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雷家书读后感五百字(大全8篇)

时间:2023-10-09 00:46:01 作者:BW笔侠 傅雷家书读后感五百字(大全8篇)

很多人在看完电影或者活动之后都喜欢写一些读后感,这样能够让我们对这些电影和活动有着更加深刻的内容感悟。如何才能写出一篇让人动容的读后感文章呢?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优秀的读后感文章怎么写,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傅雷家书读后感五百字篇一

这句话的大意是:只要你够努力,你就能成为更好的自己。傅雷对儿子的期望很大,家教也很严,整本书都在激励着傅聪成为最好的自己,充满了对儿子和祖国的爱。从中我明白了,我们年轻人都应该努力成就最好的自己。

成就最好的自己不是一句简单的空话,得付之行动。那么怎么样才能成为最好的自己呢?我觉得首先要有明确的目标。

在生活中,大多数人都没有目标,没有坚定的信念,因此他们通常都碌碌无为而没有什么巨大的成就。而那些努力拼搏,有目标,有理想的人,大都实现了自己的目标,不是因为他们聪明,而是他们有了目标,就有动力努力让自己变得更优秀。

我自己也是一个例子,在刚上初中的时候,我没有什么学习目标,整天漫无目的,懒懒散散,导致我的成绩在班上一直不是很优秀。直到七年级下学期的时候,妈妈为我分析了成绩差的原因,而我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因此暗自下定决心,一定要进入班级前10名。此后,为了努力让自己变得更优秀,努力成为更好的自己,我非常努力的学习。终于,在七年级下学期的期末考试中取得了理想的成绩。

许多著名的人物也都是因为有了目标,才努力奋斗,最终成为更好的自己。例如,奥斯特洛夫斯基,虽然双目失明,全身瘫痪,但他不甘沉沦,决心努力做一个更好的自己,最终写出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著作。

傅雷的这句话也让我明白,只要有了目标,就有了行动的动力。让我们从现在开始,树立目标,通过努力来成就更好的自己吧!

傅雷家书读后感五百字篇二

一本好书总是能使读者受益颇丰。

我从《傅雷家书》中感受到了一份沉甸甸的父爱。那一封封家书中,最短的不过百字,最长的有几千余字,无论篇幅的长短,每一封家书都流露出父亲对儿子真挚的关爱。

傅聪在异国生活时,从父亲写的这些书信中汲取了丰富的知识。父亲傅雷在书信中常常给他指导和鼓励,让他有勇气去战胜各式各样的困难,一路前行。傅雷在艺术方面也有很深的造诣,他鼓励儿子多从诗歌、戏剧、美术等艺术门类中汲取营养,提高自身的艺术修养。

傅雷在给傅聪的信里这样说:“长篇累牍地给你写信,不是唠叨。”他给儿子的书信具有多种作用:一、讨论艺术;二、激发青年人的感想;三、训练傅聪的文笔和思想;四、做一面“忠实的镜子”。多么了不起的父亲啊!

在看这本书的时候,我不由自主地想起了自己的父亲。虽然他平时对我很严厉,但是我知道这也是表达“爱”的一种方式,我开始慢慢理解父亲。父爱不同于母爱的温柔,父爱就像一座雄伟的高山,永远是我最坚强的依靠,也是鼓励我前进的动力。

《傅雷家书》就是这样一本好书,一本适合青少年阅读的优秀读物。这本书不仅能让人收获很多方面的知识,还能拉近父母和孩子之间的'关系,值得大家细细品读。

傅雷家书读后感五百字篇三

“先为人,次为艺术家,再为音乐家,终为教育家。”这是傅雷先生对儿子道德修养提升的一个过程,可见这位父亲对儿子的品行、艺术上有一定的要求,并且帮助儿子一步步实现,这样的父亲是令人敬佩的。不过,虽然许多父亲并非都是如此学识渊博、教育有方,但他们也都有可敬之处。

不惜高额费用请家教,帮助孩子克服学业上的困难的父亲们;为了给孩子创造与同龄人一样有优质的生活条件,努力赚钱的父亲们;不苟言笑,严格要求,却时时在暗中心疼的父亲们……他们都是值得我们敬佩的。

是的,我的父亲同样是可敬的,特别是他的教育方式与我同学的家长大为不同。

大多数父母对孩子的学习都抓得很紧,每天询问孩子的在课堂上的收获,作业中的问题,表现如何等等。我的母亲亦是如此,然而我的父亲却迥然不同,他从不问我这些琐碎的事儿,他曾经说过“学习是靠自己的”,他似乎也很信任我可以处理好学业的事。于是我也便从小就这么认为:学习要靠自己。

现在的我,在学业上总是名列前茅。父亲总夸我静得下心来,比较乖巧,所以他比别的爸爸少操许多心。其实我知道,不论是学习还是生活,今天的我,有时还是需要父母的提醒,但父亲的那副“信任的表情”,时刻促动我告诉自己:我绝对不是慵懒之人。于是,我经常提醒自己“今日事今日毕”。

同学们总是羡慕父亲对我的“宽松”。他从来不检查我的作业,我也从不主动作业交给父亲。不是他不负责任,也不是我想逃避检查。那是因为我知道让父亲检查我的作业实在是非常痛苦。父亲离开课堂二三十年了,知识也忘得所剩无几了,检查作业时也看不懂啊。如果仅是随便翻看,如此不负责任,那就是多此一举。而父亲也百分之百相信我,明白我的为人“要么不做,一旦动起手来就一定做得好”。所以父亲大可放心。

所有的父母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因此他们就定了一个又一个的目标让孩子去实现。我的父亲对我也有着殷切的希望,虽然他没说,但我心里也明白。父亲不说的原因我也清楚,就是不想给我增加负担。因为他知道我的学习已经有很有紧张压迫感了,若再给我扣上个大砣,较内向的我就会压得动不了,也不想再前进了。这就是反作用了,不仅没有给我动力,还把我拖下去,这不适得其反吗?多亏我有个明智的父亲!

有一位信任孩子、理解孩子的父亲,对我来说是一种幸运,他在我的成长过程中总是起着积极的引导作用!

教育不像纸上谈兵那么简单,也是像跋山涉水那样困难,它的成功与否在于配合。一位优秀的引导者与一位自律的学习者配合,所表现出来的是真正意义上的教育。我想父亲和我的配合表现出来的也正是这样的成功教育!如同《博雷家书》的主人公一样。

傅雷家书读后感五百字篇四

在暑假,读了一下《傅雷家书》,字里行间都充满着浓厚的爱,一点一滴的灌入孩子的做人、成家之路上。

现今的很多家庭当中,可以达到傅雷家的教育质量的应该少之有少。从书信当中,可以体会到父母与孩子犹如朋友间一般,不是父母摆着高高在上的姿态去命令孩子,更不是孩子拿出天之骄子的傲气去敷衍父母。他们是在交流,是在讨论与探讨,将彼此的心灵互相交换,这就是他们家的成功所在。

话虽如此,实办却难。父母与孩子的责任都是家庭教育的主导因素。首先,家中的父母与长辈要带好头,才能好好去引导孩子。我认为最重要的是适度,不能说太重视事业而忽视孩子,就像一些留守儿童一样,一直与祖父母一起,缺少父母的爱,他们能像其他孩子一样健康成长吗?另一方面,不要太放纵孩子,该严厉时须严厉。在物质生活优越的今天,或许父母给孩子的太多,孩子没见多少风雨,在温室里成长,能在外承受风雨吗?正因如此,一青少年想买衣服而遭父亲拒绝,一怒之下杀父;还有富家子弟绑架父亲,过程中父亲死了。试问这一个个悲剧,父母不需负责吗?所以,适度去教育孩子是很合理的,把握好了“度”,才是真的好。

孩子也应成熟自己的思想与心理,不能认为自己是天之骄子,不能当父母如佣工一般看待,更不能伤害父母。我们首先要认识到自己是由父母所养所育才长大成人,我们要学会孝顺父母,体谅父母,这样才能为一个和谐家庭出一分力,在家里的生活才会快乐。

而我认为彼此之间的沟通是很重要的,像傅雷的家庭一样。沟通的重要在与联系心灵。我认为代沟是现在无法避免的,一代一代在社会的社会背景不同,自然造就不同的一代。像我的父母那样,文化水平都比较低,年少便到外打工而不是去上学读书。而有优越物质生活我们,90后文化与数十年前的文化能不有代沟吗?正因如此,多数的我们才会去找同龄倾诉而不是找父母。所以我们要做的便是打破这代沟,多与父母聊聊天,谈天说地,总有一座桥梁能让我们好好去交流的。

要做到像傅雷一样去培育孩子,引导他们去走艺术的道路可能是很困难的。但教育一好孩子、乖孩子,少不了父母的点滴心机,将家庭构建好,好好地构建生活,双方都有责任。

傅雷家书读后感五百字篇五

我们每个人都应拥有一封信——一封名为家书的信。自古以来,不同的游子,用笔演绎了不同情感的家书。李商隐的家书是"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的美好展望。张籍的家书是"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的纸短情长……之所以叫作家书,而有别于只是一封简简单单的信,或许它寄托的更是那来往于家里与千里之外的说不尽的话语,抒发不完的绵绵情思。《傅雷家书》里那一封封简短而深沉的家书,让傅雷与傅聪这对父子跨越远洋彼此理解、彼此陪伴,在爱与被爱中行走于它们各自的生命旅程。

爱是需要沉淀的,一封封家书,便是爱的沉淀。父亲曾说:“儿子,要知道你回来的那几天我和你妈妈有多么开心吗?”只此朴实无华的语言却抒发了那种难以言喻的激动与渴望。在《傅雷家书》里,我所看到的不是那种直白而肉麻的"我爱你",而是用各种家常话语,在讨论与交流中透露出的深沉爱意。我想,这也应是天下父母共同拥有的对孩子们的爱吧,家书让每个孩子都能深刻地去感受生活的爱。于是,孩子们与家人之间的爱在来来往往的家书中酝酿着,愈变愈浓。

反观我们所说的代沟,我们并不能将根本原因归结到年代差异和认知差异上。人与人之间密切联系与相知相识的桥梁往往只是一个友好的微笑,一句真诚的问候和一声轻柔的呼唤。也正因此,一封封家书之于傅雷的是让他学会了怎样去理解、沟通和表达爱,使他在儿子的身上有了更多的感受和体验,让他的心灵走向另一历程。他所获得的正如他所说,“儿子变成了朋友,世界上有什么事是可以和这种幸福相比的。”

傅雷的家书之于傅聪不光是漫漫学程上的陪伴,更是那种质朴、严谨、厚重家风的传承,它所影响到傅聪的是让他从一个初出茅庐的少年逐渐蜕变成为成熟而稳重的独立个体。海外丰富多彩的生活并没有扰乱他的视线,他始终贯穿着那种沉着静穆的态度和气质。傅雷旧友楼夷吾曾说他并没有许多从海外来的那种末世纪的长发蓄须、艳装怪服的所谓艺术家的俗不可耐的形象。作为一名艺术家,在自由幻想的同时,他仍保持着一份朴素而纯正的秉性,一份作为艺术家必须的沉静。因此,海外求学的他走得更加坚定。纵观他的人生历程,是一封封家书将他的生命维系,也是一封封家书,让他从与外面的世界相识相知,到真正成为这个世界上的一个独立个体。他明白了许多,因而那些曾经与父亲的争论,曾经那些稚气的行为,正向他证明父亲这个看遍风云的长一辈的人,其实并无大错。他像他的父亲,在他的身上也流传着那种朴素、正直、深沉的中国人气质。也因此,他将西方音乐演绎出了别具一格的东方风味。

傅聪在成长,那种家风也正在代代流传。在我的印象当中,《颜氏家训》也流淌着中华传统家风的鲜活血脉。其中,作者用了极尽厚实真恳的语言告诉他的弟弟们"兄弟者,分形连气者也。"他用一颗坚定踏实的心教导弟弟们互敬互爱,讲信修睦。他是一位忠厚的哥哥,也更如一位满怀责任的父亲,长兄如父,大概说的便是如此吧。而弟弟们也正是在这般质朴的语言中秉持着一世孝义,在谨遵兄长教诲的道途中不忘初心、有所始终。

从竹简到白纸,家书俨然已成为一记文化符号。更是被西方人称之为"最温柔的艺术"。从最早的"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起,家书文化便在中华传统5000年历史的长河中积淀。鱼传尺素,鸿雁传书,目断鳞鸿,家书文化俨然已经成为人们寄托情感的精神家园。而这样的文化早已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并且代代相传,不断继承、演变至今。诸葛亮的《诫子书》教会了儿子"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曾国藩家书》中曾国藩教导弟弟们"困心横虑正是磨炼英雄之时,玉汝于成。"《傅雷家书》中的傅雷,即使与儿子傅雷相隔千里,也总不忘教导傅雷如何去与妻子相处,不忘提醒他一个作为中国艺术家对东方文化应有的守卫和传承。他们谈诗词,谈文化;也谈人生,谈理想。笔墨之间,是修身、齐家、治业、报国的传统文化。一封封家书的继承与传递之间,更见证了中国几千年来思想的变化与时代的变革。家书古老而又厚重,凝结了几千年来人们的心血,真正展现了铭刻在国人内心深处最真挚的家国情怀。

沧海桑田,时过境迁。现在的我们,享受于微信、qq、电话的便利,却忘却了曾经家书带给我们温暖的回忆。在这浮躁的时代,手机屏幕上的一句句话,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又有谁能够静下心来去感受那只言片语的爱呢?人与人之间的距离逐渐缩短,人与人之间的爱也因此变得轻薄浮躁。所以不要忽视,不要遗忘,不要淡了那昔日尺牍信札中熟悉的字迹,质朴的话语……还有那牵肠挂肚的真情。

傅雷家书读后感五百字篇六

一封封书信,承载着一位父亲对儿子呕心沥血的教诲,以及对儿子深沉的爱。字里行间,饱含着真情,让人不禁感动。

第一篇,写的就是父亲因儿子走后的不舍。“一夜我们都没睡好,时时刻刻惊醒。”一句简短的话,流露着傅雷对傅聪那深沉的爱。

我体会到了为人父母对自己孩子的牵挂。傅雷在一封书信中提到,因傅聪近日没有写信,他就开始惶恐,心中总是忐忑不安,他的心中,既有对儿子安全的担忧,又有对儿子之间感情的担忧。他害怕最多的是儿子不想再与他交谈。

中国父母总有一个特点,他们总想极力纠正孩子,给孩子开辟一条一帆风顺的道路,却没有考虑自己。傅雷闹关节炎,本想不提笔写信,但在孩子有问题后,撑起写字,那是怎样的一幅画面。一位头发有些花白的父亲,眉头紧锁,额头上有些汗珠,强忍着关节的疼痛,提笔坐在书桌前,认真给儿子写信,时不时停下,再下笔,读到这里,我体会到了一位父亲的伟大,他总是想着自己的孩子,却忽略了自己。

《傅雷家书》,我懂得了,父母只有对我们的爱,对我们望子成龙的心切,对我们无微不至的关照,对我们的无私奉献。

合上书,脑中还回想着父母对孩子倾尽所有的付出,他们是伟大的。

傅雷家书读后感五百字篇七

“亲爱的孩子,你走后第二天,就想写信,怕你嫌烦,也就罢了。可是没一天不想着你,每天清早六七点钟就醒,翻来覆去的睡不着,也说不出为什么。好像克利斯朵夫的母亲独自守在家里,想起孩子童年一幕幕的形象一样,我和xxx妈老是想着你二三岁到六七岁间的小故事。”

“以演奏而论,我觉得大体很好,一气呵成,精神饱满,细腻的地方非常细腻,tonecolour变化的确很多。我们听了都很高兴,很感动。好孩子,我真该夸奖你几句才好。回想一九五一年四月刚从昆明回沪的时期,你真是从低洼中到了半山腰了。希望你从此注意整个的修养,将来一定能攀蹬峰顶。”

这是傅雷老师,听过儿子傅聪的录音后,对儿子所讲评的。这里面包括了,傅老师对儿子的录音,精细的分析,以及客观的赞赏。并且在后面提到了对儿子的希望。这是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方法。既要体现出自己对孩子的肯定,让其有努力拼搏的决心,以及会成功的信心。另一方面,也提出了自己的希望,给孩子指明了前进的路线,发展的方向。而我们当子女的,也应在父母指引的道路上,吸取父母的经验,取长补短发展自己的新道路。

“在公共团体中,赶任务而妨碍正常学习是免不了的,这一点我早料到。一切只有你自己用坚定的意志和立场,向领导婉转而有力的去争取。否则出国的准备又能做到多少呢?——特别是乐力方面,我一直放心不下。从今以后,处处都要靠你个人的毅力、信念与意志——实践的意志。”

千叮咛万嘱咐,父母心放不住。儿子面临社会千变万化,如何应对,作为父母百感交集。用自己走过的经验,提醒儿子少走怨路,多踏捷径。这是天下父母的想法。孩子,是父母生命的延续,是父母心中托起太阳的希望。父母走的弯路,不希望孩子重蹈覆辙,希望他们能比自己“更上一层楼”。青春期的我们,应该放下逆反的心理,听从父母的教训,理解父母的苦心。其实,这也是为了我们自己好,为了我们以后的生活更加轻松、快乐。

“望你把全部精力放在研究学问上,多用理智,少用感情,当然那是要靠你坚强的信心,克制一切的烦恼,不是件容易的事,但是非克服不可。对于你的感情问题,我向来不参加任何意见,觉得你各方面都在进步,你是聪明人,自会觉悟的。我既是xxx妈,我们是体戚相关的骨肉,不得不要唠叨几句,加以规劝。”

要说还是母亲的心细,父亲在儿子前途上,用心良苦,而母亲在最细微的地方——儿子的感情问题着手,给儿子一明确的道路方向。告诉他如何处理自己的感情与事业的问题,让儿子明白着重点是那里。我们也应接受傅雷妻子的教训,我们应该明白自己的重点,明白自己的任务以及道路和方向,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把握住方向的分寸。这样有助于我们成功。

“孩子,我谑待了你,我永远对不起你,我永远补赎不了这种罪过!这些念头整整一天没离开过我的头脑,只是不敢向xxx妈说,人生做错了一件事,良心就永久不得安宁!真的,巴尔扎克说得好:有些罪过只能补赎,不能洗刷!”

离别之时,父亲傅雷自责对儿子的管教严格,手段“残忍”。竟然成了自己的错误。哎,其实这是爱子情深啊!“少时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傅雷老师在儿子幼时,严加管教、一丝不苟,“残忍地虐待”了儿子傅聪。听来笑话,哪里有父亲虐待自己的亲生骨肉的呢?俗话说得好,棍棒底下出孝子,而傅雷老师用的是严父底下出才子。平时,父母对我们实行“暴力”的时候,我们应该抱有理解的态度,我们要体谅父母的心急如焚。因为他们这么做是对我们好,也是恨铁不成钢。毕竟父母们都抱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愿望啊!

看过全文,犹如跟傅雷老师对话一样,一个生动形像的傅雷展现在眼前,似乎傅雷就是我的父亲,在对我进行谆谆教导。对傅雷老师最深的印象,就是傅雷老师的爱子情深,管教有方。以前我曾经看过刘庸老师写的《肯定自己》,也是对儿子的告戒,从字里行间里面体现出了刘庸老师对儿子的疼爱。两本书表现的都是对儿子的疼爱以及管教的方法。而他们本质上却有不同的地方。《傅雷家书》告诉我们的是怎样把握自己的心态,怎样把自己的学业、事业发展完善,而《肯定自己》告诉我们的更多的是开放的思想,以及独立的观念。

接触傅雷老师的《傅雷家书》我就体会到了,一种中国传统的但又包含先进的思想。我很欣赏傅雷老师告诉儿子的学习方法,但我不是很喜欢傅老师对儿子情感的宣泄,与刘庸相比,傅雷明显得比较含蓄、保守。

我想,我们应该理解父母的苦心,努力学习,回报他们!

《傅雷家书》读书笔记是不是很好呢?同学们在欣赏的同时也要注意积累知识,多写多练,这样才能更好的提高自己的水平。

傅雷家书读后感五百字篇八

在交通和通信高速发达的今天,纸质手写书信可以说已经成为稀世珍品了。我们又有多久没有写过或收过一封亲笔信了呢?我想很多人的答案都是很久、很久了。当我翻开这部家喻户晓的亲子通信集《傅雷家书》并认真读完,我感慨良多。

《傅雷家书》,由我国翻译家傅雷及其妻子朱梅馥、长子傅聪著,次子傅敏选编。始于194年长子傅聪出国留学习练钢琴之时,止于1966年傅雷夫妇由于受政治迫害而双双赴死之际,共174篇。呕心沥血,拳拳深情都付于此。

通过这些信我学习到的是人生智慧,感悟到的是舐犊亲情。

首先,我认识了一个不完美而善于反思的父亲——傅雷。

其次,我认识了赤子傅雷。信中说:"赤子便是不知道孤独的,赤子孤独了,就会创造一个世界。"那么什么样的人是赤子呢?我个人认为是单纯至极而执着于追求的人。那么赤子傅雷追求的是什么呢?我想首先是艺术,傅雷热爱绘画艺术、雕刻艺术、建筑艺术、音乐艺术、学艺术……其次他热爱大自然,他一再提醒儿子傅聪要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接触大自然,从大自然中找寻音乐的灵感。再次他热爱祖国,他叮嘱自己的儿子学有所成要报效祖国,他自己积极投身到新中国的化建设之中,指点江、激扬字,而这都在政治风暴临之际成为刺向他的利剑。在生命的后期,他忍受贫、忍受病,但他不能忍受加在他头上不爱国的帽子,于是革之初他选择了和妻子双双赴死的悲剧抵抗这顶帽子,实在让人扼腕叹息。我曾思考,为什么他不能像沈从、杨绛等人那样或幽默、或坚毅地熬过那段荒诞的岁月呢?我想是爱之深、责之切吧。是他固执地把爱国和政治混为一谈,而不知自己只是政治闹剧和丑剧的牺牲品。

再次,我想说说《傅雷家书》教给了我什么。

它教我热爱生活中的美好,它说:学问第一,艺术第一,真理第一。

它教给我如何做人,它说:第一坦白,第二坦白,第三还是坦白。

它告诉我为什么要合理安排生活,它说:日常生活有规律,并非求生活刻板枯燥,而是为了争取更多的时间,节省更多的精力做些有用的事,读些有益的书,总之是为了更完美的享受人生。

它教给我如何择偶、怎样和睦夫妻关系、如何育儿、如何解读中国化……

这样一部亲子通信集,以书信的形式将生活的智慧向我们娓娓道,若我们将其束之高阁,它一定远在天涯,若我们捧起在手,它一定近在咫尺,让我们读起吧,让我们更加地热爱艺术、热爱真理、热爱大自然、热爱我们的亲人。

相关范文推荐
  • 10-09 中国神话读后感(大全5篇)
    写读后感绝不是对原文的抄录或简单地复述,不能脱离原文任意发挥,应以写“体会”为主。如何才能写出一篇让人动容的读后感文章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读后感精彩范文,
  • 10-09 最新医学生高职自我鉴定总结(优质5篇)
    围绕工作中的某一方面或某一问题进行的专门性总结,总结某一方面的成绩、经验。写总结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总结书优秀范文
  • 10-09 2023年跟孩子一起阅读读后感(模板5篇)
    很多人在看完电影或者活动之后都喜欢写一些读后感,这样能够让我们对这些电影和活动有着更加深刻的内容感悟。那么你会写读后感吗?知道读后感怎么写才比较好吗?下面我给大
  • 10-09 最新鲤鱼历险记的读后感 洋葱头历险记的读后感(优质10篇)
    读后感是种特殊的文体,通过对影视对节目的观看得出总结后写出来。读后感对于我们来说是非常有帮助的,那么我们该如何写好一篇读后感呢?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优秀的读后感
  • 10-09 2023年三国演义读后感(通用6篇)
    当认真看完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的收获肯定不少吧,是时候写一篇读后感好好记录一下了。可是读后感怎么写才合适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读后感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 10-09 骑鹅旅行记读后感(大全9篇)
    当品味完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需要好好地对所收获的东西写一篇读后感了。可是读后感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读后感范文,希望能
  • 10-09 2023年牵着蜗牛散步读后感二年级(实用5篇)
    当品味完一部作品后,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吧,让我们好好写份读后感,把你的收获感想写下来吧。读后感对于我们来说是非常有帮助的,那么我们该如何写好一篇读后感
  • 10-09 三年级必读书目寓言读后感(实用9篇)
    读后感,就是看了一部影片,连续剧或参观展览等后,把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成的文章。如何才能写出一篇让人动容的读后感文章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读后感范文,希望
  • 10-09 2023年书包里的猫作者 书包里的老师读后感(优秀5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 10-09 最新写草船借箭读后感 草船借箭读后感(实用5篇)
    当认真看完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的收获肯定不少吧,是时候写一篇读后感好好记录一下了。可是读后感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读后感范文,希望能够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