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学校体育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心得体会(通用5篇)

时间:2023-10-03 23:43:03 作者:字海 2023年学校体育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心得体会(通用5篇)

我们得到了一些心得体会以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能够给人努力向前的动力。那么你知道心得体会如何写吗?下面我帮大家找寻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心得体会范文,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学校体育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心得体会篇一

一、传统的体育模式影响着体育教学发展

1.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强调四步曲

学生真正的练习从开始到准备、从整队到编队、从讲解到示范、从学习到复习,整个过程束缚了体育教师的思维方式,使教师本身陷入规定的教学模式之中。课上的几个部分限制过死,从形式和内容上过分突出了基本部分的作用,而忽视了其它部分的教育和培养作用。学生也无法提起兴趣来,造成学生现在出现喜爱体育而不喜欢体育课的局面。

2.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和方法比较陈旧落后

在学科中心论的影响下,体育课必然以教师为中心,把学生置于“被管理、被训练”的被动地位。考虑传统教法多,考虑学生主体活动中的方法少,强调程式化、成人化、专业化、训练化教学模式,造成了学生对体育课厌学情绪,使学生兴趣、爱好、特长、个性的发展都受到限制。

3.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常采用“填鸭式”

教师讲解、示范成为体育教学中最主要、最常用的方法。教师讲解与示范反反复复,学生机械地按教师的要求练习,学生智力得不到开发,思维受到限制,心理受到压抑,创造力更是丧失殆尽。

4.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片面强调了身体锻炼

传统体育教学忽视了对学生的全面培养和教育,不能以大多数学生为主要教学目标,这与当今时代的飞速发展,提高全面素质是相悖的。

二、现代体育教学要引进激励机制

体育教学模式即:“体现一定体育教学思想,并具有相对稳定结构和功能的体育教学的活动策略或简化的操作模型。”

1.改革传统的体育教学方法

传统的体育教学方法已经逐步被发展学生自主能力和乐趣为主的新方法所代替。要彻底改变学生喜欢体育而不喜欢体育课的不良局面,使教师有更多的主动权去选择教材教法。近年来“音乐舞蹈进课堂”、“快乐式教学”、“能动式教学”、“成功式教学”、“发现式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为我们体育教育开拓了新的天地。随着新思想的不断涌现,传统的教学模式也将随着时代发展被新教学方式所代替。

2.体育教学要把快乐还给学生

学生在体育课中的活动气氛热烈、兴趣浓厚、自主性较强,教学要充分体现体育课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练习方法为主线的教学模式。

3.体育课教学要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

体育教学就应从培养学生的兴趣着手,有了兴趣才能使学生爱好体育,有了爱好就能培养学生运动的特长,有了爱好与特长就能使学生养成自觉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才能真正使学校体育起到“终身体育”的作用。即:学校体育教学、兴趣、爱好、特长、(爱好+特长)、习惯、终身体育。

4.体育教师“有为才有位”

不吸引学生难以有作为,培养学生体育兴趣、爱好,全面增强学生体质,要加强学生终身进行身体锻炼和接受体育指导及教育。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是我们体育教学过程最终所追求的。

体育教学模式的改进与创新势在必行

1.学校体育必须强调育人育体

学校体育必须以人为本、强调的是人,即:以健康为核心;使全体学生得到发展;强调通过学生自己身体练习来完成;教学过程力求建立民主、合作的师生关系。

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以情换情,以情育情,形成一个良好的情感环境,就能使每节体育课都成为育体、育心、育人的过程。

2.创建新型体育教学模式

发展以发展学生的创造力为核心的多种教学模式,。其方式很多,无论是“动作教育”模式、还是“快乐体育”模式、“体适能”教学模式,都非常重视体育教学中的认知学习,并根据体育学习的学习动机、思维和人际交往的特点设计、实施教学过程,使体育学习的认知规律、技能形成规律和情感体验、人际交往特点有机结合来优化教学过程。

同时,根据实际教学条件,合理借鉴国内外体育教学模式,结合自身教学特点,将会对我们改造和完善我国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产生积极的影响。

3.将无趣的运动项目变为有趣的体育活动

中长跑是学生最不喜欢的体育项目,可调查表明在体育的延伸中参加长跑练习为主要手段的是多数,只要采用适应学生生理、心理特点的丰富多彩教学模式,增加学生学习的乐趣,懂得学习锻炼的目的、掌握动作的基本方法,使枯燥无味的运动变为有趣活动,这样学生都会乐意参加练习。

4.优化体育大单元教学设计

在教学方法模式的选择中,强调注意学生的情感需求。以学生乐学、自觉、主动为前提,让学生在宽松、愉快的环境中去实现各项的学习目标。

体育教学目标可设为:总目标:以“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为核心,进行全面锻炼,培养“终身体育”意识;大目标:全面锻炼身体,学习和掌握“三基”,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中目标:完成各年级体育教学要求;小目标:完成各年级各类教材要求;具体目标:逐步掌握各年级教学各项技术要领和一定的技能;加强健康卫生知识学习。

体育教学方法(方式、途径、手段)结构是否合理,关系到能否实现各项教学目标的完成,因此,教师在选择教学方法时,一定要考虑多种因素,以期取得最好的效果。

四、体育教学模式将朝着多样化的方向发展

建立体育教学模式是体育教学的需要,从发展的角度看,突破课堂教学模式,也是教学的需要。

我国现有体育教学模式虽然有“发现式教学”、“快乐式教学”、“小集团式教学”、“成功式教学”等模式,发展的趋势由单一性教学模式向多样化教学模式、由“教”为主体向以“学”为主体教学模式、由向着演绎法与归纳法并举的方向教学模式、由向着更加注重概括性和可行性的方向教学模式、由短期行为向终身体育能力的追求方向发展教学模式等,但是我们建立的模式不是体育教学改革的“终极”模式,它还会并且应该随着我们对素质教育改革理解的深入,不断发展。

因此,从发展的角度看,突破教学模式,也是教学和研究的需要。“建模”是为了“无模”就是这个道理。

“建模”表示一种成熟和稳定,“无模”是一种突破和发展。但是大部分体育教学课仍然以教师的权威性传授和发展身体方面的锻炼结合模式为主,这很不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著名华人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朱棣文教授认为,创造是科学最重要的本质,创新意识和创造精神要从小培养和塑造。

随着体育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我们应善于原有模式的教学经验,勇于创新体育教学模式,建立适合素质教育体系的教学样式。使我们体育教学的发展能够更加完善。

参考文献:

[1]董晓春,王有庆,阎厚文.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构建教学新模式[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

[2]曲宗湖,杨文轩.学校体育教学探索[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

[3]墨鸿科,刘秀峰.个性化培养与终身体育[m].北京体育大学学报,(3).

学校体育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心得体会篇二

高中阶段的体育运动教学一直存在许多问题,面临升学的压力,高中生往往不愿意投入到体育锻炼之中,但实际情况是体育运动可以缓解学生压力,培养学生坚强不屈的意志力。本文从培养终身体育意识的教学思想出发,分析了高中体育的教学模式,提出了高中体育教学可以采取的相关措施。

一、终身体育意识的教学思想

《普通高中体育课程标准》指出:“要对学生进行终身体育的教育,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技能与习惯。”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其实是体育教学的核心价值,体现了体育精神的延续和健康教育的发展。目前,随着社会进步和体育事业的发展,高中阶段的体育运动也从个体延伸到了社会领域里边,赋予体育教学很多社会的意义,比如,挖掘运动潜能,丰富文化生活,改善人际交往等。从体育教育的社会含义来讲,教师需要形成终身体育意识的教学思想。而从实际教学效果分析来看,教师也必须通过课堂教学来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首先,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能够重视学生的个体兴趣,以重视学生个体兴趣、爱好和特长的培养为中心,强调学生主体的能动性,充分展示不同学生的个性差异,有着鲜明的主体性。体育教育就是要把身心合一的教育当成一种追求理想、塑造人生、完善人格的以人为本的事业。其次,终身体育教学的开展能够促进学生的身心得以全面发展,为其一生的健康生活和工作打下良好的体质基础。所以加强对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有助于形成一种持久的对体育的“亲和感”,形成永久锻炼的习惯,从而成为自我锻炼的指导者和受益者。

二、“终身体育”思想下的高中体育教学模式

1.多样选择

外,还需要进行个体选择。具体的做法就是要提供给学生多元化的运动选择,让学生找出自己喜欢的运动模式。例如,除球类项目、体能类项目、体操类项目、游泳类项目等教学内容外,还可选择体育舞蹈、健美操、跆拳道、防身术、轮滑、爬山等多种体育项目。除了多种运动内容的提供之外,教师还可以将一项运动设计成为多种运动模式。例如,在进行足球运动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将足球运动设计成为舞蹈。足球舞蹈就是把足球和舞蹈相结合,大家围成一个圈,一起练习教师编排的足球舞蹈,或者改编成足球操,在足球的球性学习时就编一套足球操,以简单的抢断、拦截动作为主。另外,体育课堂也可以自主设计一些选修内容,应以各种球类为主,通过一定时间的学习锻炼,使其成为学生的运动专长,以满足学生走向社会后参加健身、竞赛和社交活动之需要。需要注意的是,多种训练模式的实现要求学校培养更多的教练员,通过多种手段丰富体育课余训练的师资队伍,保证学生的训练内容有充沛的人力资源和设备资源。

2.自主学习

终身体育运动思想的.形成需要循序渐进地让高中生养成自主锻炼的习惯,而这种习惯的养成,要求学生学会自主学习。首先,要激发学习热情。例如,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来播放一些国际国内赛事,观看体育比赛能让众多学生欣喜若狂,从而提高参与运动的积极性。又如,有些学生是nba、cba以及姚明的追捧者,教师就可以播放相关的音像资料,使得学生爱上篮球运动。其次,师生共同讨论研究运动的程序。例如,学习少林拳。组织小组进行多媒体跟随式自主学习,教师要随时指导评价,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和富有创造性地学习,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体育耐力。最后,鼓励学生坚持锻炼。教师必须要在体育运动教学的过程中随时进行思想教育,让学生明确体育运动要有超越自己的精神,勇敢地面对体育运动中的难题,使得自身的运动发展处于和谐状态,进而拥有长期的体育运动耐力。

3.课外拓展

终身体育运动意识和能力的形成需要教师将体育运动训练拓展到课外。首先,要加强课外活动的宣传,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技术,宣传体育运动的优势,如,剪辑、自制录像带,确定教法等,这一系列工作激发了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让学生自动自觉地投入到体育选修课和体育课外活动之中。其次,要组织节假日的运动活动。如,组织学生在假日里进行爬山、野炊、露营、体育集训等有意义的体育健身活动。这样不仅开阔了学生的眼界,提高了学生的团队精神,也促进了学生体育意识的形成。另外,高中体育教师要善于组织体育社团。对于高中体育社团来讲,不同于高校体育社团,应该重视多项目训练内容的综合,如,传授防身防卫术、擒拿与反擒拿、格斗与散打等都可以融合到一个社团之中。通过社团活动可以锻炼学生的意志力,让学生拥有顽强的精神,同时缓解紧张的学习压力,通过运动干预来转变高中生不良的应考状态。

综上所述,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应该从高中阶段起步,通过提供多种训练项目让高中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运动项目,在体育选修课和体育课外活动的影响下使高中生明确体育运动对个人发展的重要性,最终形成自主学习、训练的能力,为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提供教育保障。

参考文献:

[1]张启进。如何培养高中生终身体育意识[j]。考试:教研版,(07)。

[2]李春荣。试论高中体育教学中素质教育的有效实施[j]。大观周刊,(26)。

(作者单位浙江省杭州市桐庐县分水高级中学)

学校体育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心得体会篇三

前言:我国体育理论专家认为:“所谓终身体育是指一个人终身进行体育锻炼和接受体育教育,即:在人的一生中都实施体育。”依据终身体育的观点,体育将持续人的一生,它将是学前体育、学校体育和社会体育等体育教育层次构成终身体育的教育全过程。因此,学校的体育教育将成为学生终身体育的基础阶段,对学生能否养成良好的终身体育习惯就显得尤其重要。

然而,作为学校体育教育工作者的体育教师,怎样才能使学校的体育教育转向为学生的终身体育服务呢?本人认为可以从以下的几点进行尝试:

1.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养成运动习惯

大教育家孔子有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运动兴趣的培养和锻炼习惯的养成往往是许多人坚持终身体育的第一动因。这就促使我们深刻地领悟到体育教学任务中把运动兴趣的培养和运动习惯的养成,作为体育教学的重要任务和要求,具有深远的意义。所以,在学校体育期间,体育教师在指导和组织学生进行体育活动时,应注意充分地挖掘学生对运动的内在乐趣,无论是讲解、示范和组织教学,都要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参与运动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运动中能充分表现出自己的运动才能,感受到参加运动对自己体质增强的实效,从而激发对体育运动的喜爱。

而要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我们要首先了解兴趣的品质,所谓兴趣品质:就是人与人之间兴趣的差异性表现,一般可概述为三个方面:

1.1兴趣的倾向性

由于每个学生的身体素质不同,接受体育教育有别,再加上客观条件的影响,其兴趣的倾向性也不一样。从心理学的角度讲,人们大脑皮质的不同部分在不同的刺激作用的影响下,形成各种性质不同的暂时神经联系,因此,不同的人在生活实践的过程中,就会把自己的有关心理活动优先地指向而集中于各种不同的事物,从而表现出不同的兴趣。特别是在体育课中,学生在实践中容易把生活体验带到体育学习中来,例如,一个学生,父亲是足球教练,从小和足球接触,看足球比赛,就会对足球产生浓厚的兴趣,而一个身材高大,从小就受父母在篮球方面的熏陶的学生,他自然在篮球方面有着特殊兴趣。因此,在体育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有目的地巩固某些学生兴趣的倾向性发展,可按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培养一批有所特长的学生,让他们去带动其他的学生,这不仅有助于体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也会使有所特长的学生其兴趣的倾向性得到不断地巩固和发展下去。

1.2兴趣的广泛性

每个学生所具有的兴趣并不一定只限于一种,同一个人很可能具有多种不同的兴趣。但不同的学生对体育兴趣的广泛性方面表现出很大的差异。例如,有的学生喜爱田径,但也十分爱好游泳和球类等其他运动;而有的学生只对某一项体育运动感兴趣,对其它运动概不问津。应该说,前者是对体育运动兴趣广泛的学生,后者则是对体育专业兴趣狭隘的学生。学生这种兴趣的形成与发展跟学校的体育教学活动有一定的关联,尤其跟体育教师自身是否具有兴趣的广泛性和专业性以及是否有广博的理论知识分不开。本人在体育教学中,就经常遇到这样的问题:学生各有各的兴趣和爱好,他们的兴趣和爱好是多种多样的。比如:有的学生喜欢篮球,有的学生喜欢乒乓球,有的学生喜欢踢毽子,有的学生喜欢看各种体育比赛,他们不懂的问题自然而然会向体育老师请教,因此,我们要充分认识到作为体育教师,必须具有较全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不断提高自我的知识面,教学过程中才会得心应手,才能赢得学生们的信任和欢迎,学生才会对体育产生兴趣。

1.3兴趣的持续性

人们对各种事物所发生的兴趣,既可能是持久不变的,也可能是变化无常的。在体育教学中,学生对体育或某项体育专项的兴趣也表现出很大的不稳定性。有些学生对于体育的教学活动缺乏稳定的兴趣,这往往是由于他们起初就对体育学习缺少明确的目的性和深刻的认识,多为一时好奇心。而有些学生选择了某项体育或参加了体育锻炼活动,并对其有着相当稳定的兴趣,因为他们比较牢靠地对该项体育或各项体育运动在但大脑优先发生注意的暂时性倾向,并在积极地刺激的作用下不断地扩充、分化或加强这一系列暂时神经联系系统,这就是学生较深入、持久地对体育活动会在主观上越来越发生兴趣的原因。

持久的兴趣对学生的学习及将来的工作都将具有很重要的'意义。然而,如何发展或巩固其对体育持久的兴趣呢?这要从教和学两方面同时进行兴趣的引导和开发来实现。所谓引导,是指体育教师必须经常不断地向学生讲解体育运动的重要性,在明确目的、提高认识的基础上,方能发展其对体育的兴趣。所谓开发,是指某些有专项特长或发展潜能的学生而言,例如,对一个身材高大、身体素质好,弹跳高的学生来讲,可发展他的篮球特长;腿部肌肉发达,爆发力强的学生,则可以发展他的田径特长等等。这里不仅有智力上的开发,也有体能、素质方面的开发。

2.加强对学生体育能力的培养

能力是知识、技能、智力在一定教学条件和实践途径中逐步形成和发展的综合心理特征。体育能力则是一个人的体育知识、技术技能、素质和体验等诸因素的综合能力,并在参与具体体育活动中可体现出来的各种锻炼方法和健身手段。根据中学生年龄特点,体育能力的培养必须建立在教师钻研教材的基础上,使教学内容和方法服从于目标,服务于目标,教学手段上注重诱导、激发与调节、控制,在不断改进和革新中做到教学多样化,课堂生动活泼、富有情趣。激发学生内在动力,使之自觉地参与主动投入,在主动参与中体验成功、感受喜悦,促使能力的形成,巩固并发展,体育能力培养可以从下面几点进行:

2.1培养学生的自我锻炼意识和能力

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师的讲解和让学生反复的练习固然可以使他们掌握和更好地识记动作方法,但练习次数过多容易让学生产生枯燥感和增加他们的练习负担,学生具有强烈的被动感,实践证明持续效果并不理想或起到相反的作用。如果从提高学生对该项目的兴趣入手,在教学中注重教会他们练习的技巧和窍门而不是强调练习的时间和次数,做到饶有兴趣的苦练和巧练相结合,在培养学生的自我锻炼意识和自我锻炼能力上下功夫,才能更好达到体育的锻炼目的和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

2.2培养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

每个学生不可避免地存在个体差异,学生通过自我评价可以了解到自己的活动能力和学习效果,结合教师的评价,运用所学的知识去取长补短。这样,既能让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又能增进学习效率。因此,教师必须加强对学生自我评价能力的培养,有没有自我评价能力的学生在练习中所表现出来的质与量都有很大的差别,因为自我评价意识,在技术掌握的过程中,起着信息综合分析器的作用,它对众多的内外部信息进行分析、纠正、选择并确定下一步的具体行动。如果一位学生缺乏必要的自我评价能力,他在练习中只会机械重复。产生错误时,不仅判别不清,甚至有可能由于一再重复导致技术的错误定型。有自我评价能力的学生,则能根据练习过程中所获得的信息去寻找解决或改正的办法,能更快更好地掌握技术动作。教师在教学中,通过对技术规格及练习的讲评,提供判别标准,明确练习要求,是培养学生形成自我评价能力的基本方式。

2.3培养学生的适应、交流能力

体育活动具有较强的集体性、社会性,体育课上的各种活动都会反映个体之间相互交流、交际的能力,善于交往的学生一般都能较好地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使心理处于比较平衡的状态,有利于身心健康发展。在教学中,体育教师要注意从自身行为出发,在同学生的交往中调整改进教学,鼓励学生与教师、同学之间的正常交往、交流,培养他们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消除因隔阂而产生的心理紧张和压抑,丰富孩子们的精神生活,让他们在真挚的交往中培养学生们良好的体育情操,获得心理上的满足。

3.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

体育教学是以实践课为主的一门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一起练习、游戏、比赛,共同吃苦受累,一起分享胜利的快乐。我认为学生的感受是最真实的,学生的评价是最贴切的,教师和学生的地位是平等的,两者之间存在着教和学的关系。体育教师必须树立正确的观念,与学生民主、平等地进行合作交流,而不是居高临下地进行“填鸭式”、“灌输式”的教学,这样学生只是在被迫接受,没有独立的见解和个性化的发展,而在体育教学中,创新和个性发展也是密不可分的,个性发展往往决定创新能力的提高,每个学生都有其独立的个性,每个人都有对问题的不同看法,他们所感受和需要的可能就是我们教学中忽略的,我们应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加以适当的评价和鼓励,激活学生创造性思维。体育教师应从学生的角度去审视自己,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要积极革新自己的教学方法,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学习需求和爱好,充分发挥他们的求索精神,应多尊重和采用学生的想法,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自主创新。作为一名体育教师,应该正确认识学生客观存在的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把我们的教学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拥有完善的个性和人格,让每个孩子都成为课堂生动的主角。只有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的教师才能使赢得学生充分的信任和尊敬,从而提升其人格魅力,加快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形成最佳的教育情境。同时,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中也要表现出创造的天赋和好奇心,具有较强的科研意识,能把最新的体育信息传授给学生,使体育教学常教常新,学生才会产生兴趣,只有这样的体育教师,才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学生自主创新,进一步促进个性的发展。

4.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体育与健康课程关注的核心是满足学生的需要和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促进全面发展的上社会主义新人的成长。从课程设计到评价的各个环节,应始终把学生主动、全面的发展放在中心地位,因为一切教育教学的影响只有通过学生自身的活动才能为其接受。教师是引导者,组织者,他对整个课堂起调控作用,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信息的交流和沟通。而主体性的教学观是:没有差生而只存在互相差异的学生。我们关注学生个性发展,提倡个性发展,更要理解个性发展,个性发展并非教师依照每个学生的意愿进行针对其个人的教学,学生喜欢什么学什么,而是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尊重其主体感受,发挥其主体作用。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我们的许多认识已不适应现代教学的发展.因此教师要转变观念,课堂上必须把学生摆在主体位置上,针对差异启发引导,独立探讨,获取知识,从中真正体验到亲自参与掌握知识的乐趣,产生愉悦的情感体验,把体育学习看成一种既紧张又愉快的活动,从而自觉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去。这样,对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的养成将起到潜移默化地作用。

5.结论与建议

5.1中学是人一生接受学校教育的最为关键的承上启下的阶段,中学体育在进行体育知识、技能的教学过程中,既要考虑到学生在校期间能否完成教学目标要求并达到相应的考核标准,更应考虑其以后更长时期坚持有效的体育锻炼和健身习惯。

5.2重视学生体育能力的培养达到终身受益的目的,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需要;是达到学生强身健体终身受益的需要。因此,学校体育应充分重视学生体育能力的培养,把学生的体育学习动机、兴趣、个性发展与体育能力的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实现中学体育在素质教育中的新突破。

5.3中学的体育教育是迈向终身体育的桥梁与基础,教师应该转变观念,充分利用主、客观条件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挖掘学生自身潜力和运动中内在的情感因素,采取各种途径,积极引导学生更加自觉、积极、主动、持久地参与体育锻炼,让学生掌握“一技之长”,逐步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终身与体育为伴,终身享受体育。

6.参考文献:

(1)张晖.《新课程的教学改革》,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2月

(2)彭钢、张晓东.《课程理念的更新》,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月

(3)田麦久.《教与学的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6月

(4)马启伟.《体育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4月

学校体育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心得体会篇四

体育作为初中毕业升高中的一门必考科目,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中学生的体质,也引起了学校、家长和学生的重视。近些年,许多专家学者都强调要加强体育课程的改革,建议在内容框架上,突破了以往以竞技运动项目为主的内容体系,拓宽体育课程的内容范畴,把课程内容分为必修、限选和任选三种,将旧的课程内容要大刀阔斧地削减,而将新兴时尚的内容纳入中学体育课堂,而休闲体育所倡导的思想较符合中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

休闲体育就是指“在自由时间里,个体或群体以各自喜爱的'身心活动形式为手段,通过个体自身或群众互动,来达到和满足身、心愉悦目的的一种现代生活方式”。休闲体育更强调参与者自由、自主、自愿的参与形式,将其融入中学体育教学,能够很好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也能够较好地将竞技性、健身性和娱乐性相结合,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依靠的也正是这种主动、积极的参与热情。

2深化教学改革

中学生由于自身知识的限制,基本的运动常识和科学锻炼的知识匮乏,对运动与合理的营养知识也知之甚少,这就要求教学者改变以前单纯传授运动技术的教学内容、手段和方法,加强对学生基本运动常识和科学健身知识的教育。

中学生处在感性思维时期,形象思维占优势,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将传统的教学方法与多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相结合,现代化多媒体具有集成性高,交互性好,信息容量大并具有图、文、声并茂等优点,比较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在欣赏优美动作的同时产生运动的欲望,避免只采用简单、枯燥、抽象的语言描述。

3加强社会体育文化建设

2008年北京奥运会,我国选手所获金牌总数已高居榜首,我国已经成为一个竞技体育强国,但我们必须清楚的认识,在社会体育、学校体育、国民体质等项目上,我们与欧美体育强国仍然有一定的差距,这也正是终身体育思想扎根民众的必要所在。

无论是在学校和在社会,我们都必须剔除“重文轻武”的思想,学校应该以实际行动尊重体育,提高体育课和体育老师的地位,提高体育老师和学生的教与学的热情,先在学校这个小范围里营造好健康的体育和锻炼的氛围,着重培养学生的自觉锻炼习惯和锻炼能力,继而将终身体育思想向社会普及和传播。

三、结论

当今世界迅速发展的知识经济对现在的青少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没有良好的身体素质作保障,是无法完成兴国大业的,终身体育已经成为社会体育发展的一种趋势,不单单是提高个体的身体素质的需要,也是我们民族旺盛生命力的需要,广大的体育工作者,尤其是战斗在一线的中学体育教师们,一定要在实践中不断总结,通过深化课程和教学改革,加强社会体育文化建设等途径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

文档为doc格式

学校体育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心得体会篇五

摘 要:当前,我国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极大提升,但是各类猝死事故屡见不鲜,折射出国人身体健康状况堪忧的现状。究其原因,其中固然有缺乏体育锻炼的因素,但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缺乏坚持锻炼和终身体育的意识。本文就此对高中阶段体育教育终身发展加以研究,希望对培养高中生正确的体育锻炼观念有所推动。

关键词:高中体育教学;终身体育;意识策略

1.高中体育教学在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培养过程中的作用

(1)高中体育教学有助于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习惯的形成。在高中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一方面要向学生传授体育锻炼的方式和技巧,另一方面还应引导学生树立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并使之形成一种生活观念。通过高中体育教学,教师要让学生感受到参加体育活动的乐趣和价值所在,并逐步将之转化为终身坚持的一种良好生活习惯,为以后的生活和健康打下基础。

(2)高中体育教学有助于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高中阶段是孩子形成和稳固个人价值观的重要阶段,在此阶段开展终身体育教育,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体育锻炼之中,不断增强身体素质,而且要通过体育锻炼提升其实践能力,也即通过三年的高中教育,使之对体育形成终身锻炼的观念,并能在以后的生活中加以运用。

2.当前高中体育教学在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中存在的问题

(1)高中学生的体育意志力普遍较弱。体育意志力是指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意识和能动性,属于心理学范畴的意识形态,不仅有助于学生在参与体育活动过程中克服遇到的困难和障碍,更利于推动高中生树立主动参与体育活动的观念。根据教育部门的相关调查可知,当前我国诸多高中生对于体育和体育教学的认识不够全面,缺乏体育锻炼的习惯,更缺乏坚持体育锻炼的毅力和恒心。

(2)高中生处于生理发育的特殊时期,降低了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由于高中阶段学生不论是身体发育还是思想发育都处于相对特殊的时段,日渐或已经成熟的身体表现出了较为强烈的男女特征差异,尤其是女生对于参与体育教学活动存在一定程度上的思想顾虑,例如,担心生理期发生侧漏而出丑、跑步中乳-房抖动而引起男生好奇的目光等,致使其主动参与其中的积极性较低,甚至存在抵触心理。

(3)高中生缺乏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作指导。高中生在校期间不仅面临着巨大的升学压力和紧张的学习压力,由此造成了严重的心理压力,教师和家长对考试成绩的重视程度直接导致学生注重对文化课的学习,而忽视了体育锻炼。此类现象直接降低了学生接触体育锻炼的机会和时间,而且由于学校体育场地有限、高中课余时间有限等因素的影响,高中生主动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和时间严重缺乏。

3.强化高中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策略

(1)加强对学生进行体育理论知识方面的教育。在高中体育教学中,教师不仅要重视对学生的具体体育项目的锻炼,同时还要加强对学生的体育理论方面知识的教育,使学生在认识上对终身体育的理念有一个全面、深刻的了解,能够帮助学生明确体育锻炼对其自身身体及精神上的重要作用,引导高中生真正认识到终身体育的意义所在。因此,在高中体育教学阶段,老师要对学生的身心状态以及人体运动规律充分了解,并在此基础之上开展体育教学活动,使学生掌握科学的体育运动方法。

(2)组织各种体育活动,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高中阶段的学生由于正处于青少年的初期,心理和生理上的发育相比较中学时期来说较完善,对未知事物具有强烈的求知欲,且好胜心较强,本身已经具有了一定程度的体育运动能力。竞赛、游戏等体育活动,因其具有较强的竞争性和趣味性,得到了广大高中生的青睐。因此,综合体育活动受欢迎的特性与高中生的身心状态,高中体育老师应据此尽可能地设计出多样化的体育活动以吸引学生的关注,使之主动性地参与到体育活动之中,并逐渐建立深厚的情感。通过促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体育活动之中,使其体会到体育的乐趣和体育对个人健康和发展的重要性,进而对体育活动形成较为全面的认识,而且随着参与时间的逐步累积,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必然增加。

(3)优化高中体育教学环境。人的行为、情感、视觉等都会不同程度地受到环境的影响,不同的环境对人所产生的影响也是不同的。因此,在高中体育教学中学校要努力优化体育教学环境,为学生提供一个优良的学习环境,只有这样,才能够提高体育教学质量,才能够不断提升学生终身体育意识,进而形成个人生活理念。对于高中体育教学环境的优化可从以下方面入手:其一, 适当增加体育科目课时,以促使学生有更加充裕的时间接触到体育;其二,根据学习实际情况,不断完善体育教学的硬件设施,为学生提供必要的体育锻炼场地和器材。

《如何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终身锻炼的意识》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参考文献:

[1]刘 健.走进高中体育与健康教学现场[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龚正伟.体育教学新论[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体育教学,不仅是学生在技术上知道如何去完成某一个运动技术,更重要的是使学生懂得身体健康的重要性,有健康的身体才能将所学到的知识贡献给社会,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引导学生追求高质量的健康生活,是学校体育发展趋势。现代体育教学应该是学校体育与终身体育相结合,体育教学既要促使学生在学校期间的身体发展,更要为学生将来步入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使学生学会选择学习对象及锻炼方法,同时培养学生终身不间断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与能力,打好坚实的身体基础。

一、重视学校体育教学改革,培养学生终身体育观

(一)、学校体育教学观念的转变。

首先要转变体育教师的观念,中学体育教师是学生终身体育的启蒙人,他们肩负着让学生掌握体育理论知识、技术、技能,学会自我锻炼的使命,是对学生进行终身体育观培养的直接使者。一切体育教学的改革措施,最终都要靠体育教师来贯彻、落实。然而目前,一些体育教师仍然抱着过去体育教学中只重技术、技能的传授,不重视体育意识、终身体育观的培养,认识不到对学生进行终身体育观培养的紧迫感,必要性,又怎能在教学中对学生实施终身体育观的培养呢。因此,只有体育教师本身观念正确,他才会把这种正确的思想观念贯穿到学校体育教学中去。

其次要转变学校领导的观念,要真正将学校体育搞好,领导是关键。领导对体育教学的评价观念,直接影响到体育教师的工作方式及工作积极性。

(二)、改革学校体育教学内容。

学校体育的教学内容存在着这样一些弊端:一是内容过广,什么都学,但什么都是蜻蜓点水,结果是什么都没有学会。二是某些内容重复太多,如站立式起跑,小学在学,中学在学,大学还在学,学生必然感到厌烦,影响到学习的兴趣。三是某些内容的选择不适合学生的实际需要。如果我们在教学中,硬要强迫学生去学,必然使学生产生厌恶情绪。四是学生对所学的内容没有选择的余地,必然也使一部分学生丧失参加体育活动兴趣。五是教学内容的选择缺乏终身效应,比如技巧中的某些项目、实心球等,有谁毕业后还拿着个实心球去锻炼的!这都让学生对体育课及至体育产生厌恶情绪,进而阻碍了学生终身体育观的形成。

(三)、改变体育课堂教学方法。

不少体育教师的教学方法,长时间固守于陈旧的观念之中,观念上固守于“重复练习法、分解练习法、讲解示范法”等。忽视最具情趣的游戏和比赛法,常常出现教者发令,学者强应的局面。光练不玩使学生失去了应有的情感体验和兴趣积累,相反,教师每一次好的教学方法的运用,都是博得学生对教师情感取向的基础,从而产生体育爱好,因此,我认为,体育教师丰富的教学方法,是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动力源。

二、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促使学生锻炼习惯的养成,帮助学生树立终身体育意识

体育教学应让学生不断获得成功,满足他们成功的需要,激发动机,提高兴趣,切忌打击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性。追求成功是每一个学生的一种现实体验和强烈的动机趋向,在体育教学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获得成功的体验,这不但能增强学生自信心,而且能激发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兴趣。如,分腿腾越教学时,有一部分女生胆小害怕,不敢做,我通过简要讲解和正确的示范外,适当降低高度、缩短踏跳板和跳箱之间的距离,帮助和保护这些学生进行练习,鼓励他们通过自己努力取得成功,且获得学习成功的喜悦。当学生以坚韧毅力、顽强的意志,持之以恒的精神取得成功时,不但能够使他们体验到成功的乐趣,还能激发他们积极的学习动机和欲望。

(一)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提高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

大家知道,过去那种教师教什么学生就练什么,以教师为本的教学方式是不利于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兴趣的。因为它忽略了学生这个学习主体,限制了学生主动性的发挥,往往导致学生视参加体育锻炼为一种要求而不是自身成长过程中的一种需求,其积极性自然就会打折扣了。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要以学生为本,注重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给学生留有独立思考、判断、选择的空间,提高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主动性。例如,在进行身体素质训练时,教师通过讲解示范将各项目的锻炼方法、要领、作用等传授给学生后让学生根据自身的特点、兴趣、爱好甚至主观想象来选择组合一项或多项锻炼方式,通过多种教学形式进行练习,使学生感觉到这种选择是根据自己需求来作出的,而不仅仅是一项教师布置的任务,这就有利于学生主动性的发挥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

《如何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终身锻炼的意识》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二)提高学生体育综合素质,让学生体会到参加体育锻炼带来的乐趣。

教师有意识地加以引导,并尽可能地让学生自行解决问题。如组织各种比赛,可将比赛的宣传、规程的制定、裁判及组队等工作交给学生来完成,让学生在实践中锻炼自己的组织协调能力、创新能力、应变能力等。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可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集体荣誉感,克服了锻炼的枯燥,带来了锻炼的乐趣。

(三)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增强参加体育锻炼的信心。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应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避免一部分身体素质好的学生不费力气就取得优异成绩,而身体条件差的学生则费尽努力仍不能达到要求。其结果,前者往往因成功来得太易而不能体会到其中的乐趣,失掉继续努力的动力;而后者往往因屡战屡败而丧失信心,失掉对体育的兴趣。因此教师应根据学生不同情况对学生提出不同要求,让每个学生经过自己的努力,达到一定的目标,循序渐进,不断提高,让所有学生都能体会到成功带来的喜悦。还可通过现代化教学等手段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各项体育运动的基本竞赛规则和技能、技术等,学会欣赏体育,从中体会到体育的魅力所在。

三、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一)理论课自学能力

“知识的奇特就在于:谁真正渴求它,谁就往往能够得到它”(杰弗里斯)。中学生每人都有一本体育教材,作为教师要充分发挥体育课本的作用。在体育课上要布置预学所学动作的基本方法、动作要领,并设置疑问,布置作业,引导学生重视体育课本的预、复习,增加自学环节。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养成看课本的习惯,让课本真正发挥作用。学生自学课本,教师要提出一些可供思考的问题,帮助学生找出重、难点。在体育理论课教学中,教师在讲述理论知识时要适当留一些思考、待查证的问题,要求学生在课余阅读与此内容有关的内容,以扩大体育知识面。

(二)实践课自觉锻炼能力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必须确立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使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人,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时空,培养学生自学、自练、自评的能力。另外,应选择一些健身价值高又简单易行的项目进行课堂素质练习。如双杠臂屈伸、单杠引体向上、俯卧撑、仰卧起坐,哑铃锻炼、实心球、各种健身跳、健身跑等,要求学生掌握练习方法和练习原理。

四、培养学生自我锻炼能力

培养学生的自我锻炼能力,是学校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养成与掌握终身进行体育锻炼身体的意识、习惯和能力的保障。自我锻炼能力如何与常规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呢?本人在多年体育教学中认为应注意全面培养学生的自我锻炼能力,将自我锻炼能力始终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除了技术教学外,要着重培养学生的认识能力,使学生真正懂得体育锻炼的意义、作用和有关的体育知识,充分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学生的运动兴趣,促进学生锻炼的积极性、自觉性。同时,在体育教学中要特别培养学生能在独立锻炼过程中,对练习的次数、运动时间、运动强度、动作的自我纠正等有较好的自我调控能力,主动积极的锻炼,从而使学生自我锻炼成为自己的自主活动,身心在不知不觉中得到发展,这对以后学生的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使学生终生受益。

五、教学方法的多样性

在体育教学中,传统的体育教学方法有很多。如:发现法、探究法、范例教学法、问题教学法、自主学习教学法等。但随着现代化多媒体教学逐渐渗透到各学科里,多媒体也引进到体育教学的课堂,体育方法的改革也随着教学教育现代发展而紧跟时代不断推陈出新,它的科技含金量不断增加。如:教师在一节课中交替使用讲解示范,预先录制好的示范动作切到多媒体平台进行讲评,容易出现的错误的演示,甚至可以用录像的方法把学生练习的动作录下来进行讲评。这样,体育教学方法的合理交叉使用结合,呈现出多样性。又如:现代多媒体的体育教学方法是由多种因素构成的,它是用光、声、音像等多种手段取代传统的言传身教的教学方法,作为体育科目,特别在室内课、理论课上,教师可将更多最近发生的体育事情更直观搬上讲台。如奥运知识、我国足球出线等体育信息、知识及时传播给学生,充分体现现代技术教学的应用,发挥其整体功能。因此,丰富的教学方法是教师培养、激发学生参加体育锻炼所采取的手段,使学生为被动锻炼变为主动锻炼,从而获取更多的体育知识、技术技能的全过程,使他们从小喜欢体育,乐于体育。

总之,培养和发展学生从事体育活动的能力和学习的主体积极性,是让学生在学生时代学会有“一技之长”,养成与掌握终身进行体育锻炼的习惯和意识,让学生认识到体育的价值,生活中离不开体育,体育给他们带来无穷的乐趣。所以,学校体育教育是终身体育意识培养的关键,是潜移默化地,它不仅是为学生终生体育打好体质基础,更重要是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习惯和能力。

相关范文推荐