7.模块之间可以灵活组合,每个模块组合有明确的行为目标和具体要求。

8.课程模块的建设,必须始终贯穿“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思想。

(二)时间要求

1、2015年8月至9月

2、2015年9月至12月

公共基础课教研室在前期模块化改革方案调研的基础上,与各专业教研室充分沟通、认真酝酿,形成契合职业发展需求,贴近专业发展方向,可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符合个性化培养思路的改革方案。

同时,各系部各教研室充分研讨、科学谋划:如何建构整个培养

体系,理顺模块之间的相互关系与衔接;如何以能力为单位科学设置模块大小、编排模块内容;模块的考核等问题;最终形成培养方案初稿。

3、2016年1月

学院进行初稿验收。各系就初稿培养理念、教育改革思路、模块设计(目的、方式、作用、对象、相互衔接等)进行汇报。经过执行性论证,跨专业、跨系开设模块的系际磨合,各系对初稿进行完善。

教务办公室

2015.7

大学培养方案找篇三

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速,国外各种不良思想的渗透日趋严重。为传承中国优良传统、巩固中国发展成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势在必行。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的第一阶段,对学前儿童有重要的启蒙作用,这一阶段价值观的形成对学前儿童成长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因此,幼儿园应针对学前儿童特点,采取多种形式对学前儿童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培养学前儿童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冶的个人品格,做到从小处、细处、实处下功夫,达到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教育效果。

学前儿童不明白爱国的深刻道理,必须根据其年龄和心理特点,精心设计并开展熏陶教育,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前儿童的爱国情感。一是要巧妙利用环境布置培养学期儿童的爱国情感。幼儿园是学前儿童的主要生活场所,在环境中创设具有浓厚爱国主义教育的氛围,可以有效对学前儿童进行心灵熏陶。比如,可以在幼儿园墙壁的醒目位置张贴祖国和家乡的巨幅地图,也可以张贴祖国的名胜古迹图片,还可以张贴著名历史人物的画像,这样让孩子们多接触、多了解,可以让其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到祖国的伟大,自然而然地产生爱国热情;二是要利用祖国传统节日培养学前儿童的爱国情感。幼儿园可以通过多种形式营造浓厚的传统节日气氛,让孩子们体会到祖国大家庭的温暖,从而得到耳濡目染的爱国教育。

从小进行敬业精神的培养可以为其将来步入工作岗位打下良好基础。一是培养学前儿童热爱劳动的良好品质。要培养孩子的劳动技能,增强孩子的独立动手能力。可以组织其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安排他们打扫班级地面、桌面、书柜的卫生,自主取放、整理班级内的图书和玩具,并定期进行评比,对表现好的孩子给予奖励。也可以带领孩子组成各种劳动兴趣小组,让孩子体验劳动的乐趣,逐渐形成爱劳动的好习惯。还可以经常带领孩子们去附近的工厂、企业、养殖场等劳动场所参观,让孩子们明白劳动的艰辛与光荣,使他们从小树立起爱岗敬业的意识;二是要培养学前儿童的生活自理能力。要训练孩子独自穿衣、叠被、刷牙、洗脸、吃饭等,培养其独立生活能力。还要要求家长安排孩子适当参与洗碗、打扫卫生、择菜等家务劳动,并及时通过家长会进行沟通、交流,对表现好的孩子要给予表彰和奖励。这既能够培养孩子生活自理的能力,使其养成生活自理的习惯,更能够使其明白劳动的伟大与光荣,使其懂得幸福生活要靠自己的双手来创造。

要从小培养学前儿童的诚实守信品德,使其在诚实守信的良好习惯陪伴下健康成长。一是要为学前儿童营造诚信氛围。良好的品德始于良好的习惯。应当在日常生活中为孩子创造一个讲诚信的良好环境,使其在成长过程中不断得到浸润和熏陶,从而养成良好的诚信习惯。幼儿园可以通过设置诚信教育冶长廊、布置诚信教育冶宣传橱窗、开辟诚信教育冶专栏等多种图文并茂的宣传方式,向孩子们展示古今中外名人的诚信故事,以及蕴含诚信内容的儿歌、古诗文等,使整个幼儿园形成人人知诚信冶人人讲诚信冶的良好氛围,从而使孩子们在潜移默化中养成诚信的良好品德。二是要通过言传身教激发学前儿童的诚信动力。在家园共育活动中,教师和家长要发挥榜样的力量,从言行举止和思想品质上,为孩子们树立起诚实、正直、守信、充满爱心的榜样,使孩子们得到诚信的正面熏陶,并使其自然而然地将诚信落实到日常生活言行中。

友善待人是我国的传统美德,是每个公民都应遵守的基本道德和行为准则。因此,应当从小培养学前儿童的友好善良品德。一是要教育学前儿童懂得感恩。要将感恩教育融入到孩子们的日常教育之中,要让孩子们在感受别人爱的同时,去尝试着爱别人。在家园共用中,教师和家长要共同开展感恩教育,要使孩子学会使用礼貌用语,懂得对他人表达感谢,能够在与他人的交往中做到谦让,等等。二是要鼓励孩子帮助他人、团结互助。要教育孩子主动关心他人,并在孩子间建立互助互爱的关系。要教育孩子当父母、老师、小伙伴生病或需要帮助时,主动问候和关心,并伸出援手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还要教育孩子们养成团结友爱、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的良好习惯,当小伙伴摔倒时,主动去拉起来,当玩玩具时,主动谦让,不互相争强,等等。这样孩子们不仅可以感受到帮助他人后带来的快乐,而且可以养成友善的良好品格。

大学培养方案找篇四

一、专业介绍

本专业从2003年开始招生,是为了适应社会对网络工程人才的大量需求而设置的。现有计算机系统结构硕士点、计算机应用技术硕士点、河北省省级重点学科、河北省省级重点实验室、河北省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河北省省级优秀教学团队作为专业支撑。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计算机网络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各行各业需要大量的网络工程人才。本专业培养高级网络工程人才。

本专业在学习计算机基础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注重网络安全、网络管理与维护、网络程序设计知识的学习和实践能力的提高。本专业拥有一支结构合理、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拥有计算机软件基础实验室、计算机原理实验室、计算机网络实验室等良好的实验教学条件和丰富的图书资料。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面向国家及河北省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对网络工程专业人才的需要,主要培养基础理论扎实、知识面宽、素质高、能力强、富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复合型人才,能够在机关团体、教学科研部门、企事业单位、网络公司等机构从事网络工程专业的教学、科学研究、网络组建与维护管理等工作或继续接受研究生教育。

三、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计算机及网络工程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接受从事网络组建与维护管理的基本训练,培养创新意识和网络软件开发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 掌握一定的人文知识,具备一定的科学素养;

2. 掌握扎实的计算机及网络工程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3. 具备较强的应用计算机及网络工程专业知识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具备较强的网络组建、网络维护及网络安全管理能力;

5. 具备较强的网络软件开发能力;

6. 掌握网络工程领域的先进技术和系统集成方法;

7. 具备较高的外语水平和较强的信息获取能力。 四、标准修业年限:四年

五、授予学位:工学学士学位

六、毕业学分学时要求

七、课程设置及教学进程计划表

网络工程专业课程设置及教学进程计划表

辅修网络工程专业教学计划表

网络工程专业双学位教学计划表

一、专业介绍

本专业从2003年开始招生,是为了适应社会发展对软件工程人才的大量需求而设置的。现有计算机软件与理论硕士点、计算机应用技术硕士点、河北省省级重点学科、河北省省级重点实验室、河北省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河北省省级优秀教学团队作为专业支撑。作为信息产业的核心,软件产业是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大量的软件广泛应用于社会发展与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采用先进的工程化方法进行软件开发和生产是实现软件产业化的`关键技术手段,本专业培养高级软件开发人才。

本专业在学习计算机基础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注重软件开发、软件测试、软件维护与软件过程管理知识的学习和实践能力提高。本专业拥有一支结构合理、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拥有计算机软件基础实验室、计算机原理实验室、软件工程实验室等良好的实验教学条件和丰富的图书资料。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面向国家及河北省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对软件工程专业人才的需要,培养基础理论扎实、知识面宽、素质高、能力强、富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复合型人才,能够在机关团体、教学科研部门、企事业单位、软件开发公司等机构从事计算机及软件工程专业的教学、科学研究、软件开发、软件测试、软件维护等工作或继续接受研究生教育。

三、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计算机及软件工程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接受从事软件开发、软件测试、软件维护与软件过程管理的基本训练,培养创新意识和大型软件开发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一定的人文知识,具备一定的科学素养;

2.掌握扎实的计算机及软件工程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3.具备较强的应用计算机及软件工程专业知识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具备较强的软件项目的开发、测试和维护能力;

5.具备较强的软件过程管理能力;

6.掌握软件工程领域的先进技术和软件开发方法;

7.具备较高的外语水平和较强的信息获取能力。 四、标准修业年限:四年

五、授予学位:工学学士学位

六、毕业学分学时要求

七、课程设置及教学进程计划表

大学培养方案找篇五

一、专业代码、名称

专业代码:110203

专业名称:会计学(含注册会计师专门化方向)(accounting)

二、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直接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培养具备管理、经济、法律和会计学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具有创造、创新和创业精神,能在企事业单位、金融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会计实务以及教学、科研方面工作的会计和审计领域的高级专门人才。

三、专业特色和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会计、审计和工商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注重会计学方法与技巧方面的训练,培养分析和解决会计问题的基本能力,本专业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外语能力、计算机运用能力和数理分析能力,要求学生具有较宽广的知识面。 学生应在本科学习过程中获得以下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管理学、经济学和会计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2)掌握会计学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

(4)熟悉国内外与会计相关的方针、政策和法规以及国际会计惯例与规则;

(5)了解本学科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具备较高的专业英语水平;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搜集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四、学制和学分要求

学制:四年。

学分要求:学生在校期间应修满140 学分,其中,必修课76 学分,毕业论文和毕业实习8学分,选修课56学分(含通识教育 12 学分)。

五、学位授予

符合条件者,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六、专业主干(核心)课程

管理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管理信息系统、统计学、市场营销、经济法、计量经济学、会计学原理、财务管理、中级财务会计、成本与管理会计、审计学、高级财务会计和电算化会计等。

七、双语教学(中英文)课程

1、会计学(accounting)

2、财务管理(financial management)

八、专业主要实验

2、电算化会计分析与软件应用。

九、实践性教学环节安排

学生在第一学年暑期、第二学年暑期、第三学年暑期以及第四学年的第二学期分别进

行个案分析、社会调查、社会实践及毕业实习,整个实习和实践时间不得少于10周。

十、毕业生条件及其它必要的说明

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修满规定的学分、完成所有的教学与实践环节、成绩合格、毕业论文达到合格要求,遵纪守法,英语通过全国大学英语考试(cet)四级(其他外语语种参照执行),将准予毕业。其他毕业要求参照学校和经济与管理学院的相关规定。

会计学专业辅修与双学位培养方案

一、专业培养目标及基本要求

培养目标: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体育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受到体育科学研究基本训练的体育学科专门人才,为体育学及其相关体育专业研究生教育的合格生源。

基本要求: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热爱体育事业,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较强的事业心、责任感和艰苦务实、团结合作的精神。

系统地掌握体育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一定的体育科研能力。掌握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具有较宽的知识面。具有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有所专长,具有较强的社会适应性。初步掌握一门外国语,掌握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

具备健康的体魄、健全的心理和良好的卫生习惯,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

二、学制

学制为四年,弹性学习年限为3―6年。

三、课程体系(详见教学计划)

本专业课程体系包括体育人文社会学、运动人体科学等学科领域,以及田径、体操、篮球、排球、足球、武术、游泳等运动实践类课程组成。

(一)体育人文社会学类学科领域的核心知识单元为:学校体育学、体育心理学、体育学概论、体育社会学、体育教学论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课程的总目标是:通过教学和实践活动,使学生掌握体育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形成正确的体育价值观,提高体育人文素养,培养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

具体目标是:

1、掌握学校体育学、体育心理学、体育学概论、体育社会学、体育教学论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方法,了解学校体育实践涉及的哲学、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历史学问题。

2、具有综合运用体育人文社会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解决体育,尤其是学校体育所涉及问题的意识,形成将所学的理论和方法运用于解决实践问题的基本能力。

3、培养对体育人文社会学类课程学习的兴趣,初步形成对学校体育工作和体育教师职业的正确态度。

4、在掌握体育人文社会学科知识的基础上,提高体育人文素养,培养体育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

(二)运动人体科学学科领域的核心知识单元为:人体形态结构与运动、人体生理功能与运动、人体运动与适应的生化基础和体育保健与健康;选修知识单元为:运动训练理论与方法、运动与营养、体育康复等。课程的总目标是:使学生了解运动过程中人体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能量代谢变化规律及其适应机制,掌握体育保健康复的知识技能,促进学生树立正确的科学观,提高科学素养。

具体目标是:

1、掌握人体各器官系统形态结构的基本特征和运动器官的基本工作原理;熟悉动作的形态学分析方法、人体形态测试方法及二者在运动实践中的应用;了解人体生长发育一般规律。

2、掌握人体生理的基本理论知识及运动中人体生理功能的变化规律和机制,熟悉常用运动生理功能检测与评价方法及其在体育教学、大众健身、运动训练及体育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3、掌握人体的化学组成以及运动过程中物质和能量代谢的规律与特点;理解运动过程中人体适应性变化的规律与分子机制;学会常用生化指标检测方法及其在体育教学、大众健身、运动训练及体育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4、树立现代健康观,了解影响健康的因素,掌握体育卫生、医务监督及运动性病症的基本知识,具备运动损伤的简易处理和预防、急救、按摩及运动疗法的基本技能。

(三)运动实践领域核心知识单元为:田径、体操、篮球、排球、足球、武术等;选修知识单元为:健美操、乒乓球、球、羽毛球、跆拳道、体育舞蹈等。

运动实践领域的学习目标是:使学生了解运动实践领域核心知识单元项目的基本规律,掌握其基本理论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技术。通过选修知识单元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若干项运动实践类课程,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

(四)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1、体育设施资源的开发

发挥体育器材的多种功能。体育器材一般都具有多种功能,例如:栏架可以用来跨栏,也可以用作投射门,还可以用作钻越的障碍等;利用跳绳可以做绳操、斗智拉绳等。只要转换视角和思维方式,就可以开发出常用器材的许多新功能。

制作简易器材,改善教学条件。例如:用废旧的铁锨杆、锄把等制作接力棒,用废旧的竹竿和橡皮筋制作栏架,用废旧足球、棉纱和沙子等制作实心球,用废旧的棕垫、帆布制作沙袋,用木块制作起跑器,用树桩制作“山羊”,用砖头水泥或石块砌成乒乓球台,用砖头、木板、竹竿代替球等。

改造场地器材,提高场地利用价值。可以把学校成人化的场地器材改造成适合中小学学生活动的场地器材,例如:降低篮球架高度,降低排球高度,缩小足球门,缩小足球、排球、篮球的场地等。

合理布局学校场地器材。学校场地器材的布局,应当既要满足教学的需要,还要满足课外体育活动和校内比赛的需要;既要方便组织,又要方便教学活动;既要确保安全,又要保证学生有地方活动;要形成相互依托、互为补充的多功能活动区。

合理使用场地器材。应当根据本校和周边环境,合理规划、充分利用空地,使学生能进行安全、适宜的体育活动。学校要加强场地器材和周边环境的协调、管理工作,安全地、最大限度地提高场地器材使用率,同时要加强场地器材的保养工作,合理地使用有限的财力、物力,使每一件设施都能起到尽可能大的作用。例如:在课余时间对学生开放体育场地,安装多向篮球架,因地制宜设计自然地形跑道等。

2、课程内容资源的开发

现有运动项目的改造。现有运动项目资源十分丰富,要大力开发,以适应和满足中小学学生的实际需要。各地学校和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和身心发展情况加强对运动项目的改造工作,这是课程设计的重要内容,也是教师发挥主导作用的重要方面。这里所说的运动项目的改造,主要是指简化规则、简化技战术、降低难度要求、改造器材等。

新兴运动项目的引用。根据本地、本校的实际情况在教学中适当选用健美、攀岩、现代舞等新兴运动项目。

民族、民间传统体育资源的开发。体育专业课程应当大力开发和利用宝贵的民族、民间传统体育资源。

3、课外和校外体育资源的开发

课外体育资源的开发。这里所说的课外泛指锻炼和课外体育锻炼时间等。增加防治脊柱侧弯操、眼保健操、跑步、球类活动、民间体育、游戏活动等内容。锻炼内容可以由锻炼小组或班级确定,学生也可以自选锻炼内容。

4、校外体育资源的开发

社区体育活动和竞赛;区县镇的体育活动和竞赛;体育俱乐部活动;节假日体育活动和竞赛。

5、自然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

利用空气,可以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有氧操等。利用阳光,可以进行日光浴。利用水,可以进行游泳、温泉浴等。

春季可以开展春游、远足,夏季可以开展游泳、沙滩排球,秋季可以开展爬山、越野跑,冬季可以开展滑冰、滑雪。

6、体育信息资源的开发

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如广播、电视、络,获取体育信息,不断充实和更新课程内容。由于地区的差异性极大,在条件相对较差的学校,也可以利用教学挂图、黑板绘制简图等提高教学效果。

四、能力培养

(一)专业教学能力

本专业的教学能力,包括备课、课前准备以及在课堂教学中的讲解示范、喊口令、调动队形、纠正错误动作、保护与帮助、体育绘图等方面能力。

1、示范能力

(1)训练内容

包括完整示范、分解示范、示范点、示范面、示范时机等。

(2)训练要求

示范动作准确,示范点恰当,示范面适宜,示范时机合理,完整示范与分解示范的使用科学。掌握了示范能力,在今后的教学中能使学生感知动作,以形成正确的动作概念。

(3)训练途径

各门教师术课教学中,应说明每一次示范为什么要做完整示范?为什么要分解示范?为什么要站在这样的位置?为什么要给他们进行正误对比?以加强学生对所有示范动作的理解与记忆。

每一门术课教学中,教师应经常让学生出列做示范动作。每次示范后教师除了应当说明动作正确与否外,还应说明示范的点与面是否合理。

(4)训练测评

术课考核中的`技评。

教育实习过程中,学校指导教师把实习生示范能力作为教育实习成绩的一个部分。 测评标准:

优:示范动作正确,示范点与面结合得好,示范时机合理,灵活运用完整示范与分解示范。

良:示范动作较正确,示范点与面结合得较好,示范时机较合理,运用完整示范与分解示范。

中:示范动作正确,示范点、示范面合理

合格:示范动作欠正确,示范点、示范面欠合理。

不合格:以上内容掌握较差或个别方面有错误。

2、口令、调动队形能力

(1)训练内容与要求

口令的发音部位要正确,音长、音量要合理分配,呼喊出的口令正确、清楚、宏亮、有节奏。队形调动与指挥位置的选择要合理。

(2)训练途径

体操课中,把口令与队形调动作为一个重要内容列入教学计划,通过教师的课堂讲解、分组练习和学生轮流实习来培养这一能力。

其他术课教学,特别是专项课中,教师应经常有计划地安排学生与指导学生领做准备活动。

(3)训练测评

体操课应对每一个学生喊口令、调动队形能力进行考核,作为体操成绩的一个部分。 教育实习中,学生喊口令及调动队形的能力应作为教育实习的一个部分来打分。测评标准:

优:口令正确、清楚、宏亮、有节奏、队形调动、指挥位置合理,掌握熟练。 良:以上内容掌握较好。

中:以上内容掌握一般。

及格:以上内容掌握欠缺。

不及格:口令不正确,不够清楚宏亮,节奏感不强,队形调动欠合理。

3、保护与帮助能力

(1)训练内容

运动技能的形成,一般要经历泛化、分化和自动化三个阶段。在这三个阶段,保护与帮助应采用不同的方法:泛化价段一般是采用助力、信号、标志物、器材等方法保护帮助;分化阶段一般采用直接、间接的帮助,利用器材自我保护;自动化的阶段主要是利用器材和自我保护。

(2)训练要求

掌握保护与自我保护的位置、部位;(2)掌握保护与帮助的各种方法及脱保时机。

(2)训练途径

体操课中,应详细地讲解保护帮助的方法与要求。

在体操课以及其它课中,教师应注意安排学生之间的相互保护、帮助。

(3)训练测评

学生保护、帮助的能力应作为体操课成绩的一个部分来进行考核(包括理论和实际能力考核)。

学生保护、帮助的能力作为评定教育实习成绩的内容之一。测评标准:

优:能熟练地掌握保护、帮助的方法。

良:能较好地掌握保护、帮助的方法。

中:基本掌握保护、帮助的方法。

及格:基本掌握保护、帮助的方法。

不及格:运用保护、帮助的方法不够熟练。

4、纠正错误动作的能力

(1)训练内容与要求

能及时地发现学生的错误动作,正确分析出现错误动作的原因,采取合理,有效的方法纠正错误动作。

(2)训练途径

在术课教学中,教师对学生中出现的错误动作,应进行原因分析,讲清纠正错误动作应采取的方法。

在术课教学中,对出现错误动作的学生,教师应经常让他们自己分析原因,采取措施,纠正错误动作。

(3)训练测评

在各门术课教学中,教师应加强学生之间相互纠正错误动作的训练。

在各门术课考核中增加这一内容。测评标准:

优:发现错误动作及时,原因分析正确,纠正错误动作方法合理。

良:能较准确地发现错误动作,并能较好进行原因分析以及采取措施纠正错误动作。 中:能发现错误动作,原因分析及纠正错误动作的能力―般。

及格:能发现错误动作,原因分析及纠正错误动作的能力欠缺。

不及格:发现错误动作不及时,或发现错误动作后不能分析出原因,或不能采取正确方法纠正错误动作。

5、场地器材的布置及使用能力。

(1)训练内容

在教学、训练中能布置、使用场地器材,最大限度地发挥有限场地器材的作用,以达到锻炼学生身体,掌握技术动作的最佳效果。

(2)训练要求

场地器材的布置与使用应符合教学、训练内容的要求;考虑到风向、阳光等要求;符合安全要求;符合学生特点;能体现在现有器材条件下,发挥最大的使用效益。

(3)训练途径

在学校体育学这门课的教学中,教师给学生讲授场地器材合理布置及其使用的要求,使学生掌握这方面的知识。

在术课教学中,每堂课上场地与器材的布置、使用方法老师都应向学生介绍说明,使学生经常受到这方面的教育。

在术课教学中,场地器材的布置应在老师的指导下,由值日的学生来完成。

(4)训练测评

在教育实习中,对学生每一次课的场地器材的布置、使用应给予评分。测评标准: 优:场地器材的布置科学合理,使用率高。

良:场地器材的布置符合要求,使用率较高。

中:场地器材的布置基本符合要求,使用率一般,

及格:场地器材的布置基本符合要求,使用率欠缺。

不及格:场地器材布置不符合要求,使用率低。

6、基本体操的编排能力

(1)训练内容

在体育教学与训练中,根据教学、训练内容的需要,编排各种基本体操,达到活动身体的目的。

(2)训练要求

符合基本体操的编排原则和步骤,适合于练习对象及项目要求,动作及其组合准确合理。

(3)训练途径

体操课中应详细讲解基本体操的编排要求、原则、方法,使学生掌握这样的知识及技能、 二年级的术课教学中,应多安排学生做准备活动,让他们提高基本的编排能力。

(4)训练测评

在体操课中,应对基本体操的编排能力进行考核。

在教育实习中,基本体操编排作为教育实习的一个部分来评分。测评标准: 优:熟练掌握基本体操的编排原则、步骤,编排科学、合理。

良:较熟练掌握基本体操的编排原则、步骤,编排比较合理。

中:基本掌握体操的编排原则、步骤,编排基本合理。

及格:基本掌握体操的编排原则、步骤,编排欠合理。

不及格:不能很好地掌握基本体操的编排原则、步骤,编排不很合理。

(二)、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管理能力

对一名体育教师来讲,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管理、指导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它包括制订计划、运动队训练、运动竞赛的组织编排,裁判以及学生锻炼身体等内容。

1、制订计划的能力

制订锻炼计划,包括制订学校早操,课间操,课外体育活动、年级、班级体育活动等方面的计划;制订训练计划,包括制订学校各种运动队的多年训练计划,全年训练计划,阶段训练计划、周训练计划以及课时训练计划;制订竞赛计划,包括根据学期、学生学习、气候情况,制订全年和学期的各种竞赛计划。

(2)训练要求

制订的各种计划要科学合理,要符合学校、学生的特点,要切实可行。

(3)训练途径

在学校体育学以及有关术课的教学中,制订全年计划的原则,依据等内容要作为重点章节讲解清楚,并要布置作业,让学生完成。

在教育实习中,若遇到要制订计划的工作,应安排学生各自完成,并从中选择较合理的计划来执行,这样尽量让每个学生都有这方面的实际机会。

(4)训练测评

主要通过课堂教学中的作业布置,来考核学生制订计划的能力,这一成绩应作为成绩的一个部分纳入该门课的最后考核成绩。测评标准:

优:制订出的计划合理,符合学校及学生的特点,切实可行。

良:制订出的计划合理,基本符合学校及学生的特点,切实可行。

中:制订出的计划基本合理,可行性一般。

及格:制订出的计划基本合理,可行性欠缺。

不及格:制订出的计划不合理,施行较困难、

2、运动队训练能力

(1)训练内容

包括选材到运动队的组队、训练、思想教育、日常管理以及比赛指导等方面的能力。

(2)训练要求

能依据青少年生理、心理特点和不同兴趣爱好,结合运动项目的需要进行科学的选材,并能制订出科学的训练计划,运用现代手段科学地指导运动队的训练和比赛,而且在日常训练中,具有对中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和日常管理的能力。

(1)训练途径

在有关课程的教学、特别是在专项选修课教学中,对本项训练内容和要求应作为重要内容来讲解,使学生较好地掌握这些知识。

学校组织的运动队,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由学生组织训练;系队、班队,可以直接让学生组织训练,通过这种锻炼,可以提高学生这方面的能力。

在教育实习中,一定要尽量安排学生参加带运动队训练内容,使学生在实践中进一步锻炼和提高这一能力。

(4)训练测评

在校内安排学生组织训练,指导比赛情况,应作为专项选修课成绩的一部分进行考核。 在教育实习中,学生组织训练、指导比赛的情况应作为实习成绩的一部分。测评标准: 优:能进行科学选材,合理地制订训练计划,运用科学手段进行训练及指导比赛,有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

良:能较合理地选材、制订计划、指导训练与比赛,有组织管理能力。

中:选材能力一般,制订的训练计划基本合理,训练、指导比赛、组织管理能力一般。 及格:选材能力一般,制订的训练计划基本合理,训练、指导比赛、组织管理能力欠缺。 不及格:选材不合理,制订计划不科学,训练、指导比赛、组织管理能力较差。

3、中学生各种运动竞赛的组织、编排能力

包括制定规程,经费安排,报名编排,准备场地器材,筹备奖品,比赛中有关工作的组织、实施以及比赛后的总结等工作。

(2)训练要求

能较好地承担学校各种比赛的组织安排工作,重点培养规程制定、器材准备、组织处理及编排能力。

(3)训练途径

所有术课,特别在专项选修课中,该项目的竞赛组织,编排工作,应作为一个重要内容讲解,使学生掌握这方面知识。

校内的各种体育竞赛应有计划地安排学生实习进行编排工作,使学生在实践中掌握这方面的能力。

教育实习期间,实习学校的各种体育竞赛的组织编排工作应在老师的指导下,尽量由学生独立地完成,使学生这方面的能力进一步巩固和提高。

(4)训练测评

在所有术课中,制定规程及编排一定要安排作业,要求学生认真完成,并作为平时成绩的一部分,纳入该门课考试的总成绩,也可在理论考试中直接安排这方面的内容。

在校内各种运动竞赛中,学生的竞赛的组织能力及编排能力应作为专项选修课成绩的一部分。

在教育实习,学生参加的竞赛组织编排工作的情况应作为实习成绩的一部分;测评标准: 优:规程制定合理、可行,场地器材的准备和安排合理、充分,比赛中有关工作组织、处理、应变能力强,编排科学合理。

良:规程制定合理、可行,场地器材的准备和安排合理,比赛中有关工作组织、处理能力较强,编排合理。

中:规程制定基本合理、可行,场地器材的准备和安排基本符合要求,比赛中有关工作的组织、处理能力一般,编排基本合理。

及格:规程制定欠合理、可行,场地器材的准备和安排基本符合要求,比赛中有关工作的组织、处理能力一般,编排欠合理。

不及格:规程制定不合理,场地器材的准备和安排不够合理,比赛中有关工作的组织处理能力较差。

4、裁判能力

(1)训练内容

中学常见的各种体育项目的裁判工作,以及各项裁判工作中的具体内容。

(2)训练要求

有一项能达到二级或三级裁判水平,其他项目能胜任校内比赛的裁判工作。

(3)训练途径

在教学计划中,每门技术课应当增加裁判实习的时间,专项选修课中的规则、裁判法应讲解得更细,实习时间应更多,能保证在教师的指导下提高裁判水平。

在教育实习中,要求学生担任实习学校运动竞赛的裁判工作。

组织学生担任学校课外活动中各项裁判工作。

(4)训练测评

在每一门技术课考核中,都应有裁判的理论和临场实践的内容。

学生在校内担任的运动竞赛的裁判工作,至少有一次成绩作为专项选修课中的裁判实习的成绩。

在教育实习中,学生担任裁判工作的能力,应作为教育实习成绩的一部分。测评标准:

优:一项达到二级裁判水平,其他项目能较好地完成校内比赛的裁判工作。 良:一项达到三级裁判水平,其他项目基本能完成校内比赛的裁判工作。

中:一项达到三级裁判水平,其他项目裁判能力一般。

及格:一项达到三级裁判水平,其他项目裁判能力欠缺。

不及格:没有裁判等级,其他项目裁判能力较差。

5、指导学生锻炼身体的能力

(1)训练内容与要求

指导中学生科学地锻炼身体。内容包括、活动内容的安排,锻炼方法的选择,运动量大小的控制,场地器材的布置,环境气候的影响,安全因素等方面都能科学的安排,符合中学生的年龄、性别、生理、心理的特点。

(2)训练途径

所有理论课、技术课中凡涉及锻炼方法的都应作为重点讲解,使学生能较好地掌握这方面的知识。

应在老师的指导下,让学生分散辅导校内普通系科的同学进行课外活动,通过实践提高学生这方面的能力。

(3)训练测评

在教育实习中,学生辅导中学生锻炼身体情况,应作为教育实习成绩的一部分进行考核。测评标准:

优:能科学地指导中学生进行锻炼:锻炼项目的安排、锻炼方法的选择、运动量的大小、场地器材的布置、环境气候因素的影响、安全因素都能科学地处理和全面考虑,符合中学生年龄、性别、生理、心理的特点。

良:能较好地指导中学生进行科学锻炼,所有安排比较合理。

中:所有安排一般,个别方面考虑不全面。

及格:所有安排一般,个别方面考虑欠全面。

不及格:不能很好地指导学生进行科学的锻炼。

(三)体育测量与评价能力

包括对学生体质的测量与评价,对教学、运动训练的测量与评价。掌握这一技能后,可以鉴别教学与训练的方法,检查衡量教学与训练及增强体质的效果。

1、中学生体质综合测量与评价能力

(1)训练内容

包括体质综合测量与评价指标的筛选,体质综合评价的方法,体质测量的内容与方法,中学生体质测定的制度。

大学培养方案找篇六

一.培养目标

天津大学学生社团骨干培训班是天津大学团委贯彻实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由天津大学新袖班在全校范围内开展特色品牌活动“青年领袖特训营”,旨在培养校级学生社团骨干,使其成为 具有家国情怀、全球视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卓越人才。

本青年领袖特训营为期三周,将集中围绕“领袖素养实践能力的培养”这一主题开展理论课程、主题论坛、高校交流、素质拓展、团队辅导、主题实践等一系列活动,旨在通过这些活动,培养学生干部领导力,激发学生干部的工作热情,激励大学生树立新时代青年领袖的理想和抱负。同时让学生骨干在理论课程中学习成长提升内生力;在主题论坛中审时度势提升思想力;在交流学习中识才育才提升感召力;在实践活动中沟通激励提升行动力。

同时新袖班的特训营培训作为课外教育课程化的一门课程(《社团建设与管理》),成绩合格可获得2学分。

二.培训内容

小班管理,每班约25人,指定一名班长,一名团支书,由他们组织本班学员完成班级组建、理论学习、交流学习、实践活动、结业汇报等培训内容。具体安排如下:

(一) 理论学习

本期新袖班将采取集中课程、主题论坛两种方式进行。

1.集中课程

开设3节理论课程,拟定由学校领导、知名专家、优秀教师讲座授课,同时采取选课方式,每位学员可根据自己的时间自主选课,且听课次数不少于2次。

2.主题论坛

本期新袖班将开设一个主题论坛。论坛将分为分论坛和总论坛,分论坛时每班将以班级为单位围绕论坛主题展开讨论。主论坛将在分论坛之后进行汇总,采取分组讨论的形式,讨论结束后小组代表发言,最后由主讲人总结发言,并围绕论坛主题给出指导性建议。

学员在总论坛结束后一天内提交笔记,主题论坛旨在提升学员独立思考与流利表达的能力。

论坛主题:职能类社团的发展与新校区建设

参考议题:

(1)职能类社团的定位和发展

(3)新老校区社团活动活动怎样联合开展

(二)交流学习

本期学生社团骨干培训班采取班级间交流、读书分享、学校间交流等形式开展交流学习活动。

1. 班级间交流

作为课外学习的一部分,利用课外学习教材开展互动学习,完成读书笔记、简报撰写并进行自主交流,增进学员之间的友谊,促进各社团间的交流合作。

2.读书分享活动

班级与班级间不定期开展读书分享活动,分享活动前由班长指定分享书籍,学员就这本书的内容或读后感悟进行分享交流。每个班级要求至少举办2次读书分享活动,每个学员至少参加一次,并在分享活动后撰写分享感悟,以班级为单位上交。

3.学校间交流

学校将组织社团骨干外出与其他高校的社团骨干进行为期一天的学习交流。在此期间,将由对方学校组织进行名师讲座、主题论坛等活动,不仅能开拓本校社团骨干的视野,增长见识,也有利于高校间更密切的交流和更进一步的合作。

(三)实践活动

1.主题实践

(1)实践概述

实践活动以班级为单位开展,分别于两周内完成包括活动筹划、准备、实施的全部内容,让理论知识迅速转化运用于实践,并在实践中进一步领悟和完善理论,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目的,每个班级需在开班一周内上交《天津大学求实团校第六期新袖班实践活动申报表》。实践活动结束后,需以班级为单位撰写不少于3000字的实践报告(需另附纸张),且需要在报告中注明个人分工,需要引用到数字的必须注明数字来源,实践报告不得抄袭。

(2)实践主题:我和天大的故事

2015年我校将迎来120年华诞。为积极营造更浓郁的校园氛围,传承天津大学深厚的人文精神,表达广大师生员工及校友对母校的深厚感情,第六期新袖班拟办“我和天大的'故事“实践活动,通过发掘在北洋园内那些令人印象深刻的故事,让更多人重拾那些难忘的记忆,在小小的细节中,在娓娓道来的故事里,发现天大人普世的、恒久的价值。

2.素质拓展

素质拓展活动是一种综合性培养方式,它可以让队员在一个积极活跃的气氛中充分锻炼自己的交际能力,提高团队意识,增强综合素质。素质拓展是一种现代人和现代组织全新的学习方法和训练方式。

本次素质拓展拟提升学生骨干领导力为主题。通过设计独特的富有思想性、挑战性和趣味性的户外活动,培训学生骨干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和团队合作精神,同时让学生骨干在素质拓展活动中增长见识,提升领导能力。

3.团队辅导

邀请专业老师,以提升领导能力为主题。 (四)结业报告

1.《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 作者:史蒂芬柯维(中国青年出版社) 2.《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践》作者:彼得圣吉(中信出版社) 3.《高校学生干部培养新模式与工作实践及创新实用手册》(高等教育出版社) 4.《卡耐基:演讲与口才》作者:戴尔卡耐基(中国城市出版社) 5.《做最好的自己》作者:李开复(人民出版社) 附件:

天津大学第六期新袖班日程安排

大学培养方案找篇七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系统掌握学前教育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在各类儿童教育机构从事教育教学、培训、管理等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

1、总体规格

(1)热爱儿童,热爱学前教育事业;

(2)具有健康的体魄,良好的心理素质;

(3)系统掌握学前教育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4)具有相应的艺术欣赏与表现知识;

(5)具有较强的保教能力以及初步的教育研究能力;

(6)熟悉国家学前教育政策法规,了解学前教育领域的发展动态;

(7)具有一定的本专业外文阅读能力,具有专业自主发展能力。

2、专业方向设置及分专业方向人才培养规格:

幼儿园教师方向培养规格:

(1)系统掌握儿童发展与教育等基础知识;

(2)具有观察、分析和评价儿童发展的知识与能力;

(3)具有幼儿园一日生活的组织与保育能力;

(4)具有幼儿游戏活动的支持与引导能力;

(5)具有组织和实施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的能力;

(6)具有幼儿园环境的创设与利用能力;

(7)具有良好的合作、沟通以及专业反思与发展能力。

幼教资源开发方向培养规格:

(1)系统掌握儿童发展与教育等基础知识;

(2)掌握数字教学资源设计与开发基础知识;

(3)具有保障、维护各类教育资源的基本能力;

(4)具有较强的幼儿园教育资源设计开发能力;

(5)具有一定的幼儿园教育资源市场推广能力。

1.学制

基本学制为4年,实行弹性学制,学生在校修业年限为3-6年。

2.学分要求

要求学生毕业时,应完成总学分170学分,包括通识教育课程51学分,学科基础课程15学分,专业基础课程55学分,专业方向课程41学分,课外实践与创新8学分。

3.学位授予

学习期满符合条件者,授予教育学学士学位。

1、专业主干课程:(9门课程,19学分)

学前教育学、儿童发展心理学、教育科研方法、幼儿园课程论、幼儿游戏论、中外教育史、琴法(一)、幼儿舞蹈、幼儿美术。

2、专业学位课程:(10门课程,25学分)

普通心理学、教育学概论、中外教育史、教育科研方法、儿童发展心理学、学前教育学、幼儿园课程论、幼儿游戏论、学前卫生学、学前儿童观察与评价。

大学培养方案找篇八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毕业研究生应适应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品学兼优,具有较高综合素质,成为独立从事科学研究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能力的医学高级专门人才。在医学领域里掌握坚实的理论基础、基本的实验技能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较强的临床分析和思维能力,能独立处理本学科领域内的常见病,能对下级医师进行业务指导,达到高年住院医师的临床工作水平,了解本专业的学科前沿动态;能结合临床实际,学习并掌握临床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完成一篇学位论文并通过答辩;掌握一门外语,能熟练地阅读专业文献资料;具有较高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二、学习年限

硕士研究生在校学习基本年限为3年。优秀研究生最多可提前一年毕业,硕士研究生学习年限最长不超过4年。

三、研究方向

1、普通外科:普外疾病的基础和临床研究。主要包括:肝癌的综合性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基础研究;胰腺、胆管疾病发生发展及预后的实验研究;微创技术在普外领域的应用,如腹腔镜、十二指肠纤维镜、纤维胆道镜三镜联合微创治疗胆道疾病;消化道肿瘤及甲状腺癌、乳腺癌的分子生物学研究及其药物治疗的新措施。

2、胸外科:胸外科疾病的基础和临床研究。主要方向在肺癌、食管癌、纵隔肿瘤、先天性及后天性心脏大血管疾病,以及体外循环肺保护、肺移植的基础和临床研究。

3、泌尿外科:男科学的基础和临床研究。从功能因素、环境因素、内分泌因素、免疫因素和遗传因素等各方面探讨不育的机制,开发治疗男性不育症和男子勃起功能障碍的临床药物;慢性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前列腺肿瘤的基础与临床研究;微创技术在泌尿外科的临床研究。

4、神经外科:主要方向是神经系统肿瘤及脑血管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5、骨外科: 骨肿瘤、创伤、骨疾病、整形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6、头颈外科:主要研究方向为鼻咽癌、喉癌的基础与临床研究;变应性鼻炎及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的研究与腭咽成形术的临床应用研究。

7、颌面外科:颌面外科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8、麻醉科:体外循环、器官移植麻醉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四、课程设置(具体见课程计划表)

五、毕业学分要求

硕士生课程分为学位课、选修课、补修课三类。

硕士生应按照各专业培养方案的要求,修完个人培养计划中规定的课程,取得规定的学分。

学术活动1学分、实践训练1学分。

硕士生课程成绩60分及以上为及格,学位课程平均成绩必须达到75分及以上。少数跨学科(专业)或以同等学力考取的研究生需补修至少2门本专业本科生的必修课。补修课不记学分,但要求合格。

六、中期考核

研究生中期考核是在研究生课程学习基本结束以后,以研究生的培养计划为依据,对研究生的思想政治表现、基础理论、专业知识的掌握和科研能力等方面进行的一次综合考核。研究生综合考核工作至迟在第四学期内完成。

七、科学研究与学位论文

申请硕士专业学位者在进行第一阶段临床能力训练的同时,还必须进行临床科研能力训练。具体要求:掌握文献检索方法、学会收集资料、数据处理等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培养临床思维能力与分析能力,结合临床实际,要求硕士生在校期间以第一作者并以三峡大学名义在公开刊物上至少发表1篇论文。研究生从事科研工作不能占用临床能力训练时间,全脱产时间不得超过3个月(含论文撰写)。 第一外国语是英语的研究生,英语必须达到学校的要求方可毕业。

1、论文选题。论文选题应尽从高起点、新视角、前沿性的要求出发,鼓励研究生参与导师承担的科研项目。硕士学位论文选题应在理论或应用上具有一定的意义。

2、开题报告。硕士研究生一般应在第三学期末确定学位论文题目并通过论文开题报告。开题报告的主要内容包括立论依据、课题研究内容、预期目标或成果、拟采用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试验方案及可行性分析,研究生本人与课题相关的理论学习、资料查阅及工作基础。如条件成熟,也可在课程学习结束之前进行。

3、在论文撰写过程中,要进行论文中期检查。导师组要根据硕士生论文开题情况,检查论文写作计划的进展和完成情况,并针对论文写作中出现的问题加强指导,以保证硕士学位论文工作的顺利进行。论文中期检查需在论文作者申请答辩前三个月完成,否则学校将不受理其答辩申请。

4、创新要求。硕士学位论文应具有一定的新见解或新内容。论文应具有一定学术价值或实用价值。论文要求概念清晰,论据可靠,分析严谨,数据真实,文字通畅。论文字数不少于两万字,中、英文摘要1000字左右,并附参考文献及书目。

八、其他学习项目安排

教学实践的工作量相当于一个助教一学期工作量的四分之一至三分之一,由导师负责指导并安排,由各系部出具相应证明。

临床实践时间及内容由导师负责设计及安排。

第一外国语是英语的研究生,英语必须达到学校的要求方可毕业。

在校硕士研究生中学术活动的要求为,在校期间参加学术活动20次以上,其中每学年不得少于6次,在校期间本人做学术报告不得少于1次;研究生应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每学年至少参加6次。

实践训练环节,形式主要包含:

1、科技竞赛:完整的参加各种校级及以上级别的科技竞赛者,由竞赛组织者出具相应

的证明,学院研究生教学秘书认定1个实践学分。

2、社会调查:参加各种社会实践调查,提交完整的调查报告,由相应的组织者或指导教师和研究生教学秘书认定1个实践学分。

九、培养方式

培养硕士研究生采取导师负责制,同时发挥科室指导小组集体培养的作用。具体培养方法如下:

1、硕士生入学后两个月内,导师应根据培养方案的要求和因材施教的原则,从每个研究生的具体情况出发,制定出研究生的培养计划,填写《三峡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计划》。

2、对研究生的培养采取课程学习和临床能力实践相结合的方式,科室指导小组或课题组主要职责是负责临床能力训练的指导和考核,在研究生在论文工作期间,研究生应在指导小组或课题组内定期汇报本阶段的论文工作情况,指导小组及课题组成员就科研工作中所遇到的问题、下一步的计划等提出意见或建议,以使科研工作能沿着正确的方向深入进行,论文工作结束时需作好工作汇报方可撰写论文。工作汇报须有详细纪录。

3、学生除了选修本专业课程中的选修课程外,还可根据导师的要求或个人意愿,选修我校其它年级、其它院(系)所开设的研究生课程。

附:需阅读的主要经典著作和专业学术期刊目录

14.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外科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计划表

培养方案审批表

一、专业培养目标及基本要求

培养目标: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体育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受到体育科学研究基本训练的体育学科专门人才,为体育学及其相关体育专业研究生教育的合格生源。

基本要求: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热爱体育事业,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较强的事业心、责任感和艰苦务实、团结合作的精神。

系统地掌握体育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一定的体育科研能力。掌握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具有较宽的知识面。具有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有所专长,具有较强的社会适应性。初步掌握一门外国语,掌握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

具备健康的体魄、健全的心理和良好的卫生习惯,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

二、学制

学制为四年,弹性学习年限为3―6年。

三、课程体系(详见教学计划)

本专业课程体系包括体育人文社会学、运动人体科学等学科领域,以及田径、体操、篮球、排球、足球、武术、游泳等运动实践类课程组成。

(一)体育人文社会学类学科领域的核心知识单元为:学校体育学、体育心理学、体育学概论、体育社会学、体育教学论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课程的总目标是:通过教学和实践活动,使学生掌握体育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形成正确的体育价值观,提高体育人文素养,培养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

具体目标是:

1、掌握学校体育学、体育心理学、体育学概论、体育社会学、体育教学论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方法,了解学校体育实践涉及的哲学、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历史学问题。

2、具有综合运用体育人文社会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解决体育,尤其是学校体育所涉及问题的意识,形成将所学的理论和方法运用于解决实践问题的基本能力。

3、培养对体育人文社会学类课程学习的兴趣,初步形成对学校体育工作和体育教师职业的正确态度。

4、在掌握体育人文社会学科知识的基础上,提高体育人文素养,培养体育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

(二)运动人体科学学科领域的核心知识单元为:人体形态结构与运动、人体生理功能与运动、人体运动与适应的生化基础和体育保健与健康;选修知识单元为:运动训练理论与方法、运动与营养、体育康复等。课程的总目标是:使学生了解运动过程中人体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能量代谢变化规律及其适应机制,掌握体育保健康复的知识技能,促进学生树立正确的科学观,提高科学素养。

具体目标是:

1、掌握人体各器官系统形态结构的基本特征和运动器官的基本工作原理;熟悉动作的形态学分析方法、人体形态测试方法及二者在运动实践中的应用;了解人体生长发育一般规律。

2、掌握人体生理的基本理论知识及运动中人体生理功能的变化规律和机制,熟悉常用运动生理功能检测与评价方法及其在体育教学、大众健身、运动训练及体育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3、掌握人体的化学组成以及运动过程中物质和能量代谢的规律与特点;理解运动过程中人体适应性变化的规律与分子机制;学会常用生化指标检测方法及其在体育教学、大众健身、运动训练及体育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4、树立现代健康观,了解影响健康的因素,掌握体育卫生、医务监督及运动性病症的基本知识,具备运动损伤的简易处理和预防、急救、按摩及运动疗法的基本技能。

(三)运动实践领域核心知识单元为:田径、体操、篮球、排球、足球、武术等;选修知识单元为:健美操、乒乓球、球、羽毛球、跆拳道、体育舞蹈等。

运动实践领域的学习目标是:使学生了解运动实践领域核心知识单元项目的基本规律,掌握其基本理论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技术。通过选修知识单元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若干项运动实践类课程,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

(四)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1、体育设施资源的开发

发挥体育器材的多种功能。体育器材一般都具有多种功能,例如:栏架可以用来跨栏,也可以用作投射门,还可以用作钻越的障碍等;利用跳绳可以做绳操、斗智拉绳等。只要转换视角和思维方式,就可以开发出常用器材的许多新功能。

制作简易器材,改善教学条件。例如:用废旧的铁锨杆、锄把等制作接力棒,用废旧的竹竿和橡皮筋制作栏架,用废旧足球、棉纱和沙子等制作实心球,用废旧的棕垫、帆布制作沙袋,用木块制作起跑器,用树桩制作“山羊”,用砖头水泥或石块砌成乒乓球台,用砖头、木板、竹竿代替球等。

改造场地器材,提高场地利用价值。可以把学校成人化的场地器材改造成适合中小学学生活动的场地器材,例如:降低篮球架高度,降低排球高度,缩小足球门,缩小足球、排球、篮球的场地等。

合理布局学校场地器材。学校场地器材的布局,应当既要满足教学的需要,还要满足课外体育活动和校内比赛的需要;既要方便组织,又要方便教学活动;既要确保安全,又要保证学生有地方活动;要形成相互依托、互为补充的多功能活动区。

合理使用场地器材。应当根据本校和周边环境,合理规划、充分利用空地,使学生能进行安全、适宜的体育活动。学校要加强场地器材和周边环境的协调、管理工作,安全地、最大限度地提高场地器材使用率,同时要加强场地器材的保养工作,合理地使用有限的财力、物力,使每一件设施都能起到尽可能大的作用。例如:在课余时间对学生开放体育场地,安装多向篮球架,因地制宜设计自然地形跑道等。

2、课程内容资源的开发

现有运动项目的改造。现有运动项目资源十分丰富,要大力开发,以适应和满足中小学学生的实际需要。各地学校和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和身心发展情况加强对运动项目的改造工作,这是课程设计的重要内容,也是教师发挥主导作用的重要方面。这里所说的运动项目的改造,主要是指简化规则、简化技战术、降低难度要求、改造器材等。

新兴运动项目的引用。根据本地、本校的实际情况在教学中适当选用健美、攀岩、现代舞等新兴运动项目。

民族、民间传统体育资源的开发。体育专业课程应当大力开发和利用宝贵的民族、民间传统体育资源。

3、课外和校外体育资源的开发

课外体育资源的开发。这里所说的课外泛指锻炼和课外体育锻炼时间等。增加防治脊柱侧弯操、眼保健操、跑步、球类活动、民间体育、游戏活动等内容。锻炼内容可以由锻炼小组或班级确定,学生也可以自选锻炼内容。

4、校外体育资源的开发

社区体育活动和竞赛;区县镇的体育活动和竞赛;体育俱乐部活动;节假日体育活动和竞赛。

5、自然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

利用空气,可以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有氧操等。利用阳光,可以进行日光浴。利用水,可以进行游泳、温泉浴等。

春季可以开展春游、远足,夏季可以开展游泳、沙滩排球,秋季可以开展爬山、越野跑,冬季可以开展滑冰、滑雪。

6、体育信息资源的开发

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如广播、电视、络,获取体育信息,不断充实和更新课程内容。由于地区的差异性极大,在条件相对较差的学校,也可以利用教学挂图、黑板绘制简图等提高教学效果。

四、能力培养

(一)专业教学能力

本专业的教学能力,包括备课、课前准备以及在课堂教学中的讲解示范、喊口令、调动队形、纠正错误动作、保护与帮助、体育绘图等方面能力。

1、示范能力

(1)训练内容

包括完整示范、分解示范、示范点、示范面、示范时机等。

(2)训练要求

示范动作准确,示范点恰当,示范面适宜,示范时机合理,完整示范与分解示范的使用科学。掌握了示范能力,在今后的教学中能使学生感知动作,以形成正确的动作概念。

(3)训练途径

各门教师术课教学中,应说明每一次示范为什么要做完整示范?为什么要分解示范?为什么要站在这样的位置?为什么要给他们进行正误对比?以加强学生对所有示范动作的理解与记忆。

每一门术课教学中,教师应经常让学生出列做示范动作。每次示范后教师除了应当说明动作正确与否外,还应说明示范的点与面是否合理。

(4)训练测评

术课考核中的技评。

教育实习过程中,学校指导教师把实习生示范能力作为教育实习成绩的一个部分。 测评标准:

优:示范动作正确,示范点与面结合得好,示范时机合理,灵活运用完整示范与分解示范。

良:示范动作较正确,示范点与面结合得较好,示范时机较合理,运用完整示范与分解示范。

中:示范动作正确,示范点、示范面合理

合格:示范动作欠正确,示范点、示范面欠合理。

不合格:以上内容掌握较差或个别方面有错误。

2、口令、调动队形能力

(1)训练内容与要求

口令的发音部位要正确,音长、音量要合理分配,呼喊出的口令正确、清楚、宏亮、有节奏。队形调动与指挥位置的选择要合理。

(2)训练途径

体操课中,把口令与队形调动作为一个重要内容列入教学计划,通过教师的课堂讲解、分组练习和学生轮流实习来培养这一能力。

其他术课教学,特别是专项课中,教师应经常有计划地安排学生与指导学生领做准备活动。

(3)训练测评

体操课应对每一个学生喊口令、调动队形能力进行考核,作为体操成绩的一个部分。 教育实习中,学生喊口令及调动队形的能力应作为教育实习的一个部分来打分。测评标准:

优:口令正确、清楚、宏亮、有节奏、队形调动、指挥位置合理,掌握熟练。 良:以上内容掌握较好。

中:以上内容掌握一般。

及格:以上内容掌握欠缺。

不及格:口令不正确,不够清楚宏亮,节奏感不强,队形调动欠合理。

3、保护与帮助能力

(1)训练内容

运动技能的形成,一般要经历泛化、分化和自动化三个阶段。在这三个阶段,保护与帮助应采用不同的方法:泛化价段一般是采用助力、信号、标志物、器材等方法保护帮助;分化阶段一般采用直接、间接的帮助,利用器材自我保护;自动化的阶段主要是利用器材和自我保护。

(2)训练要求

掌握保护与自我保护的位置、部位;(2)掌握保护与帮助的各种方法及脱保时机。

(2)训练途径

体操课中,应详细地讲解保护帮助的方法与要求。

在体操课以及其它课中,教师应注意安排学生之间的相互保护、帮助。

(3)训练测评

学生保护、帮助的能力应作为体操课成绩的一个部分来进行考核(包括理论和实际能力考核)。

学生保护、帮助的能力作为评定教育实习成绩的内容之一。测评标准:

优:能熟练地掌握保护、帮助的方法。

良:能较好地掌握保护、帮助的方法。

中:基本掌握保护、帮助的方法。

及格:基本掌握保护、帮助的方法。

不及格:运用保护、帮助的方法不够熟练。

4、纠正错误动作的能力

(1)训练内容与要求

能及时地发现学生的错误动作,正确分析出现错误动作的原因,采取合理,有效的方法纠正错误动作。

(2)训练途径

在术课教学中,教师对学生中出现的错误动作,应进行原因分析,讲清纠正错误动作应采取的方法。

在术课教学中,对出现错误动作的学生,教师应经常让他们自己分析原因,采取措施,纠正错误动作。

(3)训练测评

在各门术课教学中,教师应加强学生之间相互纠正错误动作的训练。

在各门术课考核中增加这一内容。测评标准:

优:发现错误动作及时,原因分析正确,纠正错误动作方法合理。

良:能较准确地发现错误动作,并能较好进行原因分析以及采取措施纠正错误动作。 中:能发现错误动作,原因分析及纠正错误动作的能力―般。

及格:能发现错误动作,原因分析及纠正错误动作的能力欠缺。

不及格:发现错误动作不及时,或发现错误动作后不能分析出原因,或不能采取正确方法纠正错误动作。

5、场地器材的布置及使用能力。

(1)训练内容

在教学、训练中能布置、使用场地器材,最大限度地发挥有限场地器材的作用,以达到锻炼学生身体,掌握技术动作的最佳效果。

(2)训练要求

场地器材的布置与使用应符合教学、训练内容的要求;考虑到风向、阳光等要求;符合安全要求;符合学生特点;能体现在现有器材条件下,发挥最大的使用效益。

(3)训练途径

在学校体育学这门课的教学中,教师给学生讲授场地器材合理布置及其使用的要求,使学生掌握这方面的知识。

在术课教学中,每堂课上场地与器材的布置、使用方法老师都应向学生介绍说明,使学生经常受到这方面的教育。

在术课教学中,场地器材的布置应在老师的指导下,由值日的学生来完成。

(4)训练测评

在教育实习中,对学生每一次课的场地器材的布置、使用应给予评分。测评标准: 优:场地器材的布置科学合理,使用率高。

良:场地器材的布置符合要求,使用率较高。

中:场地器材的布置基本符合要求,使用率一般,

及格:场地器材的布置基本符合要求,使用率欠缺。

不及格:场地器材布置不符合要求,使用率低。

6、基本体操的编排能力

(1)训练内容

在体育教学与训练中,根据教学、训练内容的需要,编排各种基本体操,达到活动身体的目的。

(2)训练要求

符合基本体操的编排原则和步骤,适合于练习对象及项目要求,动作及其组合准确合理。

(3)训练途径

体操课中应详细讲解基本体操的编排要求、原则、方法,使学生掌握这样的知识及技能、 二年级的术课教学中,应多安排学生做准备活动,让他们提高基本的编排能力。

(4)训练测评

在体操课中,应对基本体操的编排能力进行考核。

在教育实习中,基本体操编排作为教育实习的一个部分来评分。测评标准: 优:熟练掌握基本体操的.编排原则、步骤,编排科学、合理。

良:较熟练掌握基本体操的编排原则、步骤,编排比较合理。

中:基本掌握体操的编排原则、步骤,编排基本合理。

及格:基本掌握体操的编排原则、步骤,编排欠合理。

不及格:不能很好地掌握基本体操的编排原则、步骤,编排不很合理。

(二)、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管理能力

对一名体育教师来讲,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管理、指导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它包括制订计划、运动队训练、运动竞赛的组织编排,裁判以及学生锻炼身体等内容。

1、制订计划的能力

制订锻炼计划,包括制订学校早操,课间操,课外体育活动、年级、班级体育活动等方面的计划;制订训练计划,包括制订学校各种运动队的多年训练计划,全年训练计划,阶段训练计划、周训练计划以及课时训练计划;制订竞赛计划,包括根据学期、学生学习、气候情况,制订全年和学期的各种竞赛计划。

(2)训练要求

制订的各种计划要科学合理,要符合学校、学生的特点,要切实可行。

(3)训练途径

在学校体育学以及有关术课的教学中,制订全年计划的原则,依据等内容要作为重点章节讲解清楚,并要布置作业,让学生完成。

在教育实习中,若遇到要制订计划的工作,应安排学生各自完成,并从中选择较合理的计划来执行,这样尽量让每个学生都有这方面的实际机会。

(4)训练测评

主要通过课堂教学中的作业布置,来考核学生制订计划的能力,这一成绩应作为成绩的一个部分纳入该门课的最后考核成绩。测评标准:

优:制订出的计划合理,符合学校及学生的特点,切实可行。

良:制订出的计划合理,基本符合学校及学生的特点,切实可行。

中:制订出的计划基本合理,可行性一般。

及格:制订出的计划基本合理,可行性欠缺。

不及格:制订出的计划不合理,施行较困难、

2、运动队训练能力

(1)训练内容

包括选材到运动队的组队、训练、思想教育、日常管理以及比赛指导等方面的能力。

(2)训练要求

能依据青少年生理、心理特点和不同兴趣爱好,结合运动项目的需要进行科学的选材,并能制订出科学的训练计划,运用现代手段科学地指导运动队的训练和比赛,而且在日常训练中,具有对中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和日常管理的能力。

(1)训练途径

在有关课程的教学、特别是在专项选修课教学中,对本项训练内容和要求应作为重要内容来讲解,使学生较好地掌握这些知识。

学校组织的运动队,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由学生组织训练;系队、班队,可以直接让学生组织训练,通过这种锻炼,可以提高学生这方面的能力。

在教育实习中,一定要尽量安排学生参加带运动队训练内容,使学生在实践中进一步锻炼和提高这一能力。

(4)训练测评

在校内安排学生组织训练,指导比赛情况,应作为专项选修课成绩的一部分进行考核。 在教育实习中,学生组织训练、指导比赛的情况应作为实习成绩的一部分。测评标准: 优:能进行科学选材,合理地制订训练计划,运用科学手段进行训练及指导比赛,有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

良:能较合理地选材、制订计划、指导训练与比赛,有组织管理能力。

中:选材能力一般,制订的训练计划基本合理,训练、指导比赛、组织管理能力一般。 及格:选材能力一般,制订的训练计划基本合理,训练、指导比赛、组织管理能力欠缺。 不及格:选材不合理,制订计划不科学,训练、指导比赛、组织管理能力较差。

3、中学生各种运动竞赛的组织、编排能力

包括制定规程,经费安排,报名编排,准备场地器材,筹备奖品,比赛中有关工作的组织、实施以及比赛后的总结等工作。

(2)训练要求

能较好地承担学校各种比赛的组织安排工作,重点培养规程制定、器材准备、组织处理及编排能力。

(3)训练途径

所有术课,特别在专项选修课中,该项目的竞赛组织,编排工作,应作为一个重要内容讲解,使学生掌握这方面知识。

校内的各种体育竞赛应有计划地安排学生实习进行编排工作,使学生在实践中掌握这方面的能力。

教育实习期间,实习学校的各种体育竞赛的组织编排工作应在老师的指导下,尽量由学生独立地完成,使学生这方面的能力进一步巩固和提高。

(4)训练测评

在所有术课中,制定规程及编排一定要安排作业,要求学生认真完成,并作为平时成绩的一部分,纳入该门课考试的总成绩,也可在理论考试中直接安排这方面的内容。

在校内各种运动竞赛中,学生的竞赛的组织能力及编排能力应作为专项选修课成绩的一部分。

在教育实习,学生参加的竞赛组织编排工作的情况应作为实习成绩的一部分;测评标准: 优:规程制定合理、可行,场地器材的准备和安排合理、充分,比赛中有关工作组织、处理、应变能力强,编排科学合理。

良:规程制定合理、可行,场地器材的准备和安排合理,比赛中有关工作组织、处理能力较强,编排合理。

中:规程制定基本合理、可行,场地器材的准备和安排基本符合要求,比赛中有关工作的组织、处理能力一般,编排基本合理。

及格:规程制定欠合理、可行,场地器材的准备和安排基本符合要求,比赛中有关工作的组织、处理能力一般,编排欠合理。

不及格:规程制定不合理,场地器材的准备和安排不够合理,比赛中有关工作的组织处理能力较差。

4、裁判能力

(1)训练内容

中学常见的各种体育项目的裁判工作,以及各项裁判工作中的具体内容。

(2)训练要求

有一项能达到二级或三级裁判水平,其他项目能胜任校内比赛的裁判工作。

(3)训练途径

在教学计划中,每门技术课应当增加裁判实习的时间,专项选修课中的规则、裁判法应讲解得更细,实习时间应更多,能保证在教师的指导下提高裁判水平。

在教育实习中,要求学生担任实习学校运动竞赛的裁判工作。

组织学生担任学校课外活动中各项裁判工作。

(4)训练测评

在每一门技术课考核中,都应有裁判的理论和临场实践的内容。

学生在校内担任的运动竞赛的裁判工作,至少有一次成绩作为专项选修课中的裁判实习的成绩。

在教育实习中,学生担任裁判工作的能力,应作为教育实习成绩的一部分。测评标准:

优:一项达到二级裁判水平,其他项目能较好地完成校内比赛的裁判工作。 良:一项达到三级裁判水平,其他项目基本能完成校内比赛的裁判工作。

中:一项达到三级裁判水平,其他项目裁判能力一般。

及格:一项达到三级裁判水平,其他项目裁判能力欠缺。

不及格:没有裁判等级,其他项目裁判能力较差。

5、指导学生锻炼身体的能力

(1)训练内容与要求

指导中学生科学地锻炼身体。内容包括、活动内容的安排,锻炼方法的选择,运动量大小的控制,场地器材的布置,环境气候的影响,安全因素等方面都能科学的安排,符合中学生的年龄、性别、生理、心理的特点。

(2)训练途径

所有理论课、技术课中凡涉及锻炼方法的都应作为重点讲解,使学生能较好地掌握这方面的知识。

应在老师的指导下,让学生分散辅导校内普通系科的同学进行课外活动,通过实践提高学生这方面的能力。

(3)训练测评

在教育实习中,学生辅导中学生锻炼身体情况,应作为教育实习成绩的一部分进行考核。测评标准:

优:能科学地指导中学生进行锻炼:锻炼项目的安排、锻炼方法的选择、运动量的大小、场地器材的布置、环境气候因素的影响、安全因素都能科学地处理和全面考虑,符合中学生年龄、性别、生理、心理的特点。

良:能较好地指导中学生进行科学锻炼,所有安排比较合理。

中:所有安排一般,个别方面考虑不全面。

及格:所有安排一般,个别方面考虑欠全面。

不及格:不能很好地指导学生进行科学的锻炼。

(三)体育测量与评价能力

包括对学生体质的测量与评价,对教学、运动训练的测量与评价。掌握这一技能后,可以鉴别教学与训练的方法,检查衡量教学与训练及增强体质的效果。

1、中学生体质综合测量与评价能力

(1)训练内容

包括体质综合测量与评价指标的筛选,体质综合评价的方法,体质测量的内容与方法,中学生体质测定的制度。

相关范文推荐
  • 10-02 2023年小班父亲节活动教案及反思(大全6篇)
    作为一名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教案呢?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教案范文,欢迎大家阅
  • 10-02 2023年小学生家长会发言稿家长发言 小学生家长会发言稿(优质10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
  • 10-02 消防演练领导讲话稿 消防演练消防演练(实用6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
  • 10-02 最新小学生家长会发言稿四年级(汇总7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小学生家
  • 10-02 2023年设计方案审核意见书(精选8篇)
    方案可以帮助我们规划未来的发展方向,明确目标的具体内容和实现路径。方案的制定需要考虑各种因素,包括资源的利用、时间的安排以及风险的评估等,以确保问题能够得到有效
  • 10-02 银行网点负责人年终述职(优质5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银行网点负责人年终述职篇一随
  • 10-02 最新大学团员自我评价(大全6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
  • 10-02 2023年感人的毕业赠言给闺蜜 感人的毕业赠言(精选9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感人的毕业赠言给闺蜜
  • 10-02 最新校园青春广播稿(实用6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
  • 10-02 2023年开学第一课心得体会免费 开学第一课心得体会(模板6篇)
    心中有不少心得体会时,不如来好好地做个总结,写一篇心得体会,如此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优质的心得体会该怎么样去写呢?以下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质的心得体会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